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237章 任何国家都不希望战争时候被卡脖子

巴基斯坦人提出的采购数量让谢凯变得更加谨慎起来,他没有直接答复,只是问了一些简单的情况,就找借口结束了这次的沟通。

他需要跟白彦军等人研究一番,消化一下。

“太疯狂了,以巴基斯坦目前国内的经济,根本就无法支撑这么庞大的采购案。除非他们是为了增加筹码,以此来压价。”白彦军也变得冷静了。

在谢凯分析了巴基斯坦国内经济形势跟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虽然他们都知道巴基斯坦空军需求有这样大,缺口也非常大。

谢凯知道巴基斯坦跟中国合作的超-7工程,也就是后来的枭龙战机,巴基斯坦也只采购了100架,加上前后几个批次的歼-7采购,歼-7总数量也不过才186架。

现在直接给出300架的订单,这总数已经超过了巴基斯坦装备从中国采购战机的数量总和。

那只是数量,还没说经费问题。

超-7A肯定是比歼-7要贵的;而尚未首飞的超-7B,绝对会比枭龙更贵。目前预计售价都达到了2200万美元,还只是第一个生产批次,随着未来技术修改,各种先进技术使用上去,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等的第二个批次超-7B售价很可能超过4000万美元。

那时候,超-7B的性能已经追平F-16A/B两个型号的早期版本,价格有着极大的优势。

即使这样,在超-7B尚未首飞,不了解具体性能的时候,巴基斯坦依然需要F-16,更需要美国的军援。

所以,谢凯认为巴基斯坦是无法支撑这样庞大的经费开支的,除非巴基斯坦放弃装备更多的F-16。

那可能么?

“有什么不可能的?F-16虽然先进,美国对我们的限制太多,同时价格也太贵……虽然每年都有军援,同时也可以欠账……”达斯特拉姆现在完全像变了一个人,跟之前一心要美国战机,抵制中国装备的态度截然相反。

“其实我们这样,也可以迫使美国人做出一些更改。他们不会希望我们拥有自己的军工体系的。至少,他们不会再如同之前那样限制我们的战机使用。”阿伦塔尔将军实在是收购了美国人。

自己手中最先机的战机,使用的时候,需要获得美国人同意。

美国人才是空军部长,他这个空军部长感觉没有什么权利。

“把跟中国谈判的56架歼-7改成超-7A,100架从中国购买整机跟我们组装,剩下的我们自己生产部分,直到最后我们量产……”达斯特拉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00架,十多亿美元,够中国人动心了。

加上生产线等,整个合同金额将会超过二十亿美元,后面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资金需求,那时候巴基斯坦自己可以制造一部分,成本将会降低很多。

先签订100架的采购合同,再签订200架的采购意向合同,这样一来,资金问题也就解决了。

“100架采购合同?其中40架由我们提供整机,30架我们提供零配件贵国组装?剩下的30架由你们制造大部分零配件?”谢凯看着穆巴拉,琢磨着巴基斯坦人真正的心思。

旁边的白彦军有些不愿意。

这事情太大了。

巴基斯坦这是想要通过他们建立自己的战机生产工业,到时候,就将会是他们最强力的竞争对手。

“是的,从最开始我们双方的合作基础就是双赢。我们希望可以生产除航电系统、火控雷达之外的所有零部件。”

“发动机我们自己都没有取得突破。”谢凯摇头否认了穆巴拉的提议。

开玩笑,即使他们拥有发动机生产技术,也不可能提供给巴基斯坦人。

看看国内,搞个发动机公关花了多少的资金。

“发动机没有问题。”穆巴拉知道对方不会同意,也没有太强调这个。

一晚上,双方坐在一起讨论得非常友好,巴基斯坦方面的核心主题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技术,要他们拥有的生产战机的能力。

“不能提供给他们生产技术,虽然是我们联合研制的,一旦他们消化了这技术,对未来的销量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白彦军是绝对不愿意提供技术的。

卖整机,不是问题,越多越好。

这就像养鸡的人一样,卖蛋,没有问题。可有人提出要买他们的母鸡,自己回去养着母鸡下蛋,那就不愿意了。

“其实可以提供给他们这些基础的制造技术的。既是我们把发动机制造技术提供给他们,以巴基斯坦国内的技术力量,短期内,也没有可能消化完成,他们国内连涡喷发动机的制造经验都没有。”葛明朗慢条斯理地说道。“看看我们国内就知道了,贝斯发动机到了现在,都还没有彻底消化完成。技术可以买来,经验是买不来的。他们拿到技术,搞很多年,投入的资金不少,最终发现依然没有办法搞出来,就会放弃。毕竟他们国家没有咱们国家庞大,需求也没有这样大。”

葛明朗的话让谢凯一脸惊愕,这些技术人员都不是什么好人啊。

这不明显坑人家么。

就连白彦军也是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葛明朗,“小葛,你这样的想法,要不得,巴基斯坦可是咱们的好朋友。”

“好朋友有好东西,自然要分享。技术可以买来,经验是买不来的。即使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可涉及的体系太过庞大,他们需求量不高,投资大,回报少,成本甚至会更高。”葛明朗毫不在意这两人对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只要能让项目发展经费更多,怎么都是没有问题的。

何况,巴基斯坦方面也明确表示,他们不要火控雷达跟航电系统的制造技术。

“原本我们的合同上,就有关于生产线跟生产技术供应的条款,既然他们需要,那就提供给他们呗,即使他们可以生产所有机械零部件,到时候航电系统跟火控雷达等依然得由咱们供应。”谢凯也觉得这没有问题。

白彦军即使不情愿,为了这笔有些庞大的订单,他也不得不同意这样的合作方案,因为整个采购合同,前期100架外加生产线跟相关设备,总价达到20亿美元。

在404缺乏资金的时候,自然无法拒绝。

中方同意提供技术指导跟生产线,巴基斯坦方面的效率快得让人无法想象。

在第三天参展团队即将启程前往沙特之前,就把意向合同准备好了,这次不是由穆巴拉跟404签订合同,而是由达斯特拉姆这位巴基斯坦国防部副部长来签订合同的。

这是谢凯等人没有想到的。

“老穆,你们这副部长这几天受啥刺激了?怎么整个人都完全变样了?”谢凯不觉得一个人的态度可以转变这么快。

穆巴拉看着不远处跟白彦军两人签意向合同的达斯特拉姆将军,用羡慕的语气对谢凯说道,“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我们也希望拥有这样先进战机的生产能力。副部长原本是不了解情况,不知道超-7战机的具体性能,而我们可以得到的最先进的战机就是F-16……买的,再先进,都不如自己可以生产的,哪怕自己生产的落后一些。”

听着穆巴拉的这话,谢凯有些酸楚。

国家技术实力不够,经济实力不够,想要建立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你们的技术基础,如果只是组装战机,生产一些非核心零部件,问题不是很大,发动机这块,我们国内都没有解决,并不是我们不愿意提供……”谢凯不知道怎么的,突然说出这话。

他能体会巴基斯坦这些人的心情。

中国技术虽然落后,从新中国建立开始,工业体系逐渐完善,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

而巴基斯坦方面,几乎是零基础,要想发展起来,不是容易的事情。

技术人员的培训跟基础建设,需要很漫长的过程。

“谢,其实我们知道这中间的难度,别的不说,仅仅是坦克的发动机等,我们都有太多的技术没有消化,而坦克炮,即使你们提供了技术,到现在,也没有完成国产化……”穆巴拉看着谢凯,脸上很落寞。

中国提供了各种设备,也提供了技术,甚至安排了技术人员专门指导,没有中国的技术人员指导,巴基斯坦的坦克炮工厂,生产出来的材料合格率不高,加工过程质量无法保证,甚至完成之后,坦克炮的使用寿命也差很多。

巴基斯坦生产一门坦克炮的成本,比从中国购买,高了几乎两倍。

“那你们还……”谢凯有些无法理解。

没有那个能力,就不要去浪费本来就不多的经费。

就如同404,原来是什么都想插一脚,什么都想搞。得意识到不对的时候,马上就开始放弃一些发展方向,经费跟精力都投入到一些他们能搞的技术研发上面。

“任何一个国家国防工业部门,都希望他们自己可以拥有研发生产的能力。一旦爆发战争,不用因为被禁运而输掉战争。”穆巴拉的话,让谢凯无比赞同。

小国家,更容易被卡脖子。

任何国家,都不愿意在关键时候被卡脖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