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126 国家的便宜不好占(为盟主射手座射手1/4)

对于三菱跟小松集团之间的反目,谢凯并不知道。

知道也不会去理会。

鬼子内斗,得好处的是中方的企业,付出的代价远比他们联合在一起更小。

从回到基地后,谢凯便每天老老实实上学,郑宇成给他找的辅导团队总算拿出了方案,这让他每天的学习进度大大增加。

距离期末考试只有十来天了。

很多东西都学过一次,虽然后来已经丢到了爪哇国,一学起来,便出现了。理解能力远比同龄人高很多,他不捣蛋,老师也不管他。

来不来上课甚至都不过问。

谢凯也乐在其中,让他欣慰的是,离开十多天的时间,再回来,白菜偷偷回头看他的次数从原本的零已经上升到了每天4~5次的频率。

这是一个不小的突破,看来不去干涉白菜生活,反而对自己有利。

王浩也不再捣乱,这小子居然也开始拼命地学习,这次准备用更好的成绩碾压谢凯,谢凯听到钱胖子的汇报后,只是笑笑。

瞎胡闹的事情,干一次就够了,即使郑宇成为了引巴基斯坦人上钩。

再跟一个孩子一般见识,太掉份儿。

回到基地过了一个星期,巴基斯坦人都没来,谢凯甚至快要忘记巴基斯坦人了,却被在家门口等着他的郑宇成给打扰了宁静的生活。

“你们啥时候搬家?当初你说没房子,给了你们,却一直不搬,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基地怎么对不起你家呢。”郑宇成见到谢凯,就开始数落。

“我妈不想搬啊。”谢凯瞧着郑宇成,“您这是刚回来?”

“早上就回来了。原本打算带几个人来见你的,可你家里面这环境……”郑宇成鄙视着,“我怕他们见着基地最有能力的总工就是这条件,寒心。”

“切,当年搞原子弹的前辈们,在戈壁滩还住地窝子呢,难道他们就不搞了!”谢凯撇嘴说道,“祝老总你知道吧?人家同样也住筒子楼,上级给他们换房子,他都拒绝了不知道多少次。我们家这是觉悟高!”

“得了吧,就你还谈觉悟。当初你可是当着龙耀华他们要房子的。年轻人,要点脸吧。”郑宇成更鄙视谢凯。

谢凯居然跟他谈觉悟问题。

整个基地,估计都没有谁的觉悟比谢凯差了。

“行了,你大半夜来我家,不会就为了说这事儿吧?”谢凯懒得跟他扯。“巴基斯坦肥羊送钱上门了?”

郑宇成刚回来,估计是自己过意不去,才没有让自己在上课时间出来,晚上来家等着,显然是有事。

“不是,巴基斯坦人还要几天才会过来。”郑宇成摇头。

“你把甘宁远的团队搞过来了?”

郑宇成依然摇头。

“别买关子了,不想说就请回,时间不早了,我得学习,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谢凯懒得去猜,因为他根本猜不到。

“我搞了个飞机项目回来。”郑宇成得意地说道。

“啥?”谢凯被吓了一跳。“你疯了?挖掘机合同出了问题,经费就那么点,技术研究还得大量投入,那玩意儿可是吞金大户!”

谢凯玩玩没有想到,郑宇成真的弄回来了一个飞机项目。

之前有钱,搞个飞机项目不是问题。

可现在没钱了,他还搞!

“直-7的团队?他们不是在搞直-8?”要是直升机还好说,如果是下马的战斗机或大飞机项目,基地非得被拖死!

谢凯祈祷郑宇成不要告诉自己是战斗机项目。

“不是,是大飞机。运十团队!”郑宇成得意地说道,“你不是想咱们基地搞飞机项目吗?我给你说,这几年下马的飞机项目可多了,只有运十是最成功的,只要三千万经费,就能搞定投入市场,国内航空市场前景可不小……”

谢凯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

运十项目,他也想要啊,问题是这玩意儿太烧钱了。

改革开放后,大量尖端军事项目下马,都不是秘密。

很多不懂的人瞎骂,说当年如果不下马这些项目,中国的国防军事工业早就赶上苏联美国了。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项目有多消耗资金。

而且还是越到后面消耗的资金越庞大。

国家为什么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就是因为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军事科技领域,经济得不到发展,无法改变国家的经济实力。

苏联把所有资金砸到了军事技术领域,于是,庞大的红色帝国一夜分崩离析。

如果当年不下马众多军工项目,把有限经费砸到经济建设领域,等国家经济实力变强,再去投入军事领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军事科技哪里会出现井喷现象!

航母,歼十,歼二十,直二十,轰二十等项目都在充足的经费下取得快速突破。

052等先进军舰如同下饺子。

“你知道这个项目要想成功,需要花多少钱?”谢凯强忍着怒火,问郑宇成。“我们能动用的有多少钱?”

“不就三千万?”郑宇成有些委屈,“我这也是为了你的梦想嘛。”

“三千万?如果三千万的经费花去,真的能成功,你觉得国家会这么傻?投入了几亿经费后因为三千万放弃这个项目?”谢凯真的很想拍死郑宇成。

也不知道他是哪根筋答错了。

一上来就玩大飞机。

“他们说只要三千万就够了……”郑宇成光想着前景了。

“他们要的三千万,只是总装经费!你有没有问过他们,组装完成后呢?到现在第一架试飞的样机只完成了一半的试飞任务啊!我的郑大爷,你就没有想过,以我们基地的能力,连个坦克项目都支撑不起,你还去搞大飞机!这玩意儿投资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亿的投资,国家都玩不起,我们能玩得起?”谢凯快被气疯。

运十的下马,是因为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无法支撑这个项目继续下去,以及需要的资金太过庞大,国家拿不出来这笔钱。

空中客车公司成长到跟波音抗衡,英法德三国投入了250亿美元的经费,加上大量的飞机订单。

国家不可能看不到大飞机的前景。

“民航客机跟军用运输机不同,民航客机的安全性,将会是第一需要考虑的东西。一架飞机上面都是上百人,一旦出了事故,给整个产品带来的都是毁灭性的灾难。军用运输机倒是无所谓,出故障了飞行员可以跳伞……”谢凯对于航空产业的安全性了解得非常清楚。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八十年代进入了中国市场,这家在全球都有很大市场的公司,最终因为一系列的空难事故导致破产而被波音收购。

有人说,是麦道公司收买了国内某些人,造成了运十的下马。

也许是真的,但是绝对不会某些人就能决定一个关系重大的重点项目下马。

大飞机对国防工业的重要性,国家不知道?

一切还都是钱跟工业基础闹的。

运十即使继续试飞,也会因为设计方案跟国内产能不配套无法投入大规模生产。

国内的工业体系,虽然建设完成,加上是苏联的标准;运十的设计则是根据欧美适航标准进行。

甚至,设计出来的运十,因为工业配套太差,不得不降低设计水平,以此适应环境,制造出来。

“难道一个飞机比两弹一星还复杂?当年国内搞两弹一星,还没有现在这样的技术水平呢!”郑宇成觉得谢凯有些夸大。

他认为,飞机远远没有两弹一星的技术复杂。

谢凯看着他,叹了一口气,“两弹一星,都是一锤子买卖。别的不说,我们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到太空,安全接回来吗?这些技术确实复杂,跟飞机需要的技术,其实不能直接简单地说谁需要的更先进。原子弹爆炸了就管用;导弹打出去不用再回来;卫星倒是上天后得使用,只要系统能运行……飞机是需要反复使用,不断起降的。仅仅是发动机,我们能搞出来?洲际导弹的发动机,一般能用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足够,也不怕出问题……”

都是国内的顶级技术,航空跟航天有着显著的差别。

火箭发动机不需要重复使用,飞机发动机要求能稳定运行至少都是以万小时计算的。

“我以为只要投三千万,咱们就能开始生产,获得订单,然后等着收钱了。”郑宇成有些懊恼。

还真不怪他。

“要真有这样的好事,国家会让咱们来占便宜?别说三千万,哪怕三亿,三十亿,都会给!现在只有一架试验机,另外一架总装后,还得继续试飞,解决所有的问题,飞机彻底定型,取得民航的适航许可,才能建立生产线,生产出来投入市场。你自己想一想,这需要多少经费……”谢凯问着郑宇成。

郑宇成把这个项目想得太简单了。

这不是他的错,因为他并不了解航空工业。

直到谢凯重生,搞了十来年的c919都还没有交付使用。那个时候的国内工业体系,可远远超过现在!

世界上最先进的八万吨大压机也被中国研发出来了,十万吨据说开始生产了。

“那咋整,人已经跟着我过来了。”郑宇成苦着脸,他以为搞到了一个马上就能获得大规模利润的大项目,没有想过其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