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278章 买苏-27还提附加条件

重生军工子弟 第1278章 买苏-27还提附加条件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不知你们的飞行员情况如何了?”

尴尬的谢凯无话找话。

对于普加乔夫这位优秀的飞行员,谢凯还是非常尊敬的。

如果不是因为他的意外出现,眼镜蛇机动依然会是普加乔夫首创,苏-27在巴黎航展上第一次露面依然会震惊全世界!

他出现了,历史就改变了。

而且谢凯还极其不要脸地让国内团队搞出超-7A这种中看不中用的机动性强,其他性能不行的战机,抢走了应该属于苏-27的荣誉,把苏联的眼镜蛇机动变成了中国的龙抬头。

“感谢您的问候,我们的英雄普加乔夫已经脱离生命危险。那些该死的西方间谍,是在太过可恶了!”米哈伊尔一说到这里,就一脸激动。

他特意加重了西方间谍投毒的几个字的语气。

告诉中国人,苏-27的设计没有问题,都是因为西方间谍投毒才造成的。

这几天苏联跟西方国家正在为这个事情干嘴仗呢。

米哈伊尔也很无奈,要不是出现坠机事件,苏霍伊哪里会这么被动,根本不可能主动来找曾经被拒绝过的中国人。

谁主动,谁就没有资格提条件。

其实也不是苏霍伊拒绝中国采购团队,而是军事工业委员会以及整个苏联高层都不同意向中国提供苏-27战机,曾经中国人在参观米格工厂的时候,苏霍伊主动联系了中国考察团呢。

一旁的苏霍伊对外公共联系部业务经理切尔瓦科夫见两人一直都在瞎扯,没有进入主题,不由有些着急了。

也不顾是否符合规矩,开口对谢凯问到:“谢,不知道你们目前是否依然对采购苏-27有兴趣?”

就为了向中国推销苏-27战机?

谢凯眼神亮了,他猜的没错,苏联人就是来推销战机的。

苏-27,那是一定要搞到手的。

脸上却露出不解的神色,看着切尔瓦科夫,皱眉说道,“切尔瓦科夫同志,我们也是战机研发单位,不是战机采购单位啊。如果你们愿意提供技术,我们之间合作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对于年轻中国人的无耻,苏霍伊的人很不爽。

想要技术?

门都没有。

能出售战机,都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好吧?

“不可否认,超-7A性能非常优秀,尤其是在航展上展现出来的机动性能。”切尔瓦科夫并不否认超-7A性能的优异,话锋一转,对着谢凯说到:“超-7A虽然空中性能优异,在作战半径上、航程以及载弹量上,碍于RD-33发动机本身的缺陷,不可能强太多的。”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谢凯笑着点了点头。

苏联人一脸欣喜。

只要中国人承认他们的技术缺陷,推销苏-27就容易多了。

可谢凯随即反问他们:“即使航程短,作战半径小,载弹量不足,那又如何呢?至少我们可以自己制造。空军一旦缺货,随时都可以生产!不会被卡脖子!”

军工领域,就在这一点。

不怕技术落后不如人,主要得自己制造。

如同这次,苏联人不提供发动机,中国的超-7A就无法生产。

国内的主流战机,无论是歼-7还是歼-8II,都是采用国内可以生产的涡喷发动机,就出于这样的考虑。

要是超-7A也是装备空军,这样的方案,空军都不会同意。

听到谢凯说这话,苏霍伊的总经理跟业务经理对视了一眼,看到了各自的无奈。

都知道这小子说的跟心里想的不一样,苏-27战机如此优秀,中国空军是绝对需要的。

中国空军根本就不可能继续大量装备作战半径短、航程不足的超-7A。

根据技术团队的推测,超-7A不仅是作战半径、航程短,载弹量不足,根据中国的技术情况,还有着很多的技术缺陷。

而未来大国空军发展,需要的是综合作战性能更强的战机!

谢凯居然说不需要。

“谢,我们是真心希望跟合作的!”切尔瓦科夫有些失望地说道,“既然你觉得没有合作的可能,那么我们就告辞了。”

一直以来,苏联人都是强硬的。

哪怕他们主动推销装备,处于劣势,在态度上也不会有分毫软弱。

曾经中国为了谋求他们的战机,各种手段都在用,甚至还专门找酒量好的人到苏联拼酒。

现在谢凯居然告诉他们,中国空军不需要他们的苏-27!

明显就是想要坐地起价,提更多的条件。

既然这样,谈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两人当即转身要走。

谢凯却叫住了他们:“两位,等一下。”

正要离去的两人停了下来,看着谢凯,“你不是说不需要?既然没有合作的可能,还谈什么呢。大家时间都很宝贵,没有必要浪费在聊天上面。”

切尔瓦科夫满脸玩味。

意在告诉谢凯,玩那套谈判的手段,没用。

如果谢凯无法说出什么有建设性的东西,他们马上就会离开。

“两位,帮助你们说服我国空军采购苏-27,问题并不大,我们也可以放弃获得苏-27的制造技术,价格跟合作条件也好谈。不过,我们有一个条件,如果你们同意,我们的合作就没有问题了。”

“条件?”

苏联人听到谢凯说这话,脸上顿时不好看了。

在国际先进装备交易市场上,一直只有处于主动地位的卖家提附加条件。

可现在跟中国人谈判中,眼前这位年轻人居然以处于劣势位置的买方来提附加条件!

传出去,这将会成为一个国际笑话。

整个苏联军工都会被国际嘲笑的。

即使全面停工,也不能为了出口战机,而且还是中国迫切需要的先进重型战机,而损害苏联的国家尊严。

“两位,其实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我们只希望你们能够通过影响力说服苏联国内,同意向我们出口RD-33发动机。这是非常划算的交易,也不算什么过分的条件。”

谢凯在苏霍伊的人来的时候,就开始谋划这事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既然苏联方面已经主动把苏-27送上门,通过跟苏-27的合作为基础,要求苏联方面批准同意出口RD-33发动机,并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

虽然这可能会影响到跟苏联之间关于苏-27的合作,对方肯定会要更高的价格。

RD-33发动机需求数量太大,国内又没有相关发动机,只能让人家多拿一些利益。

就算苏联人不同意提供所有的订单,那也没有多大问题。

完全可以一边生产战机出口,一边利用出口获得的利润砸在国产发动机项目上。

涡扇-6到现在为止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了,解决了,就可以使用。

切尔瓦科夫听到谢凯说以RD-33发动机的出口来作为基础,顿时皱起眉头,“谢,我们是苏霍伊,不是米高扬。而且我们跟米高扬处于竞争关系。”

苏霍伊跟米高扬一直处在竞争状态关系,双方有着各自的研发系统及配套工厂。

谢凯提出的RD-33发动机那是属于米高扬系统的,由克里莫夫设计局研制,而在莫斯科契尔尼舍夫工厂、也是外面称之为“红色十月”工厂生产的。

而苏霍伊系统中,使用的发动机一直都是由留里卡“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发的AL-31发动机。

双方在竞争到了白热化的情况下,都不会把手伸到对方系统中去,也不会同意对方伸手到他们的系统中。

苏霍伊的战机,从来没有使用克里莫夫的发动机,倒是米高扬设计的米格-23使用过留里卡“土星”公司的AL-21系列的发动机。

也仅有这样一次。

谢凯提出的条件虽然说不过分,但是让苏霍伊的人很为难。

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不怀好意。

“或许,你们可以选择土星公司的AL-31发动机?”切尔瓦科夫试探着问道。

向中国方面出口AL-31发动机,苏联高层很不同意,就连苏霍伊的其他高层都不一定会同意。

出口了发动机,中国人在新式战机研发中,速度会更快,到时候苏霍伊可能失去更多订单。

谢凯这是在故意刁难他们。

“如果选择AL-31,我们的设计需要很大的修改……”谢凯心中一动,但是依然摇头拒绝了,“另外,我们国内正在搞同类型发动机的研发。”

不是他不想搞到AL-31发动机,歼-10就用的这玩意儿。

可目前来说,不能让苏联的AL-31发动机影响到国内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核心机全国大攻关。

有了苏联的发动机,全国大攻关很可能夭折。

苏联人跟中方的接触,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谢凯也把国内搞核心机攻关的事情告诉了苏联人,他这样并不是没有目的的。

苏联人不可能对中国国内的情况不知道。

谢凯的意思很明显,你们可以不出口,等到我们搞成功,一台都不需要。

所以,苏联人走了。

结果如何,还不知道。

整个过程,白彦君跟葛明朗都参与其中,从头到尾,两人一句话都没说,任由谢凯跟苏联人谈。

其实谈话从一开始就结束了,根本不可能取得进展的。

谢凯提出的要求,换成任何人都不会同意。

中国需要苏-27,但是却提出附加条件!

这样的行为,任何人都无法接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