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295章 不行了,必须搞回去!

重生军工子弟 第1295章 不行了,必须搞回去!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飞机虽好,也要看搞回去伺候得了不。

王成峰跟赵峥等人都不知道,404的人想要这架飞机干嘛?

难道就因为大,全球第一?

搞回去,研究出来,然后就追赶上世界水平?这需要多少的相关配套?

安-225,得益于宽大的内部货舱,货舱里可以装16个标准集装箱,更能负载超长尺寸的大型货物。

在未来很多大型的设备运输中,都会用到这架飞机。

谢凯比谁都清楚,苏联现在经济已经恶化到无力支撑各种计划开展的清。

安-225在今年五月背负着暴风雪航天飞机发射了一次后,一直到他离开那个世界,中间经历三十年,也不会再有机会发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上太空了。

就连安东诺夫的制造厂里,第二架只完工了一半的安-225,机身在未来也会被封存,最终是不是会变成飞机,也难说。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经济状况比俄罗斯都还差了很多,他们没法像俄罗斯那样,靠着卖武器装备跟技术度日,也没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供他们出口。

根本没经济能力继续制造,即使有经济能力,也没有可能,安东诺夫的设计师们被西方国家挖走了很多。

所以,安东诺夫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他们的各种大型飞机,因为无法获得美国跟欧洲的适航许可证,只能是军用运输机,而没法成为民航客机,市场订单并不多。

像安-225这样的飞机,没有几个国家可以养得起。

美国人不需要,欧洲各国用不上。

唯独的,也就只有中国了。

安东诺夫庞大的安-124机队,很多年基本上处于停飞状态,一直到1999年,该公司将旗下的安-124机队出租给西方国家用来做超大型货物运输,使得这种经营模式成功,日子才稍微好过了一点。

一些更庞大的零件以及成品,比如风力发电机组,高铁机车头等,安-124无法运输,就直接使用安-225来运输。

到了2000年后,国际运输市场上对于第二架安-225的需求变得非常明显。

所以经过各种衡量后,乌克兰政府谋划着第二架安-225的制造。

乌克兰政府很有信心地准备把第二架安-225建造出来,按照计划,第二架安-225的机身在2008年左右就会完工。最终,还是因为没有钱,安-225在进行了一部分建造后,再次叫停。

安东诺夫也一直谋求国际资金支持,完成第二架安-225制造,那时候,只需要3亿美元!

想着这些情况,谢凯越来越觉得,把第二架安-225回去完全有可能。

尤其是最后,中国买下乌克兰的安-225运输机整套生产设备及全套技术,据说是安-225将会在中国生产。

最终如何,谢凯也不知道。

他离开了那个世界。

对于生产安-225这样的大型飞机,谢凯觉得对于目前的404来说,技术没有太大的用处,搞技术,绝对不是高屋建瓴的事情。

国内可以买全套生产设备跟技术,是因为有了完善的配套,8万吨这样大大型模锻机都配备上了,制造技术也提高了很多。

现在国内尚未有这些配套,技术搞回去没用。

用来作为运输,如此的大型飞机有一架就够了,实在不行,到时候就再给钱从乌克兰订购一架。

所以,对于另外一架乌克兰工厂里尚未完工的安-225,谢凯觉得,必须拿下。

第二架飞机进行了很多改进,增加了尾部货舱门,装货效率会比现这架高很多。

白彦军看着谢凯眼神不断闪烁,他知道谢凯这小子真的是琢磨这事儿,不是一开始他认为的开玩笑。

不由有些惊恐,提醒着谢凯,“小子,你可得想清楚了,这玩意至少好几亿美元,基地买回去,别说技术消化不了,连养活它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连航空工业部的赵峥看着谢凯也急了。

他听到白彦军的话,知道这小子绝对不是闹着玩的,一脸严肃地提醒谢凯,“谢凯,这样的飞机对国内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别说国内几乎没有几个机场能降落,连维修保障也会出现很大问题。你们目前的局面不容易,资金本来就紧张,被这样的消耗,会影响到你们发展的……”

作为航空工业部的副部长他自然清楚,谢凯一旦决定了,能很轻易地说服郑宇成等人。

郑宇成这些老家伙一看这么大的玩意儿,绝对不会因为引进飞机成本太高,没有什么用途放弃采购。

谢凯知道要想弄到这飞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只有趁着苏联解体时,乌克兰国内经济恶化,再跟安东诺夫谈,要不了多大的价钱,就可以把这架飞机买走。

他希望的是乌克兰生产出另外一架安-225,所以这事情必须好好谋划。

赵峥只能提醒谢凯,他管不了。

中航技的王成峰一想到卖这么大的飞机所需要的成本,更是直接吓得不敢说话。

谢凯看着他们,无奈地耸了耸肩,“大家不用紧张,我只是说说,这飞机也就是看着霸气,弄回去也没多大用处,飞一次那个成本都让人肉痛……”

赵峥跟王成峰等人不了解谢凯,听谢凯这样一说,松了一口气。

白彦军看着谢凯,满脸的不相信。

谢凯这小子他太了解了,从之前那种迫切的眼神,以及他说话时的神态,他都知道这小子绝对是对这架飞机动了心。

刚刚在机舱,他就看出谢凯想弄这架飞机,还觉得难度太大,谢凯会放弃。现在他已经肯定谢凯下了决心要弄这架飞机了。只能回去先跟郑宇成等人打招呼,不能搞这个回去。

切尔瓦科夫等人一直都在偷偷观察谢凯等人的神态。

中国人一起小声地讨论,不时地看着这架飞机,他们认为是被苏联的航空制造势力震撼到了。

只有季米科夫通过谢凯看飞机的眼神,知道对方的想法,更是确定要好好找个时间跟中国人谈谈,说不定,就能找到资金建造第二架安-225。

米哈伊尔、阿列克谢·斐德罗夫等人并不清楚中国人在打这架庞大飞机的主意,他们希望的是跟苏联人达成战机的合作协议。

等所有人都上了飞机后,原本向上掀起的机头缓缓降下来,最终恢复到水平状态,跟机身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机头放下来后,季米诺夫等人带着中方代表团的成员们,直接通过机头的楼梯向二楼的驾驶舱后所在的小型客舱走去。

安-225的主甲板上方二楼,前面是驾驶室,驾驶室后有一个可以乘坐六七十人的小型客舱。

客舱里面并不像普通民航客机的作为那样一排一排布置,而是布置成了小型的会议室,里面装修非常豪华,谢凯虽然不了解,仅仅从表面也能看出来,沙发等都是进口的。

果然苏联的这些高官们懂得享受,国内大部分都特么的吃不起饭了,他们这飞机里面布置得如此奢华。

总不能是给机组成员安排的。

中方只有六七名负责人上了二楼,其他的人全在下面货舱,苏联方面也只有各个单位负责人在这里。

这是一次关系重大的谈判。

双方到目前为止,连最基本的框架都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见谢凯一行人跟着季米诺夫及米哈伊尔等人上来,米沙维奇夫斯基跟奥列格都站了起来,表示对中方代表团的欢迎。

米沙维奇夫斯基看着谢凯跟白彦军,更是一脸歉意的笑容,“非常抱歉,没有到酒店迎接你们。”

“部长阁下,你这就见外了。”

谢凯一脸笑容地看着这位老司机叔叔。

双方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

对于米沙维奇夫斯基这个曾经把自己父亲当成情敌的老家伙,谢凯还是比较了解的。一直以来,老家伙都在竭力促成苏联跟中国方面的合作。

赵峥跟王成峰等人,见谢凯跟苏联的航空部长都这样熟,不由有些意外。

米沙维奇夫斯基看到了他们的疑惑,笑着对他们说到:“谢凯的父亲在苏联留学时,跟我是同学,我夫人当年还追求过谢凯的父亲。在之前发动机合作中,我们的交流非常愉快。所以,这次我也希望是愉快的……”

“肯定会愉快的!”谢凯笑着回答。

他们的话,使得其他的人都笑了起来。

这样一来,双方因为不熟悉的而形成的有些尴尬的氛围也变得融洽起来。

双方之间的关系融洽,谈起事情来也就变得容易了。

寒暄了一会儿后,双方对对方的人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奥列格这些不熟悉红旗机械集团成员的苏联高官也熟悉了对方,表情好看多了。

谢凯跟苏联这些航空部门相关的大佬比较熟悉,之前采购RD-33发动机就接触过,再加上他老爹曾经在苏联留学的经历,很多官员都是老爹的同学,几乎都认识,跟苏联人接触没有任何障碍。

赵峥跟王成峰这些国内航空系统的负责人跟苏联人并不熟悉,苏联官员根本就没重视他们,搞得他们非常郁闷。

米萨维奇夫斯基见寒暄差不多了,就开口提出谈正事:“我们还是先谈谈关于对方采购RD-33发动机的事情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