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299章 抢苏联的订单交给苏联生产

重生军工子弟 第1299章 抢苏联的订单交给苏联生产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奥列格这位军事工业委员大佬也不反对了。

就连米沙维奇夫斯基,同样也不表示抗议了。

他们是没有意见了,但是中方人员意见来。

对于从谈发动机交易一直谈到战机零部件加工合作,不论是不了解谢凯的航空工业部部长赵峥,还是王成峰,都觉得诧异,谈判转变太快,他们跟不上。

国内航空制造业本身订单就不足,很多工厂都已经停工。

红旗机械集团掌握着庞大的订单,现在居然把零部件生产交给苏联人,对国内的整个航空工业领域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王成峰看着赵峥,希望部长反对。

赵峥同样只能无奈地看着旁边谢凯跟苏联人侃侃而谈,苦着脸对一脸笑容的白彦军问道:“老白,你们怎么回事?国内很多厂都开不起工,大伙吃不起饭,面临破产了。你们既然有订单,生产不了,肯定得优先考虑国内的兄弟单位啊!再说了,你们单位不是一直都采用这种模式,有着大量外协配套单位吗?”

白彦军看了一眼谢凯,心中同样不是个滋味。

谢凯既然谈这事儿,他觉得应该是有理由的,赵峥问,也不能不回答。

“赵副部长,您说的没错。在之前他也没跟我商量过这样跟苏联合作的方案,他具体有什么想法,现在也不知道。当然,他既然提出来,肯定有自己的目的。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整个单位都会支持他。苏联人在航空制造领域,技术比国内强太多了,别的不说,现在乘坐这架安-225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肥水不流外人田啊!”赵峥说到。

白彦军心中更是苦涩,这是之前谢凯经常说的一句话。

可现在,肥水往外人田里面流了。

他也很无奈,他能怎么办?

难道现在阻止谢凯?

谁知道这小子肚子里面憋着什么坏水儿?万一坏了谢凯的好事儿,咋办?

谢凯的好事,那也是关系到整个404未来的。

“话是这样说没错,也得看自家那个田里能不能装得了这肥水啊。”心中不满谢凯,可面对赵峥,该维护还是得维护的。

白彦军的话,让赵峥的脸色僵了。

奈何,白彦军并没有说完,“国内生产在质量控制方面很不容易。到现在为止,我们的配套厂经过这么多年质量体系考核及认证,跟我们采用同样的质量控制方式,我们派出去两千多名质量管理人员,才没出问题……而国内其他的航空制造单位,是否能达到我们需求的质量,这一点......”

意思很明显,如果这样干,404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听到白彦军的这话,赵玉军尴尬了。

原本他还想争取一些订单给112厂,在战机制造这一块,112厂是属于国内一流的实力,完全能帮404制造飞机零部件。

他还没说出来,白彦军就说出这样的话,还怎么去争取对方的代工订单?

中方几名人员小声地交流着,谢凯现在则是不仅跟米格制造厂的阿列克谢研究详细的合作方案,连雄鹰制造厂的斯科勃林也加入了进来。

谢凯跟两人不断地讨价还价,商量着大家可以合作生产的领域。

对于两家世界最顶级的战机生产工厂来说,来自中国这样庞大订单,也可以让停工的工厂部分开工,哪怕利润不会太高。他们需要开工,需要给工人发工资。

米萨维奇夫斯基这位航空工业部部长时不时地插言,双方都没有谈加工费的问题,而是讨论哪些业务的加工可以合作。

加工成本并不会太高,也没有太大的谈判余地。

超-7战机的火控雷达及航电系统,谢凯是不会交给苏联人去制造的,苏联人在电子工业方面并不好,还不如国内可以提供的。

至少,苏联人没有F-14的航电跟雷达系统仿制,也没有偷到美国人的EP-3电子侦察机。

能提供给苏联人制造的,只有机械零部件。

比如机翼、框梁、尾翼跟起落架这些机械零部件,苏联人在这方面的制造能力还是相当强悍的,何况他们有着6.5万吨的大压机。

无论米格制造厂还是雄鹰飞机制造厂,制造这些零部件都是非常拿手的。

每年的米格-29跟苏-27的制造数量,都是数百架。

虽然米格-29、苏-27甚至后面的苏-30、苏-33这些战斗机有不少技术缺陷,并不是因为制造产生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造成,而是苏联人在设计时候出现的问题。

或者连设计方面的缺陷都算不上。

真正的问题是电子工业

很多问题的出现,其实不是不可避免。只不过,苏联人在开发过程中,设计时间短,没有进行充分验证,以及航电系统落后无法满足设计需求,最终只能根据制造能力来降低设计要求……

这些都是电子工业落后不得不做出的一些无奈的选择。

谢凯还是希望把零部件交给苏联人制造。

订单庞大,国内生产力跟不上,没办法在短期内完成交付,越多的订单就必须越快的完成,时间拖得太长,会夜长梦多的。

尤其是跟以色列人的合作,谢凯跟苏联人谈代工,就为了让苏联人帮以色列人生产。

以色列人生产的战机,很大一部分是提供给印度人的。

相对于整机制造来说,零部件生产利润要低不少,虽然谢凯并不会因为利润低就不做,可中国生产的零部件交给印度人装配战机,总觉得还是有些别扭的。

跟苏联人谈妥代工,完全可以转手从中赚取的利润,何况,用轻工业品抵价,这利润不只是生产零部件的那一点了。

从一开始,谢凯就没有打算都以外汇支付苏联人。

这样庞大的金额,404根本承受不起,就连财政部也不可能同意给这么庞大的外汇来采购战机跟发动机。

之前跟阿根廷协商的牛肉罐头厂已经快要建成投产,到时候庞大的牛肉罐头就会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交付给404,用来支付中国帮忙改进坦克以及生产零配件跟引进超-7战机生产线。

要知道,牛肉罐头,从一开始,谢凯就是给苏联人准备的。

国内也可能会留一部分销售,毕竟这玩意儿对于国内来说市场并不是太大,国内消费力还不够高。

苏联人这几年农业方面产量非常低,用轻工业产品换苏联的重工业产品,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这种合作生产模式,我们非常感兴趣,不知道贵方究竟可以提供多少订单提供给我们?”

阿列克谢·斐德罗夫在了解了谢凯要求他们生产的各种零部件后,双眼放光地看着谢凯,一脸的迫切。

连旁边的雄鹰制造厂总经理斯科勃林也是如此。

谢凯看着他们,直接伸出了一个巴掌,张开五根手指,平静地吐出了一个数。

“500架!”

“多少?”

苏联人被吓着了。

中国人究竟签了多少合同?居然要苏联提供500架战机所有机械零配件供应。

要知道,中国人手中的订单,不仅是苏联工厂生产,中国国内还有好几个大型战机制造工厂。

中国人生产的战机数量肯定是更多的。

原本心中本来就有气的白彦军,听到谢凯报出的这个数量也是跳了起来。

顾不得跟苏联人在一起,一脸严肃地提醒谢凯,“谢凯,你可想清楚了,这不是50架,而是500架……”

白彦军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谢凯居然把500架的订单交给苏联人生产。

仅仅是这些数量,可以让国内所有战机生产工厂开工两年了。

国内军费每年都在降低,空军缺乏经费,没有庞大订单来支撑国内战机制造业,相关航空制造业的军工厂面临开不了工,发不起工资的窘境,不少工厂都面临破产。

在这样的时候,谢凯居然把500架战机的庞大的订单交给苏联人生产。

如何不让白彦军震怒?

他整个人甚至都气得浑身颤抖起来。

就连赵峥跟王成峰等人都没想到,谢凯这么大的手笔,给这么多订单给苏联人。

对航空工业系统来说,任何人都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

500架战机零部件生产,利润不高,却能给国内航空制造业带来非常高的开工率。

谢凯这完全是在卖国!

在这样的场合,他们却没法阻止谢凯,只能无奈地看着白彦军,希望他阻止谢凯。

谢凯对白彦军的严厉警告并不在意,这时候,没办法解释,总不能当着苏联人说,这是把以色列的那些订单交给苏联人来生产吧?

如果当着苏联人的面说了,苏联人不炸毛才是怪事。

超-7项目本来就是抢的苏联人米格-29的订单。

米格-29这次表现不好,加上以色列人愿意提供战机跟技术给印度人,使得米格-29失去庞大的订单。

抢了人家订单,还让人家代工,着实是有些过分了。

可不跟白彦军解释又不行,谢凯只能低声对白彦军说道:“白叔,下来后我给你解释,现在不合适。”

随后谢凯问苏联人,“诸位,500架战机的全套机械零部件生产,没有问题吧?”

谢凯提出500架战机及机械零部件由苏联方面制造,对于苏联高层来说是一个惊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