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309章 暴跳如雷的苏联高层

重生军工子弟 第1309章 暴跳如雷的苏联高层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看到切尔瓦克夫投来询问的眼光,斯科勃林只能尴尬地点头。

他的表情也证明了,谢凯说的这些并不假。

苏联人绝望了。

事情要是让西方国家知道了,对整个苏联航空领域来说,不仅是巨大的耻辱,这也会给苏联国家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甚至,会使得整个军方震怒。

为了解决这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苏联必须投资更多,来解决这些技术缺陷。

苏联政府早就没钱了!

引以为傲的苏-27战机,原本以为在巴黎航展上只是飞行员被投毒才出现的失误,结果居然是本身就有很大缺陷。

对于苏联人的反应,谢凯现在彻底满意了。

白彦军看着谢凯,神色复杂。

低声问谢凯,“谢凯,你哪里知道这些的?既然知道这些问题,咱们为什么还要采购,并且引进技术?”

谢凯没法告诉白彦军,自己是在网上看到的。

这年头,网络才刚开始起步呢。

曾经谢凯并不知道苏-27软骨病的问题。

有一次看到一个视频,视频里,苏-27跟国产歼-10同时在空中表演,歼-10完全是在空中乱窜,活波得不行。

而苏-27仅仅只是平稳地飞行,机动动作都没有做几个,这跟它的名声完全不相符。

要知道,苏-27可是世界上第一个做出眼镜蛇机动这种超机动动作的三代机。

作为中国空军主力的苏-27,以及国产的歼-11,在很多出场的时候,连大幅度的机动动作都没做过。仅仅是平稳飞行,溜几圈就下去了。

国内在后来装备了,肯定发现了问题,也知道几个大强度的机动动作就会造成战机解体。

苏-27身上的软骨病,也被国产的歼-11遗传,一直到歼-11B才彻底解决。

而歼-16,是这年头苏联人想要的“真正苏-27”,不仅缺陷没有了,作战能力更是提升了数倍,成了真正的多用途先进综合战机。

无论是歼-11B还是歼-16,都是搭配国产最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

这种雷达,可是超过苏联这时代任何设想过装在苏-27战机上的雷达性能的。

苏联方面,一直到解体,都没有彻底整好。

这时候,苏霍伊应该完成了很多前期工作,甚至连第一架原型机T-10M-1这架最早的苏-35原型机已经出来了。

谢凯怎么解释?

不过,他必须给白彦军解释为什么要采购这种战机。

“白叔,这款战机无论在性能缺陷还是航电系统,都有不小的问题。但是气动布局跟动力性能,都是我们无法比的。”

白彦军疑惑地看着谢凯,“买回去也没多大用,不解决这些问题怎么提供给空军?这么高的成本,买一堆有缺陷的战机,你不怕空军到时候把所有战机都调集过来炸咱们基地?”

白彦军绝对不是玩笑,帮空军买这样的战机,完全是在坑空军。

空军经费本就不多,一年都采购不了几架战机。

而404搞这样的战机给他们,会占用空军大量换装经费。

3千万美元一架苏-27,都可以装备3架歼-8II了。

赵玉军脸色难看到了极致。

他彻底确信谢凯拖他们来,就是为了让他们来背锅。

他比谁都清楚,空军装备这样的战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不仅歼-8II的经费会被挤占,连歼-7也会,对红旗集团的超-7项目也没有任何好处。

当即就对着谢凯严肃地说道:“谢凯,这战机我们很难消化,技术太先进,112厂搞不了!”

中航技的王成峰在旁边同样点头支持赵玉军。

“确实,这技术对我们来说难以消化,需要的资金太大,中航技可搞不到这样多的外汇。”

赵峥更是明确表示,这种战机航空工业部不可能批准引进。

问题太多,缺陷太严重。

航空工业部不能提供这样的给空军。

对于他们的反应,谢凯早就预料到了。

这时候也不适合跟他们吵架。

“诸位,这款战机虽说性能有不少缺陷,航程跟作战半径还是我们需要的。”

谢凯见众人神色不以为然,铁了心不要这款战机。

那怎么行呢?

为了弄苏-27,操了多少的心。

当初跟苏联人第一次接触,就确定必须引进这款战机的生产技术,甚至在超-7项目上,他要求设计团队避开往苏-27的性能方向发展。

只有引进苏-27的技术,在苏联人的帮助下,才能弥补国内在重型战机设计、研发的不足。

苏-27问题不少,一旦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中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完全可以达到国际上一流水平。

“苏-27身上的缺陷,都是电子工业水平造成的,只要解决了,就没有问题。”看着几人,谢凯坚定地说道:“我们需要重型舰载战斗机。”

苏-27只是修改一下机翼,就成了舰载战斗机。

国内在这方面,有着不小的差距。

航母已经开始动工,超-7上舰的工作,依然没有启动。

项目太多!

何况,超-7A作战半径太小,载弹量也不够,即使上了航母,也会制约航母的作战能力。

众人看着谢凯直摇头。

对他们来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同意引进这样多缺陷的战机。

白彦军只是盯着谢凯,没有说话。

按照谢凯说的,有这样多的缺陷,在高速飞行时甚至会解体,这款战机根本就没有任何引进的必要。

见谢凯还没有改变想法,严肃地警告他,“谢凯,这款战机有多少的性能缺陷,你比我们清楚,我不会同意动用大笔外汇引进一款拥有太多缺陷的战机生产技术。这也会对我们的项目造成严重影响。”

404跟611所联合研制的超-7项目,对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引进苏-27,112厂跟中航技不接手,会对404造成更大压力。

技术人员不够用,资金压力更大。

白彦军已经决定,不引进苏-27。

直接在国内加大对超-7项目的投入,尤其是双发的超-7B。

双发超-7B虽然没办法跟苏-27的性能比,至少安全得多。

国内培养一名飞行员可不容易。

一款战机如果不能安全使用,高速飞行就会解体,有再大的作战半径、再大的载弹量,都没有卵用。

一旦开战,甚至不需要敌人动手,被敌人追两圈,自己就解体了……

这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中方人员在这里商量时,苏联人同样也是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就是关于谢凯说出的这些问题。

米萨维奇夫斯基一脸寒霜地看着西蒙诺夫,“你们给出的答复不是已经解决了强度跟所有缺陷?为什么现在依然存在?甚至从一个中国人口中说出来!”

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奥格列同样是阴沉着脸盯着西蒙诺夫。

他也需要对方给自己交代!

“你辜负了我们对你的信任。”

作为苏联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同时也是苏霍伊设计局总设计师的西蒙诺夫,苦着脸解释着,“这些缺陷现在都已经改进了,如同年轻中国人说的,很多设计是全新的,结构强度已经不存在问题。”

西蒙诺夫当初还是苏联航空工业部副部长的时候,就经历了T-10-12等原型机空中解体的问题。

他给出的推论是机头部分结构强度不足,缺陷众多。

航空工业部在1982年3月39日签署的第137号令《关于T-10-12飞机事故的处理意见》中,给出的结论也是机体结构强度存在严重缺陷。

那之后,整个苏霍伊就开始对苏-27进行结构强度的大范围加强,所有出现问题的地方都进行了改进。

看着两位大佬明显不相信自己,西蒙诺夫说到:“两位,我们改进的,都是最新型号,原型机去年才首飞……中国人现在说出这些,肯定是为了压价。”

米萨维奇夫斯基看着他,冷笑一声,“他们压价?到现在,中国人都没有提出价格问题。是否可以认为,我们的战机依然有缺陷,无法满弹满油飞行,在空中进行激烈的机动?”

切尔瓦科夫等人完全无法插上嘴。

在这种事情中,很多人不了解具体,说了也改变不了什么结果的。

西蒙诺夫叹了一口气,直摇头。

现在的战机,没法按中国人的要求在空中进行满载的高速机动,那样做的话,苏-27真的会解体。

“必须严查,搞清楚消息怎么泄露的!”

奥格列脸上扭曲起来。

不仅要查苏-27战机强度结构不够的问题,更得查清楚中国人如何知道苏-27战机缺陷的问题。

西蒙诺夫皱着眉头说道,“会不会是之前中方人员跟我们接触时,某些技术人员透漏给他们苏-27的缺陷?而现在这些缺陷都已经修改了,他们却不知道……”

西蒙诺夫的话一说出来,切尔瓦科夫脸色都变了。

当初跟中国人主动接触的可是他!

而且是总设计师叫自己去找中国人的,他自己都不知道问题,怎么告诉中国人?

这特么的是要找人背锅?

“副部长,之前跟中国人接触的可不多,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要是知道,当初就提出来了……”切尔瓦科夫可不想当背锅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