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322章 安-225,想要吗?(贺黄金发123大大盟1/4)

原本,叫上中航技跟航空工业部的人一起到苏联,一方面要增加自己的安全性,避免苏联人扣留自己,要不然,谢凯也不敢当着苏联人指出苏-27这么多的缺陷!

只是他跟白彦军等人,只是代表404。

航空工业部跟中航技,那可是代表着国家。

还有一个原因,谢凯希望通过跟苏联人的谈判,以此刺激中航技跟航空工业部从苏联引进更多技术。

只要不向上级申请外汇配额,而且还可以降低引进成本,中航技跟航空工业部绝对会动心。

谁不想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目前,国家干部考核,一切以政绩衡量。

这种合作,只能在跟苏联的合作中采用,西方国家绝对不会同意。

西方国家只想得到中国庞大的市场,不愿意付出可以提升中国国力的任何技术。

赵玉军在一边,心中哀嚎不已。

以前他觉得112厂跟突然崛起的红旗机械集团之间的差距,是因为上级给的政策够多,404是军方的亲儿子。

现在他知道了差距在什么地方了。

112厂差的,不仅是技术方面,还有人家处理问题的方法,根本就不需要向上级申请外汇。

差距是全面的。

无论领导团队的思想观念,还是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都是112厂没法比拟的。

现在赵玉军明白,即使112厂得到了404的政策,有了项目自主权,自主经营权,也没法做到404的这种程度。

在手中没有大量外汇的情况下,利用对方需要、国内又过剩的轻工业产品来换取先进技术跟装备,112厂如何能想出来?

112厂面临这情况,只会不停向上级申请外汇,各种攻关,除非上级实在不同意,而又必须引进技术,才会开始去想其他办法。

苏联人经过沟通后,并且向莫斯科做出了汇报。

莫斯科同样很快就做出了指示,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跟中国合作,不过必须把中国各种轻工业产品的价格压下来。

苏-27战机以2700万一架出售,太低了。

各种轻工业产品价格压低,才能提高利润。

开工率,苏联需要。

利润,苏联同样需要。

既然交易内容跟支付方式都没有了意见,双方开始对具体的内容合作内容进行详细沟通。

苏联人罗列出他们需要的轻工业产品,中国人同样在研究提供什么产品才能价值最大化。

这样一来,谢凯反而闲了下来。

细节谈判的事情跟他没啥关系,他只负责框架谈判。

原本想到乌克兰那些顶级设计局跟工厂溜达溜达,里面有太多让他动心的东西。

无论是搞航母的黑海造船厂,还是搞超级大飞机的安东诺夫设计局,更或者是搞重型坦克的哈尔科夫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谢凯都想去看看。

可惜,谢凯不敢一个人到处溜达。

哪怕是在苏联,他也怕苏联人会干掉他,到时候随便找个理由,都能应付过去。

何况,苏联人也不会同意他去那些顶级军事装备设计生产单位溜达。

原本想要找小舅柳东盛,可这家伙还在巴黎浪,也不知道回来没有。

连柳东盛在乌克兰住什么地方,联系方式是什么,谢凯都不知道。

只能无聊地等着。

中苏双方在确定合作后,加快谈判进度。

苏联方面进行细节谈判的人员,很快就到了乌克兰。

而404这边也快速行动起来,航空工业部、中航技、112厂以及红旗机械厂这些相关单位,都将派出庞大的谈判团队到乌克兰进行具体合作的细节商讨。

为了细节谈判中不出现太大分歧,谢凯等人也没法离开乌克兰回国。

作为负责框架谈判的谢凯,需要在乌克兰待着,直到整个合同谈下来才能回国。

赵峥等人在框架协议结束后,本就可以回去了。

现在他们却赖着不走。

细节谈判,各个单位完全参与了进来,赵峥他们终于有机会可以发挥了,自然不会就这样离去。

这也正合谢凯的意。

一旦他们走了,苏联人把自己扣留了咋办?

达成框架协议后,米萨维奇夫斯基跟奥列格等人都回莫斯科去了。

留在这边负责的则是苏联航空工业部副部长、乌克兰航空工业部长季米诺夫。

这样一来,在米萨维奇夫斯基跟奥列格等人走了后,季米诺夫终于逮到了机会单独邀请谢凯共进晚餐,试探一下让个这年轻人帮他们投资生产第二架安-225的事情。

他也知道谢凯怕死,为了让谢凯放心,直接把两人的会面安排在中方代表团成员入住的酒店里。

对于这老家伙找谢凯,谢凯一开始还有些意外。

满脸恶趣味地猜想,这家伙想把他的孙女嫁给自己。

季米诺夫的闺女,跟小舅搞得火热呢,那寡妇有个闺女,年方18……

看着眼前这位乌克兰的航空工业部部长,谢凯也不吭声,只是跟餐盘中的食物作战。

季米诺夫一直等到用餐差不多,才开口。

“谢,不知道你对于安-225,有什么看法?”

听了这话,谢凯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心脏差点跳出来。

他没想到,季米诺夫找他,居然说安-225。难道乌克兰人,准备让中方投资建造第二架安-225?

或者说准备把安-225卖给中国?

瞌睡来了,遇到了枕头。

对方主动来找他谈这事,谢凯顿时就热情起来。

当即笑着对这位乌克兰航空工业部部长说道:“部长,安-225可是全世界最大的运输机。虽说前段时间乘坐体验很不好,这也无法否认这款飞机的优秀。在整个世界上,或许很多年都不会新的飞机超越。而我们国内,要想制造出这样的飞机,更不知道得等多少年……”

国内目前连150吨的运输机都还没研究成功呢。

对于安-225,他一点也不吝啬赞美。

这种飞机,在全球保持了很多年世界第一大的飞机,就连后来美国人制造出更大的,也不过是在距离水面几十米的空中溜达了一圈儿,再也没有上过天。

那被全世界认为是地效飞行器,不是飞机。

如果把安-225搞回去.......

季米诺夫一直盯着谢凯的反应,见他眼神热切,心中的担忧消失了不少。

就怕谢凯不感兴趣。

来乌克兰时,安-225在雷电中起飞,随后,增压机又出事故。

这一切给中方留下的印象非常不好。

要想让中国人投钱,就必须改变他们对安-225的不好印象。

完全没有想到,谢凯会对于安-225有这样高的评价。

季米诺夫一脸笑容,“谢,不知道你想不想去我们设计局跟工厂参观一番,详细了解一番这样的大飞机设计跟制造流程……生产工厂里,正在制造改进了不少设计的第二架,虽然运输能力不会提升太多,性能可增加了不少。”

“部长阁下,这不太好吧!那可是苏联军事机密,保密级别最高设计局跟制造工厂啊!”

谢凯装出非常为难。

哪怕他很想一口就答应下来。

季米诺夫看着谢凯,心中有些鄙视。

明明想要,非得装出一脸为难……

“谢,请放心,你是我们苏联的朋友,我们双方现在正在展开众多军事科技合作……尤其航空项目,更是合作重点领域。对于你这样尊贵的客人,参观我们的航空制造厂,有什么不好呢?说不定还能促进双方更全面的合作……”

季米诺夫一副我很希望你们去参观的表情。

不参观,怎么让中国人掏钱呢?

何况,如果中国人只是看一眼就把技术偷走,安东诺夫也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竞争力可言了。

安-225这样的大飞机,并不是看一眼就能搞出来的!

甚至,安东诺夫设计局的人认为,即使向中国提供全套建造图纸,中国都很难制造出来。

如此庞大的飞机,对整个航空工业的制造实力、技术储备甚至是设计经验,要求都是相当高的。

“既然没有问题,去参观世界上最优秀的航空设计局,将会是我的荣幸!”

谢凯早就想去这个设计制造出世界最庞大运输机的设计局跟制造工厂。

乌克兰。

首都,基辅,西郊。

安东诺夫设计局,无论是设计大楼,还是制造工厂,占地面积都是非常庞大的。

在制造工厂外面的飞机跑道,更是又宽又长。

在巴黎时,谢凯确定跟着苏联人一起走,就是为了到乌克兰,那时候就谋划着要到这个设计局跟生产车间看一看。

不挖安东诺夫的人,至少也应该在这家厂最辉煌的时期来看看,究竟是怎样的景象。

现在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日子已经随着苏联的财政状况恶化而逐渐消失。

到目前,安东诺夫设计局跟制造工厂已经开始衰落,不过,无论是设计团队还是生产实力,都是巅峰的。

柳东盛经常跟自己吹嘘,他时常在安东诺夫溜达,看到里面各种震撼的景象,那种在国内任何地方都看不到。

这一次,谢凯只是一个人带着几名安保人员就来了安东诺夫设计局。

目前中方跟苏联间的谈判,才刚刚开始。

苏联人即使想要干掉他,也不可能现在下手。

一旦谢凯出现问题,谈判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毕竟,航空工业部跟中航技手中没有牛头罐头,也没有庞大的服装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