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335章 乌克兰人帮忙贷款百亿卢布

重生军工子弟 第1335章 乌克兰人帮忙贷款百亿卢布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安-124可是属于苏联国家财产,一旦出口给中国人,后果就严重了。

季米诺夫的话让谢凯也吓了一跳。

随即反应过来,对着季米诺夫笑着说道,“部长,不是我们想引进安-124。引进了又如何?以我们国内航空制造业基础,别说20年,可能30年都消化不了,引进也没有什么用。虽然安-122这种飞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想要拥有的,即使你们愿意出售生产技术,我们也不可能接受。最大原因不是我们基础太差,而是我们没钱!买不起这样的技术!”

乌克兰的人傻眼了。

谁都不知道接下来怎么谈这事儿了。

谢凯各种理由都想了,就没有想过中国方面会直接提出没钱,放弃引进技术的原因也是缺钱!

中国人要是没钱,那还谈个毛线啊。

轻工业产品换大飞机生产技术,绝对不行。

安东诺夫设计局不是缺轻工业产品,缺乏建造第二架安-225的资金,缺乏用来研发更先进技术的资金。

甚至乌克兰航空工业部也缺乏让整个乌克兰航空制造业发展的资金。

要不然,还出售什么技术?

费了这么大的心思,甚至还逼着马达西奇的人同意出口他们D-18T全套生产技术跟设计资料。

结果对方说没钱,没钱引进……

这让谋划这么久的季米诺夫如何能接受得了?

一旁马达西奇的总经理与总设计师,原本不满的脸上升腾起了笑意。最好的技术,终于可以不用提供给中国人了。

尤里亚夫脸色更是僵硬起来,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形容此刻的心情。

安东诺夫设计局就指望从中国人手中得到经费,不仅是为制造第二架安-225,也为设计局其他的项目发展。

现在中国人居然说没钱?

给他们一堆轻工业产品,有屁用。

难道做实验,直接用轻工业产品来支付成本?

交换的轻工业产品,最终肯定会由航空工业部甚至苏联政府来统一调度,技术卖出去了,安东诺夫依然无法得到足够的发展资金的。

季米诺夫看着谢凯,一脸严肃地问谢凯,“谢,你在开玩笑?”

谢凯摇了摇头。

再次叹了一口气,对着乌克兰人强调,“部长,我真没开玩笑。之前的合作规模有多大,你们也清楚。苏-27战机全套生产技术引进,数十架整机跟零配件采购,加上上千台RD-33发动机的采购,设计的金额非常大……仅仅连我们需要支付的外汇都可能会超过10亿美元……我们一家企业,能投入多少资金?所以才会提出由轻工业产品来支付苏-27跟RD-33发动机的采购费用……”

尤里亚夫提醒着谢凯:“你们可以贷款啊。”

谢凯脸上无奈更甚。

看着安东诺夫总经理回应,“总经理,不是我们不想贷款,我们在国内能贷款的金额,都已经砸在了苏-27技术引进项目上。到现在,国内已经不会有银行贷款给我们了。”

说话的时候,谢凯心里猛闪现了一个想法——确实可以贷款,只不过不是在国内贷款。

之前怎么就没想到这?

不再寻求从国内贷款,而是向苏联人贷款,要是能操作,这便宜就占大了。

看着尤里亚夫,谢凯心思电转:“总经理,即使在国内能到贷款,也没办法支付给你们,我们国内每年的外汇额度都需要提前申请。除非……你们能接受人民币。”

显然,安东诺夫不可能接受人民币。

对他们来说,最好是美元。

最次也得是在苏联境内可以使用的卢布。

季米诺夫看着谢凯,“你们是否愿意引进安-22这款生产技术?如果是的话,或许我们可以帮忙解决这问题……”

谢凯疑惑地看着他,“部长,只要能解决我们资金缺乏的问题,自然愿意。甚至有国际银行愿意贷款,也没有问题。你们有银行关系介绍吗?我们可以抵押的……”

季米诺夫的急切,超乎了谢凯的想象。

谢凯甚至都已经想到了对方将会采用的办法。

季米诺夫直接对谢凯说道,“谢,如果你们真意愿合作,我们可以由向苏联国内的银行申请经费,银行的贷款直接发放给我们,再由你们按照银行要求偿还这笔贷款……不用再支付各种工业产品偿还。你觉得怎么样?”

谢凯听了,心中狂笑起来。

这可不是他要坑苏联人,或者坑乌克兰人!

而是对方主动送上们来让坑的啊!

不接受?

谢凯自己都都觉得对不起这么为他们着想的乌克兰人了。

1961年1月,苏联卢布规定含金量为0.克,跟美元的汇率是1美元兑0.9卢布。

从那之后,卢布几乎都保持着稳定的汇率。

有个谢凯最清楚的事实,那就是苏联马上要解体了!

一旦苏联解体,国家都不存在了,卢布自然就成了一堆废纸。

到现在,因为苏联经济不景气,卢布早已经开始贬值,尤其是黑市上,价格更高。

从最开始几十年未变动的1美元兑0.9卢布,在七十年代苏联经济发展迅猛的时候,升值到1美元兑0.6卢布。

这是官方的汇率,黑市上,美元都已经变成了1.5卢布甚至更多兑换1美元,柳东盛给乌克兰官员们提供美元兑换,这才使得他在乌克兰受到非常好的保护。

谢凯知道,等到明年,也就是90年,卢布的官方汇率将会从1美元兑0.6卢布贬值到1美元兑1.8卢布,直接贬值3倍。

等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为了重振经济,使用自杀式的休克疗法,被迫放松银根政策,中央银行在很短时间内增发18万亿卢布。这是之前卢布发行的20倍,从而导致高达2000%的通货膨胀。

卢布,一瞬间直接贬值20倍。

而到了后面,1994年11月25日,卢布的官方汇率,已经降到了1美元兑3235卢布。

而到2000年,一美元更是兑换卢布……

之前跟苏联的合作,谢凯不是没想过从苏联贷款,总觉得那样太坑人了。

几乎是白得了各种装备跟技术……

原本那个世界,俄罗斯一直坑印度,印度人也不敢闹腾,为什么?

在八十年代,印度同样没钱,在苏联贷款了上百亿卢布,在苏联解体后,还了俄罗斯一堆废纸。仅仅按照3000倍的贬值,100亿,仅仅只需要还现在的300万……

谢凯如何能不激动?

白送给自己技术啊,多少钱,都特么的可以同意。

到最后,即使老毛子想要如同记恨印度三哥那样,也是没有可能的,三哥是自己主动贷款,然后在见到卢布贬值后,用三百多万美元还清了上百亿卢布的贷款……

自己这不一样,是乌克兰人自己贷款,自己帮着偿还的!

既然对方主动提出来了,他们去申请苏联银行贷款,由中国单位去偿还。

为什么不干?

凭什么不干?

不干,要遭天打雷劈的!

秦飞那两千万,甚至都特么的还有多的……

谢凯再也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惊喜,“部长,如果真的能从苏联国内的银行贷款,我们完全没有任何意见!不用轻工业产品偿还支付,我们可以每年偿还一批债务……以我们现在的收入,完全可以在未来5年或10年内还清这笔贷款。”

尤里亚夫听谢凯说五年或十年偿还清债务,也觉得这种方案比较靠谱。

安东诺夫完全可以一次性把这些资金贷出来,用于技术研发;或者每年中方偿还多少,银行再拨付给他们多少,每年都有充足的研究经费。

季米诺夫点了点头,“这事情应该没有问题。印度人从我们国内采购武器装备,几乎都是从苏联国内贷款……不过我得亲自去一趟莫斯科。”

季米诺夫让谢凯放心。

现在他们是迫切想要跟中国人合作,这需要向苏联航空工业部以及军事工业委员会汇报,得到批准才行。

同样,有了军事工业委员会的支持,银行方面也容易解决。

银行贷款的事情绝对不是问题,实在不行,就让中国找一家银行承担,这样银行间结算,也就容易了。

新的合作方案双方都没意见,乌克兰人立即开始为方案准备起来。

谢凯让柳东盛送他回酒店。

“用这样的方式?怎么不直接用轻工业品支付?这些轻工业产品完全可以由我们或别的渠道,把轻工业产品卖出去,向他们支付资金。”

柳东盛觉得谢凯跟乌克兰的这种方案,有点像脱了裤子放屁。

谢凯扭头看着柳东盛,对他说道:“小舅,我可以让这次的合作,只花我们谈下来金额的三千分之一,你信不?”

柳东盛当然不信。

谢凯一想到这事,就激动得浑身颤抖。

这种事情,也就印度人曾经干过,捞了大便宜,白捡了上百亿美元的先进装备。

当初向苏联人贷款上百亿卢布,购买大量战机。

最终卢布贬值到成为废纸,仅用300多万美元就还清了曾经欠下苏联的庞大债务。

从那以后,几乎导致了老毛子任何合作必坑印度三哥的结果。

谢凯清楚,只要引进了苏联的技术,到时候老毛子想坑他们也不行。

中国可不像印度,各种武器都是靠着买买买。

目前引进的,唯独缺苏-27配套的L-31发动机。

要不要让乌克兰人帮忙,直接也贷款百亿卢布买各种技术,等贬值后还卢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