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339章 乌克兰贷款,中国人还

重生军工子弟 第1339章 乌克兰贷款,中国人还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众人都摇头表示,出售安-124的生产技术给中国是不可能的。

任何飞机都可以提供,安-124别说技术,连卖给中国人飞机都不可能。

即使中国人没有能力仿制安-124这样的大型飞机,苏联人也不愿承担一点被仿制的风险。

阿尔巴特军区这次会议,持续了数个小时。

航空工业部长跟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两人向整个军区大佬们作出了详细的合作介绍。

跟中国方面合作的具体细节,能从中国身上得到哪些技术,向中国提供什么,对苏联会造成什么影响,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在两人的介绍下,所有人都了解得非常明白。

所有人都发现,这次交易对苏联好处更大。

搞到了苏联紧缺的四轴、五轴加工中心,这将会进一步地降低所有军事项目研发生产成本。造成苏联现在经济困顿,就因为这些年在军事装备开发过程中,成本太高。

专机专线生产模式,在大规模装备的时候效率高,质量容易控制,可研发成本上太高了。

即使生产批量不大的机械装备,在开发的时候,也得设计专门的生产设备跟生产线,生产如何不高。

苏联早就想要搞数控机床,尤其是顶级的数控机床。

奈何,电子工业太差,西方国家在这上面又绝对禁运,好不容易前些年才在东芝搞到了4台用于螺旋桨加工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使得他们庞大的核潜艇部队性能大幅度提升。

苏联更想搞到这东西了。

一旦拥有可以灵活更换生产的柔性制造设备,将会对整个苏联科研成本降低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得到这么大的好处情况下,谢尔盖这位国防部长再一次宣布:“可以扩大跟中国的技术合作,不仅仅是安-22,其他落后的军事科技都可以向中国提供,包括中国落后的坦克技术、导弹技术、潜艇技术,甚至军舰制造技术……必须确保,能从中国人手中获得大量经费!”

国防部长做出这样的决定不是没有道理的。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就因为缺乏技术的中国是一头可宰的肥羊。

中国这几年的技术引进一直是从西方引进。

引进了西方技术标准后,中国就会彻底向西方靠拢。

如果让中国再引进一套苏联标准的技术,不仅会解决这问题,甚至会对中国研发经费造成严重压力,延缓中国科研的发展。

技术落后的中国,才符合苏联国家利益。

技术合作过程中,中国引进技术可以为苏联带来所缺的发展经费。

国防部长做出了这样的指示,让参与落实的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奥列格及航空工业部长却为难了。

中国人太穷了!

各种技术都落后,全面引进,根本买不起多少。

之前的合作如果不是苏联方面接受用轻工业产品抵债,少部分支付外汇,加上中国可以提供四轴联动的生产技术及五轴联动加工心设备,还有苏联却的芯片制造技术,根本无法达成合作。

“米萨维奇夫斯基,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奥列格很是头大地看着航空工业部部长。

米萨维奇夫斯基摇了摇头,他也很绝望。

“我能有什么办法?中国人虽然缺技术,也穷啊。难道继续用轻工业产品换取技术?咱们的技术装备就因为价值太高,中国人才不得不把那些对于他们国家来说都属于最顶级的技术提供给我们,要不然,仅仅用轻工业产品支付,整个西伯利亚铁路全部运输,都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运输完成。”

基洛夫依然有些无法相信中国人的技术有那样先进。

“中国人真的能提供四轴联动的数控机床技术给我们?”

奥列格对这位手下极其不满,不怀好意地说到:“基洛夫,中国人正在乌克兰跟我们谈判,军事工业委员会恰好需要一名代表,你去那边负责吧!”

基洛夫脸色一僵,什么话都没说。

基洛夫了解中国人,担心中国从苏联得到太多技术,很快发展起来。

同样,他也知道,现在这样大规模向中国出口各种技术,可以挤占中国本来不多的科研经费,甚至占用中国数量不多的技术储备跟技术研发人员,延缓中国科研进度。

基洛夫的担忧没有提出来,一旦中国人消化了技术,并跟引进的西方技术融合起来,最终中国人不仅会甩开苏联,甚至会超越西方,技术发展到非常恐怖的程度,让苏联跟西方世界去追赶中国的技术……

这样的想法,没有人会相信的。

可了解中国人的基洛夫知道。

中国人不仅刻苦努力,更是有着不搞出来不罢休的坚持。

知道两位大佬明显不待见自己,基洛夫也没厚着脸皮继续留在这里,直接告辞离开。

基洛夫的行为,让奥列格跟米莎维奇夫斯基都非常不高兴。

对于两位大佬来说,基洛夫这样干,完全就是为了表现自己。

好像就他一个人在考虑国家利益,其他人都在损害国家利益……

目前,对于两位得到国防部长指示的大佬来说,主要任务是想办法扩大跟中国的技术合作规模,从中国赚取更多的钱。

宰中国人却比宰印度人更难。

印度人每年军费远比中国人多,印度人知道自己玩技术不行,不提出要技术,只要装备。

只要苏联愿意出售各种先进武器装备,印度人为了拿到装备,先交首付款,每年偿还一部分来把装备买回去。即使资金多到印度人无法承受,他们也要购买的。

中国人非常理智。

往往会先看兜里有多少钱,在再考虑买了技术后剩多少,是否会造成什么影响,多重权衡考量下,才会决定买与不买。

即使决定了买,中国人也会在价格方面进行不断压价……

这就让奥列格和米莎维奇夫斯基两位的工作不好做了。

苏联已经落后的技术,对中国来说,足够先进的军事技术太多了。

技术再多,中国没钱买也不行,为了国家利益,还不能太便宜卖给中国。

这如何能让两人不闹心?

季米诺夫带着尤里亚夫等人到莫斯科后,直接入住了乌克兰设立在莫斯科的招待酒店。

通过航空工业部的联系方式,找到了米萨维奇夫斯基。

就因为季米诺夫告诉了航空工业部负责人来的目的,所以才有了阿尔巴特军区召开的那一场会议。

米沙维奇夫斯基接到季米诺夫的电话时,正在跟奥列格讨论如何解决这事情,接到电话,知道乌克兰人肯定有什么办法,立刻向乌克兰人所在的酒店而去。

奥列格也想看看,乌克兰人跟中方的合作方式。

轻工业产品换技术,对苏联有用,对乌克兰航空工业部用处不大。

如果有别的方法,对于军事工业委员会来说,都将会是一个突破。

两人联袂而来,乌克兰方面的人都是一脸惊喜。

航空工业部负责人容易解决,要想跟中方达成合作,军事工业委员会也是必须通过的。

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出现,说服他后,事情也就彻底不用担心了。

“季米诺夫,你们跟中国关于安-22的合作,我们非常支持的。这次合作的主体是乌克兰航空工业部跟下属的安东诺夫设计局,而不是乌克兰政府。难道你们航空工业部准备改行做零售?那么多轻工业产品,拿到手有什么用呢?”

米沙维奇夫斯基直接向乌克兰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跟中国间的技术合作,不采用轻工业产品换技术,只能选择别的合作方式。

一旦采用轻工业产品换技术,这对乌克兰航空工业部甚至是整个安东诺夫设计局,没有任何好处。拿到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后,必须变现。

卖出去才能得到经费,用来养活整个航空工业系统。

季米诺夫看着奥列跟米沙维奇夫斯基,有些摸不透两人一起来的意思。

尤其是在米沙维奇夫斯基连解释都没听就表示支持,这是什么节奏?

乌克兰航空工业部这次跟中方的合作,需要这两位的支持。没有两个不满的支持,合作没可能的。

“主席、部长,目前我们考虑跟中国人合作,不采用轻工业产品换技术,让他们出钱购买。”

奥列格更是疑惑,“中国人哪来的钱?他们不是一直在哭穷说没钱吗?”

中国穷,没钱,这是国际上都知道的事实。

尤里亚夫急忙解释,“首长,中国人确实没钱。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很快速,轻工业领域增长快速。对方没钱,我们可以通过银行申请贷款,贷款的这一部分,可以由国内银行加印钞票发放。再让合作的中国人来偿还这笔债务。”

这他妈的是什么操作?

航空工业部长没整明白,连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也是一脸懵逼。

他们真想不通这种操作模式咋搞。

乌克兰向苏联的国家银行贷款,让中国人偿还?

中国人会老实地还钱么?

或者说,乌克兰这是变相要经费?反正最后不还,国家银行也没法对他们怎么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