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358章 加入与不加入,很多单位都纠结

重生军工子弟 第1358章 加入与不加入,很多单位都纠结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得到苏-27全套设计技术跟生产技术后,112厂对超-7战机使用的技术,已经瞧不上了。

苏-27可是国际三代战机中的主流机型,也是最先进的重型战机。

606所书记海宜德看着严成中,满脸为难,“经费本就不多,引进苏-27技术后,每年需要花费在技术消化的经费将会更多。支持他们没问题,几千万他们瞧不上。拿太多,我们自己的研究怎么办?”

606将会承担主要的技术消化工作,需要庞大经费是事实,不得不考虑的。

目前情况下,大家经费都不宽裕,能拿出多少?

至少,不能影响到他们的发展。

赵玉军也是这样的看法。

“我们跟404间,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小的矛盾。他们之所以把苏-27生产线放到112厂,不是发扬风格,而是他们没办法消化这些技术。404自己的战机设计团队,都是从全国航空系统挖的,人员本来就不够。当初郑宇成为了技术人员跟我们拼酒,喝到胃出血,大家可不要忘了……万一他们借着机会,把手伸进我们这边,继续挖人,该怎么办?”

他的话让所有人都变得警惕起来。

404挖人的手段确实让人头大。

一旦112厂加入技术联合会,到时候属于内部成员,404借着机会,要求内部技术人员支援,没法拒绝不是?

拒绝了,就会在内部产生更大矛盾。

不拒绝,又会对112厂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112厂书记姜阳明见大多数人都不同意,毕竟涉及到经费分配,继续在这里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商量不出个所以然来。

看着众人说道,“我有一个想法,大家参考下是否合适。我们现在也不了解具体情况,究竟有哪些单位加入,出多少经费,都是不了解的……具体的好处是否真有他们说的这样多,同样也不知道。何况,所有单位应该都会看,404是否会把他们的技术拿出来……先派人参加会议,了解详细情况后,再做决定比较稳妥。大家认为如何?”

其他人也没好的建议,不了解具体情况,如何建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04那帮家伙,向来喜欢搞阴谋诡计。

万一真的是挖了一个巨大的坑,让所有单位往里跳,到时候怎么办?

404缺人,是一直都存在的问题。

也因为他们缺人,项目又多,跟各个单位闹得都不是很愉快。

这就是一根搅屎棍,到处瞎挖人,搞得各个单位都害怕跟他们接触。

404是否真的是为了借这个机会,挖加入技术联合会各个单位的人才跟技术基础,补充自己,谁心中都没底。

不要脸,上级还偏向他们的404,给所有单位造成的阴影实在太大。

不仅挖人,还坑各个单位的基础技术。而他们自己的先进技术,各个单位都是别想染指的。

赵玉军见没人说话,讨论不出个结果,直接宣布散会。

“既然这样,大家没有建议,就先去看看,到时候再决定吧。”

他的提议没人提出质疑,也没有谁有异议,这会议就这样结束了。

可赵玉军等人心中却更是忧虑。

向来跟404没有什么技术合作的哈飞,这时候,同样就这次404主动邀请他们合作的问题而召开高层会议。

404主动要求跟哈飞进行合作,这让哈飞感到非常意外。

之前双方并没有什么业务上的往来,也没有技术上的合作。

曾经哈飞是想找404合作,跟对方比,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远远不及404,哈飞没有任何优势。

这就使得他们即使想要合作,也不好主动开口,对方的门槛太高了。

404主动找他们合作,还是规模非常大的合作,让哈飞自然担心对方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厂长罗志祥询问着整个厂子的高层们,“大家都说说看法,这次跟404合作,对我们的利弊以及影响。”

书记袁克朗看了看罗志祥,再看看不说话的其他人,都不吭声,不行。

把烟塞在嘴里,狠狠吸了一口烟,才开口说道,“这次事情比较大,希望同志们都踊跃发表意见。404这次并不只是找我们一家合作,全国重点军工单位都参与进去。飞机技术上,我们缺的一些技术,可以从很轻易得到。不过,对我们更大好处的则是民品的合作,他们可以提供很大的市场。”

袁克朗还是比较看好跟404的合作的。

那些一直都跟404合作,甚至给他们代工的单位,小日子都是滋润无比。

跟404合作最大好处就是民品单位,那么,哈飞还真的需要合作。

哈飞就靠着民品挣钱呢。

罗志祥看了袁克朗一眼,“运-12可以借着对方的出口渠道,获得更多国际市场用户,他们生产的是大型民航客机,秦飞生产的是中型军用运输机。我们的轻型飞机跟他们并没有市场冲突,还能填补他们在出口市场的空白。”

这一表态,让所有人都明白,厂里的两位主要负责人都偏向跟404合作。

几分钟过去,没人发表看法。

袁克朗跟罗志祥都以为不会有反对意见,正准备讨论他们拿出多少经费加入到404发起的军工技术联合会的时候,有人站出来了。

总工卫洪刚。

卫洪刚一脸担忧地看着两位主要领导,再看看其他不说话的人,心中忧虑更甚。

“大家是否想过,404这次从苏联引进的技术,对我们来说并没太大用处,运-12是按照北约技术标准设计生产的,引进苏联航空制造技术,是否适合运-12申请欧美适航许可。咱们单位下一步工作重点,可是申请美国跟欧洲的适航许可证。”

运-12项目是哈飞自筹资金搞出来。

在85年就已经取得了民航局颁发的民用飞机型号合格证,86年又获得生产许可,同年12月开始出口。

搞出来后的几年,得了不少奖。

87年获得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优秀项目奖;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87年,运-12开始申请英国CAA适航证。到现在,英国民用航空总局对运-12飞机进行的审查跟试飞实验都即将结束,没有出现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出现意外,很快就能拿到英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民航许可证。

按照原计划,接下来运-12将向美国航空局申请美国联邦国的适航证。

设计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些问题。

运-12的不少技术标准都是符合北约技术标准的。

毕竟,北约各国技术标准跟国内所使用的技术标准不一样,国内技术标准虽然引进苏联而来,这么多年,加上引进的一些西方技术,逐渐形成了一套中国自己的技术标准。

作为负责技术的人,卫洪刚担心一旦拿到苏联技术,到时候再对运-12的技术标准造成影响。

技术标准更改,对取得适航许可证,同样会产生很大影响。

袁克郎跟罗志祥两人对视了一眼。

罗志祥看着卫洪刚,开口说道,“跟404合作,与技术标准并没有太大关系。我们需要他们在国际上的渠道获得更多的市场订单,产量更大,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运-12虽然已经成功,销售情况却不是非常好。

在国内,这种轻型飞机并没有太大市场。尤其是运-12刚研制成功时,根本就没有国内订单,只能从国际上寻求订单来支撑下去。

运-12的技术成熟后,国内有人认为,运-12采用了加拿大发动机及一些西方国家的航电系统,不够国产化,不能用;还有人认为,国产的不如国外的好,用这种不如从国外引进。

在这样的情况下,运-12在国内订单情况可想而知。

订单大部分来于国际,但国际订单也不多,到目前,数量也没突破十架。

袁克郎接着罗志祥的话继续阐述跟404合作的好处。

“跟404的合作,对整个哈飞,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他们跟南美洲、非洲、中东的国家关系非常好,运-12运输量不大,用途广,对这些区域没有多少资金的国家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404在这方面的条件是任何国内单位无法比拟的。

这些年卖军火卖得火热,跟很多国家都因为资源换装备等计划搞得很好。

运-12最适用的就是那些没钱的小国家,至少,这样的飞机,可以作为他们国家总统的专机不是?

罗志祥跟袁克郎两人考虑的不仅是跟404技术方面的合作,还有民用产品领域的合作。

404这些年的崛起,不仅是军工技术发展迅猛。

民用技术的发展也是非常强。

一家单位,涉足的领域超过国内任何一家大型军工单位。

销费电子产品、高端芯片、基础原材料研发生产、服装、重型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甚至农业生产都有涉足……

哈飞一旦跟404达成战略合作,可以从合作中找到很多的机会,更可以得到404的那些技术支持。

在担心跟404合作后会因为技术标准的问题对运-12造成影响,这就使得所有人没有之前坚定了。

运-12是整个哈飞的根本,受不得一点不好的影响。

这样的情况下,一时间自然难以做出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