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369章 厂的人,滚出去

重生军工子弟 第1369章 厂的人,滚出去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一直到没人再出来,谢凯才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

“我知道大家心中的疑惑,作为军工联合会,内部成员的权利与义务,在我们提供的文件中有详细介绍。也介绍过内部成员单位提供技术的两种合作方式,一,从相关成员单位购买技术成果。每个单位研发技术都是需要投入经费的,不可能免费提供不是?别人开发出更先进技术,而自己投资也无法开发出来,花钱买,自然会降低成本不是?”

谢凯看着众人。

直接就向他们表明,以为加入联合会,就能从别人手中免费拿到技术,这种好事没可能。

所有人的心思都一目了然。

加入技术联合会,就为了免费拿到别人手上的技术。

同样的项目,不同的单位研究,都是有着上级的经费支持的。

一旦可以免费拿到技术成果,这些研发经费就节省下来了,给干部职工发福利也好,用来开发新技术项目捞取资本也罢,都是一本万利的。

谢凯一说出这话,下面的人心思变得更复杂。

没人敢在这时候反对,除非他们自己愿意免费给别的单位供应技术。

可要说直接反对,不同意花钱从别的单位购买技术,一提出来就会受到所有人反对。

谁都不可能免费给技术。

如果技术无法共享,成立技术联合会也无用。

大家都想免费得到技术,谁还愿意去开发技术?

“还有另外一个办法,通过技术整合,几家单位分工协作,技术开发成功,按照开发过程中投入比例分配利润……我们是比较偏向这种方式的。当然,这种方式风险也较大,很可能投资后,项目会因为无市场,短期内无法回收研发资金……”

会议室里面安静了下来。

所有单位领导人都知道,加入技术联合会后,自主立项需要自筹研发经费。

不少单位一直都是这样干的。

自主立项的项目,经费砸入进去,最终得不到什么好结果。

研发投资失败。

谢凯没理会众人复杂的心思,大家是什么情况,相互都了解的。

要不然,404这些年也不会发展这么快,同样,也不会出现现在面临的各种状况。

做大做强,是每个军工企业的目标。

“这种合作,其实是相互配套,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金跟技术力量,在研发技术过程中可以得到其他需要技术的兄弟单位经费支持,技术发展肯定会快很多,也不会出现研发出来后没有市场的情况……这是第二个好处。”

这事情没人反对。

所有人心中都在琢磨,如何能用最小付出获得最大利益!

不同的单位在这样的情况下谁都是先为利益而考虑。

大家都在琢磨自己的好处,谢凯说的什么相互配套、促进技术发展,只不过是附带。

没有吸引人的利益,谁愿意?

“第三个好处,也是最大的好处,民品领域的合作。”

谢凯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所有人都眼神炙热地看着他。

“大家都知道,各单位都有自己配套的三产单位,很多三产单位,现在成了一些兄弟单位的主要利润来源……同样,每家单位都有不少产品需要采购……作为技术联合会成员单位,还有着不少配套单位,如果达成统一,优先采购联合会内部单位的产品……尤其是技术装备的合作,这是最重要的!比如,404生产的四轴、五轴数控加工中心,我们在未来将优先提供给内部成员,不仅价格比市场更优惠,在大家没经费时,可以用从中信银行抵押贷款的形式发放。”

谢凯的话,让不少人皱起了眉头。

404这是为了向他们推销自己的民品?

即使真是这样,他们也没法拒绝,国内只有404能生产五轴加工中心,四轴也比其他国产好太多。

国际上根本就搞不到,国内同样也难以搞到,404生产的,自己都不够用。

“咱们兄弟单位中,不少在生产汽车,大家完全可以几家单位联合,开发汽车产品,无论运输的货车还是人员乘坐的客车,小汽车等,联盟内各成员单位优先采购这些产品,虽然每家单位采购的不过,所有单位加起来呢?以此保障民品领产品能获得更多市场……”

军品生产对制造力要求很高,很多都需要高精度技术设备,用来生产某些装备所需要的高精度核心零部件。

有着这些先进制造装备,生产力自然更强。

很多民用领域的基础设备都是军工厂生产。

对于谢凯的这些合作,台下各单位领导都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跟404不太对付的单位领导人听到这些,总觉得有什么问题。

谢凯表面上说的好处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好像跟成立技术联合会的目的不相符。

112厂的人听到这些,赵玉军直接站了起来。

吸引全场注意力后,才对谢凯问到,“谢凯,咱们发起技术联合会,不是为了商讨从乌克兰引进军事装备技术吗?怎么变成了你们产品推销会?”

赵玉军的话,顿时让很多人回过神来。

好像,谢凯说的这些,404才是最大赢家啊。

机械设备、汽车、服装、彩电这些,404可都生产!

见所有人神色变化,赵玉军知道已经达到目的,“我们来,是为了得到更多先进技术,不是为了买什么设备……大家时间都很宝贵,科研经费也紧张,没有太多的资金来购买你们的生产设备跟电子产品……”

112厂吃定404无法消化苏-27全套技术,也不可能把这些技术交给132厂,本就缺乏技术人员跟科研造经费,一旦给了132,会对超-7造成严重影响。

赵玉军担心最终谢凯会通过这种手段,把他们得到的苏-27战机技术夺走。

何况,谢凯说的合作方式,得到最大好处的就是404……

郑宇成跟汪贵林看着赵玉军,眼神阴霾,脸色铁青。

112厂的人太不识好歹,拿到技术,得了便宜,还在这里搞事。

谢凯仿佛早料定赵玉军会出头,神色没有任何变化。

“赵厂长,既然你们时间宝贵,还在这里浪费什么?不是想得好处么?乌克兰的技术项目有多少,清单上都有。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跟乌克兰的技术合作,是抛开跟苏联人已经谈妥的苏-27战机技术之外,整个合同项目涉及到海、陆、空三军及航天导弹制造系统等技术。这么多的技术,很多高精度零件制造,不用设备就能生产?很抱歉,我们大压机生产任务很紧张……”

“轰~”

会议室炸开了。

除了少数知道内情的人,其他单位第一次了解到跟苏联合作的总金额。

一百亿卢布!

谁都知道卢布比人民币更值钱。

换算起来,超过500亿人民币的项目啊!

难怪404一家吃不下。

谢凯拍了拍巴掌,让会议室安静下来。

没有理会112厂的人,继续说道,“如果不合作,依然各搞各的,谁能吃下?拿到这些技术,又有什么用?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你们凭什么去制造?”

谢凯的话让不少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苏联技术,不仅需要资金引进,更需要资金消化,开发。试问一下,在场有谁能保证一家能全部吃下?别以为你们112拿到了全套苏-27技术,怎么来的?是我们用四轴数控加工中心跟芯片生产技术换回来的!你们付出了什么?有本事,你们用现有生产能力造出来!别找我们提供航电系统、火控雷达,甚至是国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对112厂,谢凯这次是一点情面都没留。

赵玉军被谢凯这样骂,脸色变得特青。

谢凯说的是事实,他们确实占了老大便宜,苏-27是404用技术换回来的,虽然军方也出了不少,但是112厂什么都没出是真的。

其他人都是眼神怪异的看着赵玉军等人,让他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赵玉军很想反驳,说不需要404提供火控雷达和航电系统。

可他没底气。

就连苏联人都可能会需要404提供火控雷达跟航电系统,他们何尝不需要?

112厂的电子技术,根本无法生产出404现在拥有的这些先进航电系统跟火控雷达。

连空军也清楚苏-27的性能缺陷。

苏联人就因为火控雷达跟航电系统太落后,才使得战机性能无法发挥出来。

N001雷达严重超重,迫使苏霍伊在战机核心零部件上打孔,以此降低整体重量,从而使战机有了软骨病。

在空中高速飞行都可能解体,大幅度的机动动作下,危险性更大。

引进技术后,空军绝不可能就这样生产装备,必须得改进后才行。

如同歼-7,质量太差,性能也不怎么好,即使空军没有战机使用,宁愿使用更落后的歼-6,也不愿意装备性能比歼-6更强的歼7。

到现在,歼-7的改进工作都在持续着呢。

所有人都觉得112厂的人太不识好歹了,得了便宜,居然还在这里搞事儿。

分明不想让大家得到好处。

看着他们的眼神,逐渐变化……

“112厂的,滚出去!”

“对,这里不欢迎你们……”

见谢凯不说话,终于有单位的领导爆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