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376章 缺外汇,二十亿美元够吗?

重生军工子弟 第1376章 缺外汇,二十亿美元够吗?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两位大佬看着谢凯。

“事情不是你跟乌克兰方面谈的?你都不知道我们怎么知道?苏联外交部只是发出了照会,说乌克兰会派出由军事工业委员会跟航空工业部组成的团队到中国进行访问……”

乌克兰军事工业委员会跟航空工业部来中国访问,除了跟404之间的技术合作协议,还有什么?

“你们筹集了多少经费?能否满足跟乌克兰间的合作?”

李明山担心的是经费问题。

经费筹集齐了,就没有问题了。

“资金方面,现在还有不少缺口。郑主任跟汪主任两人这段时间,一直都在为筹集资金忙碌。其他单位没多少钱,很多单位都需要向地方政府贷款……”

一说到钱,就让人为难。

各个单位几乎都是把家底都给拿出来了的情况下,整个军事联合技术会其他成员单位也不过才能筹集两百亿资金。

仅仅引进技术,两百亿资金够了。

引进技术后,还需要更多经费来消化技术。

这样一来,经费就变得不足。

为了后续不出现问题,必须现在就准备充足的经费。

哪怕是中信银行全力提供贷款,也提供不了这么多。

龙耀华看着谢凯,知道先资金是最大问题,“你给个确切的数,究竟还差多少?”

谢凯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介绍了一番。

“首长,按照现在的情况,预留下足够的发展经费,不算贷款,仅仅我们一家就有上百亿缺口,加上其他单位,缺口达到两百亿!”

如此庞大的资金缺口,确实很难解决。

军方这次也出了不少力,为给404解决后顾之忧,军方补贴了不少科研经费。

李明山有些不相信地问着谢凯,“我们不是把你们主要项目研发经费承担了吗?明年开始,每年预算中都会有你们的经费。按理,你们缺口的的不多啊!”

对于军方来说,之前就考虑过404发展经费问题。

到现在,随着各个重点项目的展开,404各个项目每年对资金的需求极其庞大,每年的研发经费已经扩大到超过40亿,越到后面,需要的经费越多。

“首长,原本我们指望超-7出口能带来很大一部分经费,现在都还没有和其他国家签订合同。想采购的国家不少,愿意按照我们要求提前交付所有采购款的不多。很多国家,比如阿根廷、埃及等国,甚至希望用资源换取,要获得这些资源,首先还得对他们投资……”

谢凯把404现在的处境做了介绍。

超-7意向订单很多。

可没有任何一个客户像伊拉克那种富得流油。

连沙特方面的采购,也只是在跟埃及人谈判,准备订购超-7A作为教练机。

埃及人想扩大采购订单,却同样希望从中国贷款,用资源偿还……巴基斯坦也想加大超-7的生产规模。

到现在,各方的谈判都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更不用说达成合作协议。

哪怕RD-33发动机已经不再成为超-7生产障碍。

原本404方面可是把超-7的利润补贴到这次的交易中,唯独以色列订购的,中方已经开始进行改图,合同完成就交给苏联人生产。

“你们的经费怎么会缺这么多?之前你们可没说要依托超-7的出口……”

龙耀华也是有些不相信。

“首长,现在经费真的缺这么多。技术联合会成立后,所有单位都必须尽快对生产制造系统升级,都需要庞大经费的。各个单位出的资金,将会有四分之一用于生产能力的提升。”

谢凯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观察了一番两位大佬的神情,才继续解释。

“引进苏联技术,必须得提升制造能力,从乌克兰人手中采购生产线跟生产设备,远不如国内生产划算,不是成本问题,而是对整个国家工业的刺激作用。郑主任跟王主任以及军事技术联合会成员单位在这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国内能生产的,绝不会采购。乌克兰方面能提供的设备不一定有国内提供的好……”

像数控加工中心这些,乌克兰根本没法提供。

整个苏联的军事制造工业,都是专机专线生产方式。

龙耀华跟李明山两人这才知道为什么会又有了这么大的资金缺口。

技术联合会成立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国内基础配套完善,他们自然不会去反对联合会在国内自己寻求生产线的升级。

也只能表示,军方已经没有办法了,得让404尽快解决。

不然乌克兰人来了后,双方的合作达成,最终也容易出问题。

从他们的话中,谢凯能体会到他们的急切。

没钱,谁都没办法。

晚上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回来,谢凯见他们一脸疲惫,本不想说这事,又不得不说。

把两位大佬亲自来找自己,乌克兰人主动来中国的事情给两人介绍后,郑宇成跟汪贵林同样一脸惊讶。

他们也疑惑,乌克兰人为什么会这么急切。

之前,乌克兰人虽然也表现得急切,可从苏联提出双方合作必须达到一百亿卢布的总金额后,乌克兰把清单丢给了中方后,连询问都很少。

中方得筹钱,乌克兰得整合技术,对技术做出评估,衡量以什么价格提供给中国。

大规模的技术供应,更急的是中国方面。

机会错过,以后就很难有了。

这次交易一旦完成,中国在很多方面都能快速提升,弥补很多国内技术研发领域的空白。

结果,乌克兰人急了。

谢凯见两人都看着自己,想从自己口中知道答案。

他自己都想不通,苏联人难道现在已经穷疯了?

“根据我的推测,很可能苏联国内资金压力太大,急需我们的经费,按照之前的条件,合同总金额至少30%用外汇支付。”

一百亿卢布,按30%支付美元,得三十多亿美元。

仅仅这笔外汇就让404头大。

国家外汇储备也差不多就这个数。

谢凯个人身家倒是远超过这数,他不可能用自己的个人财富来补贴这次交易。

何况这些资金还得准备苏联解体后,把航母跟技术拖回来呢。

“现在资金问题不大了,中信联合了几家银行,一起向我们提供贷款,利息相对高点,也比普通商业贷款低多了。”

谢凯没问利息多少,能贷款,利息再高,都是划算的。

郑宇成看着谢凯好一阵,才对谢凯说道:“谢凯,这事可能有些让你为难,我们需要你支援一些外汇,这些费用,在国内用人民币结算给你。”

谢凯知道郑宇成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向自己开口,两个老家伙向来不去过问谢凯自己个人财富的问题,也阻止别人知道。

“二十亿美元够吗?”

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没想到谢凯这么大方。

他们并不知道谢凯现在有多少钱,看着谢凯,满脸震惊!

“二十亿美元对现在的我来说,不算啥。而且也不会对未来计划产生影响,不过,为了不开先例,得按汇率结算……”

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听他这样说,没有喜出望外。

反而有些担忧。

“谢凯,如果以你个人名义出资,这可不行……”

汪贵林提醒谢凯。

“放心,不会以我个人名义结算,我将会通过瑞士银行给国内注资,以投资的名义转十亿美元进来。这笔资金,将会用来投资一些重点项目……”

谢凯当即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这几天见汪贵林跟郑宇成两人为了外汇的事着急上火,别的单位搞三、五千万外汇都焦头烂额,404这次需要的外汇确实太庞大。

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明知道自己手中的财富全都是美元,从来没主动提过。

现在也被逼得没办法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谢凯要是不帮忙,根本无法解决外汇的事情。

谢凯也清楚,从国际转移资金回来,并不是容易的事,尤其还不能暴露他的个人财富。

一旦被国内跟国外知道,都很可能出问题。

国内有不少投资领域现在已经开放,加上有几个离岸公司已经操作了多次,不容易被人发现,要不然他也不会主动提出来。

何况,这些事情都由郑宇成跟汪贵林他们去操心,谢凯也放心。

两个老头绝对不会坑他。

“要不了这么多。其他资金找国内银行贷款。原本还有好几亿美元外汇无法凑齐,连军方把小金库的外汇全给了我们,加上从凯盛挪借的,现在也只不过27亿美元,还差8亿的缺口,你只借十亿美元就行了……”

“有了你这十亿,没有任何问题了。”

没有外汇的压力,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只要把技术引进回来,消化、吸收需要的从国内银行贷款。

国家也不可能对这种大规模引进技术的项目无动于衷,不仅有消息说年后会加大研发资金拨款,甚至财政部给银行打了招呼,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

每年军费那么少,军方系统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有了贷款,日子也会好过一点。

谢凯见两人放松下来,自然也高兴。

“联合会内的事情怎样了?112厂那边怎么解决的?”

对于112厂,谢凯很不爽。

典型的过河拆桥,何况他们得了那么大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