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704章 你一百多万收,我500万买了

重生军工子弟 第1704章 你一百多万收,我500万买了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第1704章 你一百多万收,我500万买了

谢凯对设备的了解已经不再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基地在进入高精度机床研发领域后,就生产了一批各种基础零部件,就那样堆放在外面。

可时间最长的床身、导轨、基座,在『露』天也不过才放置五六年时间,每年都会根据计划生产一批。

目的就是让这些重要铸件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塑『性』变形,避免加工后再产生变形,影响机床本身的加工精度。

军工领域的很多设备生产都是如此。

并不仅仅只是顶级加工设备。

时间长、效率低,成本也非常高,仅仅是用来堆放的地方,那都是需要很大面积的。

不过,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飞速发展,庞大的市场需求下,各大机床厂为占领更多市场,获得更多利润,不愿意花费更长时间去等待十多年甚至几十年。

军工领域的顶级设备制造,精度要求高,加工复杂,需要大量高精度尖端装备。

“这些花了多少钱?我收了。”

谢凯直接问黄金发。

黄金发顿时就惊喜起来了,谢凯开口说他要,肯定不是开玩笑,不会砸手里了。

对他这样的个体老板来说,确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初从苏联人手中可是论吨买的。

虽然谈的价格130美元一吨,但只付了部分现金,更多的则是用从红旗集团下属贸易公司拿到的牛肉罐头、方便面及暖水瓶等食品、轻工业产品,按照苏联国内批发价格折算后交易的。

每吨的成本,实际上不到五十美元,还要算上运费。

“这些只花了十五万美元的现金跟大约一百万rb左右的物资就得到的,总共4235吨,零头没计算在内……”黄金发没有多报一分钱的价格。

他比谁都知道,谢凯这样的人,既然给他指了路,肯定不会亏待他。

要是想玩小聪明,把后面的百万说成美元,估计以后他也就别想到苏联捞钱了。

没有谢凯的支持,方强、谭林等人,谁都不会正眼瞧他一眼。

“这里所有的床身、机床附件、零部件及原材料,都由我买了,你既然花了快两百万,我也不亏待你,五百万,运输我们自己负责。”

谢凯直接丢了五百万给黄金发。

这东西,远不止这点价格。

“谢总,对你们有需求,直接成本价运走就是,赚您的钱,我还是人吗……原本一直没人要,只能堆在这里,当废铁炼钢厂都不要……”黄金发说的倒是真的。

方强跟杨桃两口子很意外。

谢凯这难道是要玩千金买马骨?

明明要不了这么高的价格啊。

“五百万的价格并不高,折算下来,不到1200一吨,如果当废铁,确实贵了。可这个不能这样算,里面很多材料都是用来制造各种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特种钢材,从国际市场上想要进口几乎都没有可能,这种都是有价无市,毕竟这是大型机械厂的核心竞争力……何况,这不是我个人要,是红旗机械厂要……这次我占个便宜,全要了……”

谢凯之所以解释,也是说给方强跟杨桃夫妻两听的。

很多东西,往往不起眼,却能换来大价钱。

苏联国内这种东西很多。

毕竟,苏联国内都是按照计划生产,从来都不会考虑效益什么的问题。现在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跟西方国家一样,追求效益,没有谁再有耐心去等待数年甚至数十年才开始生产。

五百万,对这批原材料跟铸铁零部件的价值来说,很低。

如果用来制造各种设备,就这些原材料,足够生产数千台机床。

而且还是高精度,用于精加工的机床。

这些机床将会变成价值数亿甚至数十亿的顶级设备。

钱不重要,关键是是里面的时间成本,不用再去负担了。

所有的铸件跟材料,生产的时候都用钢印打上了时间标志,到时候才能用。

而在顶级制造领域,设备自身的精度,可以保持数十年。

顶级制造领域,差距都是非常细微的,可就是这点细微的差距,决定了各国最顶级的技术水平。有时候,砸上数百亿,都不一定能让顶级制造领域提升0001毫米的精度。

404基地下属红旗机械厂,主要研发制造国内顶级高精度设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甚至是从海边空运海水到祁连山,利用海水侵泡,在极限温差环境中让材料加快变形速度,但因自然时效处理不够,成本高不说,精度方面依然也没法保持太长时间。

很多重型设备,自身重量大,加上加工的零部件动不动都是数吨甚至数十吨,更容易变形。

有了这些材料,红旗机械厂可以生产更多设备。

“谢凯,真有用?你可别坑我们。”方强还是疑『惑』,“这东西,苏联国内应该是不少的。”

虽然方强比较认可谢凯说的,总觉得谢凯有给黄金发擦屁股的成分在里面。

黄金发要是没资金投入,玩不下去,只有破产一途。

谢凯白了他一眼,自己是那种不计较利益的人么?

“以后在苏联那边,只要遇到这样的原材料、基础零部件,有多少我收多少。不怕成本高,价格甚至可以给高一点,收这东西的,不仅仅只有我们,欧美国家的机床厂也不会客气……苏联整个国家都是以重工业为主,就是因为生产太多这些东西,而且很多的投资回收周期长达数十年,大量国家财富压在了这些上面,要不然,他们会经济崩溃?”

虽然这样的说法太片面,谢凯也懒得给方强他们分析苏联为什么经济崩溃。

这种国家大事,应该是顶级大佬们『操』心的。

“对了,给谭林也说下,让他注意着这类东西。”谢凯不太看好老方两口子。

两口子瞧不上这东西。

“这不太好吧?我们就能给你弄足够的……”杨桃不乐意了。

这种赚钱的事,人越多,分到的利润也就越少。

之前他们没关注过这些东西,一直折腾苏联的重型机械设备。

苏联很多机械设备确实好用,但是技术『性』能落后,笨重……

尤其这几年苏联生产不给力,闲置设备更多,加上缺乏维护保养,很多都出现了故障,需要维修。

在苏联国内,老方他们的各种设备,都是以回收废旧破烂名义回收,想在苏联找技术工人帮忙维修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而且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收购的设备规模又大,更多的倒爷看到了里面的利润,疯狂涌入苏联,越到后面运输力量越紧张,先运回来再考虑其他。

国内因为大量的二手苏联设备进来,国内买家也不好找。

占用了大量的资金。

要是谢凯能收,资金回笼绝对快,无论是谢凯,还是红旗机械厂,都有钱。

边境小城的空地上,到处都堆放着从苏联运回来的各种机械设备,都是这样来的。

无论是用了很多年的,还是没有开封的,统统都被归类到破烂里面。

“苏联那么大,你们一家吃得下?我们要的不是原材料,就是可以重新回炉炼制的特种钢,苏联别的什么不行,材料技术,比咱们强了太多……当然,直接回炉太浪费……”

谢凯如何不清楚杨桃的想法?

换成谁,都是这样。

关键从苏联收破烂都是一锤子买卖,过了,就没有机会了。

而且等到后面国内制造力提升上来,这些材料也就没有那么大价值了。

非专业人员,根本不懂得这些废旧材料在现在中国的价值。

自己从东芝搞回来的小鬼子,动不动就说没有好材料,生产不出顶级机床呢。

现在有了,要是再不给谢凯搞出来,估计到时候他们的小人儿书啥的都会被停止供应。

“我会尽快联系,让人组织运输力把这些原材料拉走,从今天开始,这里这堆材料,都归红旗机械厂所有。”

谢凯指着堆成山,锈迹斑斑的机床附件及各种原材料霸气地说道。

500万,买这么大一堆。

绝对划算。

他是怕国内其他大型机床厂知道消息后,给抢走了。

红旗机械厂现在对附加价值不高的中低端机床设备,早已经停产。

哪怕是跟机床厂合作,也不过提供数控系统及滚轴丝杠、伺服电机等。

这些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高。

黄金发现在有些懊恼,早知道这破烂这么值钱,就该倾家『荡』产去收购。

他手下曾汇报过有好几个厂有大堆的这种材料,就因为这里数千吨卖不出去,他也不敢收购,甚至对提议的严忠非常不爽。

现在要做的,就是必须通知那边的手下,把所有能买到的全部买到,哪怕价格高一些也无所谓。

之前为了把这四千多吨的废旧钢铁卖出去,他提出100万卖给其它机床厂或炼钢厂,都没人要。

现在倒好,老方这些人也在谢凯要求下要在这方面投入了。

这些一直从事中苏贸易十多年的人,无论是人脉还是资源,或则资金,远比刚到那边时间不长的金发废旧资源回收公司强。

谭林、老方、郑权这三个人如果都干这,他黄金发到时候估计连汤都喝不到了。

可他又不能出言阻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