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717章 基辅顶级技术工人们的新出路

重生军工子弟 第1717章 基辅顶级技术工人们的新出路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第1717章 基辅顶级技术工人们的新出路

“对,我们家也有方便面。”

安吉尔不满地把手中装着方便面的袋子拿起来,拍着展示给安德烈看。

安德烈这个坏蛋,以前居然拿着泡面在自己面前吃,自己给他说了那么多好话,哀求他,他居然只给自己尝了一口汤,而且还只是一小口。

这对安吉尔这样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来说,太过记忆深刻。

安德烈没想到,一贫如洗的乌里莫夫家,居然能拿出这么多牛肉罐头、方便面跟市场上紧缺的涪陵榨菜。

不过看着这数量,比一般家庭,可能要富裕不少,却根本没法跟自己家比。

自己家里可是有着一间屋全是这些。

安德烈也没有继续跟他们比,对乌里莫夫跟伊莎贝拉两人说道“乌里莫夫叔叔,伊莎贝拉婶婶,我还要去邀请其他客人,爸爸说了,今晚不管是食物还是酒,都管够。你们先去,我去邀请其他人了……”

虽然父亲并没说食物跟酒都管够,安德烈出来时,看着父母搬出了很多酒,白酒、红酒、啤酒、伏特加……

那都是今晚为客人准备的。

乌里莫夫跟伊莎贝拉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对方的想法。

安德烈也没有多留,离开的时候强调“你们真不用带任何东西,我们家已经准备得非常充分。”

说完就向外面走去。

气得奇克大骂“哼!不就是你老子走了狗屎运,最先向周围的人卖涪陵榨菜吗?”

伊莎贝拉听着儿子这话,皱起了眉头。

“奇克,我们应该感谢莫伦斯基叔叔。如果不是莫伦斯基叔叔,我们甚至连这点小生意都做不起。妈妈做服装生意,爸爸卖的手电筒跟机械表,都是莫伦斯基叔叔的……做人,必须懂得感恩。如果没有他们,爸爸和妈妈在工厂里已经很长时间没发工资的情况下,根本不知道如何养活你们。”

伊莎贝拉的语气中,有着很多无奈。

同时还有着一丝庆幸。

莫伦斯基是厂里的工艺师,在很久之前跟他们家里的情况一样。

可在两年多前,莫伦斯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到了供货渠道,居然向周围人榨菜、牛肉罐头、方便面这些只有高级官员跟干部们才能享受的东西。同时还有服装跟各种小工业品。

原本,乌里莫夫和伊莎贝拉瞧不上莫伦斯基干的这种事情。

他们可是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制造最顶级坦克所使用的顶级发动机的国防科技工作者,怎么能去做那些被人看不起的事情呢?

可最终,在现实生活压迫下,夫妻两人不得不向生活低了头。

那些来自中国的各种商品,都非常受人欢迎。

只不过,价格实在太贵,数量也不是很多。

被叫做方便面的神奇美食,只需要拆开外面包装,把面饼跟调料放在碗里,用开水冲泡一下,等几分钟,就可以得到一碗香气十足,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如果再加入牛肉罐头、涪陵榨菜,那就更美味了。

而且,方便面,真的很方便,可以泡着吃,可以煮着吃,也可以干吃……

至于牛肉罐头,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只不过,价格太贵,寻常人家,根本吃不起。

更受欢迎的则是涪陵榨菜。

无论是就着面包吃,还是在土豆泥里加一些,瞬间就能让难吃的土豆泥变成人间美味。

可惜,这些东西虽好,市场上并不太多。

刚出现的时候,只需要一卢布就能买到一包。

随着卢布贬值,卖货的小贩们只收美元跟有价值的东西,在市场上,原来一美元还能买到两包甚至三包。

后来,大家都只能吃得起土豆,榨菜的价格越来越高,到一美元一包,再到后面2美元一包……

基辅只吃得起土豆的人们,需要调味品给穷困潦倒的生活增添『色』彩跟味道。

涪陵榨菜,就是幸福。

甚至没有方便面的辛辣,口感也非常好。

伊莎贝拉看着几个孩子“孩子们,收拾东西,咱们去莫伦斯基叔叔家。我们带着食物去他们家跟大家一起聚餐。”

伊莎贝拉的话,让孩子们都愣了。

很快就纷纷反对起来。

“爸爸,我们可以自己组织聚会邀请大家!”奇克对父亲建议。

既然这些美食不能独享,那就不如在自家举办。

这可是『露』脸的机会,不能什么事情都让安德烈『露』脸。

周围的女孩子,都喜欢跟安德烈约会,就因为安德烈手里有涪陵榨菜。

现在自己手里也有了,必须要让周围的小伙伴们知道,尤其是那些女孩子。

去安德烈家聚会,以后安德烈将会成为所有人的头儿的。

伊莎贝拉看着自己的儿子,知道他的想法,劝着他“奇克,你跟安德烈从小一起长大,我们家跟莫伦斯基家关系一直拥有深厚的情谊。以后在异国他乡开启新的生活,我们两家需要相互照应。”

伊莎贝拉的眼角,隐隐泛起泪光。

这是第一次对孩子们说即将离开,去别的国家开启新的生活。

哪怕他们在几个月前已经确定,要离开这个曾经为之自豪,现在却连最基本生活都无法继续,家里几个孩子都饿得非常瘦,学校都变得可去可不去的伟大国家。

“异国他乡?妈妈,我们要去哪儿?”奇克瞪大了眼睛。

“爸爸,真的要离开吗?这可是咱们从小长大的地方,我的同学、老师、朋友都在这里!”二儿子库玛没有问去哪里。

乌里莫夫听着儿子的话,不知道怎么解释。

有些事情,现在没法给孩子解释。

生存都解决不了,还去考虑朋友什么的,根本不现实。

他只是一名技术人员,而且还只是一线工人。

虽然技术好,关键是国家已经无法向他工作,让他养活自己的三个孩子。

孩子们尚未成年,他们需要更好的成长环境。

至少能有学上,可以不饿肚子。

孩子的学校,老师都已经俄得无力站在讲台上了。

夫妻俩带着孩子提着准备晚上聚会的食物,到达不远处的莫伦斯基家的时候,发现整个院子里已经有了很多人。

做客的人们,手里几乎都是提着牛肉罐头、方便面、涪陵榨菜等东西。

仿佛在这一天,所有人都发财了一样。

好像他们又回到了以前富裕的日子。

当然,也有人提着鸡或则其他食物,院子里已经架起了烧烤架。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到了两只羊,一只羊放在一边,另外一整只已经被架在烧烤架上烤着,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发出滋滋的声音……

莫伦斯基这位主人,亲自转动烤架的摇把,烤着羊。

见两人带着孩子过来,招呼他们自己随意,没来得及陪他们。

让乌里莫夫和伊莎贝拉两人意外的是,厂里的发动机专家基拉克夫同样也在这里。

两人向这位年轻的专家走去。

“基拉克夫,你……”乌里莫夫跟基拉克夫两人关系很好。

基拉克夫可是车间里面负责发动机装配的技术员。

乌里莫夫属于车间最年轻的顶级装配钳工,平时接触很多,私下的交情也非常好。

周围的人,大多数都是技术水平很高的人。

基拉克夫看着夫妻两人,见周围没人注意,直接问他们“我跟你们一样,也要去新的地方工作。”

“不用担心,这里参加聚会的,都将一同出发,到那个我们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的新工作岗位去。那里会有我们的新生活!”基拉克夫见夫妻两一脸警惕,笑着解释。

周围的人,都是厂里面的同事。

他们跟乌里莫夫一样,不仅技术非常好,同时也因为厂里很长时间没发工资、生活难以为继,同样在基辅的街头向路人兜售各种小商品来艰难度日。

厂里很久发不起工资了。

生活要继续下去,总得寻找出路。

只是做一些小商品生意,周围的人,都一样穷困潦倒,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没有拿到国家发的工资走上街头成了小商人。

很多人甚至穷得土豆泥都吃不上。

当有人向大家新的工作岗位,保证各种生活物资充足供应,衣食无忧。而且承诺,哪怕没有生产任务,每月也会足额发放工资,不少人开始动摇了。

当然,也并不是最开始就有很多人同意。

国内的状况越来越差,大家原本还期待国家经济好转,给工厂大量的生产任务。

苏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这个最伟大的国家怎么了,是所有苏联人关注的问题。

所有人都在等着这个最伟大的国家解决目前的困难,然后让大家重新过上好日子。

然而,越等,状况越差。

尤其是到了最后,发现厂里的官员们居然把设备跟材料偷偷地卖掉,卖出去的钱,大部分装入了他们自己兜里。

这让所有人都清楚地意识到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哪怕国家经济好转,他们也会因为失去了设备没有生产计划。

“其实,大家都是为了生存。”莫伦斯基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对三人说到。

“莫伦斯基,我们新工作究竟在什么地方?哪个国家?”伊莎贝拉开口问道,“伊拉克,我不会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