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782章 汪叔,退休后给我打工如何

重生军工子弟 第1782章 汪叔,退休后给我打工如何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你就不怕两家公司最后闹得难分难解?”

等任大佬走了好一阵,汪贵林才问谢凯。

之前他们商量的,可是等到一定程度,才让两家的业务交叉,形成内部竞争,避免一家独大。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是?反正不管谁发展起来,都是咱们自己的产业。我们的目的是发展,他们也是,只要一直保持竞争就好了……”

“可技术呢?”

“这就是关键,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当然,他们两家肯定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这不也是我们希望的?”谢凯倒是并不在意这事儿。

估计到最后,依然是那个结果。

两家公司的老大的性格都注定了结果。

合并,可能实力更强,但是也会出现很多意外的结果,这是现在不能不考虑的。

只要发展起来,国外肯定不会容忍,各种搞事儿。

华为当年发展势头迅猛,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眼看就越来越强悍,苹果都没法抗衡,然后,其他的手段就出来了。

什么影响美国国防安全,什么谷歌不允许华为使用他们的操作系统什么的……

那些手段,极其恶心。

如果从一开始,华为跟中兴两家企业就表现出你死我活,等到那时候,不用华为,可以用中兴嘛;再说了,两家都不用也没关系,反正从一开始就可以由红旗集团下属的研究团队搞操作系统。

现在就开始布局,花二三十年,有自己的系统可用,也就不怕被人卡脖子了。

搞芯片,谢凯同样是这样想的。

现在开始搞,哪怕性能差一些,基础铺好了,也就不是问题了。

国内芯片生产厂因为长虹的彩电市场份额扩大,也在不断被整合。

谢凯可没有忘记收购国内最早引进芯片生产线的742厂,这是他之前定下的第一个小目标。

到现在,其他各种目标完成了很多,这个小目标依然没有完成。

这已经成了谢凯的执念。

如果他愿意,现在很容易,可他不愿意去花费更大的成本。

742厂早就已经不如原本的红火了。

芯片甚至是求着客户采购。

可谢凯觉得,还能再等等。

太白无线电厂里面搞出来的二手设备,让红旗集团拿到了这些设备的测绘图,这几年一边手工生产这些顶级设备,一边在改进,提高生产精度。

需要的就是时间。

“华为也要进入通讯基础设备领域?”侯总看着谢凯,不理解谢凯怎么想的,“难道一开始建设在一起,就是为了内部竞争?”

对于华为的厂区就修在中兴旁边,他倒不是很在意。

中兴到现在,一年销售额都已经突破了十亿。

原本历史上的这时候,销售额还没破亿呢。

特区拿地,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过红旗集团下手早,之前就拿下了上万亩的地。

中兴建设的时候,就挨着凯盛不远。

现在华为的工厂、技术研究中心,则是建设在中兴旁边。

“不,这一区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配套比较齐全。良性的内部竞争,有利于公司的健康发展。”谢凯看着侯大佬,这位学霸,并不是非常在意华为的竞争,“侯总,咱们需要的,不仅是国内市场。”

“明白,只是不理解这个。既然这样,我们搞移动电话相关技术,也没有问题,对吧?”侯大佬问谢凯。

中兴发展速度很快。

尤其是拿下了巴基斯坦军用通讯网络跟科威特的电话网络建设业务。

阿根廷等国家的市场,也都是跟装备交易绑定,自然是不在意华为这样刚建立的单位。

只要404不偏向一边就行。

现在国内的市场,中兴也获得了不少。

“自然没有问题。两家良性竞争,不过,移动电话技术,我们就不提供给你们了,华为那边,我们也不提供交换机的技术……”谢凯表明了态度。

汪贵林见谢凯这样说,不由急了。

“这不是浪费科研经费吗?”侯大佬问出了汪贵林心中的疑惑。

两家公司同样都是归属红旗集团下属,基础技术共享,不好么?

非得重复建设,浪费经费。

“是啊,谢凯,这太浪费科研经费了……”汪贵林提醒谢凯。

现在本来就在收缩项目。

谢凯这样一搞,到时候两家都疯狂在同样的项目上投入。

“目前国内通讯技术比国际上差了不少,一家单位发展,太慢。要想获得更大的市场前景,就必须拥有强悍的竞争力,技术,就是最大的竞争力……”

谢凯总不能说,以侯大佬的性格,中兴最后在技术要求更高的CDMA领域中投入;因为专利技术更分散,成本更低WCDMA则是华为选择了……

这是两种不同的技术。

何况,华为跟中兴的市场战略不同,尤其是侯大佬的二八定律,市场投入百分之八十选择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等发展国家集中的区域;20%投入到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也是很庞大的。

华为则不是这样。

这些年,基地的基础技术使得中兴跟华为在相关技术使用上都不会向国外交太多专利使用费,而是交给红旗集团的技术运营部门。

谢凯最早提出的一体化指挥系统的衍生技术领域中很多专利都被他们提前注册了。

民用市场领域,其实也就是根据摩托罗拉铱星计划而来的。

当初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发射28颗卫星组成信号中继网络,从而地面也就不用再布网。可是最终,因为各种原因,铱星计划在刚推向市场半年时间,就破产了。

这里面涉及的原因非常复杂。

但是红旗集团搞全球卫星通讯网络,不会如同摩托罗拉那样搞。

卫星通讯的成本太高,前期肯定不会全球组网的。

而且,一开始是本来是为了军用,必须卫星性能提升上来,使用寿命也提升,才会考虑商用。

“这两人现在还没成为竞争对手呢……”汪贵林提醒谢凯,“反正我们已经退休了,以后他们发展起来,竞争太激烈,麻烦的也是你。”

谢凯倒是无所谓。

这两人,天生是对手。

如果非得把两个人放到一个单位,这完全是找事儿。

两家公司,哪怕是按照历史发展,谢凯记得,16年华为销售额6000亿,中兴只有1000亿,现在提前了二十多年布局,更高的,他不指望,到那个时候,一年销售额有万亿就行了。

“你这边的事情处理的如何了?”汪贵林转移了话题。

谢凯来这边干什么,他并不想问。

只要不偷偷地跑到香江去就行了。

何况,这边也是谢凯唯一实体产业所在的地方,投资公司在香江那边,离这里也近。

“明天还有点事,处理了就差不多了,汪叔,你说如果我把投资公司搞个分公司在特区,成立一个投资基金如何?”谢凯问汪贵林。

汪贵林被谢凯看着自己发亮的眼神吓到了。

谢凯出现这种眼神的时候不多,但是每次出现,他自己都会有巨大收获,有人要被坑。

“你怎么投资,那是你的事情。国内经济确实发展很快,未来市场前景很大,很多公司面临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汪贵林回答很谨慎。

既然已经提出来了,不达目的,谢凯怎么会就此作罢呢?

汪贵林居然说跟他没关系。

“汪叔,您这也退休了,基地里面的事情随着新一届管理委员会熟悉,你跟郑叔也不能一直插手下去不是?”

明知道汪贵林跟郑宇成都不愿意面对这事,谢凯依然提出来。

说的时候,一直盯着汪贵林的表情。

果然,老家伙还是很失落的。

“这是正常的,我们已经老了,跟不上时代了。”汪贵林叹了口气。

回家带孙子?

他是没有可能的。

从谢建国等人开始逐步接手基地的工作,他跟郑宇成两人就开始变得失落。

齐志远跟白彦军等人还比较年轻,还能再坚持几年。

他跟郑宇成两人真不行。

“汪叔,您认识的人多,而且对于各个技术行业了解,退休后帮我管那个投资基金如何?咱们只投高科技产业,弥补基地投资基金的不足……”谢凯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让汪贵林以及郑宇成给他打工!

之前谢凯就在谋划这事儿。

可那时候的汪贵林等人,根本就不会同意。

在基地,不存在给谢凯打工的问题,谢凯最多是提建议,他们去操作,运行。

整个基地,还是他们说了算,谢凯的意见只是作为参考。

而且,是给国家打工。

现在让他给谢凯私人打工,一般人都很难接受。

当初忽悠廖卓林,谢凯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汪贵林跟郑宇成两人的人脉,根本就不是廖卓林能比的。

何况,整个基地涉及的领域众多,项目数量更大,要搞大量的公司投资,对汪贵林这个负责整个基地所有项目的大总管来说,很容易。

郑宇成的经验,同样是最宝贵的资产。

“让我给你打工?”郑宇成虚眯着眼看着谢凯,脸上极其不爽。

“这可不是打工,合作啊。您家的三个孩子,不是都只是普通工人吗?孙辈同样也……郑叔,咱们这不是违法行为,也不需要违规操作。”谢凯很真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