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784章 二十年,两万亿的赌约

重生军工子弟 第1784章 二十年,两万亿的赌约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郑叔,您这觉得我吹牛?”

郑宇成不相信自己,谢凯很是火大。

他们根本不知道未来民营企业有多牛。

现在很多未来的巨无霸公司一点雏形都没有,有的已经成立了,有的还有好几年才会成立。

曾经被称之为各种爸爸的爸爸们,现在都还穷着呢。

谢爸爸要投资这些公司,不会花多少钱就能带来庞大的收益。

比如,阿里巴巴、企鹅、度娘这些互联网企业;比如,三一重工、吉利汽车等制造企业;比如……

很多。

当然,也有不少已经被404给收编了。

至少,华为这样的公司,已经不可能再变成民营,而是404下属的公司。

“虽然我很想相信你,可你不该把牛逼吹这么大,如果你说要投资一些国企,几千亿,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郑宇成一点都不相信谢凯。

汪贵林则是在一边看着谢凯,神色复杂,也不知道心中想着什么。

谢凯的神奇,他们是知道的。

短短几年时间,基地从濒临破产,到现在总资产至少超过千亿,甚至还不包括各种技术的价值,要是都算上,起码五千亿往上。

而且,这价值,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打着滚往上翻滚。

404提供技术,提供资金,甚至提供市场,让那些他们投资的企业发展速度将会更快。

“原来我说的价值,而不是营业额。郑叔,要不要咱们打个赌,20年内,只要按照我提供的投资方向投资,具体什么公司我不管,你们操作,我只提什么领域,什么技术。在20年内,这些公司仅仅营业额,一年最少都会超过2万亿……”

谢凯知道郑宇成的尿性。

完全是根据他的性格才提出这样的赌约。

要是郑宇成入了圈套,一直到老死,都会给他打工。

谁让他知道这两个老家伙能活到多少岁呢。

汪贵林可是比郑宇成还能活,老家伙一直活到104岁才去世,而且在百岁的时候,身体都还硬朗着。

“你这是准备让我们给你打工到老死?”汪贵林不乐意了,“我们都这个年龄了,你非得给我们整个二十年。”

“20年很多么?汪叔,要对自己有信心!活得越久,才能见证越多的奇迹不是?”谢凯一点都不意外。

让他们退休后闲着,这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不负责。

全国范围内,连国资委的大佬们都没有这两人在大公司管理项目上的经验。

哪怕是几十年后的打工皇帝,都没法跟这两位比。

这绝对是世界上最强悍的职业经理人人选。

让谢凯给一亿每年的年薪,他都不会介意一点。

而且,必须这两个一起搭档了超过25年的狠人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这两人比其他的职业经理人最大的优势,不仅是在管理经验上,而是那种永远不知足,也不管风险大不大,只要觉得前景不错,就疯狂地投入。

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技术研发速度又快,投资亏损的可能性也就不大。

当然,这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各种领域的市场刚起步时才能这样搞,要不然,非得亏死不可。

按照红旗集团的操作模式,他们投资的公司,相互形成一个市场生态圈,这样大家可以发展得更快。

操作模式是谢凯提出来的,一直都是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在操作。

“再活二十年是小事,关键是老子不愿意给你打工……”郑宇成一脸鄙视,“吹牛比老子厉害,这样的人,不靠谱。”

郑宇成看着谢凯,觉得这小子现在膨胀的越来越厉害了。

已经不满足几十亿几百亿,开始做梦要玩更大的。

他郑宇成英明一生,总不能老了被谢凯吹个牛就给他当牛做马一直到老死不是?

“你真对未来民营经济发展有这么充足的信心?”汪贵林没有认为谢凯吹牛。

他性格比郑宇成沉稳多了。

这么多年,也了解谢凯,也知道谢凯很多时候会吹牛,还吹得离谱。

这次吹的实在是太厉害了,所以他才不敢相信。

去年一年,整个中国的GDP才多亿。

随着国内经济过热,通胀率上升,国家开始宏观调控,避免经济过热而导致经济无法持续发展,实行货币紧缩的经济政策,之前那种两位数的增长率,被挡住了。

很多人对经济发展不是太看好。

毕竟,从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率要么很高,要么很低。

这都是国家对经济市场进行干预,实施宏观调控的原因。

“汪叔,您是担心国家宏观调控将会对经济造成影响?”谢凯自然了解汪贵林的想法。

郑宇成对经济的了解,没法跟汪贵林比。

“现在国家实行的货币紧缩,今年经济增长率不会太高。明年怎么样,谁都不知道……”

“如果没有国家宏观调控,这十多年,咱们国家的经济能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么?”谢凯问汪贵林。

“不是说市场经济化么?”郑宇成不明白,“国家不应该干涉市场吧……”

谢凯看着老家伙,真心不想说话。

这老家伙居然说出这话。

“咱们基地下属的公司,任由他们管理者去搞,基地不干涉,能行不?”谢凯问郑宇成。

郑宇成搞项目还是可以。

要说对市场经济的了解,真心不行。

这老家伙对这些领域也没有太多的心思。

“那肯定不行,任由他们瞎搞,还得了!这得符合基地发展规划才行。”郑宇成当即否认。

基地给下属单位的权利够大,并不是什么都不管。

哪怕下属单位不问基地要钱,都不会彻底不管,发展方向必须跟基地的规划保持一致才行。

“咱们基地这种模式,跟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区别么?某些领域,不合适,咱们就不投资……只不过,我们只能影响自己基地下属单位,国家政策影响的是整个国家经济领域。即使我们干涉了,很多项目被砍掉,基地发展受阻了么?”

谢凯很烦躁。

居然还要给这两个老家伙来解释国家宏观调控这样的基础知识。

最多再有十年,高中课本内都会介绍国家宏观调控,那时候高中生都懂的,郑宇成居然不了解。

汪贵林则是很认真地听着谢凯说的。

“其实,咱们国内虽然改革开放了十多年,却因为对市场经济不了解,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国家要是不管,经济过热太厉害,最终就会引起经融危机不是?经济一旦崩盘,咱们发展难道不会受挫?”

谢凯不是经济专家,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两人介绍。

为了让两个老家伙给他打工一辈子,他这也是拼了。

在这会儿又变成了经济专家。

其实两人不是没有接触到国家宏观调控,只不过404投资的都是高科技领域,大多还跟国防技术有关,加上自己手里握着庞大的资金,不需要向国家银行贷款来发展,自然也就没有非常直观的认识。

在基础建设领域中,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带动经济的发展,也不管市场有多大,只要他们能建设,就会拼命建设,最终引起市场供应过剩……

国家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太多,浪费建设经费,太过影响市场,让经济健康发展,就开始利用政策来引导经济的发展。

“这也是咱们国家最大的好处,资本主义国家,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利润,市场什么的,资本家根本就不管。政府想要管,也没有办法,谁让他们是资本家的代言人?别的不说,仅仅是按照这样的发展,我敢保证,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前,我们国家的GDP总额就会突破十万亿的大关!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总额会突破40万亿大关;到第二个十年,会突破百万亿大关……”

谢凯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很肯定。

这是历史真实数据。

因为他的出现,404的崛起,到目前,对整个国家的GDP影响不是很大。

完全没有展现出来。

但是布局已经差不多了,很多企业的规模都提前增长了起来。

中兴、691厂、长虹等,都是最明显的。

未来这些都是大头。

“真的能到这样的程度?那咱们不得全球经济第一?”汪贵林一脸期待。

郑宇成则是撇嘴:“咱们努力活着,或许还看得到?”

谢凯叹了口气。

汪贵林也看不到。

“我们要对国家有信心!当然,全球不是咱们发展,别的国家就不发展,经济基础搞好了,发展速度将会更快……”谢凯也不知道国家什么时候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经济第一。

他离开的时候,国家早就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怎么样?要不要打这个赌?要是达不到这个程度,整个公司送给你们,你们丢给国家也好,直接搞慈善也罢……”谢凯一脸笑容。

“你真要给老子一亿美元的股权?”郑宇成真不是在意钱。

“如果到了那程度,这至少值上千亿美元!”谢凯真心没吹牛。

哪怕只是搞一个公司有华为的市值,都远超过这个了。

“行,老子跟你赌了!到时候如果达不到,你给我十亿美元!老子买大飞机!”郑宇成咬牙说到。

“我觉得,这不合适……”汪贵林感觉不妙。

“啥不合适?基地的钱,咱们不能动,他给钱,有啥要不得的?不要白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