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803章 谢凯的一盘大棋,所有单位皆棋子

谢凯的计划,让所有大佬们都震惊不已。

谁都没想到谢凯这么年轻,却在下一盘大棋,这盘棋,如果真的下好了,对于整个国家的技术基础,都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即使下输了,也不会产生太严重的后果,最多失去一些机会。

可那也不会比目前各个单位自己发展,国家缓慢向众多单位投入资金慢慢发展就是了。

“你的目的,真的是这样?”岳林不太相信谢凯说的。

按照他对整个404的了解,无论是谁,都不会愿意把整个单位拱手让出来。

他是404唯一一个非基地内部升迁的高管。

就连程睿,也是入了404,而且还不是一开始就预计进入404高层管理,只是跟谢凯一样作为发展顾问,为整个基地发展提供详细方案的。

谢凯则是那个指明大致发展方向的舵手。

看着岳林,谢凯一脸平静,“岳叔,我确实是这样想的。”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你接管整个基地做出的铺垫。”岳林自己都不愿意外人来管理整个基地。

一旦谁为了个人的政绩而胡乱搞各种项目,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管理,将会导致404管理陷入混乱,同时让良好的发展势头受到严重影响。

“谁接班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科技发展有好处。只有科技发展起来,以后我们的子孙才能拥有更强的自豪感。”谢凯叹了口气。

是否坐在这个位置,不重要。

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他只需要动动嘴皮子,然后一帮人去执行。

要是他自己坐在那个位置上,什么事情都得过问,会死很多脑细胞的。

可岳林等人不这么想。

“他一想都是这态度,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小子最大的毛病就是懒。”郑宇成大咧咧地说到,一点都不理解岳林的这种担忧。

岳林很无语地看着郑宇成,“郑主任,基地能有今天,可都是当年你们一手发展起来的。要是换成只把基地当跳板的管理人员……”

“没有必要担心这些,上级会考虑的。再说了,整个基地能有今天,并不是我们几个人就能决定的,而是有了谢凯的建议,指明方向,大家共同努力才有的结果。”汪贵林提醒岳林。

基地有今天,谢凯的建议,功不可没。

不是他们不居功,而是都知道,基地发展到今天的程度,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要是基地科研跟不上,技术成果拿不出来,谢凯再有能力拿到订单,管理委员会再努力,拿不出东西,没法交付客户,也是白搭的。

谢凯只要还为基地发展努力,他们就不管。

“可现在这样的局面,不扩大,效果才会更好,集中精力发展我们的优势,在专业领域中做到技术更好,引领技术的发展……”

“谢凯想要的是制定标准,看的是全世界的发展。目前别人有的,我们要追赶,就得按照别人的标准来衡量,只有超过他们,才能拥有话语权;如果我们在新的领域中引领世界的发展,会如何?”汪贵林打断了岳林的话。

说话的时候,眼神一直盯着岳林。

岳林惊愕地张大了嘴,“这怎么可能,我们连国内的技术都没有达到先进水平,国内都不是龙头,怎么制定世界标准?”

在他看来,这完全是异想天开。

谢凯他自认为很了解。

可从来没有看出谢凯有个完整而详细的方案,有个具体的目标,根据目标做好规划,最后向着目标发展就好。

谢凯从来都没有任何发展方案。

也不会告诉别人他的真是意愿。

如同这次,岳林本能地觉得,谢凯不只是单纯为了成立一个垂直起飞战机项目。

他作为军品项目负责人,谢凯在这之前连气都没给他通过,直接就带着龙耀华他们往蓉城去了一趟,了解了情况,就闹腾着要上马了。

结果,惊动了一堆人,最终还是由着谢凯,超-7乙改型向着短距/垂直起飞方向发展。

岳林对这样的事情,有着深深的无力感。

关键整个基地对谢凯这种行为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了。

要说心中没有任何芥蒂,对岳林来说,不可能。

为了基地发展,他可以接受这些。

当初他去基地之前,龙耀华跟李明山等领导都是在不停地叮嘱他,必须按照404的规矩来,适应404,而不是让 404适应他,一切都为404发展。

能去404的人,没有谁会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

从这个基地建立起来开始,任何404的管理人员,都很难外调,升职,最高也就到管理委员会,而不是如同其他单位一样,可以一直升职。

岳林能接受这些,现在却告诉他,谢凯准备把404到最后丢给军方,甚至纳入国资委。

他接受不了。

“有啥不可能的?咱们手中至少有两种技术可以成为国际标准制定者,在这之前,一直都没有投入市场,而是不停地申请可以申请的专利。”郑宇成一脸嘚瑟。

这些,都是他们支持而来的。

“VCD跟数字信号的移动通讯技术?”岳林对于这个,自然是知道的。

“对,之前谢凯提出要入股长虹的时候,他就在布局这个,视频压缩技术,在全世界,并不只有我们一家在研究,都是军用领域……而两年前,我们在准备转换成民品后,就在开始申请各种民用产品设计专利,甚至细化到产品外形设计……国际上不是一直以专利为手段,禁止我们仿造他们的产品么?”郑宇成更是嘚瑟。

到现在,各种专利都已经拿到了,因为生产线尚未建设起来,所以才没有推向市场。

市场上都是空白的。

“收购长虹是为了这个目的?难怪长虹采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岳林这才发现,连整个404管理层都没有告诉他实情。

脸色有些不好看。

“你负责军品,这个自然也就不浪费你的时间。”汪贵林知道岳林心中难受,其实这可以理解的。

基地军品跟民品都分开了。

“难道不怕市场反应不好?”

“比起可能出现的后果,这个机会我们更不能失去。长虹一家占据国内彩电一半的市场份额,而且目前正在跟香江那边一些影视公司谈版权合作,将会由我们提供技术,他们提供内容……”

各种方法,都是妥善不已。

到现在,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市场前景?

一张光碟里面可以压缩一部电影,甚至在开发压缩更多内容的压缩技术,到以后,技术开发上来,一张光碟里面就能装一部连续剧,无论是对影视公司,还是对长虹彩电跟VCD的市场占有率,都将会是积极的。

谢凯了解过万燕的发展史,知道万燕为什么失去机会。

国际上,早几年就开始建设法务团队,有了解美国法律的,有了解欧洲法律的,国内同样拥有企业间最庞大的法务团队。

国际上谁要是敢不给钱仿制,谢凯的法务团队,将会不计成本跟这些公司打官司;国内,如果还有谁敢仿制,作为河蟹神兽代表的404会拿起法律武器,告得仿制的公司倾家荡产。

从1982年国家出台《商标法》,1984年颁布《专利法》,再到1990年推出《着作权法》,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已经初步形成。

但是这些法律虽然颁布,却没有多少公司以法律为武器来扞卫他们的科研技术成果,毕竟大家思维一时间尚未转换过来,大家都是国企,技术是国家的,大家都可以用,问题也就不大。

等老爷子南巡发表讲话后,民营企业将会快速发展,而很多民营企业,起家同样是靠着仿制国企的产品。

仿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低,成本也就低,等到别人培育成熟市场后,以低价手段,很容易就占据市场。

历史上,万燕就是如此。

花费高额成本投入研发跟宣传,最终却被国际上各种买走了他们样品研究的单位给挤破产了。

谢凯没有那么傻。

这一切,负责的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并不是特别知情,但是从最开始凯盛街机进入欧美市场前,就先申请专利,确保别人没法用更低的成本挤占自己的市场开始,就知道谢凯对这个的重视,也知道谢凯在谋划要搞事。

要不然,产品研发出来这么久,技术已经成熟了很多,都没有推向市场去回收研发投资。

“所以,这些事情,咱们没有必要去理会,他要干,咱们帮着出谋划策就行了。”汪贵林没告诉岳林谢凯要砸十亿美元到民营企业的技术投资领域,扶持民营科技企业。

只要这个项目能运转起来,到时候能得到快速发展的,就不只是国营单位,同样还有民营企业。

那才是真的全面发展。

到时候,任何技术空白,都将会有公司去填补。

“可这跟搞垂直起降战机项目有什么关系?”岳林还是不明白。

或则说,已经进入了思维误区。

“因为有这个,可以填补空白,同时还可以给蓉飞以及沈飞压力,更能在即将与苏联专家的谈判中占据主动……”汪贵林说出了一堆的理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