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1225 有订单.不能接很让人苦恼

重生军工子弟 1225 有订单.不能接很让人苦恼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歼-8II提前到达,会有更长的时间来让西方世界报道。咱们应该早点到达。”汪贵林觉得十天时间太短了。

上万公里的转场,飞行员将会非常疲惫。

这对战机的稳定性都是严峻的考验。

基地的几架超-7A,最少都飞行了三百多个小时,按照空军装备的那些战机的制造水平,即将到达大修时间。甚至连RD-33发动机也已经接近大修时间。

苏联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很短,一般也就只有几百小时,后期维护保养成本很高。

长时间连续飞行,加上又在国外,各国的维修设备国内技术人员又不是太熟悉,容易出现问题。

“都到这样的程度,再担忧这些也没用。虽然说是参展,这次出去,也可以让我们的技术人员跟其他国家技术人员交流沟通,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郑宇成倒想得开。

岳林一直也不插言,就在旁边听着。

白彦军等人也懒得理会他们,大家都很忙,这两个老家伙现在越来越不着调,说是商量这段时间给参展的飞行团队后勤保障问题,现在却担心这些。

“其实咱们这也有好处,歼-8II到那边组装,只有参加航展的人才能看到,具体性能如何,不容易让人直观地看到。”谢凯见这些老家伙已经没了之前的激情,做什么都是各种担忧,心中也是有些不爽,可该鼓气的时候,也不能给他们泄气,要不然,什么都没得干了。“还是说说后勤保障这块。从国内飞过去,在巴基斯坦没有问题,巴基斯坦也会装备超-7A,后勤系统几乎已经建立起来。埃及更不用说,已经列装部队了……”

说是商量,最主要还是商量进入欧洲国家之后的事情。

使用欧洲国家的机场,那费用不是一点点的低,维修什么的,也不是那么方便。

目前翻译人员,连外交部跟商务部都不够用,基地里面自然也没有那么多,何况,基地的技术人员也没有多少人懂太多的外语。即使懂外语的,大多数也都是俄语,这还是新中国成立后,苏联老大哥援助中国工业基础建设时候学习起来的。

专业语言跟普通交流语言有着一些差别。

可就这差别,都容易出现问题。

交流一旦出了问题,这就会对行程造成更大的影响。

“基地已经调集了十名懂我们通过国家相关语言的技术人员,十天的行程,前面七天都不是问题,主要在巴基斯坦跟埃及待的时间较长。剩下的三天就是在希腊跟意大利以及法国……除了参加静态展示的两架超-7A,其他用于飞行表演的,将会在表演结束就撤离……”岳林把整个行程做了介绍。

各国的官方都已经交流好,这些参加巴黎航展的战机哪怕是在各国只休整一夜,加点油,价格也是老贵。

“模型弹用运-10运输过去,这些也跟途径的各国报备过,不会有什么问题。巴基斯坦那边需要全方位评估超-7A,他们空军订购美国的F-16,交付期出现了一些问题……”汪贵林也介绍着他这边的情况,“另外,埃及那边表示了对超-7B的浓厚兴趣……”

“埃及想要超-7B?”谢凯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

埃及应该是美国跟西方国家重点拉拢的对象,当初埃及跟着苏联混的时候,扼守着苏伊士运河,这让石油跟货物需要通过运河的西方国家如鲠在喉。

甚至为了这条运河爆发了好几次战争。

最终才让埃及倒向西方国家。

“苏联人不行了。”汪贵林看着谢凯,眼神中透露出意味深长。

“这也是正常的。如果苏联不行了,美国一家独大,就不需要拉拢谁了。谁要是挡着他们的利益,就可以放心地收拾谁。”谢凯叹了一口气。

历史的车轮,谁都挡不住。

哪怕是让他重生到苏联,在86年的时候,想要拯救因为工业发展偏科太过严重的苏联,都没有可能。

除非苏联能如同中国这样,有这样大魄力跟决心搞改革开放,降低重工业投入的比例,把资金投入到关系到民生的轻工业上面。

这样搞,那是几乎没有任何可能的。

苏联跟美国之间的竞争,从二战之后,就没有缓解过,几乎是你死我亡的竞争。

两个超级大国同时存在,谁都想在这个世界当大哥,没有分出胜负,谁都不可能低头听对方的。

何况,这还关系到国家利益。

“苏联要是继续跟美国竞争,我们会失去很多机会的。”汪贵林悠悠地说道。

苏联如果还是原来那样的程度,美国为了争取一些国家,避免被苏联拉拢,他们各种好处都会给。

一旦不需要了,自然就不需要给那么多好处了。

就如同现在,苏联不行了,国内经济无法支撑他们的各种计划,更是陷入了阿富汗战争的巨大泥潭,想要通过阿富汗再进攻巴基斯坦,获得印度洋的出海口,那几乎是没有任何可能。

不提供给巴基斯坦更先进的战机,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这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美国也没钱了。提供给巴基斯坦的F-16,几乎都是属于军事援助,巴基斯坦方面付款不多。美国财政无法支撑起来了。”谢凯倒是知道内幕。

到现在,竞争了几乎半个世纪,双方到现在,经济早就无法支撑,可谁都不愿意放弃。

美国抢劫他们的小弟跟印刷美钞来弥补财政赤字的亏空,苏联同样是抢劫他们的加盟共和国来应付跟美国的竞争。只不过,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完全没法跟美国众多的小弟比经济。

日本、西德的经济,都是排在世界前几的,薅羊毛一次,都能支撑美国好几年的军费开支,苏联不行。

“行了,还是说说巴基斯坦这边吧,他们空军本来就有投资,现在因为发动机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我们的明确答复,这次我们飞行队路过,他们军方高层,尤其是空军高层都会观察……”郑宇成担心的是这问题。

巴基斯坦要战机。

当初研发经费人家是给了2.5亿美元,现在却一架战机都没有得到。

“我们的发动机什么情况?”谢凯看着郑宇成他们。

发动机联合公关的事情,早就展开了。

这么快出成果,谢凯也知道不可能,至少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研发出发动机。

实在不行,涡扇-6也勉强可以顶几年,唯独不好的就是发动机寿命太短,维护成本太高。

“现在刚展开,基础材料跟加工等限制着,如果不解决材料问题,其他的都难以实现。”白彦军一脸无奈,“越深入,才越发现事情没有我们原来想的那样简单。原本我们认为最基本的高温合金、钛合金等我们解决了,问题不会太大,可现在需要把这些材料批量生产,制造成零件,需要各种加工设备,甚至加工刀具都得重新研究……”

这些方面,谁都知道。

要不然,一个发动机的攻关,要不了几百亿的资金。

这次还好,有军方跟工业部来帮着分担大部分资金,要不然以404手中可以调动的经费,到最后很可能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无法继续展开下去。

“这个无所谓,慢慢来,这些基础技术装备,并不是我们发动机制造才需要用,战机跟导弹同样需要用,民用领域更多……”谢凯安慰着他们。

他觉得,自己就不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

有沈鸿部长这位大拿主持工作,其他什么都不用担心。

现在需要考虑的就是应付订单。

一旦失去了,想要再拿回来,就没有这样容易了。

中国装备能卖出去的客户,基本上都不是什么有钱的客户。

“巴基斯坦我们将会待三天时间,到达的第二天就会进行空中表演,很可能在这时候就会签订采购合同。”

汪贵林等人担心的是这个。

巴基斯坦那边的合同拖不下去了。

“苏联人没有松口,依然不同意出口发动机,主要是他们的条件太高……”谢建国见谢凯看着自己,有些尴尬。

他跟苏联人展开了这么长时间的谈判,又是说友谊,又是诉情怀,人家根本就不愿意卖。

表面看是苏联人要价太高,高得离谱,实际上他们就是不想卖。

两国外交关系正在恢复,苏联人表面功夫自然也不会不做。

“如果真的有订单,就先签意向合同,交付期拖长……”谢凯建议着,“在巴黎的时候,再跟苏联人谈谈。”

如果苏联解体了,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可现在距离苏联解体,还有两年时间。

苏联刚解体的时候,国内混乱的不行,夜里晴政府会对国家经济采取休克疗法,什么都不管。即使当时下订单,要想拿到发动机,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没有苏联的存在,即使继承了大部分工业系统的大毛,国内生产速度比起巅峰时期的苏联,根本就不够看。

很多工厂甚至都荒废了,比中国改革开放后没了订单的众多军工厂日子过得更差。

中国至少政府会养着没有业务的工人跟家属……

苏联倒了,政府没了……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