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1279 苏联国家利益之下.米高扬被出卖了

“你这样搞,完全是让苏霍伊跟米高扬的矛盾变得更大,米高扬系统的发动机工厂给我们提供发动机,却让苏霍伊卖战机,可能性不高啊。”

白彦军看着谢凯,一脸苦笑。

他都不知道谢凯怎么会有如此奇怪的想法。

利用苏霍伊想出口战机来解决开工率不足的迫切希望,让他们去帮忙攻关,甚至说是向苏联高层施压,让米高扬系统的发动机制造厂同意向中国出口RD-33发动机。

葛明朗在一旁看着谢凯,“或许我们可以考虑AL-31,苏霍伊既然愿意提供,弄到AL-31这种推力更强,性能更优异,油耗更低的先进发动机,对于咱们的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

谢凯听着葛明朗的话,直接翻了一个白眼。

“葛总,AL-31发动机确实比RD-33发动机强很多,我们得到后,如果用于超-7项目,战机的设计修改需要多长时间您考虑过吗?甚至整个动力系统都会更改,客户等得了那么久吗?”

“客户等不了那么久的,事情久了也会出现变数,失去了机会,再也找不回来了。”白彦军摇头。

谢凯同样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机会失去。

看着两人,谢凯也知道他们担心的是什么,继续说道:“何况,不要忘记,国内正在搞发动机攻关。一旦有了发动机,耗资巨大短时间无法取得突破国产发动机结果会如何?”

谢凯没有说完,葛明朗却不寒而栗。

要真那样,国产发动机将会永无出头之路。

目前超-7项目因为市场面向全球,采用进口发动机,绝对不是问题。

如果给国内空军使用的超-7B以及蓉飞正在开发的歼-10同样采用进口发动机,国产发动机又将会死路一条。

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干。

“其实不需要考虑太多,按照目前的情况,除非苏联人宁愿停工也不让我们得到好处,否则他们必须向我们提供发动机。”

苏联的情况,已经非常差了。

没有武器装备出口,他们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所以谢凯才这样笃定。

就看谁能扛得住了。

白彦军也点了点头,赞同谢凯的看法:“那跟国内联系一下,请空军首长帮忙,如果苏联方面主动向空军推销苏-27,以打包谈判的形式进行。苏联不提供配套的RD-33发动机,国内就不采购苏-27战机。”

换成以前,提出这样的请求,空军不一定会同意。

空军需要装备更先进的战机,尤其是海军航空兵,战机航程不足,甚至都无法有效地维护南海小池塘的利益。

苏-27恰好是世界上目前出现最优秀战机之一,唯一能跟苏-27抗衡的也只有美国的F-15了。

虽然空军迫切需要,可在影响到404庞大到上千架战机出口订单的情况,空军肯定会帮忙,国防部也同样不会拒绝。

上千架战机的订单,可不仅仅是一两百亿美元的交易额。

而是这庞大的交易额对整个国防技术实力的提升跟带动作用。

“总经理,中国人太过份了,明知道我们跟米高扬系统关系不和,提出要求,显然是让我们跟米高扬的系统矛盾激化,他们从中渔利。”

在回去的路上,切尔瓦科夫一脸愤怒。

中国人太过无耻。

在之前来的路上,他们设想了很多种情况,甚至想过中国会大幅度压低价格。

万万没想到,中国人没有像以前那样谈价格,或者是提出要技术,直接要求他们帮忙搞RD-33发动机。

苏霍伊帮忙去搞米高扬系统的发动机,米高扬系统的人怎么想?

苏联高层怎么想?

米哈伊尔没有说话,他心中思索着中国人的目的究竟何在。

实在是太过反常。

之前中国人进口装备,不仅仅需要装备,也要求连技术一起进口。

“他们或许只是没有办法。在米格-29、F-16相继坠毁,我们的苏-27也差点出事的情况下,表演优异的超-7A成了最大赢家,除了我们国家禁止出口发动机,谁都无法阻止中国人卖战机……”米哈伊尔倒是看得明白。

他考虑的更多,主要是从这里面,苏霍伊能获得多少好处。

得罪米高扬也不是大问题,主要得衡量这样干是否能带来更大的好处,苏霍伊是否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得到更多订单。

米沙维奇夫斯基见两人回来,直接就开口问道,“跟中国人谈得如何?他们愿意采购多少?”

就连一直反对跟中国合作的奥格列·巴克拉诺夫也是满脸期待地看着两人。

苏联国内的战机工厂需要订单才能开工。

这次巴黎航展,因外意外,他们到目前为止,一架战机订单都没有。

作为军事工业委员会的主席,不着急那是不可能的。

中国对苏-27战机的需求量非常大。

虽然中国可能没钱,但是中国有苏联需要的轻工业产品。

完全可以跟中国以物易物,这样大家的经济都能得到提升。

“中国对苏-27的需求量很大,不过他们提出了要求,让国内批准出口RD-33发动机。”

切尔瓦科夫见总经理不说话,偷偷地看了一眼缅季耶夫机械厂总经理阿列克谢·斐德罗夫,才开口对着大老们说到。

“不可能!”阿列克谢·斐德罗夫顿时跳了起来。

苏霍伊的混蛋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不顾米高扬的死活。

出口RD-33发动机,将会严重影响到米格-29的出口订单,挤占米格-29市场空间。

“为什么不可能?有什么不可能?”米哈伊尔平静的问着阿列克谢。

阿列克谢顿时咆哮了起来:“一但给中国人提供大量的RD-33发动机,米格-29订单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这倒是不影响你们苏霍伊的苏-27!”

米高扬的人比谁都清楚,目前为止米格-29很难获得市场用户的认可。

但这不是他们提供发动机让中国人抢走更多市场的理由。

航空工业部跟军事委员会的大佬们,就这样默默地看着他们,谁没有开口。

他们同样在衡量,中国人提出这样的条件,会给苏联整个军工系统带来什么影响。

切尔瓦克夫直接站了起来,看着阿列克谢冷冷地说道:“根据我们的消息,目前中国人正在全国大攻关,调集整个国家的工业技术力量,全力攻关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核心机,而且他们的涡扇-6已经进入最后使用寿命提升阶段。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拒绝出口发动机,只能迫使中国人在发动机投入更多,一旦中国人搞出核心机,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出口任何一台发动机,这将会是整个国家的损失!”

中国人聚集全国力量搞航空发动机,整个世界都知道。

在这方面,中国也没有做出任何保密工作。

只不过,外界根本不知道他们的研发进度的。

切尔瓦科夫并没有就此打住,扫视了在座的所有人,才补充着说道:“还有,我们不出口,西方国家同样会向中国提供发动机。一直以来,只要中国人在某些领域即将取得突破,西方国家都会出口他们已经落后的相关技术给中国,以此拖延中国的技术发展,挤压中国人技术产品的市场空间!”

西方人的态度,苏联非常了解。

一直都是这样干的。

哪怕有着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存在,哪怕跟苏联达成了对中国禁运的协议,他们依然会那样干。

如同现在,西方为了利益,为了给苏联压力,跟中国搞了很多军事技术的合作。

这些技术涉及到海陆空三军很多装备。

苏联却依然对中国禁运,结果西方赚得盆满钵满,中国技术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另外,国内已经因为订单不足导致大量工厂无法开工,出口发动机不仅能够使得相关的工厂重新开工,甚至也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挤压中国人的利润空间!”

米哈伊尔对于自己的业务经理还是非常满意的。

看着满屋子大佬都不说话,开口补充,“诸位同志,请想一想,如果中国人获得西方发动机供应,他们的战机依然能卖出去,甚至会因为西方技术而获得更多订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中国跟西方合作,肯定是不符合苏联利益的。

对于苏联来说,大规模出口发动机给中国,并不符合苏联国家利益,尤其是中国获得的发动机是为了向全球出口,这将会对名声不好的苏联战机形成更大的压力,更难获得市场订单。

不出口发动机给中国,甚至西方也不出口发动机,中国失去这些订单,苏联同样得不到。

最终订单将会被西方国家垄断,对苏联来说,更不符合国家利益。

米沙维奇夫斯基看着其他人,本来不想开口的。

他跟中国方面私下关系比较好,尤其是跟谢建国等人的在大学时候建立的友谊。

可现在,他不得不开口了。

对着众人说道,“拒绝出口发动机给中国,只能让西方国家获得更大的利益,大家不要忘记,西方国家为了阻止我们战机出口,对我们飞行员下毒的事情。如果没有中国战机的优异表现,诸位请想一想,这将会出现什么后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