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851章 咱们国产航母快要下水了吧?

重生军工子弟 第1851章 咱们国产航母快要下水了吧?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现在那些公司动作都小了很多,另外,让国光宣布,公开对愿意合作的公司进行技术授权。VCD不挣钱,只要解压芯片的生产在我们手中,就能有很高的利润。”

谢凯现在才算松了一口气。

国际上不少电器销售公司对VCD很有兴趣,准备公开参加代理招募,谢凯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

任何新产品,只要前期推广跟上了,知名度炒起来,其他的一切也就容易了。

“以后这些事情都由你们处理,有处理不了的直接找我爸就行了,这事儿,已经达到了原本的战略目标,具体如何,你们去倒腾……”

在姜万勐跟黄光裕等人尚未开口,谢凯就丢出了这样的话。

这段时间,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VCD的事情上面,整个事情的发展,跟之前预想的没有什么偏差。

姜万勐急了,“谢总,现在各种事情刚开始,我们跟国际上的官司还没开始打,国内同样也是如此,甚至还有打击山寨产品等……”

一开始,全盘计划他并不知道。

国光只是一枚棋子。

现在即使不用人解释,他也知道整个计划的情况了,如此庞大的一个计划,要求自然就很高了。

姜万勐自认为自己很难搞定,怕出现什么意外,坏了谢凯的计划。

“一切按照计划执行就行了。每件事情都有专门的人负责,你只需要跟他们沟通,另外就是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这里有一份文案,里面有一些可以扩大VCD产业市场的计划……”

谢凯递了一份非常厚的文案给姜万勐。

这也算是给整个计划画上一个句号。

当然,这是对谢凯的计划画句号。

未来就是国光利用目前的基础,快速扩大市场规模,跟各国竞争者打官司,保持着热度,开发新产品啥的。

终究,这不是红旗集团的未来。

军工科技才是。

“运营红旗子弟校的学习资料?利用VCD播放学习光盘?”姜万勐被文案给吸引了,“这个会有人买账?”

“会的,目前高考虽然说已经不再开始所有学生包分配,但是更好的大学,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红旗子弟校的高考升学率,全国有目共睹,但是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这所学校在什么地方,好好包装一下……VCD跟DVD,这可不只是用来娱乐,也可以用于学习的……”谢凯对这个很看好。

教育产业,在未来也是大头。

国内随着大学不包分配,越好的大学,越吸引人,市面上并没有多少高考复习资料。

从86年开始,404成立了高考猜题团队,这个团队到现在经验越来越丰富,队伍越来越庞大,整个基地子弟校,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为了高考而准备。

原因无他,基地需要大量高端基础科研人才。

虽然可以从外面招聘,国内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外面的世界越繁华,愿意选择基地那样偏僻地地方封闭生活的毕业生,也就越少。

而且,基地内部子弟,至少政审啥的可以少很多手续,不费那么大的精力。

“这个到时候直接卖,另外,我们的教师团队会专门出各种教辅资料……”谢凯知道其他人很难看好这个。

基地对这事儿同样不是非常重视。

但是不需要多少投入,这些教辅资料基地的子弟校一直都在用,直接装订成册出版就没问题了。

只要能带来收益的,哪怕一年只有几百万,基地同样能瞧得上。

谁让基地现在各种花钱的地方多,很多民用领域的投入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收回来的。

“国美这边,真的不加快扩张速度?现在市场行情很好,国美的招牌……”黄光裕希望快速让国美进一步扩大规模。

家电产品,对渠道的需求很高。

任何家电产品,只要进入国美,上了货架,销量都不会差到什么地方去。

谢凯摇头,“现在已经不再适合扩大规模。从国内开始到现在,扩张太快,之所以没出问题,就因为国内没有竞争者。我们需要加强管理,消化目前已经获得的市场。”

扩张速度太快,并不是好事。

尤其是管理能力无法匹配规模的时候。

对这位以前的大佬,谢凯有信心,却也担心国美扩张太快,这位大佬经验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足够的积累,最终无法升级,适应更艰难的场景。

谢凯之前的行为,完全是揠苗助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目前,国内已经开始有不少人学国美,搞连锁电器商场。

毕竟,国美的产品,以红旗集团下属的各种家电产品为主,别的品牌即使进来,优先权也在长虹、小天鹅等品牌之后。

“资金不是问题,有不少人想要投资到国美中来……管理上也能跟上……”

谢凯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如果需要资金,我可以追加!那没有多大的用。国内经济发展很快,有钱人确实越来越多,在市场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每个省的省会城市有那么三两家店,已经很不错了……至于管理这块,让所有的店长都加强管理培训,我们的店长,大多数都没有多高的学历,更不要说专业的管理理论知识……一家公司,如果内部的各种能力没有随着扩张提升,最终很容易出问题……”

不是谢凯不想扩大。

而是没有必要了。

国美现在扩大的太快,之前很多店长都只是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了。

这些店长,大多数都不是专业管理出生,甚至大学毕业的都没有几个。

九十年代初期,下海的人不少,可没有多少人愿意从国美最基层的门店销售员做起。

要成为店长,都必须从最基层开始。

没有经历过后面惨烈的市场厮杀,很多人对未来都有着盲目的自信,认为他们现在占领了市场,未来同样也会占领市场的。

所以,九十年代很多红极一时的企业,最终被市场淘汰了。

“你没有同意国美继续扩张了?”谢建国来的时候,刚好遇到黄光裕出去。

跟着谢建国来的,还有任大佬。

VCD这东西,从一开始就不是红旗集团的重心,哪怕投入超过20亿。

这是为了吸引全世界注意力的事儿。

“你就准备这样放手了?不怕最后结果跟预期的不符?”任大佬也觉得谢凯这种态度极其不负责。

国光跟整个VCD行业的这把火,都是谢凯烧起来的。

烧起来了,然后,谢凯不管了。

甚至整个红旗集团,投入的精力也会大幅度减少。

就怕以后华为也是如此。

没有红旗集团的技术跟资金投入,仅仅靠着华为现有的技术基础跟产品,在获得市场后再投入,发展速度将会慢很多。

“也算不上放手。本来我就不是一个管理人员。我们只达到需要达到的目的,就行了。”谢凯的回答很随意,“再说了,有些事情,得集团公司决定,我插手太多,反而不好……”

“你还插手不多……”任大佬一脸鄙视。

谢建国看着儿子,心中暗自叹了口气,红旗集团将会被谢凯带到什么方向,谁都不知道。

现在的红旗集团各种复杂的操作,兼并,重组,交叉控股,出售一些发展前景不错的公司……

这样的操作,很多人都看不懂。

整个红旗集团,却一直都在为这方面的业务而努力。

目前,红旗集团的重点工作,就是整顿内部管理,该丢出去的就丢出去。

甚至连长虹等企业的股份都给出去了不少。

这才让整个基地的项目没有因为资金匮乏而出现问题。

“按照目前的状况,整个公司的调整,还要差不多一年时间才能完成调整……”谢建国提醒谢凯,“在整顿的时候,管理容易出问题,而且资金消耗也很大。”

之所以说这个,就是怕谢凯继续瞎搞。

红旗集团调集了大笔资金,要投资孵化一些上市公司。

就连谢凯自己也掏钱,让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拿着大笔钱疯狂地在国内投资民营企业。

要是有整幺蛾子,就麻烦了。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华为的大哥大加快速度上市,国光吸引着国际上的注意力,是时候把产品推向市场了……”谢凯看着自己父亲,然后却对任大佬说的这话。

他现在就是告诉自己老爹,以后不搞事儿了。

“咱们帮泰国海军建造的航母,要下水了吧?”谢建国突然问谢凯这事儿。

让谢凯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快了,大约国庆节的时候。”谢凯看着老爹,当着任大佬在这里,也不好直接问。

基地的军工项目,平时谢建国都不问的。

岳林负责。

没有退休的齐志远跟白彦军等人,也不会向谢建国汇报。

从当初决定让两人各搞一个方向的时候,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还是基地管委会,考虑的都是让基地民品单位脱离军工背景的影响。

有军工背景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上,更容易遭到打压。

破产的军工企业很多,然后兼并重组,最终成了普通的国营企业,或则股份制企业什么的,发展起来,容易多了。

这时候谢建国问这个,谢凯真心不知道他的目的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