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863章 演技越来越好的老家伙们

重生军工子弟 第1863章 演技越来越好的老家伙们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说吧,怎么回事儿?”

一直到郑铭在基地的招待所安置下来,谢凯才跑到岳林的办公室。

齐志远等人,都在场。

“经费问题呗。现在只要跟我们有合作的单位,都是想尽千方百计希望获得我们更大的投资,甚至他们的主管部门也都在不停地打招呼。我们明确表示没有多余的经费,然后他们总会想各种办法……”岳林直接把目前404的处境给说了。

树大招风。

“上面不管?之前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打秋风的事情虽然有,也没这么严重啊!”

谢凯不解。

404现在树大招风是正常的,涉足了太多的领域,长虹彩电、国光VCD等,都是火爆产品,利润不低,甚至已经悄然在几个大城市出售的华为手机,中兴中文传呼机等,也都是拥有高额利润。

要知道,这些都是整个404科研项目的经费来源。

民品领域,为了不让人集火,明明可以寻求地方政府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谢凯也没有让红旗集团去省这些税,只要求地方政府提供土地跟基础配套等。

现在居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还不是你引起的。”齐志远一点好脸色都没给谢凯。

其他人都是如此看着谢凯。

谢凯无语了,自己这都好长时间没管过基地的事情,任何事情,即使有人找他,他也不会去干涉的。

怎么啥事儿都怪到自己头上了?

“之前空军的林司令找过你吧?”岳林问谢凯。

“半个月前,是跟林司令一起喝了一次酒,除了问苏-27软骨病的事儿,就是问能否搞到更多的核心技术资料啥的,我也不了解乌克兰的情况……”谢凯点头。

林将军确实找过谢凯喝酒。

当时接到电话,谢凯都诧异的不行。

大佬主动请他喝酒,谢凯如何能不受宠若惊,猜测了一整天大佬要干啥。

后来只是问了一些谢凯关于苏-27软骨病等问题,还有就是一些技术相关的,谢凯很多东西并不是很了解,倒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

搞得谢凯还疑惑了好几天,林将军怎么有空找自己的。

“苏-27的引进,就挤占了空军大量的经费,而当初我们帮着支付了一部分,国内直接组装生产苏-27都没有完成,更不要说还要投入改进,这需要的经费更多……”晚上才出现的白彦军叹了一口气,“空军希望我们能帮着沈霍伊那边分担部分项目……”

“我们跟132在合作,自己也有战机项目啊!”谢凯隐隐有些明白。

“整合相关技术,由我们承担研究经费,几家单位分担成本……”岳林直接告诉谢凯空军的想法。

或则说这是沈霍伊的想法更好。

空军只希望拥有性能更好的战机,这没有任何问题。

现如今,看起来两个系统各自研究,有些浪费研究经费了。

在经费不足的时候,更应该节省经费。

可惜,这事儿,原本沈霍伊那边不干,毕竟他们技术基础好很多,经费要好很多。

现在不比往昔,沈霍伊自然不会没动静……

“海军那边也是这样?并没有航母走苏联路线跟西方路线的争论?”谢凯明白了过来,“亏得搞坦克的是祝老总!”

祝老总不会干这样的事情。

毕竟,99坦克的很多技术都是用 359坦克论证的。

“争论是有的。之所以争论,不就是没钱么。如果有钱,一样的造一艘不就得了?海军跟701所那边其实都是这样的想法,亏得你没有乱说。”齐志远的话证实了谢凯的猜想。

当时谢凯就发现了问题,这样的事情,即使他有能力影响,影响也不会太大。

无论是苏联航母那种自身携带的强大火力的方式,还是西方航母那种航母只需要携带战机,所有的防御交给护航舰队的护卫舰、驱逐舰、核潜艇等,都是需要巨大资金的投入。

不是谢凯一个人能影响的。

而且,任何装备的发展方向,都是根据国防建设需求而来的。

国防现在一直都是属于战略防御,只要握着蘑菇蛋跟大东风,就拥有强大的战略威慑能力,军事投入自然不需要多少。

“海军方面跟701比谁都明白,他们的战略部门也清楚,航母我们现在根本用不起,他们也知道需要时间积累技术……”齐志远也叹了口气,“可现在事情不是有了变化么?”

“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的经费开支,他们都知道啊。”

谢凯更想不明白了。

之前跟其他单位合作都是非常和谐的。

现在这样,不解决,继续下去,合作中出现了矛盾,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解决合作双方的矛盾上。

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要想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需要的时间不短。

“咱们的技术咨询公司业务展开后,大量技术转移出去,尤其是军转民,虽然目前大多数公司都拿不出多少钱购买而给股份,也有不小的收益。从你父亲负责民品领域,基地成立军品事业部跟民品事业部两大业务板块后,这两年又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岳林的解释也让谢凯糊涂。

基地搞这样大的动作,那都是向上级汇报了,得到主管部门授权才展开行动的。

这一切怎么就成了麻烦了?

“老郑跟老汪两人退休之前,干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成立一家投资公司,这家公司现在由程睿主管,难道你还没明白?”齐志远有些失望。

谢凯不可能不了解。

整个基地现在的处境,都是谢凯造成的。

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退休了,帮着谢凯疯狂投资民营企业大手大脚花钱呢。

“这些都没毛病啊。”

谢凯真心不明白。

没有任何地方有违规。

也没有任何问题,所有的操作都是正常的,也是为了让公司管理更加规范,管理委员会即使有人不同意,谢凯也是一一说服了他们。

现在好像这些事情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一样。

“确实没有毛病。我们原本是以军品为主,靠着武器装备出口换来经费,逐步开始投资到民品领域。”齐志远有些失望。

他认为谢凯这是在装傻。

谢凯还是不明白,“确实,出口359坦克也好,地红旗导弹也罢,超-7战机啥的,都是为了发展经费啊。两伊战争结束了,海湾战争也不打了,苏联也没了,国际上武器装备需求量下降了很多,除非更新换代的装备,咱们这些装备,要想再大规模出口可不容易了。”

难道有谁不清楚这些?

“国际局势什么样子,大家都清楚,和平与发展才是主流。尤其现在苏联解体了,大量的苏联二手装备将会充斥国际军火市场,我们更难从中获得太多订单。只有问民品要效益,才能符合我们未来的发展。”谢凯补充着说道。

岳林几人看了他好一阵,眼神交流了一番,最终才有齐志远开口,“你说得确实没错。可你想过没有,别人不知道我们的想法,我们不仅收缩投资,军工技术也转移了不少给兄弟单位,我们自己则是在大力向民品单位投入。”

谢凯现在终于明白了。

感情所有人都在担心404转变了业务领域。

404在很多领域都是国内的龙头,现在国家投入的经费不足,就靠404自己筹集经费来开发一些项目补充国家项目的不足。

而目前所有企业都在追求利润,404现在的表现,不管是收缩投资领域,还是新的民品领域的投入,动不动都是几十亿的资金砸进去,谁不担心404最终彻底放弃军品项目?

军品项目投资大,利润低,而国际市场上业务减少,国内市场也没见怎么增长,自然也就让人没有多大的信心。

没有404的经费支撑,无论是现在红旗集团下属的这些战机项目,还是军舰项目,甚至载人航天等项目,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海军那边就是怕,所以他们才想让我们投入更多到海军装备领域的研究中。龙耀华跟李明山两位首长顶着很大压力,是因为相信我们不会全面转向民品领域。可现在咱们基地……”

岳林再次叹了口气。

基地军品跟民品分开,其实有着很大好处。

谢建国作为谢凯的父亲,原本就是基地内定接班人,上级首长也是认可这事儿的。

某种程度来说,谢建国在某些领域,其实就是谢凯的代言人。

谢建国是为了帮谢凯守着这个位置。

谢凯现在算是真的理解了。

“如果真的这样,我们至于从苏联境内搞那么多专家跟资料回来?这些不是钱啊!要不是为了军品项目,谁愿意去搞民品企业?要是有充足的经费,咱们基地老老实实地搞研究多好?”谢凯无法理解大佬们的心思。

难怪龙耀华跟李明山他们好几次都表现出不待见谢凯的神态。

谢凯自己都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这两年,随着项目增加,经费紧张,我们对军事项目的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低了很多,是事实。”

“那些苏联专家回来,他们看不到?”谢凯要吐血了。

“我们原本拥有的,都是军事技术,最终还不是投向了民用领域市场?”岳林的话,让谢凯完全无法反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