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1995章 走在美国前面的大型无人机 二

重生军工子弟 第1995章 走在美国前面的大型无人机 二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第1993章 走在美国前面的大型无人机(二)

“这边这个,主要是用于远程战略侦查,按照理论数据,最大航程可以达到8000公里……”

作为主要负责无人机的总设计师,谢凯直接把他忽悠得辞去了那边研究所的职务,到这边搞谢凯口中“真正的无人机”。

当然,被誉为国内无人机之父的大拿,谢凯也不敢完全把大拿留在基地,没事儿的时候,赵大拿还是要带这方面技术专业的研究生。

很多研究生毕业,然后就留在了404……

谢凯究竟是为了帮国家培养人才,还是抢劫国家的人才,只有他自己知道。

“8000公里?最大速度只有三百多,最大滞空时间超过40小时……”

谢凯叹了口气。

这玩意儿就是瞄着全球鹰去的,因为国内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科技不如美国,所以才没法造得美国那携带7吨多燃料、最大航程可达公里的全球鹰那样大。

当然,这玩意儿,比捕食者还是要大不少。

侦查能力比捕食者强,作战能力不是全球鹰能比的。

谢凯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对,目前已经是我们能达到的极限,设计方面倒是在前面,发动机跟软件等方面跟不上……”赵熙没有丝毫不好意思。

之前的长空系列靶机,那仅仅是靶机。

“目前这些无人机,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高滞空能力的侦察打击一体机;另外一个方向则是高空高速,主要以战略侦察为主……”

有了实物,赵熙介绍他们的无人机开发方向,也就容易了。

对于高空高速,其实他自己都没底,目前国际上对于高空高速的战机基本上放弃了。

歼-9下马,也是因为国际战机技术发展领域的变化。

任何一样技术,在国家力量勉强,无论开发需要多高成本,多大的困难,只要符合国家需求,那都是不计代价地去开发。

“高空高速?”

众多将军都有些疑惑。

尤其这里面有国防科工委跟总后的人,他们对装备以及相关技术非常熟悉。

司徒雷同样也了解,“目前国际上的战机主流发展方向都是更强的综合作战能力,而不再是侧重某一方面,无人机开发本来就困难重重,如果以高空高速为方向,要达到其他无人机那种侦察打击一体化能力,需要付出的成本以及面对的困难可是成倍增加。”

他这话,倒不是为了反对,而是提醒谢凯跟岳林这些404的人。

更多的是提醒谢凯。

现在虽然国家经济增长了不少,但是军费的增加跟缺口,依然有着太大差距。

“首长,不会的。虽然现在困难,可国内基础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就像十多年前我们刚开始搞这个的时候,赵总那时候可也是您现在这样认为的……”

谢凯一脸笑容。

赵熙这位无人机之父倒是不尴尬,“那时候,谁能想到咱们国内经济跟科技能发展这么快?这才十多年,就取得了别的国家数十年所取得的成果。”

这十多年,国家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

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经济、科技等领域因为前面十多年持续不断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全是打着滚增长。

以前觉得技术难度很大的,现在基本上都变成基础技术了。

谁又能保证,十多年后,目前这些看起来困难到无以复加的技术指标不会成为基础技术?

谢凯敢在这些方面大量投入,就是因为知道未来这些技术发展有多快。

何况,404旗下有着庞大的民品单位,这些单位会把大量技术转换成民用产品投入到市场,回收成本的同时,也能赚取利润投入到持续的开发中。

现在的404,已经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基地里面负责技术开发,民品单位把技术转换成产品投入市场,获得的资金投入持续研发,然后再转化……

“这几种都是我们目前主要攻关的无人机样机,已经进入地面实验阶段,最快将会在明年8月左右首飞。所有无人机,都可以加载武器模块,配备专门开发各型导弹跟精确制导炸弹,已经具备一定攻击能力。在未来,我们的研究方向是让无人机使用的武器可以跟战机通用……”

赵熙的话,让众多将军们对面前停着的几款不同型号的无人机更是感兴趣,纷纷围着这些无人机观察。

难怪他们看到这些无人机机翼跟机腹下都挂载着武器。

这些导弹跟炸弹,平时都没有见过。

“目前,虽然各种技术成本很高,性能指标跟预期差距很大,不过也能勉强使用。在我们的无人机侦察系统中,同时携带光电、红外传感系统和合成孔径雷达……真个系统,可以跟目前基地正在开发的联合部署智能支援系统和全网指挥控制系统联结,侦察到的情报图像资料,可以通过卫星信号或数字信号实时传输到指挥官手中,用于指示目标、预警、快速攻击与再攻击、战斗评估……”

赵熙开始介绍这些无人机使用的核心技术。

在座的都是高层,见多识广,听到介绍,没有人不震惊。

“没想到,我们一直以为这些技术要很多年才能实现,你们就已经投入使用了!”司徒雷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满是欣慰。

这些技术,目前就只有美国有。

国内了解到的都很少。

相关科研单位甚至还在论证,404就已经投入到实战中去了。

“美国搞的不是可以连接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吗?怎么咱们就成了全网?这个全网指的是?”平时话不多的夏国锋,直接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赵熙看着谢凯,不知道如何解释这事情。

毕竟,当初他也是这样说的,可谢凯却降低了技术指标。

所谓的全网,目前只有一颗北斗卫星,难度自然降低了很多。

感受大佬们投到自己身上的目光,谢凯很适应。

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诸位首长,我们跟美国的战略目标不同。战略防御的国防策略下,在没有全球卫星定位网络,加上我国也没有外派驻军,使用不上……”

中国已经加入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往往派驻的维和部队都是医疗跟建设的工兵,而且规模很小。

如果只是为了维和部队就建设一套全球卫星系统,实在是太奢侈了。

“美军跟我们不同,他们在全球有着大量的军事基地,所以对于全球指挥系统要求就高了……”

谢凯的解释合情合理,大佬们点头不已。

作为军方的将军,自然希望随时能够了解到全球任何地方的军事行动。

可这样就需要高昂的成本了。

算算性价比,自然也就没了兴趣。

任何国家的将军,估计都没有中国将军们这样喜欢算性价比。

节俭,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中间这个扁平三角形的无人机,有隐形功能吧?”一名将军突然问到。

谢凯跟赵熙等人对视一眼,没有回答这位将军,而是看向了夏国锋跟司徒雷。

“从海湾战争后,隐身战机就出现在了全球视野中,尤其是科索沃战争中,隐身攻击机取得的战果比海湾战争还大……”司徒雷的话,让谢凯诧异不已。

他没想到,因为提前打下了美国隐身攻击机F-117A,并且取得了样品,军方也提前了很多年开始研究这东西。

“首长,要不,军方的项目跟我们合并?”谢凯一脸狡黠的笑容。

“合并什么?什么项目都想插手,你也不嫌累得慌。”司徒雷白了谢凯一眼,“现在说无人机的事情呢。”

“无人机有什么事情?反正我们最终目的是把这些无人机的作战能力提升到有人战机那样……”谢凯撇嘴说道。

这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丢入了一枚炸弹。

瞬间就让这些将军们心中荡起了冲天巨浪。

“那也就是说,以后咱们就不用培训飞行员了?”一名将军喃喃地问道。

他们被吓到了。

“首长,那可不可能。决定战争胜负的主体,依然是人。无人机虽然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要想达到飞行员的程度,至少需要我们的人工智能可以有自主思维……”谢凯哭笑不得。

人工智能拥有自主思维?

谢凯不知道,但是敢肯定,反正二十年内是没有可能的。

二十年之后,他也不知道。

反正根据当年的科技发展程度,人工智能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多,但是在军事上,无人机也依然是辅助作用。

“即使无人机真的性能达到那种程度,也需要有人远程遥控操作,要不然,无法有效区分目标的无人机,甚至可能炸了我们自己的部队……”

赵熙帮着谢凯做出了解释。

在这方面,他是专业的,说出来的话,具有权威性。

要是谢凯解释,搞不好这些将军们的想法就会向着两个极端方向发展——一个是认为谢凯满嘴跑火车,一个是认为谢凯这是要用机器取代人类。

“我们跟美国在这方面的差距有多少年?”司徒雷问谢凯。

谢凯愕然地看着司徒雷。

他不明白为什么司徒雷突然会这样问。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