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430 就给五千万搞歼-20

重生军工子弟 430 就给五千万搞歼-20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好大的胆子!”郑宇成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不过开个玩笑,谁知道谢凯真的是为了军方的经费。

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或者说,年轻人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谢凯,你可知道,一旦军方投入进来,以现在的情况,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国防事业?”汪贵林的心脏也是猛烈的一阵跳动。

404基地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想过用这样的手段来获得军方经费。

现在基地财政危机早就过了,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结余。

谢凯却开始向军方不多的经费下手,事情败露,不仅谢凯这个始作俑者会受到严厉处分,就连整个404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谢凯见众人脸上神色各异,都是沉重无比,知道他们想歪了。

隐身战机项目,那是未来的战机发展方向,高空高速的空优战机被证明不可行,就连苏联米格-25这样的双三指标战机,都被证明没有太大的前景。

美国人搞的黑鸟SR-71高空超音速战略侦察机,同样也因为高昂的使用成本即将全部退役。

人类身体的承受极限,限定了战斗机在高空高速方向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这也是全世界作战性能更强大的三代战机服役的原因。

国内在战机研究方向上,一直都是在追赶着,可限于基础,各个方面都是举步维艰。

只有军方重视,并且投入,才有可能在各个领域里面向着隐身战机跟轰炸机的方向研究。谢凯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各个系统研究同时向着这方向去努力。

“军方经费本来就有限,如果再投入到这样的项目中去,短时间内也无法得到任何的成果,资金被消耗,国防方面如何发展?”就连齐志远,也不得不提醒谢凯,一款战机的投入,甚至会让军方破产,“无论是气动布局,还是动力系统,航电系统,雷达系统,作战系统,包括你说的信息系统等等,都需要投入,这样的战机,需要的技术涉及太多……”

“诸位,我知道大家的担忧。开始就说过,我们不能因为太过困难而放弃不做。404基地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项目并不是根据市场而开发。359坦克的成功,有着很大的巧合原因,如果没有两伊战争,双方不是迫切需要武器装备来补充消耗,咱们根本就没有可能获得这样多的订单。”谢凯神色严肃。

“国内的武器装备,特别是先进的重型武器,即使想要出口,都很难。为什么?”谢凯的问题,让众人沉默。

国内历史以来,都很少能有武器装备出口。

轻武器出口倒是多,那是因为价格低廉。

“咱们不用经费,别的单位也会用,难道就能很快有了成果?”谢凯清楚未来的情况,“咱们前期只是预研,在寻求军方经费之前,肯定需要我们自己拿出项目方案,并且有了性能指标,军方会根据情况来选择是否投入,这也不算是骗取经费不是?另外,这样的战机,未来肯定需要一体成型核心部位,比如飞机龙骨……6.5万吨的大压机,我觉得在咱们基地留着,比较合适。”

歼-20的整体钛合金框架,都需要6.5万吨以上的大压机锻造成型。

项目在手上,或者以后把6.5万吨大压机生产出来安置在404基地,这样在争取歼-20项目的时候也就更容易。

“基地虽然说是以技术研发为主,生产配套也得有不是?至少生产试验车间得有不是?难道连试验车间都不要?基地里面,原本的科研单位全部撤离出去,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生产单位……”

404现在有些畸形。

科研都是靠着别的单位,生产方面大多数也是靠着合作单位。

唯独资金这块,作为主要项目资金供应方,在未来发展,不是一件好事情。

“红旗机械厂一万多名生产人员,这些人,以后如何安置?”谢凯的声音越来越大。

管理委员会也在头痛这事,一直都没有寻找到解决的途径。

到现在为止,整个基地,还有一万多人没有生产任务,靠着基地养着。

“我们可以把超七的一些零部件生产拿回来,359坦克的生产,也可以保留一部分……”汪贵林说道。

“成本呢?”一提成本问题,让汪贵林无法回答。

404基地原本就是一个战备基地,各个科研系统的备份,生产单位也只是试验性质的跟后勤服务,基地必须拥有足够的科研项目,才能让整个基地回到原来的情况,甚至有所发展。

“这个项目,一年要多少的预算?”郑宇成问道,“留在基地里面,确实非常不错。”

“银河一号,必须得有一台,而且等到后面国内有更先进的,必须给计算机升级……”谢凯没说经费多少,而是首先就要超级计算机。

基地里面的151超级计算机,每秒运算速度不过百万次,甚至无法跟几十年后家用普通计算机的速度。

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普通家用计算机每秒的运算速度都能达到几亿次。

“非得要银河一号?”

“如果能搞到美国运算速度数亿甚至数十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更好。”谢凯说道,“不过那玩意儿,估计没有指望了。要不然,我们国内也不可能搞超级计算机不是?”

国内的超级计算机工程,可是从78年就开始了。

国外对于中国,在超级计算机方面,向来都是绝对保密,限制出口的。

就连银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器,都是通过特别渠道从国外搞回来的。

“现在咱们691厂不是能生产68000芯片,新一代运算速度更快的改进型号不是也在研发中么?我们自己提供芯片,成本没有那么高,对吧?”谢凯问道。

“他们觉得68000芯片太落后,不愿意用。要不然,咱们年前就跟他们签合同了。”

“咱的芯片运算速度不够?”谢凯有些纳闷。

国外32位的芯片,目前国内可搞不到,银河一号应该不是使用国外最先进的芯片吧?

“具体不清楚,反正国防科大那边并不愿用咱们的芯片……”郑宇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反正对于计算机芯片,他也不清楚。“你用来做游戏机的东西,能用于超级计算机?”

“……”谢凯没法接话。

郑宇成这样不懂的人,难道认为运算游戏的处理器,就没法进行数据运算了?

游戏画面的生成等,同样也是数据处理跟运用。

“反正超级计算机必须有,前期的工作,就是各种理论设计,利用数学模型来进行理论设计,然后再按照比例生产试验机用于风洞试验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巨型计算机就是最主要的成本支出,在不生产样品的情况下,每年的经费,不超过一千万。”谢凯胡乱说了一个不会让郑宇成等人抵触的数额。

先搞起来,到时候再说其他。

有了一些基础的东西,从军方手中要经费,也就容易了。

“这么点?”郑宇成等人显然不相信。

“前期呢!别的不说,就说运十,连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加上生产线的建设投入,还有实验设备添置,从国外引进发动机,前期才用多少经费?在生产样机之前,用了多少经费?”谢凯索性把运十这样的大项目拿出来说话。

任何一个项目,前期投入,都不会太大。

“超级计算机,可不是只有这样的项目能有用。而我们借着项目,完全可以建设我们的研发团队……”谢凯提出来的方案,向来都不会只是为了一个目标。“无论是132厂,还是611所,要拿钱,可以,先给咱们科技人员。”

“人选你有了?”

“有了。”谢凯点头说道。

“你先吃饭,我们讨论一下,一会儿跟你答复。下午还得跟蓉飞的人讨论。”郑宇成回答谢凯。

谢凯不置可否。

吕阳早就把饭给打回来了,谢凯自己一个人在一边吃饭。

很快,郑宇成等人就有了结果。

“那就问他们要人。”郑宇成等人商量有了结果。

汪贵林接着补充,“咱们得先说好,前期每年最多只能有一千万经费,超过的部分,你自己补,而且只有五千万,如果五年你还无法从空军手中弄到经费,咱们就不再继续这个项目了。”

“你们不会把超级计算机的成本也算到里面吧?”谢凯瞪大了眼睛。

“你猜对了,不过没有奖励。”郑宇成平静地说道,“要么就这样,要么就算了。”

“看到团队,才能给钱。”汪贵林继续说道。

谢凯无语了,只给五千万搞歼-20这样的隐身战机不说,居然还让自己去挖人。

老家伙们这算盘打得真响。

这样的情况下,谢凯就真的没有办法了么?

“那么,准备好钱吧,五千万,一分不能少,前期连采购超级计算机的,一共三千万。”谢凯在一众老家伙看笑话的情况下,直接让他们准备钱。

于是乎,一帮老家伙傻眼了。

“你真觉得这么几千万就能搞出来?你哪里来的自信?”郑宇成不解,谢凯究竟是哪里来的底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