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542 无法野外起降叫什么军用运输机

重生军工子弟 542 无法野外起降叫什么军用运输机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架运十,404没有给钱,飞了300多个小时。

第二架运十,404给了3000万,到现在飞了一百多个小时了,也许可以飞到500小时甚至更高,但是那成本……

第三架运十,708所要了5000万,飞机已经开始进入下料投产的实质性阶段。

而第四架,还不知道个什么情况,居然就开始要8000万。

就连运十团队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每年他们的预算都在增加,成果也是出了,可这成果,却让人难以接受。

“所以,我们自己为了技术可以承受这些资金的消耗,但是绝对不能为了别的单位好过日子就拿我们有限的经费来支撑他们无限的需求。”谢凯说到这里,马凤山等人终于明白他的意图何在。

同意继续试飞运十,同意运十的改型试验,就是不同意去扩建生产线。

“谢凯,如果不升级生产线,宽体客机的生产问题就会比较大。”程不时看着谢凯,强忍着自己的尴尬跟不自然。

“那就不生产!设计出来,用作技术储备。”谢凯把厉害关系讲清了,他就明白了。

军方只要想要,他们再没钱,也会想办法。

秦飞明显会承担生产任务,但是却不愿意在建设生产线跟升级生产线上出任何的资金,自家小金库好好地锁起来,用404的,不行!

“没法生产,最终无论论证设计是否合理,也没有办法继续改型下去。一旦运十技术成熟,新一代的客机,必须得宽体,才能让达到我们的需求。”马凤山据理力争。“咱们已经付出了这么多的精力,这么多的经费……”

“没有说要放弃,生产线,必须得秦飞跟航空工业部,空军自己投入。我们在航空方面,还有个超七战斗机工程,还有发动机项目,哪一样不需要钱?”郑宇成反问。

众人见郑宇成坚定地支持谢凯,知道事情已经成了定局。

郑宇成如果想要搞什么项目,要花钱,不容易,杨倩等人都会拼命反对。

现在不同,郑宇成是想要少花钱,自然就没有谁去阻止他了。

“咱们还是说说运十改军用运输机的问题吧。无论是预警机,还是运输机,载体机,都是不太合适的。”谢凯转移了话题。“那架停在机场跑道上的伊尔-76,大家应该都看到了。”

“发动机问题,我们无法解决。国内就连运十的发动机都没解决。要弄宽体飞机,至少也得是200吨级的。”程不时提出了宽体飞机的难题。

“外形设计跟气动布局等,没有问题吗?”谢凯虽然同样不懂飞机,但是知道飞机的难题在哪里。“还有内部的各种系统,结构强度。”

“结构强度,设计没有问题,生产加工工艺无法保证,只要大压机出来,问题不大;气动布局等问题不是没有,现在已经有了模型,开始风洞试验来进行验证……”马凤山把他们改型设计的项目情况介绍了一番。“这里有一张外形结构图,带来给大家看看。”

在马凤山的示意下,一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拿着卷起来的一张图走到了办公室侧面挂着黑板的地方,把图给挂了起来。

“伊尔-76?”

谢凯一看,外型跟伊尔-76有着很大的相似。

反正他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虽然跟伊尔-76有着很大的相似程度,不过在宽体飞机上,外形都是大差不差。”马凤山笑着点头说道。“之前我们并没有看到伊尔-76的详细布局设计。”

“也是,当初我们的运十还被人认为是波音707的仿制品呢。”谢凯点头说道。

飞机这东西,除了战斗机,因为气动布局不同,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大型喷气式客机,除非类型不同,否者差别不会太大。

当初都在说运-20跟伊尔-76差不多,那也只是外型气动布局差不多。

“跟伊尔-76在外型上不同的是,刚才我们跟那些苏联机师沟通了一下,了解了一些最基本的数据。运十改型,在长度上要短一些,他们的机翼采用的传统翼型,而我们采用的则是超临界翼型,这种翼型可能比较冒险,目前在风洞实验中,却没发现太大问题……”那名中年人指着飞机上面标着的参数,转身成了讲解员,对着谢凯等人介绍着。

“啥是超临界翼型?有啥好处?既然知道冒险,为什么还采用?”郑宇成问道。

“领导,超临界翼型,是一种特殊的机翼剖面结构。可大幅改善在跨音速范围内的气动性能,降低阻力并提高姿态可控性……”讲解员说道。

“新的技术?”谢凯问道。

如果这样,就有些冒险了。

运十原本下马,跟冒险去在没有能力的时候生产样机飞行,也不是没有关系。

“对国内来说,是新的课题。世界范围内,空客公司的A300在1972年的时候已经采用了这种翼型,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等……”

郑宇成听到这些,头大。

谢凯则是很有兴趣,耐心地听着。

他就后悔,当初为啥不多去关注一些关于运-20的消息。

运-20跟伊尔-76不同的地方很多。

甚至很多人认为这种国产大型军用运输机比伊尔-76还要先进。

“另外,我们的飞机内部货舱可能要小一些。这也是根据目前我们国内的现役装备来考虑的。在操控系统上,一开始采用机械操纵系统,同时展开对电传操纵系统的研究,一旦有了突破,就更换过来,到时候可以有效减低飞机重量等……”讲解员把目前关于宽体飞机的各种情况都讲了一遍。

讲的内容不是非常详细,足够让人了解。

除非有人提问,他会讲得非常详细。

“也就是说,我们一边用最为稳妥的技术来更快地取得成果,一边展开新技术的研究,可以这样理解吧?”谢凯问道。

讲解员茫然地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了很多的年轻人,不知道如何回答,向着马凤山跟程不时看去。

马凤山点头示意,让他别紧张,对谢凯说道,“可以这样理解。”

“预警机采用的宽体机型,还是现在我们在飞的这种加长型?”

“目前的型号。”

“里面的电子设备等如何安装?人员如何分布?”谢凯继续问道。“那架预警机,我个人建议先停下来。把宽体机搞出来后,再弄预警机。”

“那就先停下来吧。下的订单,生产进度放慢,养着真个配套体系,等这一架运十飞报废了,再接着飞。”郑宇成点头说道。

预警机这东西,不能着急。

国外就没有谁家的预警机是用窄体飞机来作为载机。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种飞机机舱内部空间要是太过狭小,就会造成各种电子设备的布局麻烦,在上面的操作人员也不好安置。

见只是让把预警机的载机换了,运十团队的人倒也没有什么意见。

“宽体客机需要生产线,需要经费来生产样机……”说宽体飞机作为载机?

正好要钱不是。

“之前我在非洲的时候,草原上,本来是没有机场跑道的,但是苏联飞行员驾驶着庞大的伊尔-76,直接在一条仅仅只是平整夯实后的跑道上着陆了;然后在那条跑道上,没有任何的辅助,起飞,整个飞机重量超过150吨。我们的大飞机,也得有这样的起降能力!”谢凯没说是否给经费,而是开始提要求。

马凤山等人的脸上顿时就变得严肃起来。

“怎么?有问题?”谢凯问道。

“谢凯同志,这种起降,平时根本就用不上。对于整个飞机的结构强度要求太高,起落架如果质量不行,甚至直接会在着陆时候巨大的冲击力冲击下断裂。”程不时解释。

“如果是我们现在这架运十,在这样的情况下,甚至会解体,对吧?”谢凯问道。

运十团队的人脸上难堪之色更甚。

沉默。

整个办公室充当的会议室里面变得有些沉默了下来。

谢凯这个要求,对于现在的运十团队跟整个国内航空制造业来说,都是非常高,甚至有些苛刻的要求。

如果能这样,哪里需要修建那么多机场?

“诸位,我知道大家会觉得这个要求高。一开始,我们定位的宽体客机,是运十新一代的军用改型,对吧?”

众人都是点头。

“军用运输机,在和平时期,可以在各个机场降落,如果在战争时期呢?”谢凯问众人。

“我们可是搞民航客机的。”程不时小声地抱怨。

没想到,这话让谢凯听到了。

当即翻了个白眼,“程总,说是没错。可咱们的民航客机能卖出去吗?”

程不时当即不敢再说话了。

谁都没有那么傻,花费几千万,买架飞机,结果只能飞几百个小时,随时都有可能会解体,自己小命不保。

“而且大型客机,其实并不分军用民用。两者的区别,就是民航客机比军用飞机安全性要求更高而已!”谢凯说道。

军用运输机,必须得耐操!

什么恶劣环境中都能起降,虽然说这种用到的可能性不大,谁都没法保证什么时候战争会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