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553 国之重器上的土办法解决核心工艺

“先不要说,咱们直接去二重,否则很难知道真实情况。”第二天一大早,郑宇成跟谢凯两人就准备出发去二重。

出发的时候,郑宇成准备通知二重那边,被谢凯阻止了。

“其实没有必要,他们知道我们会来。”郑宇成知道谢凯的目的。

二重现在重新浇铸,不仅是他们,很多重量级大拿都会到这边,就连沈鸿部长都会亲自到这边坐镇,为的就是确保这次浇铸成功,避免再报废。

谢凯依然坚持。

郑宇成无奈,从动力厂借了一辆212吉普,两人直接开着车去二重那边。

动力厂本来有更好的车,不过谢凯对于这种车比较有感情,郑宇成也一直喜欢这车,即使减震等效果不好,在外面,依然是开这样的车。

到了二重门口,才让人通知二重的外联部门。

江铭等人知道后,急忙跑到门边来迎接郑宇成跟谢凯两人。

一番寒暄后,郑宇成直奔主题,“江厂长,这次的浇铸准备得怎么样?”

“已经准备好了,你们来得正是时候,今天下午就开始浇铸,我这刚从铸造车间过来,沈部长,唐厂长他们都在车间里面呢。”江铭见两人自己开车过来,也没有带上别的谁,急忙邀请两人进去。

郑宇成直接然他上车,开车去铸造车间里面。

整个铸造车间,完全就是新建的轻钢结构厂房,在厂房外面的空地上,一根表面黑褐色的长方体铸件就那样摆在边上,外面被锈蚀得厉害。

“这就是之前报废的大梁,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处理,火焰切割啥的也不容易……”车子停在铸造车间外面废大梁的旁边,见谢凯盯着这玩意儿看,江铭急忙介绍。

谢凯走了过去,挨着观察这玩意儿,锈迹斑斑的铸件,根本就看不到什么。

“这进行了粗加工?”

“用龙门刨把四个面的大余量都去掉了,没有经过加工的铸件,无法做探伤检测。之前的铸造,在冷却时候考虑得不是非常全面,内部晶粒组织结构非常粗大……”

“铸件内部晶粒组织粗大,这是正常的。”从表面上,看到的问题并不多。

只是在铸件表面上,有些地方有着拇指大的不规则的孔,这就是铸造缺陷产生的沙眼。

在中间位置,这种缺陷更加明显。

谢凯看了后,也没有说什么,直接跟着进了铸造车间。

铸造车间里,如同火炉,还没进门,就感觉到一股热浪迎面扑来,一瞬间,汗水就湿透了衣背。

整个车间的两边摆放着八个巨大的熔炼炉,这些熔炼炉里面,正在融化着炉内的钢锭。

车间的中央,一个一人高,巨大的砂型铸造模具就这样摆着。

让谢凯诧异的是,在模具周围,还有一层外壳,如同古代棺材分好几层一样。模具跟外壳的间隙中,铺着大量黑色的碳。

两人进去时,几名带着安全头盔的人正在拿着图纸指着周围的情况看。

谢凯满脸疑惑。

接过江铭递过来的安全帽随便戴在脑袋上,向着里面走去。

“准备妥当,就准备点火,一定得让整个模具的加热均匀,保持温度一致。”一名五十来岁,戴着安全头盔的技术人员在指着图纸给身边几人介绍情况后,沈鸿部长说道。

“怎么的?”谢凯凑上来,本来是准备想要弄清楚情况,奈何什么都没有听到。

中间的模具要加碳干什么?

“你来了?”沈鸿看着谢凯,一脸笑容,“听说你这次考试很不错。”

“一不留神,稍微用了点力,我也没想到这题会这么简单。”谢凯一点不谦虚,看着一边的陈铭善直乐,他心中在想到时候自己跑去学哲学,陈院长会不会吐血。

陈铭善被谢凯看的都有点别扭,以为自己仪容有什么问题,检查了半天都没发现有问题。

却又不好问。

“这是干什么?不是铸造吗?加碳干啥呢。”谢凯指着旁边的模具问道。

这副模具不小。

他也知道,铸造的时候,模具在高温下,很容易出现变形等,对于铸件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之前的时候,铸件就因为外面冷却过快,内部散热不行,所以内部晶粒组织结构粗大……根据我们的分析,在浇铸过程中,钢水接触到模具的时候,就会造成结合部快速冷却……”褚国荣对着谢凯解释。

“可这加热温度要是太高,不会把砂型模具给弄坏,影响到整个铸件吗?”谢凯皱着眉头问道。

之前是因为冷却太快,所以整个大铸件的质量出现了重大缺陷。

现在想要通过在模具外面加热的方式来降低冷却速度,这就使得整个过程更加难以控制。

一旦工艺有问题,绝对只有报废。

周围几个熔炼炉里面的钢水,已经快要完全融化了。

“为了这次的铸造,有上百人的团队在过去几个月做过数十次试验,不断改进方式,并且研究配合的时间点,才有了这样的方案。办法很土,但是管用。”沈鸿说道,“要不然,就只能用更大的锻压设备进行锻压,然后再经过热处理等……”

“这可是好几百吨,热处理……”谢凯一想到这样大型零件的热处理,就觉得恐怖。

热处理,那可是得通过加热整个零件,让零件内部金属结晶组织变得细密。

可这么大的,要想加热,并且长时间保温,实在是太过困难。

一旦加热不均匀,最终就会造成整个产品因为受热不均,内部的金相组织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如果受力不大的时候,问题不会太过突出。

但是大压机的工作压力4.5万吨,主大梁不仅要承受数万吨的工作压力,甚至还需要承受跟主大梁连接的重大数千吨的零部件,模具等自身产生的压力。

内部结构不一致,最终造成的情况,就是应力集中到晶粒结构粗大的部位,这些部位晶粒非常大,不停地受力,在力量的积累下,最终会造成内部粗大晶粒结构的脱离,产生裂纹,从而导致最终的断裂……

“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我们在进行调质处理。普通铸件生产,浇铸在模具中,让里面的钢水逐渐冷却。这个冷却过程,其实是从外而内的。外面的模具跟空气接触,散发热量,首先完成冷却,随后内部的钢水温度传递出来,逐渐降温……所以,在铸造过程中,越是外面的位置,晶粒结构也就越细密……”褚国荣接着解释着。

这些理论,谢凯都懂。

问题是通过对铸件周围的温度控制,能解决目前遇到的难题?

“所以,这次将会让整个铸件的冷却过程延长?”谢凯有些明白这是为什么了。“采用这样的土办法,能有用吗?外面的温度跟内部温度可都是不可控的。特别是铸件内部的温度……”

因为了解,在知道难度有多高。

“并不是不可控。根据我们的多次试验以及演算,外面的温度跟铸件内部温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控制好这个温度,我们专门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一旦成功,不管是用来做其他的什么大型铸件,都没有问题!”陈铭善得意地说道,“以后你来我们学院,就能接触到这套数学模型。”

他以为这套模型会对谢凯产生莫大的吸引力。

奈何,谢凯只是看着他笑。

“办法虽然土,但是里面涉及的东西很多,所以,这次花费了这么长时间才重新开始铸造。”沈鸿作为如同开挂一般的工业部长,对于这事情也是重视无比。“放慢冷却速度,尽量保持铸件内部中心跟外面一致的温度,可以让晶粒组织细化,机械性能更好……”

主持过国内九大套成套工业设备设计的大拿,对大压机的重视程度,也是没有一点看轻的意思。

谢凯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整个项目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国内没有先例,国外的经验根本无法借鉴,这样的办法,在国际上,绝对是没有可能如此选择的。

结果究竟如何,只能等到最终铸件成型才能知道。

哪怕是沈鸿部长跟褚国荣等大拿,谁都不敢保证,现在的这个工艺一定能够成功。

经验都是积累出来的。

很多东西,即使知道工艺,细节问题有一点诧异,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效果。

“但愿这次没有问题,我们的很多项目都在等大压机。”郑宇成叹了口气,一脸担忧地说道,“按照之前的进度,现在主大梁已经完成加工,准备进行安装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之前考虑得不够全面。这次的学费,交得太多了。”沈鸿部长也是有些肉痛。

二重的人更加肉痛呢。

报废的那根,卖废铁还能卖个几十万,可生产的成本,电费,模具等,都是得他们掏。

“是啊,也是因为经费的问题,我们的很多生产进度受到严重影响。”江铭看着郑宇成抱怨着,“郑主任,你们那边不知道能不能……”

“想都别想。我们的预算只有大压机。如果你们想要继续接手下一步的6.5万吨或8万吨大压机建造计划,就按照合同来。再说了,一重那边不也承担损失么。”郑宇成直接就把江铭的话给堵死了。

这个项目,是一重跟二重以及其他数十家国营单位联合搞的,两亿的经费建造一台4.5万吨模锻机。

在国内,已经属于单台设备最大的工程了。

“一重只承担部分,大部分都由二重承担。现如今,二重的业务也不是很多。”沈鸿也开口了。

他们是希望404能承担一部分经费的。

整个项目难度太高,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

完全是集中全国最大的力量进行攻关,经费方面,比原本预算的要高出不少。

“沈部长,如果这样下去,以后就没法合作了,无论怎么需要,我们都没法再投资大压机了。”谢凯不满地说道,按理,沈鸿不应该帮助二重等单位说话。

沈鸿饶有兴趣地看着谢凯,也不说话。

等待着谢凯继续说下去。

“我们投资建造大压机,各个单位承接业务,在这个过程中,挑战各自现有的技术体系,修炼内功……最终,技术什么的都是他们的……我们采购大压机,就给了足够的成本,他们自己实验过程中产生多余的费用,如果再由我们承担,就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谢凯说道。

意思很明白,各个单位拿着404的建造经费自己提升技术水平,最终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自身的原因造成损失,不可能由404买单。

不能用404的经费来支撑整个体系的发展。

技术水平的提升,得各自承担,404只是采购方。

“另外,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承担各个核心零部件跟系统的单位,都是有着财政部的补贴,对吧?”郑宇成问道。

一行人都是不好再说。

大压机项目,之前因为技术水平太差,资金需求巨大,国家经费紧缺,最终下马。

404出钱,把这个项目给捡起来,国家也不是一分钱不出,而是采取项目补贴的形式为各个核心单位提供经费。

相当于同样一个项目,参与的单位得到了两笔经费。

“国家补贴的并不多。”江铭说道。

“我们搞这个项目,花费两亿,国家一分钱补贴都没有给呢!”郑宇成不满地说道。“这设备,又不是给我们一家用。”

“行了,宇成同志,大家都有困难,相互理解一下吧。这时间差不多了,准备点火预热吧。”沈鸿怕众人闹翻,急忙劝说着。

404系统对于大压机的进度延误非常不满。

可整个大压机的主大梁,又是关键的关键。

用来支撑整个重量的立柱,采用谢凯说的钢丝缠绕预应力坎合技术的使用,使得工程变得更容易。

4.5万吨的大压机,甚至只是一个练手的机会!

“现在开始点火?”谢凯问道,“炉子里面的钢水都融化了吗?”

“早就准备好了。等到模具的温度升上来,也得不短的时间。”褚国荣说道。

随着一声点火命令下达,在模具周围的碳槽里面,开始窜出用来点火的天然气火焰……

天才本站地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