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622 谢凯要打假

重生军工子弟 622 谢凯要打假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开始,谢凯的目的就是这,柳旭知道。

“牛仔服,毕竟只是适合普通人穿,一个老板总不能穿着这去谈判不是?”谢凯继续说道。

他的话,让大家都觉得是这样。

正式的商业谈判中,都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导,毕竟老外们都是这样干的。

“就连我们的干部跟外商谈判,也都是穿着西装……如果我们能设计出符合民族特色,有着我们自己文化元素的正式服装……”一名区域经理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将会有着非常大的市场。

“要不我们干脆就生产西装得了。”又一人说道,“这样一来,市场接受力度将会大很多,成本跟宣传投入,都会少很多。”

柳旭现在反而不说话了。

谢凯说的这些,让她在反思自己的战略。

服装厂的发展,到现在,可以说都是因为机缘巧合,一开始卖积压的工作服捞了一笔,随后在柳旭都不知道怎么继续开展工作,继续生产工作服,还是生产别的,市场情况都没有了解清楚,谢凯则是说开始搞牛仔服跟羽绒服。

这两种产品都火了。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羽绒服跟牛仔服就带来了上亿的销售额,在全中国,都是独一份。

这不是靠着数量,而是质量跟市场先机带来的。

现在竞争者跟模仿者出现,牛仔服跟羽绒服的市场订单依然无法生产完成,柳旭却也看到了订单的减少。只有进军国际市场,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国内可以仿制冒充,国外没有那么容易。

要不然,她也不会如此迫切。

进军国际市场的风险很大,谢凯把一切又说得非常明显。

还好,柳旭是一个可以听进去建议的人。

“国内市场我们需要深耕,国际市场需要逐渐开拓。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可以改变一下现在的销售模式,目前到现在为止,不管是牛仔服还是羽绒服,我们都是走的传统渠道,由下一级批发商往下分销……”目前全时间几乎都是这种模式。

在网络时代尚未来临,传统的销售渠道是绝大多数轻工业产品的销售模式。

“如何销售?”廖卓林问道。

“在全国主要大城市,建立我们自己的直营店。”谢凯说道,“统一装修风格,统一培养销售人员。”

“要是这样,仅仅开店的成本,都无法承受。”柳旭摇头说道,“之前大家就讨论过。”

“大家讨论的是全部都是由我们建立,对吧?”谢凯问道,不少人点头,“那样的话,成本确实非常高。如果我们只在全国各省的首都建立直营的旗舰店,每个省会城市只有一家,向全社会招募加盟商。如此一来,就能通过销售渠道来控制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这样并不能杜绝,那些加盟商也可能会为了更高的利润去寻求假冒伪劣产品,这将会让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突出。”一名销售人员摇头说道,“之前我们都考虑过这样的方式,做过认真的分析。”

谢凯看着他们,廖卓林点了点头,告诉他事实就是如此,这就让谢凯有些尴尬了。

他把大家想得太差了一些。

“在加盟的时候,就要求他们交付一笔押金,一旦出现问题,永远取消经营权,不仅没收押金,同时向法院起诉……另外,我们的销售人员,在了解市场的同时,调查那些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厂家。一旦被找到了,就向工商税务举报……”对于目前国内这种情况,谢凯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山寨,是很多小厂生存的根本。

要想扶持一个国产品牌,并且进入世界市场,在中国,需要的成本确实非常高。

“这方法效果是好,可成本……”廖卓林苦笑着说道。

谢凯的手笔比他们大,不是因为谢凯比他们更懂,而是舍得下血本。

“成本不是问题,只要品牌打造出来,这些成本都能回收回来的。”谢凯说道,“不能因为成本高,我们就随波逐流。要想长远发展,质量是关键,品牌更重要。”对于品牌的重视程度,全国估计都找不到太多人有谢凯这么清晰。

“柳总,您这?”廖卓林询问柳旭。

柳旭如果非得坚持,谢凯这些也是白搭。

“先这样吧。”柳旭揉了揉额头。

管理一家企业,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妈,我反对您的建议,你这没有意见吧?”晚上吃饭时,谢凯单独跟母亲一起。

柳旭情绪有些低落,看着谢凯,努力挤出笑容,“有意见如何?不过你说的是对的。我也没有想到,管理一家企业会这么困难。”

“您可以直接请职业经理人。就像凯盛现在这样,不是也挺好的?”谢凯还是希望老娘回去陪着老爹。

老娘不适合搞企业。

有些事儿,太过理想化。

市场竞争,都是惨烈的。

“可惜这不是军工单位,要不然,就容易多了。”柳旭抱怨着,转移了谢凯的话题。

她绝对不会同意请职业经理人的,一年的工资成本太高了。

谢凯也没有强求,只是笑着摇头,“军工单位更难管理,要考虑技术基础,考虑未来发展,考虑经费来源,考虑技术成果对于国防是否有用等等。”

“我就这样一说。”柳旭瞪了儿子一眼。

母子两吃完饭,刚回到旁边的宾馆,廖卓林就找了过来,“你开始提出成立一个监督机构,虽然大家没有明确反对,可事实这个非常困难,全国范围这样大,即使找到了那些假冒伪劣的小作坊,他们违法成本又不高,即使被没收了,也可以很快又重新开始……”

“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开始逐渐健全,而且工商管理部门也在对这些加大打击力度。所以,我们才有机会如此……”谢凯说道。

廖卓林摇头,“工商部门人员并不多,而且都有着固定的管辖范围,很多时候等到他们查处的时候,人家又跑了。”

“公司成立这样的机构,并不合适。”柳旭也点头表示赞成廖卓林的说法。

“那我们就申请成立一家专门打假的公司呗。这家公司专门帮助客户调查那些侵权的公司,收集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厂商犯罪的证据。转移给工商部门,这样一来,就很容易解决了……”谢凯说道,“那些公司只需要付出一定的经费,就能解决……”

谢凯想到404单位有不少人还没有安排工作呢。

虽然这些人并不是很合适干这样的事情,但是专门用来在目前的长三角,珠三角区域收集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单位的违法证据,还是可以的。

基地的人,思想素质过硬,值得信任。

“这样能行?”廖卓林问道。

谢凯点了点头,“其实服装类型的还不严重,最严重的就是那些电子产品等,这一块,市场很大。很多国有企业的产品质量好,最终被假冒伪劣产品给坑破产……”

知识产权方面,国家同样在摸着石头过河。

以前的时代,一切都是由集体单位按照计划进行生产,大家技术跟产品设计等都是公用的,不涉及这些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与世界市场接轨,中国要想加入TO,就必须得重视知识产权方面。

1978年,中国成立了商标局。

1980年,中国成立专利局,并且在当年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为第90个成员国。

1982年,中国商标法颁布实施;1984年,专利法颁布实施。

到了现在,虽然还没有几十年之后那样完善,但是法律体系,行政管理跟执法体系都已经逐步建立,合理合法地保护企业的利益,这些都是各个机构欢迎的,将会减轻他们很多的工作压力。

“这个应该不好操作。还不如我们自己的销售人员去调查这些。”柳旭皱着眉头说道,“这些小单位实在是太多了。”

打击的成本,甚至会高于他们损失。

可不打击,又没法,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学习。

“还是好操作的,一些大的单位,我们可以谋求他们成为代工单位!毕竟我们的服装厂跟国内很多百货大楼都有业务往来不是?”谢凯说道,“如果他们不合作,那么,就杀鸡儆猴。收集证据,在法院起诉,然后全国的报纸上公开宣传报道……”

现在国内电视市场火爆,大家了解新闻还是通过报纸。

“这方面的主管部门会同意?”廖卓林问道。“这可是非常麻烦的。”

“廖总,您这就不懂了吧,工商部门等对于很多违法者都头痛,即使查封了,像我妈说的,换个地方,找几个人,不需要花多少钱,又可以开始……目前,国内没有大肆报道任何一件企业维护自己权益的官司吧?”谢凯问着廖卓林。

廖卓林看着谢凯似笑非笑的眼神,一下子就明白谢凯的目的了。

“这是好事情。对于全国来说,都是好事,虽然商标法案等都实施几年了……”

工商部门绝对会支持他们起诉违法的单位。

“自己还在仿制别国的先进技术,然后干这样的事儿,合适么?”柳旭问着谢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