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691 谢凯想转专业?

重生军工子弟 691 谢凯想转专业?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凯,你要参加,没有问题,可你想过没有,其他的都是大一新生,连公共课都没结束,专业基础都没有学习……”陈铭善一听到谢凯的要求,就火冒三丈。

真以为学校是他家开的?

从谢凯回来,这才老实了几天,在红旗厂的人过来谈继续合作搞6.5万吨大压机项目前,他居然跑来要求他宿舍的同学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

“领导,我知道。他们可以到项目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嘛,长长见识不是?”谢凯笑嘻嘻地说道。

“他们又不是你们单位的人。”

“可他们是我一个宿舍的不是?”谢凯装出无奈地说道,“前几天回来,跟他们一起喝酒,喝多了,就吹了牛……”

谢凯可不能让学校知道宿舍其他七人已经跟404签约了。

目前国家还不支持毕业生跟单位的双向选择,那还得等好些年,国家恢复高考,新三届都还没有全部毕业呢,对于人才的需求还没彻底得到有效缓解。

“这就是你的理由?”陈铭善不知说什么好。

无论如何,他都无法想到真实的原因。

抢人,也不会有单位如404这样疯狂。

更不会想到,谢凯是谋划着靠这些小伙伴去帮他在各个专业领域里面寻找那些优秀毕业生。

“汽车工程系那边,你也得插手?”陈铭善知道,自己无法说服谢凯,还需要谢凯说服郑宇成等人投资6.5万吨大压机呢。

大压机的投资太大,收回成本,需要太长时间。

尤其是经费问题,按照预算,至少需要4.5亿,而现在红旗厂那边只愿意投资亿,一个亿的差额,国家财政不会投入。

“巴基斯坦人连建厂跟研发在内,只有000万美元预算……”谢凯耸耸肩,一脸无奈,“这几天我正在帮他们联系合资厂商,投资规模比较大……”

陈铭善还能说什么?

人家态度都表明了,谢凯帮着在牵线搭桥。

如果汽车工程系那边不同意,这项目基本上就没了。

“大一新生?这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倪静一也皱眉看着谢凯,他总觉得这事情有些为难。

“倪主任,其实我们是这样考虑的。选择一些优秀的大一新生作为试验,提前让他们介入到实践项目中……”对于汽车工程系的老大跟对熟悉的陈铭善肯定不能采取同样的态度不是?

倪静一听到这话,直愣愣地看着谢凯,好一阵没说话。

“你应该把你的想法跟学校管理层说说。”

谢凯并不在虚。

他只想让吴喜成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甚至通过这个项目,在华清大学汽车工程系里面打造一个完整的汽车研发团队。

四年的本科结束,还有三年研究生,这一切,404都可以给他们提供机会。

当然,前提是这些人必须成为404的人。

很快,倪静一就把事情反馈到学校,学校对谢凯的这种提议也极其重视。

现在学校培养的学生跟企业之间的需求有着差距,学校早就看到了。

红旗机械厂的这些学生跟外面的学生不同,尤其是谢凯,通过陈铭善等人,高敬德等人即使没有见过,也熟悉了谢凯。

“让他给我们讲讲,看看这年轻人有什么好的提议吧。”这是校领导讨论后拿出的意见。

“大一新生就接触这些项目,他们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会知道需要什么,从而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学习。在之前,咱们国家一直都是按照计划培养,学校课程设置跟专业结构跟企业实际需求有着很大差距……参与到项目中的,都是即将毕业的学长,他们专业理论知识虽然学习扎实,可在实践上并不一定适合……”谢凯面对学校领导,一点都不怯场。

这些问题都是现在所有学校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在这个年代,多少人能看到?

即使看到了,也很难改变大局。

“这是你们子弟校培养人的理念吗?”高敬德觉得谢凯的这番话,非常符合现实。

“不,这是我们单位的用人理念。校长,我们子弟校只是教我们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却又得大学才能学到。为了让我们进入更好的学校学习到更好的技术,所以,我们学校专门打造了一个高考辅导团。,里面的人,几乎全都是这几年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工作任务,只是研究高中阶段的知识,甚至,按照他们的分析,去采高考出题的范围,题型……”谢凯把子弟校的情况介绍了一番。

以前就听过红旗机械厂子弟校有个猜题团队,现在通过谢凯听到更详细的,华清大学的领导们那表情,可就丰富了。

李新看着谢凯,不高兴地说道,“你们这完全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且也不公平……”

“李书记,高中为高考而学习,我不反对。但是说不公平,这话我就不赞成。”谢凯根本就不怕李新这个学校书记。

“哦?你到说说看?把我们说服,一切都好说。”李新倒也不生气。

“大学面向全国选拔学生,高考成绩几乎是唯一依据。要想进入最好的学校,就必须在高考中有更高的分数……”谢凯平静地说道。

学校领导无法反驳。

事实就是这样子,这跟国外不同,至少来说,相对公平。

国外顶尖大学,身份资产什么的也是评判标准。

“至于不公平,确实有些不公平。如果跟首都这些地方比,我们那里的师资力量,更差,如果没有高考辅导团,我们上百人,能考上大学的,都不会到三分之一。我们这一届,英语老师,只是一名中专生,而且还是工农兵学员……”谢凯娓娓讲述着子弟校的情况。

相对来说,他们有高考辅导团,是比其他地方跟单位好很多。

但是比起首都这些师资力量雄厚的,他们就差了很多。

“如果非得说,只能说我们单位管理者英明。”虽然之前郑宇成只是为了压榨他,确保他的成绩,才给弄了高考猜题团队,但是今年高考的成绩,跟之前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算是无心插柳了。

“而我们子弟校,由于平时很少娱乐活动,为了打发无聊时间,所以就只能去找自己打发时间的。从小玩无线电,玩机械什么的……这也是我们子弟校上大学,选取的几乎都是这些专业的问题……很早之前,我们就听湖北讲这些专业的东西,知道我们需要掌握什么,这也是我们单位需要的……”

“所以,你才提议,让大一新生就参与到项目研发,他们在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在实践运用中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从而自主去学习一些课程中没有设置的……”谢凯说道。

他没有提在几十年经验总结后,国内顶级大学采取大类招生的政策。

那种招生政策才是最好的,学生进入大学,先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充分了解专业后,再根据自身兴趣与能力来选择细分专业,这样可以降低高考志愿填报的盲目性,同时,也能在毕业时候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毕竟高中生,对于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根本就不是非常了解。

甚至他们连自己的兴趣什么的都不考虑。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非常痛苦的。

大类招生,这太过超前了,现在国家依然是按照计划招生,专业等选择,依然被限制。

中科大少年班的宁铂,这位中国第一神童,现在正在中科大苦苦挣扎。

就因为这神童喜欢天文学,而中科大却把他限定在了理论物理这个他并不喜欢的专业上,最终,这位神童出家了。

之前谢凯也想过,去找宁铂,宁铂对天文感兴趣,完全可以引导他向着雷达等技术领域发起冲击……可最后谢凯还是放弃了找这位神童。

因为他连研究生考试都不敢再参加。

想到这些,谢凯叹了口气,“领导,如果学一门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这很痛苦。如果领导们有时间,可以关注一下当年第一神童的宁铂现在的近况,分析一下原因……”

宁铂全国能看到报纸的人都知道。

更不要说教育界了。

那是中科大的一个响当当的招牌。

学校领导们面面相觑,心中却翻起了滔天巨浪。

“你至于吗?不就是为了帮你宿舍几个同学得到机会,非得说得这样冠冕堂皇!”陈铭善有些不好受。“你该不会对机械不感兴趣吧?”

谢凯可以说是陈铭善最看重的一个学生。

在当初大压机设计上,谢凯提出的大压机结构,让二重跟华清机械系的设计人员沟通后,把原本设计推翻了,同时,现在,华清大学也在预应力钢丝缠绕技术上面攻关。

要投产6.5万吨大压机,这些技术跟结构,都需要更多的研究。

所以,陈铭善认为谢凯在机械领域是有着非常强的天赋的。

今天谢凯说的这些,跟之前听到谢凯宿舍同学说谢凯看的是管理类型的书,都让陈铭善心中蒙上了阴影。

“主任,我真心对机械没有多大的兴趣。”谢凯知道陈铭善想什么,之前不同意他请假,也是为了让他更快进入到项目研究中去。

可他,却没法解释。

陈铭善的脸,瞬间就阴沉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