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702 航母秘闻

重生军工子弟 702 航母秘闻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么多?他们不过日子了?”郑宇成的眼珠子如同牛眼。

其他几位大佬都是见过了大世面的,但是听到这个数,也是呼吸急促。

伊拉克人疯了,完全是不打算过了?

谢凯有些失落,“才26亿多美元?居然没有超过30亿!”

有些不甘心。

这是一锤子买卖啊,伊拉克人在提克里特师的建设上,投入了数百亿美元,即使算上前面卖给伊拉克人的装备,加起来也不过五十亿美元……

要是全部都是采用中式装备,等到海湾战争,就能清楚地看到中美之间武器装备的性能差距在什么地方,如何来避免这些问题。

苏联解体后,美国一直到满世界到处煽风点火,谁不听话,就大棒子揍人家。

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甚至GDP超过美国时,美帝就会搞事儿了……

“你得有多贪心,用个才,还说居然没超过三十亿美元。”郑宇成很知足了,“今年咱们国家的军费,这都占了四分之一还多。”

“不说这闹心的事情。”谢凯马上让郑宇成打住。

老家伙估计又是想要说航母的事情了。

“咱们还是讨论一下,关于伊拉克人要求所有武器装备两年内全部完成交付的事情吧。伊拉克人这次有些急,按理,他们现在没钱了,不会这样的。”谢凯的话,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伊拉克人的行为太过反常了。

按理,在没钱的情况下,更应该节省经费。

“两年内,可以完成交付吗?”郑宇成问汪贵林,他对整个基地跟相关合作单位联系更紧密,了解生产实力。

“努点力,可以。”汪贵林说道。

郑宇成看着谢凯,“不管他们是什么原因,都不管。只要钱进我们兜里就行了。”

“老汪,现在又一笔二十多亿美元的订单,抛开成本以及给兄弟单位的利益,我们至少十多亿美元,这个搞航母够了吧?”齐志远一点都不死心。

“现在根本就不到时机。”汪贵林不松口,杨倩的眼神,更是开始带杀气。

谢凯有些不明白,怎么突然间,基地就开始讨论航母的事儿了。

看起来还有了眉目。

“咱们的战机项目跟运十改型,需要的经费都不是小数目,必须持续投资。另外,6.5万吨大压机也即将启动,这又是数亿……”杨倩冷脸说道,“同志们,咱们的小金库,看起来是有钱,不过比起我们需要投入的,这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得省着点……”

谢凯瞪大了眼睛。

这特么的还是杯水车薪?

开玩笑吧!

整个基地,一年的研发经费投入现在都还没有超过10亿美元,691厂那边每年都可以提供数千万的利润了……

“你们在说航母,咱们国内不是早就下马了?”谢凯疑惑地问道。

听谢凯问,齐志远顿时就来了精神。

要是谢凯同意,这事儿能搞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谁告诉你咱们国内的航母计划下马就不搞了?”齐志远的话,让谢凯更疑惑。

78年海军发展会议上确定,海军的建设方向,主要是近海防御型海军。

有限的经费需要用到刀刃上,核潜艇项目,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虽然还没法服役,那是国家三位一体核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空军缺乏远程战略轰炸机的情况下,只剩下路基远程战略导弹的核打击。

所以,海军的大部分项目下马,经费全部向着核潜艇倾斜。

航母是海军中最耗费资金的,自然不可能继续下去。

谢凯从来没有听说过八十年代国家还有航母的项目,毕竟国内连制造五千吨的大型军舰经验都没有,更不要说几万吨的航母,加上配套的舰载机,护航舰队等,这成本,让海军不穿内裤都支撑不起。

“69-72年,国家启动了航母计划,后来因为经济原因,为了确保718工程稳步推进,下马了……加上后来下马的众多航空项目,一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建造出航母,国内没有合适的舰载机可用……”

齐志远从头到尾给谢凯介绍着国内航母计划的情况。

“77年国内经济问题突出,第一次对全面军工项目进行了排查,对于性能指标过高,国力暂时无法支撑的,要么调整性能指标,要么下马,保留技术研发能力……而进入80年代后,很多调整后的项目通过实验,成本太高,不符合国家使用需求,性能指标无法达到,再次调整……航母作为早就下马的项目,本来没有什么事儿。七十年代,咱们国家跟英国关系好,当初是谋求与英国合作,建造排水量1.5~1.8万吨的直升机航母,以英国42型驱逐舰或者我们改进设计后的51型驱逐舰编队,载鹞式战机,主要用于反潜……”

“还有这样的计划?”谢凯觉得,他之前知道的太少了。

中国跟英国谈判,引进42型驱逐舰的事情,谢凯是知道的,只不过,英国人一开始漫天要价,结果在马岛海战中这玩意儿被阿根廷空军给击沉了,中方也就放弃了。

但是直升机航母的事情,谢凯真的没有听说过。

“怎么没有?83年香江那边媒体报道过一次大陆垂直起降型(CVHG)2万吨级航母的想象图,被估计在85年使用,190X40X8m,30kn,20-25架垂直起降飞机与直升机,机库170X25m,甲板180X30m;前后各一个升降机,8个直升机起降区,小斜角起飞甲板。右侧的舰桥中间一体化烟囱,后部一个格桅,舰桥前后各一个8联防空导弹发射装置。烟囱前面的最高处一个远程雷达……”

“这不是扯淡么!”谢凯一点都不相信,“香江媒体,报道一些豪门的狗血啥的还行,这些能信?”

打死谢凯都不相信,要真的有,如此说得有鼻子有眼的,现在中国没有航母?

用得着他们来插手?

“这是事实。当初在702所实验水池里面的航母遥控模型被拍了……”汪贵林叹了口气,“当初泄密了。歼九也被香江的媒体给挖出来了。”

谢凯目瞪口呆。

果然,历史有太多真相被隐藏了起来。

中国的航母计划,居然都已经到了试验模型的阶段。

“海鹞与大山猫,重型直升机超黄蜂,海标枪防空导弹这些,本来都是为航母配套的。可惜,海浪英国人不卖;海标枪又太贵;79年计划购买直升机,70架BEEL212/412,价格都谈妥了,英国人不愿意卖,漫天要价,后来法国人杀进来了,愿意提供技术,所以,最终只引进了超黄蜂,国内上马了直-9……”郑宇成也把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

谢凯觉得自己还是太过天真了。

以前网络上,哪里看到过这些东西?

“其实,直升机航母,已经是我们国内的第二个航母计划,也就是前两年下马的。”齐志远见谢凯震惊,心中暗爽,“而这一次,也不算是航母计划,只是一次预研工作跟项目论证……”

“所以,你们就准备把这个给弄成研发项目?我们国内连五千吨级大军舰都无法制造出来。怎么造?别的不说,仅仅是航母的飞行甲板用钢材,咱们能制造出来?或者说,航母建造过程需要使用的焊接工艺等我们有?难道继续出钱?”谢凯总觉得,一切都得等瓦良格回来才能开始航母。

中国的航母,就从瓦良格起步。

齐志远等人一阵落寞。

谢凯这是给他们沸腾的热血泼上了一盆冷水。

“我知道大家的想法,但是我们在这方面一点基础都没有,要搞,太难了。还是再等等吧。”谢凯比谁都更迫切希望自己的海军拥有航母,“连航母结构都弄不清楚,怎么设计?”

没有航母的海军,那还能叫海军?

哪怕是当初看着老毛子那艘库兹涅佐夫号一航行,漫天黑眼,也行不是?谁敢说那玩意儿不够强大?

尤其是让谢凯记忆最为深刻的一张图片,那也是整个中国无数人痛心的一张照片——1980年5月,时任副总参谋长的中国航母之父刘老将军,在参观美国CV-61突击者航母时,美国为了保密,不让上船参观的中方人员靠装备太近,刘老将军在规定距离,踮着脚看美军的先进设备……

为的,只是看得更清楚。

即使这样,最终,刘老将军还是没有登上中国自己的航母。

有机会,谢凯如何能不让老将军登上自己的航母,想看啥看啥,看不着,就把设备拆了给他看,还踮脚干啥?

“现在就需要钱,买艘航母回来咱们拆解,研究测绘……”齐志远不甘心地说道。

“哦?”谢凯来了劲儿,“要是这样,完全可以吗。买二手的旧航母,看看里面结构情况,也不错。”

“澳大利亚购买的英国尊严级航母墨尔本号,82年退役,去年卖给韩国人用来拆卸。韩国人觉得拆解要亏钱,准备再次卖出去……”齐志远看着谢凯,“他们的要价有些高。”

听到墨尔本号,谢凯更是来劲。

这玩意儿,可是中国设计人员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航母结构的。

“多少?”

“1500万美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