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708 百亿经费依然不够.追赶国际的时间更不够

齐志远看着谢凯,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很想告诉谢凯,交换回来的F-14,容不得有任何的散失,否则再也搞不到了。

美国人不可能提供F-14,即使提供,价格也不是404接受得了的,不然国家就买回来了。

“齐叔,我总觉得咱们搞航母,现在时机不太合适。”谢凯还是说出了这话,“我们经费不够。差太远了。为了航母,舰载机什么的都得搞……”

“海军相关部门也会配合,又不是我们一家搞。”齐志远一直都感觉谢凯在抵制航母项目,虽然说,用话挤兑着同意了,对F-14都不怎么上心,就知道他对航母的不待见了。

“海军能出多少钱?”谢凯惨笑一声,“运十到现在,都没有任何订单,继续下去,难道继续由我个人掏腰包买飞机飞着玩儿?或者咱们基地买?根本就用不上……”

“困难只是暂时的。”齐志远底气不足地说道。

两人的谈话,就这样结束。

谢凯决定,不管他们怎么去搞航母啥的,老老实实地回学校上课去,距离期末考试的时间不长了。

“真从阿富汗走?”郑宇成等人都觉得战机从波斯回国,走巴基斯坦更安全,不过却不好跟巴基斯坦沟通,一路飞过,要通过太多防空雷达站了。

巴基斯坦跟波斯也不是很对付,边境同样有摩擦。

美帝更是有不少人在巴基斯坦,中方搞到F-14,绝对不能让美帝知道。

汪贵林把跟哈扎里沟通的条件介绍了,基本上波斯人同意了用歼-7交换F-14的条件,中方给地红旗导弹改造技术,波斯人把他们报废的F-14所有零配件跟这些年研究出来的技术资料提供给中方。

这是一次对于双方都极其有利的好处。

当然,波斯也要求,中方搞出来后,得优先提供零配件给波斯人。

他们也没要求中方技术共享,还算厚道。

“那边经营这么长时间了,阿富汗的苏联军队,防空力量主要集中在南部靠近巴基斯坦的区域,西边跟波斯接壤的区域并没有太多的防御,只是地面一些哨所……”谢凯说道。

“佣兵团主要是在东北区域活动……”汪贵林提醒谢凯。

“不,西南区域同样有业务。”谢凯说道,“具体的,可以跟廖东联系,跟他们沟通后再拟定,我反正得上学了。”

谢凯说完,就准备起身离开。

无论是跟易卜拉欣签这次规模庞大的军售合同,还是跟哈扎里秘密签订歼-7换F-14的交易合同,都没有他的什么事儿了。

再不回学校,这次期末考试,不用想,就会挂科。

搞不好他就会成为华清大学建校来第一个被辞退的学生。

“谢凯,你再等等。”郑宇成叫住了谢凯。“你对航母项目并不支持?”

“郑叔,您这可冤枉我了。”谢凯看着郑宇成,不知道老家伙又反哪门子的邪了,“咱们不是在为航母做准备了么。”

“少说这些,一开始你就不同意,现在搞到F-14了,你那边有渠道,却不用,非得走阿富汗冒险……”郑宇成不爽地说道。“你说说,怎么想的?难道海军装备不重要?”

其他人就坐在一边看着,喝茶的喝茶,抽烟的抽烟,好像跟他们没有啥关系。

谢建国想给谢凯使眼色,被汪贵林瞪了一眼,也只能点上一支齐志远递过来的烟,望着窗外已经开始落叶的白杨树。

看着郑宇成,再瞧着其他几人偷偷瞧自己,知道他们的想法。

第一次,他这样反对一个项目。

“海军装备很重要。”谢凯平静地说道,“但是不能因为重要,我们就得砸钱进去。咱们404到现在,可以说完全是因为多种巧合……如果没有两伊战争,我们哪怕搞出359坦克,也不过勉强混个温饱,养活整个基地三万多口子人……”

“我知道大家的想法,一百多亿的资金,存银行,利息一年都能有二十多亿,觉得我们的资金足够多了,什么项目都想要插手一番……”谢凯知道他们的想法。

他自己原本同样是这样的想法。

404的项目,涉及到基础研究领域很多,材料,热处理技术,焊接工艺,机械制造等先进技术的研究领域……

整体项目,从陆军的坦克、装甲车到航空领域的战斗机、运输机;再到航天领域的导弹,火箭炮;现在更是开始把手往海军装备项目中伸。

如果只是搞个导弹驱逐舰,谢凯还不会这样反对。

一上来就特么的航母。

有航母了,你得有舰载机,有预警机、反潜机、有远程防空雷达吧?

有了航母,要出海,你得有护航的战斗编队,有补给舰队吧,甚至还得配备水底保护的核潜艇吧?

常规潜艇那点航程,能跟上航母浪多久?

还没出门几天,就得回老窝加油,不然就趴窝。

更不要是航母涉及太多领域,就连动力系统,基础材料都不是一点钱可以搞定的。

所有的一切,都得花钱。

只能等,等国家技术积累够了,有钱了,再搞。

现在搞,就得404掏大多数的经费。

这一百多亿,够么?

“我们的时间不能再浪费了。现在不搞,只会跟国外差距更大……”郑宇成听了谢凯满是怨气的这些话,喃喃地说道,“钱的事情,可以想办法。”

“想办法?怎么想?两伊战争马上要结束了,傻大木已经不想打了,缺钱!”谢凯带着怒气说道,“以后还指望这样规模的武器出售?想都别想。”

“咱们不是还有民用领域的项目吗?再等几年,利润就上来了,嘉峪关的机械工程厂,年后就会投产。”谢建国也安慰着儿子。

“那个一年能搞多少?民用领域,利润远不如军品高,短期内,一年能赚多少?航母一旦展开,需要的资金,将会是海量的。”谢凯不是不知道。

按照他的设想,瓦良格回来,再快都得再等个六七年时间。

到那时候,运十应该可以养活自己了;战斗机项目也能开始回收研发经费,国内技术水平积累到了一定的时间。

把瓦良格拖回来,继续建造,完全有可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前就让海军拥有一艘航母。

舰载机可以从大毛手中购买,动力系统可以从二毛手中把他们拆下来的给偷偷弄回来,然后再一边研究一边改进。

可现在,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材料、大型行吊、十万吨级的船坞等一切,都需要搞。

没钱,搞个球!

“谢凯,你的想法是对的。”汪贵林点了点头,“咱们确实搞了太多项目。”

“不仅是搞得太多,而是根本就没有充足的技术储备!有限的经费,应该用到刀刃上。”谢凯最担心的就是这问题,“项目太多,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最终,所有的项目,都会受到影响……”

这问题,这段时间讨论不少。

整个基地没有太多规划,只要手头经费目前允许,就上马。

而真正出成果的,并不是太多。

“你不要忘记,我们背后站着整个国家。”郑宇成提醒谢凯,“如果只是我们一家单位,无论如何,都没有可能支撑得起。”

“你以为,我们挖人挖这么厉害,没有上级的默许跟善后,404能发展到现在的程度?”谢建国也开口了,“军队需要忍耐,国防建设不能停。我们手中有着上百亿经费,不花出去,你觉得,最后会怎么样?”

谢凯沉默了。

他不是不知道,可这样搞起来,到时候资金需求的压力,会让人疯狂。

“我们都知道,这对资金需求有多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压力大就不去搞。陆军、空军、海军,都是我们国防的重要组成力量。中国的苦难,就是从海上来的……”汪贵林叹了一口气,“谢凯,你看看这张照片吧。刘将军希望你有时间时,去见见他……”

谢凯接过照片,整个人如同遭到雷击。

照片中,一名穿着没有佩戴军衔的矮个老人,踮着脚伸着脑袋去看一名美军飞行员旁边的航母设施……

“中国不搞航母,我死不瞑目!”

那位老人的话语,在谢凯脑海中回响。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搞的航母的目的。只有航母计划启动,护航编队的导弹驱逐舰、护卫舰等,才能加快进度……而我们搞航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也没有提多长时间搞出来……”郑宇成铿锵有力地说道,“国家现在没钱,也没有精力搞。反正早晚都要搞,以后搞,同样也会遇到这些问题……”

“行了,搞就搞呗……”谢凯不想听下去。

道理谁都知道。

钱不够!

不算技术研发成本,现在一支航母编队,怎么也得几百亿。

哪里去搞钱?

他反正是没有任何的底气的。

“你自己好好琢磨一下吧。”汪贵林没有勉强。

谢凯依然不说话。

整个基地,所有的项目,未来消耗的经费都不是小数目,尤其是信息化这块,对于整个404来说,都是属于弱项。

不能不继续发展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