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724 小伙子.你好像对可变后掠翼很有意见啊

“对,我们旅需要进行演习,来寻找我们的不足之处。”唐鑫点头说道,“特战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模仿苏军,一部分模仿美军作战……”

唐鑫介绍着情况。

在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就是苏联跟美国。

苏联的钢铁洪流,大纵深装甲合成突击等作战风格,让整个世界颤抖。

而美军,目前虽然在国际上不如举行了“西方-81”军事演习的苏军那样让人害怕,不过美军的装备信息化程度很高,特别是超视距打击等,让军方一些有远见的领导觉得在同等规模下,美军的战斗力要强于苏军。

所以,才有了特种旅的出现。

这是一支一般按照苏军模式训练,一般按照美军模式训练的部队。

谢凯完全没想到,事情发展到了现在的程度。

“特战旅有先进的坦克?”谢凯问道。

“359坦克跟363装甲车,还有远程炮兵等支援;单兵配备前卫防空导弹,天剑反坦克导弹……”何超得意地说道,“这是模仿苏军的部队……”

“黑鹰直升机是美国引进的,如果再加上f-14,就能来一场演习……”

“空军对抗陆军?”谢凯有些不理解他们的想法,“苏军的空中力量可是不容小觑,而且装备的苏-27等战机不比美军的差。”

“搞太大,咱们的经费承担不起。”杨斌摇头说道,“一步步检验。你们的f-14战机不是有波斯飞行员?他们可是美军培训的。”

“咳!咳!”郑宇成见谢凯跟对方聊得投机,急忙咳嗽提醒谢凯。

叫谢凯来,是他们不好拒绝,谢凯人年轻,拒绝了就拒绝了,也不会面子过不去不是?

年轻人,应该被原谅的。

谢凯不知情缘,无奈下,郑宇成等人让唐鑫他们先等等,他们讨论一番再说。

尤其是说三架f-14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明显就是推脱之言。

“你知道不知道,他们这次的实弹演习,都是使用我们研究的最新型炮弹等?”汪贵林问谢凯。

谢凯摇头,表示不知道。“这是好事儿啊。他们消耗的越多,咱们也就能卖越多。”

“好个屁,都得成本价!甚至我们还得补贴他们,每打一发炮弹,咱们就得亏好几百。”郑宇成抱怨着。

谢凯真不知道还有这事儿。

也没人给他解释,显然,这帮子老家伙跟上级领导有什么背后的交易,谢凯也懒得打听。

“其实,我觉得吧,这也花不了多少钱。这支部队在这边,对我们的持续改进是有着很大好处的,伊拉克那边虽然有着不少的实战数据反馈回来,但也不是所有的武器装备都能全面反馈。他们对先进的武器使用,水平实在太低。”一说到两伊战争,谢凯就不得不吐糟。

两国都是装备着全世界最先进的装备,然后打了一场低水平的战争。

“说得倒是轻松。一场演习,至少几千万没有了。”杨倩抱怨着,随后埋怨着郑宇成他们,“还不是怪你们,当初要同意,搞得他们隔三岔五就搞实弹演习……”

“……”谢凯无语。

他们不会给自己解释的。

他敢肯定,原本郑宇成等人跟上级谈条件,觉得占了便宜,现在才发现吃亏了。

特战旅那可是国内全军的尖子,都是由优秀基层骨干士兵跟军官组成的。

否则,上级怎么舍得可劲儿地给子弹跟炮弹来培养他们?

“那几架f-14,也得培养飞行员,平时都要飞的,答应他们,应该没有问题吧?”谢凯不解为什么这些老家伙不同意。

反正都得消耗资金。

现在海军那边没钱,经费都得404承担,全部是算在航母项目中的经费的。

“就怕他们天天搞演习!你得知道,祁连山很大!他们的演习不是在基地附近,动不动就跑几百公里。”郑宇成哭丧着脸。

“天天演习,也不能动不动就要战机不是?”谢凯可不相信,即使上级重视,也不能让他们天天搞实弹演习。

不然,这个旅一年的弹药消耗,将会超过一个集团军了,非得把军方搞垮不可。

“他们说美**队,步兵班都能呼叫营级炮火支援,也学着干,从两个月前,特战旅编制完成,就搞了几次演习,那一场演习,所有部队都全部参与,如果不是咱们不同意,地红旗导弹都会让他们打好几发……”汪贵林的话,那是绝对可信的。

谢凯目瞪口呆。

这是特种作战旅?

完全就是土豪部队,上级怎么想的呢!

在军费紧缺,部队装备急需升级换代的情况下,这样一支部队的消耗,那是非常恐怖的。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国外在战争中,一直都是这样。当年朝鲜那边,美帝的炮火可不是吹的……”郑宇成叹了口气。

他上过朝鲜战场,装备先进的美军强悍的火力,让所有参与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人都是记忆犹新。

“部队首长是巴不得他们进攻火力越强越好。毕竟,这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支蓝军部队。”汪贵林也摇头表示无奈。“而唐鑫,又是在美国喝过洋墨水的。”

谢凯除了最开始去过一趟特战旅的指挥部,一直都没有去过。

特战旅的具体情况,他根本不了解。

部队的事儿,他没有那么上心,搞出先进的武器装备,才是他们国防科技工作者的事情。

“这些不重要,咱们应该支持他们。国外的装备再先进,我们得到了又如何?研发出适合我们部队作战模式,使用习惯的武器装备,才是最合适的。”谢凯说道,“f-14的作战性能,并不一定适合我们部队跟国情,肯定需要修改……”

再先进,不适合国防需求,都没用。

就像苏联有很多黑科技,任何一种拿出来都会让人惊叹,可很多东西,最终都是停留在图纸阶段。

同样,苏联武器设计都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顶级配置的超高性能,一种就是价格低廉,只保留常规功能的简化版本。

原因无他,就为了再次爆发战争,可以装备庞大数量的军队。

解放军没法这样搞。

部队规模太大,所以85年开始,国内就已经在执行百万大裁军的战略,部队规模从原本的400万裁减到300万。

为的,就是把节省下来的军费用到部队改善武器装备上来。

到1985年,解放军军费191亿,大约67亿美元,只占美**费的2%,更是只有苏联军费的一个零头。数量上,是美军的2倍,跟苏联军队数量差不多……

404也算是捡了便宜,359坦克性能出众,如果没有裁军节省下来的军费,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可能出口转内销。

359坦克价格太贵,一辆359坦克,如果按照外销的价格,就能装备至少4辆79式主战坦克了。

“所以,f-14完全可以用到演习中。这也可以给我们国内提供新的作战实验,对于我们改进超七项目有着很大的好处。f-14属于多用途重型战机,不仅可以对空,还能对地,甚至可以挂载反舰导弹等……”谢凯觉得,不能为了节省那一点经费就不让f-14参与到演习中去。

“这玩意儿,成本太高了,咱们还得用于研究……”

“他们又不是天天要。空地一体化作战,也是探索。相对研发一款武器装备来说,这点成本是可以承受的。毕竟我们国内尚未有重型战机不是。”谢凯说道。“比如作战过程中,f-14的机翼固定到什么角度可以发挥出什么样的性能……如果不试验出来,我们要仿制,能解决可变掠翼的无机差动吗?苏联在这方面就因为技术差一些,变掠翼在变换角度的时候,显得生硬,这也是为什么在新一代战斗机的设计上,苏联放弃了后变掠翼设计的原因。”

三代战机之后,变掠翼战机,只有f-14,没有其他的型号。

苏联的变掠翼飞机数量很多,米高扬、苏霍伊、图波列夫这三大设计局,全部都设计过可变掠翼。

尤其是图波列夫设计的图-22m中程战略轰炸机以及图-160战略轰炸机。

轰炸机跟战斗机不同,需要的是航程跟载弹量,机动性能差一点都不会影响。

战斗机则是需要灵活的机动性能等。

“相比较,我们开发无机差动技术的成本更高,还是让作战实验来得出数据更改设计成本更高?”谢凯问着众人。“而且,可变掠翼已经被证实,并不是非常适合飞机未来的发展,哪怕优势非常明显。”

成本方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可变掠翼是否符合未来发展,基地的人并不清楚。

但是技术复杂,要搞定很难,他们都是知道的。

“你很不待见变掠翼啊?”郑宇成看着谢凯,皱眉问道,“国内一直都没有攻克这种技术,现在咱们有参照,研发起来,就容易很多了。”

“对啊,如果把这技术吃透,再把这种技术用到轰-6等轰炸机上面,可以提高不少的航程……”谢建国也开口说话。

平时他说话的时间不多,毕竟他是谢凯的老子不是?

“难道就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技术,不管这技术是否符合未来发展,都要花费大价钱去研究?”谢凯有些怒了。

在有钱的情况下,研究这些技术是有好处的。

比如后变掠翼的特殊性,要想让战机兼顾高地空性能,符合空气动力学特性,对于技术要求也就更高。

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技术,已经属于过时了。

“诸位,咱们都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如问问专家的意见?”汪贵林见谢凯跟郑宇成有要吵起来的趋势,急忙开口说道。

基地确实有想法要攻克可变掠翼的技术。

“之前国内不是没有项目,强-6强击机,就是国产后变掠翼战机项目,最终也就因为可变掠翼无法解决而不得不下马。”谢凯看着郑宇成,必须让他们打消不切实际的想法,自己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基地项目研究方向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点歪了的科技树,必须扼杀在尚未萌芽的状态下。“强-6下马的原因,大家都清楚吧?”

“正因为强-6下马了,咱们才需要攻克这种技术。”郑宇成不满地说道。“强-6的设计性能指标,比国内的各种机型都高了不少。”

“高了不少?但是技术难度呢?”谢凯一脸鄙视,“正因为是无法搞定变掠翼技术,所以不得不下马!”

强-6强击机下马,可以说是必然。

虽然设计性能指标很高,载弹量可以达到4500公斤,作战半斤超过900公里,不过就因为后变掠翼技术无法解决,最终导致了下马。

强-6是对苏联米格-23的逆向工程,设计性能指标优于米格-23。

但是,在逆向工程中,国内技术不过关,变掠翼机构相比米格-23,超重12%,严重影响了载油量跟载弹量,从而影响作战半径。

不仅是这一点原因,可变后掠翼的控制系统,国内也没有解决。

只要404想搞这个,这两方面,就必须得解决掉。

“我们不能因为技术难度大,经费需求高,就看不到可变后掠翼的好处不是?”齐志远看着谢凯,他担心的是谢凯会以此为借口,反对整个f-14逆向工程。

没有f-14,国内还有什么机型可以上以后搞出来的航母?

齐志远原本不想说话的,从当初航母项目开始,谢凯就反对,哪怕只是一个预研,进行配套等的准备,谢凯都反对的厉害。

f-14战机如果搞成功,不仅是海军可以用,空军同样可以用的。

谢凯要真反对的厉害了,到时候这真的会受到严重影响的。

“好处确实有,缺点同样不少。齐叔,如果真的可变后掠翼有前途,您觉得,全世界最先进的战机,会都放弃这样的设计?别的不说,就连美国人,也都开始用f/a-18来替代f-14了,83年开始,美国海军除了对已有的f-14进行升级,接收的可都是f/a-18……”谢凯为了反对可变后掠翼的使用,也是拼了。

f-14的仿制可以做,但是绝对不能因为可变后掠翼技术太复杂拖累进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