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743 惊动沈鸿部长的6.5万吨项目

重生军工子弟 743 惊动沈鸿部长的6.5万吨项目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凯,这对你来说,是件好事,对我们404也是好事。”旁边的汪贵林开口了。

他不是开玩笑,而是很严肃地告诉谢凯。

“这代表军方高层认可了我们这几年干出来的成绩,同时,也接受了你是基地接班人的事实。404的人事变动,只要不影响到发展,上面不会太过干涉;同样,搞什么项目,上级同样会继续给予现在这样的支持……”郑宇成也收起笑容,严肃地说道,“这是所有人一起努力为你争取到的。”

“现在并不合适,领导知道就行了。”谢凯心中感动,却摇头。

他们的情谊,自己心领了就好。

“我知道你们的想法,非常感激你们。不过有些问题,得考虑,那可就是我的年龄。如果我现在是四十多,哪怕三十多,问题都不会太大……”谢凯见两个老头还要说什么,阻止了,“本来我们单位就让很多单位嫉妒了,谁家小金库有我们这么多资金?”

“可这些,都是你一手促成,你应该得到的荣誉。”汪贵林急忙说道。

他们知道会有风险,会给谢凯带来不少麻烦。

风险跟收益是成比例的。

让谢凯现在就开始,到时候跟各个部门的相关领导都熟悉,更重要的是避免以后因为老一辈退休后,上级把权利收回去,404发展艰难。

还有一点就是一帮老家伙的私心把谢凯推到前面,他毕业后,别的单位不可能要他。

想抢人?

行啊,你们能给谢凯什么?

直接就是我们基地的接班人,而且还是有着很大的权利。

国内那家单位能干这样的事情?

即使想这样提拔年轻人,也不可能。

“这是我们所有人努力的功能。我虽然提出了项目,卖出去了武器装备,那都是科研人员艰苦奋斗,管理干部努力提供后勤……汪叔,郑叔,这里没有外人,咱们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整个军工领域的保密单位,很多国宝级的项目带头人,外面几个人知道名字?他们为什么愿意?”谢凯这话完全是发自肺腑,“如果为了荣誉,为了名声,我自己在外面搞,更舒服不是?反正咱们基地,到管理委员会也就到头了。”

谢凯说的是事实。

除非他能升到国家级,否则,外界的什么,都不重要。

“他不愿意,就算了吧。”郑宇成叹了口气,给汪贵林投去了个眼神。

逼谢凯太厉害,这小子会跑。

跑出国了,估计要抓回来都不容易。

“不愿意?”龙耀华以为汪贵林跟郑宇成两人深夜找自己,有什么要紧的事儿,“他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没有这个,领导的支持,也不会少不是?”郑宇成笑着说道,他有些羡慕地看着龙耀华肩膀上的两颗金星,如果当初不选择到404,他也得有两颗金星吧?

可惜了,郑宇成这辈子,都跟将军没有缘分了。

只能是两毛四的大校。

这是他不情愿穿军装的原因。

“他知道,我们单位属于绝对保密的基地,如果谢凯让太多人知道,国外情报部门盯上他,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活动轨迹推测出我们的一些保密项目……”汪贵林解释着。“甚至还会把一些处于绝密的基地位置暴露。美国跟苏联,都有覆盖全世界的卫星网络。”

“确实有这样的可能。”李明山点头说道,“看来我们的考虑,还是有欠稳妥。”

他本来就不是太同意,担心把谢凯现在就捧太高,让这小子膨胀起来。

谢凯很多时候做事,并不稳重。

龙耀华点了点头,不说话。

“对了,首长,大压机搞好后,我们的运十原本采用分段锻造的很多关键部分都改掉了,是不是帮帮忙,给弄点订单?”郑宇成厚着脸皮,笑着问龙耀华跟李明山。

“运十可是民航客机,你们得找民航总局去。”李明山摇头,“现在军方不会过问其他事情。免得到时候西方国家有拿这个说事儿,而且军政本就该分离……”

“运十现在哪里还是民航客机,军用项目!比如,空军需要的大型运输机;空降部队也需要……”

“生产出来了么?”李明山一脸鄙视,“你们手头那么多经费,还盯着这点不多的预算,好意思不?”

“运十没有订单,这搞着没劲儿不是?要不,订购那么一两架试验试验?”

“没钱。”

“可以欠着……”

“滚!”

李明山真的怒了。

郑宇成这脸皮是越来越厚了。

“现在这样发展下去很不错,不过运十不太适合军用,除非他们在宽体客机技术上取得突破,生产出样机。”郑宇成跟汪贵林走后,龙耀华看着李明山,“同样,更多的项目也能取得突破,可部队现在的军费还在不断削减……”

“唉,等着吧。像404跟海军合作搞航母那样,预研呗,先建立关键配套,提升配套,争取等到过了军队的忍耐期,国家有钱了,咱们直接就开工建造,如同下饺子一样建造军舰,一年建他几十艘!”李明山叹了口气。

没钱,没技术。

只能这样慢慢来。

李明山不知道,几十年后,共和国的军工生产,确实如同他说的这样,052d导弹驱逐舰那样的先进护卫舰,一年好几条;还有现在已经下马的055万吨级导弹驱逐舰同样一年建好几艘,更不说056、054那样的小型护卫舰跟大型海上补给舰。

航母要建多少数量,谢凯都不知道。

他重生的时候,辽宁号刚刚形成战斗力;第一艘完全国产的001才下水开始舾装,001航母的升级版002正在建造,据说新的一艘核动力航母已经开始铺设龙骨……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大压机等配套工艺设备建设完成。

404启动航母预研项目,同样也是为了技术。

现在即使有钱,有技术建造出来,最终,会因为每年庞大的维护保养开支而用不起。

航母舰队去南海小池塘溜达一圈,成本都是以亿计数的。

“那个先不想,需要提升的配套产业太多了。404那边也不可能承担所有开支,他们也承担不起。”龙耀华叹了口气,“如果国内多几个404这样的单位,所有的军工企业都可以自筹研究经费,多好。”

“那不可能。”李明山摇头,“没有哪家单位的领导有郑宇成这样大的魄力,在基地面临解散,工资都发不起,敢把所有的一切希望堵在一个17岁的孩子身上。”

“所以404有今天的局面。即使其他单位负责人有这样的魄力,又有谁能支撑?谢凯就只有一个。”龙耀华当初可是亲自经历郑宇成把所有的宝压在谢凯身上。

那时候,他从来都没有想过,404会走到这样的程度。

三年时间都不到!

继续发展下去,能到什么程度,不仅是龙耀华期待的,也是很多军方领导期待的。

现在国家没钱,所有的钱都用到经济基础建设上面。

军工科技方面的投入都很少,除非一些特别核心的国家会投入不多的经费,保持研究的持续,很多领域,都只能靠着少得不能再少的经费慢慢发展。

“可以推广,不放项目自主权,他们可以学404这边,在民用领域方面扩大自主经营权,利用民品的利润,来发展军工……”李明山突然说道。

龙耀华看着他,“我也在琢磨这个事儿,下来后,我们可以跟老郑他们沟通沟通,让他们多带着其他兄弟单位一起,跟他们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小日子都过得不错。”

“确实应该跟他们商量。等明天试机成功,再跟他们聊聊吧。”龙耀华点头说道。

把404模式在全**工单位内推广,利用军工企业现在拥有的技术优势,转为为生产力。

不仅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更能通过产品市场化,技术转换成产品,得到利润,以此提高这些单位的技术实力……

可惜,这太难了。

改革开放开始,军工系统大量订单取消,上级号召各个单位自力更生,真正能有利润的不多。

大家很不适应市场化。

“他们同意了?”谢凯见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回来,开口问道,“刚才沈部长来找我,询问关于6.5万吨项目的事情,你们一直躲着他?”

“一重二重或者华清大学的人,我们都得罪得起,但是他,咱们得罪不起啊。”郑宇成无奈,“很多项目,需要他帮忙给调度不是?毕竟国企跟军工系统不一样。”

“他问什么了?”两人没有回答谢凯的问题,而是关心沈鸿部长找谢凯干什么。

“就是我们基地是否要继续搞的问题。”谢凯把沈鸿部长刚刚找他说的话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其实也就是404在6.5万吨大压机项目上一直都没有明确的态度,人家设计单位可是着急了。

“你怎么说的?”汪贵林问谢凯。“没想到沈部长都亲自过问这个了。”

“大压机对国家工业技术发展有多大的作用,谁都知道,之前国内几套重型的设备,都是由他主持设计的……6.5万吨大压机一旦成功,很多核心设备的核心零部件都需要这个,4.5万吨不够……”谢凯说道。

:

请记住本书域名:。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