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847 集全国之力打造核心机

重生军工子弟 847 集全国之力打造核心机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整个系统里面,增加一条控制电路,通向战舰控制中心。每套导弹发射系统,都有独立的探测锁定雷达,探测距离30公里,直接使用飞盾-359系统的现成技术……”

谢凯画完后,指着图对着众人解释。

飞盾系统最大的弱点就是探测距离太短。

即使是341雷达,在I/J波段的探测距离,也有40公里,这将会给飞盾系统大大增加反应时间。

哪怕是速度3马赫的导弹,10公里也能增加最少10秒钟的反应时间,如同在沙特发生的情况一样,爱国者导弹系统的探测雷达在两百公里外就探测到了目标,飞盾系统直接先展开,然后对准那个方向,目标出现的第一时间就被雷达捕捉到,开始测算数据,瞄准,锁定,不断修正参数,最终才获得那么大的成果。

如果真的是在实战中,没有探测距离更远的雷达,飞盾系统的拦截率根本不会有这么高。

这一点,谁都清楚。

把飞盾系统装在军舰上,其实效果更好,军舰的探测距离更远,完全可以让整个系统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这样一来,整个战舰的雷达系统数据都可以整合在一起。远程发现空中目标,飞盾系统就能先行准备。火力控制方面,导弹发射跟37机关炮的开关相互不会干涉……”谢凯解释着。

“理论上确实如此,还得先进行实验,试一试就知道了。”王衡元依然不敢确定。

看起来很简单,需要做的工作不少。

现在有了总成图,技术人员都明白了具体情况,王衡元把技术设计任务安排了下去,是否可行,很快就能得到验证。

对谢凯的抵触,沪东船厂的技术人员都少了很多。

谢凯可能没有他们这样专业,绝对不是什么都不懂而瞎建议的人。

“谢凯,对不起!”王衡元主动给谢凯道歉。

谢凯看着他,“王总,您没有错哈。虽然我能画出来,这也只是一些想法。是否可行,也需要通过验证才能确定。你们才是专业的……”

“我们没想到,可以这样去解决问题,一叶障目,之前都是想着在甲板上增加面积,来把防空导弹系统安装上去。”王衡元很坦然地面对他们的错误。

思维受到了局限,根本就没有想到可以把战舰的武器系统这样组合在一起。

“王总,您这是谦虚了。大家天天都泡在技术室,没有好好休息,先休息一下吧,疲劳战术下,大家的注意力全部都在手头工作上,有时候多休息,反而是好事。”谢凯劝说着。

这年头的技术人员思维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如同他之前搞出飞盾-359系统,根本就不符合目前的防空导弹系统主流设计思想,之前根本就就卖不出去。

要不是沙特这种对于武器并不是特别了解,只要贵,只要性能好,加上飞盾-359刚好可以弥补爱国者导弹系统的不足,根本就不可能购买。

没瞧着,伊拉克人都瞧不上这东西?

作为后世比较流行的,谢凯清楚,这些东西从最开始的理论变成实战中可以使用的武器装备,需要经历很多质疑,很长时间的研究。

过来人,见多识广,思维就不会受到时代的局限。

“对,不能搞疲劳战术。大家的积极性是好事,休息必须休息好。休息不好,脑袋昏昏沉沉,反而不会有效果。”汪贵林也赞成谢凯的话,“之前我们的科研人员也是这种,最终单位不得不强行下令休息,甚至每天把他们从设计室里面赶出来活动……当他们意识到休息好了才能更有精力,我们的技术研发速度就快了很多。”

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工作。

“时间太紧,不这样,根本没法完成。”顾宝农叹了口气,“我们也知道这样不行,可订单我们不能失去,就连技术研究,也不能停滞。”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顾书记,大家现在这种状况很差,长此以往,身体会出问题。目前国内在军舰设计领域本来就有着很大的人才缺口,每一名技术人员,都是我们军工系统宝贵的财富!”汪贵林严肃地说道,“我们单位内,绝对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

沪东船厂还没有划归404,不是海军装备部不接受,而是到目前为止,404尚未同意接收。

反正卖出去的军舰,404同样有利润分红,何乐而不为?

可现在沪东厂搞疲劳战术,这会影响到整个合同。

“行吧,先跟王总他们商量一下,先休息休息。”李庆民点头说道,“谢凯,我们不少技术人员说,希望你在这里待几天……”

“没有必要不是?”谢凯无语,“按照设计试验就是了,问题应该不大,飞盾系统的相关资料跟技术人员,很快就会到达。”

舰炮系统,可以在实验室里面就整体组合在一起,雷达跟火控系统能一起实验。

沪东船厂被谢凯给震了一把,不少人认为,谢凯属于专业的舰船人员,从最开始的建议设计H3,到现在亲眼看到谢凯画图,然后还讲解如何去实现多系统联动,通过什么手段在火控系统技术不够的情况下让系统更快反应。

这些方案,几乎让设计团队拍案叫绝,他们个甚至都没有想过这样去搞可以实现。

很多东西,也不是谢凯从后世带来的,而是404最常见的一些方案。

优秀技术人员多,在一起思想碰撞,也就更容易找到解决办法,寻找到更优秀的解决方案。

谢凯可没有时间在这边停留太久。

他还得研究美国什么时候才会爆发经融危机呢。

三亿美元,要真全亏了,谢凯都不知道如何应对。

他根本就没想过这问题,历史既然发生了,应该不可能拐点的。

“要不,你留在这边盯着?”汪贵林问谢凯。

谢凯摇头,“事情就这样,他们验证,要是没办法,咱们同样也搞不定。”

“那跟我去蓉城一趟?”汪贵林问道。

谢凯正要拒绝,突然想起,好久都没有关注过超七工程的进度了。

研究美国经济消息,也不影响不是?

“超-7A首飞了?”谢凯惊喜地问道。

汪贵林看着谢凯,“你是不是卖出去后,就没有关注过超-7A工程的进度?”

“关注那玩意儿干什么?反正研究团队都在持续,再说了,你们不是要搞海军装备,天天心思都在怎么挣钱上面,怎么搞技术方面。”谢凯一点都不觉得尴尬。

汪贵林无奈,谢凯不要脸起来,谁都没办法。

确实,从去年年底开始,不管是卖装备还是别的,都是在为海军项目铺垫。

海军缺技术,缺经验,更缺钱。

“对了,你小舅那边,燃气轮机的核心技术资料真的可以搞到?”汪贵林突然问谢凯。

之前柳东盛回来时,确实说过可以从乌克兰的曙光机械厂把燃气轮机的技术核心搞回来。

“不急吧?”谢凯不知道小舅是因为画了数千万美元没有任何成绩,怕自己责备而吹牛还是真的把整个曙光机械厂给搞定了,也不敢确定。

“涡轮风扇的核心机搞好了,就可以根据涡轮风扇整燃气轮机,核心机的技术基本上一致。”汪贵林看着谢凯,“航空动力发动机需求量不是太大,咱们在蓉城的动力厂,可以涉足燃气轮机。”

“二重那边不是有专门的燃气轮机研究生产单位?”谢凯看着汪贵林,“又是谁的主意?”

简直开玩笑,搞了军舰,就又要搞个全套?

什么不行,404就搞什么?

这得需要多少钱?

“东方汽轮机找上门要合作。秦岭发动机厂也有合作的想法。”汪贵林急忙解释,“与其如同之前那样各自搞各自的,不如我们三家合作起来,在核心机方面一起搞,有了技术基础,取得了突破,再各搞各需要的,这样省钱,省时间,更省力。”

“又是我们出钱?”谢凯有些不满意了。

联合研发,别的单位都是希望由404出钱。

“不是。我们不是在搞推重比10的涡扇十吗?其他单位想要参与进来,一起搞原型机。以贝斯发动机以及F-14采用的普惠TF30-P-412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运十从美国购买的JT3D发动机等为技术核心,打造我们自己的发动机……”汪贵林解释着。

早晚都要告诉谢凯的。

这事情现在还处于谋划阶段。

以他们在蓉城的那家动力厂来搞,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要想搞出一台大推力的强悍涡扇发动机,就必须得整合全国这方面的技术能力。

“我们为主导?”谢凯问道。

涡扇十的核心机,是用来自美国通用动力的CFM56核心机技术与从俄罗斯引进的AL-31F的核心机技术为核心,再加上中国自己的技术,整出来了涡扇十。

现在如果结合这么多种发动机的技术,整合出来,要真的可以搞成功,那绝对是一款强悍的发动机。

所以,必须以404为主导才行。

“现在只是有个初步意向,三方还没正式沟通如何操作。”汪贵林说道,“你觉得这事儿如何?”

“不是都已经确定了么?”谢凯翻着白眼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