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998 运-10火了.造锄头的红旗机械厂也火了 2/5

 郭怀义走了。

走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过了。

双方都是非常满意,这也让郭怀义放心了不少,不至于继续僵持下去,使得民航局颜面受损,以后没有多大的威信,成为各个单位的笑柄。

“他们这完全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才不得不来收买咱们,我们完全可以提更多的条件!”郭怀义走了后,郑宇成不满地看着谢凯。

换成他,绝对不会就这样算了。

“是啊,不管怎么提条件,都不可能比麦道提出来的条件更高。”白彦军也有些不甘心。

说到底,他们还是没有放下对民航总局的不满。

程不时在一边不好说话。

谢凯看着这两个贪得无厌的老家伙,怎么会比自己还贪心呢?

“也是不错了。这算是一件好事儿,咱们运-10的取证工作不仅会轻松很多,就连订单都有了……”谢凯叹了口气。

为了运-10的发展,绝对不能意气之争。

“你以为我们不懂这道理,只是想起来闹心,有些不甘心而已。”郑宇成嘟囔着说道。

确实不甘心。

如果不是运-10先去美国那边申请适航许可,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出现。

现在倒好,明明是404一力支撑,结果倒好,成了国产大飞机是在民航总局的一直支持下才取得现在的成果。他们没有出一分钱,也没有给任何的政策支持,甚至之前还放话说民航局没有飞机用都不会采购运-10……

谁想着能咽的下这口气?

“谁都不甘心。他们给自己脸上贴光就贴光吧。反正咱们一开始接手运-10,也不是为了名声,只是希望国家有大飞机而已,不让我们国产大飞机的成果丢失,十数万人十多年的苦心白费。”白彦军也不知道是安慰郑宇成,还是安慰自己。

运-10这算是彻底改变了命运了。

民航总局只要真的订购了,那么以后,就有更多的订单,最好是波音吞并麦道后,继续撕毁跟中国的合同;空中客车最好也按照历史那样撕毁跟中国的合同。

那样一来,运-10就会得到更多的订单。

“行了,睡觉吧,明天还得应付美国人呢。”谢凯说道。

眼前这样的局面,远远超过他之前的预期,这让他感觉肩膀上的压力一下减轻了很多。

甚至他都不用自己订购运-10,也没有必要去忽悠船王,推销运-10。

“首长,那些家伙太过分了,比那些资本家还资本家!一开始那样的态度,听到有订单,态度就180°大转弯。”回去的路上,小陈向领导抱怨着谢凯他们的行为。

完全是一点脸都不要。

“这是很正常的。他们为这个项目,可干了不少事情,这是无数人的梦想……”郭怀义能理解谢凯的那种行为。

小陈知道,可还是有些无法接受,“可他们那种只要钱的嘴脸甚至比麦道的人更让人看着难受。麦道的人,也没有这样直接。要不是您力排众议,看他们那态度,根本就没有准备在国内申请适航许可。”

“之前的事情,先放下吧。国产大飞机取得了突破,我们都不支持,还指望国外的支持?如果不是运-10项目存在,麦道提出的那些条件,咱们能不答应么?至少,现在他们不敢当着咱们嚣张地说,不提供大飞机,咱们中国就没有可以执行商飞的干线客机,更不要说飞国际航班了……”郭怀义严肃地说道。

小陈顿时就不说话了。

跟麦道以及其他航空公司打交道,他不少时候都是跟着领导在一起的。

清楚地了解欧美那些大公司的德行,中国国内要是有,很多东西就比较好谈;如果中国没有的,不仅要价奇高,各种附加条件极多,甚至连那态度,都恶劣得不行。

在这些对科学技术要求很高的领域,绝对不存在顾客是上帝的说法,顾客要想成为上帝,首选就必须有更多可以选择的。

而巴黎统筹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技术禁运,尤其是对中国的禁运甚至比对苏联的禁运多了七百多项,这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技术基础比苏联差了太多。

苏联得到欧美的一些技术,他们可以成本更低。

中国是根本造不出来。

“回去早点休息吧,明天还得跟他们一起去秦飞。”郭怀义不想再谈论这些事情。

之前很多的被动,在运-10研制成功后,这都会变成主动。

如同他自己说的,原来国家没有国产大飞机,他们跟国外的飞机制造商谈判都没有底气。

谁叫国内有需求而国内自己又无法提供呢。

第二天一大早,人明日报就在当天用大幅的版面来报道运-10即将取得美国航空管理局的适航许可证的消息。

头版头条直接是一张运-10机头向上在蓝天上爬升的图片,尾部的Y-10这几个字虽然很小,却依然让人看得明白。

这一天的主标题是改革硕果:大飞机——大国之重器

而副标题则是:从安全使用寿命230小时到5000小时,110吨级民用飞机从下马到获得20架订单;美国航空管理局派出现场监察员现场审定,进入获得美国航空管理局适航许可取证关键阶段。

这样的标题,在国内最权威的报纸上刊登,可以引起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报纸用了好几个版面,分别介绍了运-10在当初面临的问题,国家经费紧缺,因为改革开放得到政策支持的转型军工厂红旗机械厂,接手因为资金困难的运-10投资工作;同时,也介绍了运-10当年下马时候的各种缺陷,尤其是只有不到300个小时的安全使用寿命等,详细地介绍了运-10为什么下马。

甚至也介绍了这几年运-10取得的各种技术成果以及众多科研技术人员付出的经历……

“我就说,当初看到那架飞机是我们国产大飞机!”

“我们终于可以坐自己人设计生产的大飞机了!”

“民航总局那些混蛋,终于干了件人事了!”

“红旗机械厂?哪个红旗机械厂?”

早上刚上班,看到报纸的人,就被突然发出来的消息给吸引了。

运-10!

这个已经在媒体上消失了好几年的名字又出现了,还出现得这样风骚,这样震撼。

国产大飞机,终于可以投入国内民航市场了。

中国人跟外国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因为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整个世界上,都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有中华民族这样强烈的凝聚力。

虽然这只是一架110吨级的大飞机,比起国际上那些动不动起飞400吨甚至600吨以上的大飞机差远了,至少中国有了。

原来对运-10下马惋惜,拼命骂民航总局的人,在了解到运-10当初的技术性能后,也觉得错怪了民航总局。

那是对所有乘客生命负责才会这样的。

这样的报道,使得原本因为运-10下马而被痛骂的民航总局,成为被绝大多数人称赞,真心为人民服务的部门;当然也有些人依然不会赞美民航总局,如果不是红旗机械厂,国产大飞机就彻底完蛋了。

伴随着大飞机被无数国人了解,红旗机械厂也跟着火了。

“红旗机械厂?不是生产拖拉机的吗?啥时候生产飞机了?”

“红旗机械厂?不是生产汽车的吗?飞机跟汽车的技术难道差不多?”

“红旗机械厂?不是生产锄头的吗?生产锄头的厂,有钱投资飞机?”

“红旗机械厂……”

红旗机械厂,中国太多了。

没有一千以这个名字命名的,至少也得有八百家。

看到消息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报纸上报道的红旗机械厂是不是他们了解的红旗机械厂,只能去猜测他们知道的红旗机械厂是不是就是报纸上拯救了大飞机的厂子。

然而,他们了解的,可以制造各种机械零部件跟产品的红旗机械厂,好像跟大飞机都没有任何关系。

报纸上,只是简单地提了几句红旗机械厂,并没有详细介绍。

在华清大学,却不同。

尤其是一些知道内情,认识来自红旗机械厂,下定决心准备进入红旗机械厂工作却找不到这家厂在什么地方的人。

“兄弟们,兄弟们,咱们单位上报纸了,快看!”梁耀挥舞着手中的报纸,冲入了宿舍。

眼看要期末考试了,整个宿舍的人,全部都在看书。

“我们学校上报纸又不是头一遭……”罗敏眼睛都没有从书上挪开。

“艹!我说的是红旗机械厂。就是咱们领工资的厂……”梁耀这话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入到了他的身上。

“大飞机!老八说的是真的,大飞机真的是他们的项目!”胡定国也有些激动了。

“原来我们不是都坐过么?那有什么值得惊喜的。”程晓峰有些不理解这些家伙的激动源于何处。“现在老八要是说红旗机械厂在造宇宙飞船,我都相信。你们那是不知道,蓉城饭店,随时都有外国人入驻,知道他们来干什么的么?送美元的!”

“老七,快给哥哥说说……”杨光也不看书了,其他人也没了心思,眼巴巴地看着程晓峰。

“战机!”这货吐出这两个字后,就什么也不说了,急得其他几个好奇心被吊起的兄弟抓耳挠腮的……

: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