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1143

重生军工子弟 1143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东的两伊战争结束了,再想要如同之前那样获得庞大的订单,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可能。

因为404的行事作风跟运作模式,搞技术的人员根本就不会像别的单位那样,从管理到技术人员,都是在为向上级要项目而努力。

钱多,自然就不缺钱。

“之前反对搞航母,搞万吨级大驱,就因为这东西太烧钱了!别的不说,就连这次核心机,也因为资金不够而拖到现在……”谢凯不想冒火。

可这时候,不是开玩笑的。

404形势一片大好,可继续这样下去,到时候资金链断裂了,怎么搞?

“没错,咱们手中还有一百多亿的经费,我就想问问,是不是咱们的技术研发投入后,开发出技术就能变现换成资金?先不说投入了经费是否能很快就完成技术研发的事情。”谢凯根本就不给其他人说话的机会。

众人都是低下头不说话。

谢凯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现在有钱,不代表将来就一直都有这样多的经费。

404手中的科研项目,现在都开始大量烧经费了。

尤其是在抛开了这次核心机需要的资金后,能调动的资金更少。

不管是航空方面的业务,还是海军装备,都不是一点钱都能搞定的。陆军装备要想继续提升,就必须得在基础研究领域里面投入更多的经费。

“军工的投资,本来就是投入大,投资回报期长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国家投资才能支撑下去。别说咱们国内的军工单位,哪怕是西方国家,仅仅靠着一个企业,任何项目在没有政府采购的情况下,都支撑不起!”谢凯越说声音越大。

其他人都是没法反驳谢凯的话。

没有谢凯,404现在估计都已经彻底破产了。

当初谢凯冒头的时候,整个404的工资,都得凑几个月才能给整个基地所有人发放一次工资呢。

现在没有了那样的问题,研发经费也不缺,管理人员不膨胀,那是没有道理的。

“在回来之前,我跟郑主任提过,上反稳像式火控火控系统申请国家经费。这一点,郑主任可以作证!原因无他,我们的资金,支撑不了几年。”谢凯停顿了下,继续说道。

别人无法反驳,谢建国却不得不出面,儿子太年轻,这样将会跟整个基地管理层站在对立面。

“这是不是太过耸人听闻了?运-10现在不是已经开始有订单了?资金的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吧?”谢建国反驳着儿子。

这是所有人心中想法。

谁都不会认为404会缺钱。

就连一向把钱看得重,只喜欢进不喜欢出的杨倩,也觉得不可思议,“谢凯,根据我们的预算,未来十年内,研究经费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杨部长,我想请问一下,这预算是怎么做的?是否考虑过,我们投入的研发经费无法回收?”

“怎么会无法回收?目前我们的装备不是销路都走得不错?泰**方还有十多亿美元,阿根廷、巴基斯坦等国家都是潜在的客户……”郑宇成觉得谢凯的说法一点道理都没有,“眼光放长远没问题,也不能想得太过消极。”

“消极?目前两伊战争结束了,除非爆发战争,哪个国家会大规模地采购各种武器装备?”谢凯反问着郑宇成。

他快疯了。

傻大木都已经买不起武器了。

上一批武器装备,虽然说数量大,但是很大一部分都是用石油支付的。

到目前为止,伊拉克都还欠着苏联上百亿美元的装备款,所以,到现在,都还没有从苏联人手中买到先进的米格-29之类的战机等。

还有不少其他的装备,苏联人目前缺钱厉害,却不欢迎伊拉克的订单,要求他们把之前欠的钱结清才能继续。

何况,全世界也就只有一个伊拉克。

没看到,在两伊战争中,波斯人同样损失惨重,没有像伊拉克一样疯狂地补充他们的武器装备。

缺钱,只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就是不像伊拉克的傻大木,想要当世界第三。

“两伊战争中咱们卖出去这么多武器装备,并不是意外。第一,伊拉克整个军队所有的装备,绝大部分都是来自苏联,我们的工业基础都是苏联人帮着建设的;第二,伊拉克人在之前欠了苏联数额庞大的军火款,不还,很难得到新的装备,而他们一直跟西方国家关系也不和谐;第三,伊拉克有丰富的石油,随着波斯人跟西方国家关系恶劣,西方国家又在拉拢伊拉克;第四,我们的产品,价廉物美,生产力不算差,又刚好满足伊拉克的需求……”

再想要得到伊拉克这样一个客户,实在是太难了。

在伊拉克倒下后,这样的客户,全世界就一个,除了隔壁的印度三哥外,不会有任何国家了。

中国装备大规模地卖给印度三哥?

完全是开玩笑。

中国人愿意卖,印度人也不会买的。

他们一直都把中国当成超越的对象,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中国的武器装备落后,国家贫穷甚至不如他们。虽然这很矛盾。

伊拉克为什么寻求中国采购武器装备,所有人都是知道的。

并不是他们喜欢中国武器装备。

原本359坦克运到伊拉克,特克里特选拔的青年军官团队,一直都是更青睐T-72,瞧不上359,一直到后来有了实战效果……

“未来,我们军品最大的客户,不会再来自国外,而是我们自己的军队。大家应该都清楚,太过先进的武器装备技术,关乎到国防安全,国家会禁止出口的。之前我们出口359坦克,前卫防空导弹,特别是飞盾-359,上级的态度,大家都知道……”

技术禁运。

这玩意儿不进是先进国家对中国禁运,中国的同样有禁运条例的。

原因无他,涉及国防安全。

“越到后面,我们开发的武器装备,也就越先进,即使上级不做命令要求,诸位,我们继续出口,合适么?国内最顶级的武器自己部队都没有装备,全部出口。有多少家底儿,国外都知道,这样的状态,就是大家积极努力搞军工技术的理由?让国外了解我们的装备最顶级水平?”谢凯这话就问的有点过分了。

国防科技工作者,没有谁不是为了给国防建设添砖加瓦的。

谢建国第一个反对,“谢凯,你凭什么这样说?大家谁不是为了国防?要不然,搞不搞军工技术,谁在意?”

“是啊,小谢,你这话就说的过了。”汪贵林见大家都是怒视着谢凯,知道他引起了公愤。

这可不是他跟郑宇成想要的效果。

“我不是怀疑大家的觉悟,当年404要破产了,在座的都在积极想办法,而没有谁提出离开。”谢凯平静地说道,“大家都明白,越是先进的越要出口越难。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有的一切都得给经济建设让路,军队需要忍耐,投资的经费,多长时间能回收?别的不说,运-10大飞机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现在运-10有订单,已经开始规模生产,运-10可以不投入了吗?白主任?”

白彦军没想到,谢凯会直接问自己。

所有人的目光,又转向他身上了。

运-10的订单数量不少,民航总局都下订单了。

可不继续投入?

“不行。运-10的新机型研发,改军用运输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都需要持续投入……运-10订单的利润,连持续改型需要的经费都无法保证。”白彦军即使不愿意回答,依然不得不回答。

运-10有订单,也无法支撑继续研究的经费投入。

谢凯没有继续问他,而是转向齐志远,“齐主任,沪东船厂有着不少的军舰订单,这些订单的利润,是否能支撑我们的万吨级大驱跟航母的持续研究?”

齐志远摇头。

一艘万吨级的大驱,造价都得十多亿,这还不算研究技术需要的投入的经费。

“万吨级大驱,能往外卖么?”谢凯继续问道。

齐志远尴尬地摇头。

那个是没有任何可能的。

“所以,只能指望海军。未来十年内,军费能达到目前美国每年的军费开支吗?”谢凯再问。

这次是问的所有人。

所有人都是红着脸摇头。

没有可能的。

“未来三十年,我们的军费开支,或许能达到美国现在的这个数额。谁能保证,我们这一百多亿的资金,可以支撑三十年?”谢凯觉得,这是最后一次给这些人谈这个。

爱咋咋的。

404未来如何,他不敢保证。

但是继续这样的搞法,绝对死路一条。

“可搞民品,我们在军品方面的研发进度会受到影响……”郑宇成叹了一口气,很无奈地说道,“我们跟国际上的差距,本来就大……”

“谁说搞民品就会影响军品研发?”谢凯哭笑不得。

论谋略什么的,这些大佬一个个的都是人精,玩心眼儿,十个谢凯都玩不过他们。

可在这个问题上,这些人的想法,谢凯真的没法理解。

请记住本书域名:。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