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1300 发动机技术得要.苏联人才更得要

重生军工子弟 1300 发动机技术得要.苏联人才更得要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无论是航空工业部长,还是军事委员会主席,都是一脸兴奋地看着谢凯。

除了航电系统跟雷达系统,装配他们不做,几乎也就相当于他们生产了500架米格-29了,虽然利润没有整机出口那么高。

强大的苏联,需要在意利润么?

奥列格更是不相信地问谢凯,“谢,你是认真的?你确定会有这么大的数量?”

谢凯非常认真地点了点头。

对奥列格这位苏联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说道:“主席先生,这500架的订单,可以立即拟定合同!”

见对方依然不太相信的神情,谢凯补充着,“500架,并不是所有,只是目前的订单!签了合同后,我们那边出了技术资料,马上可以投入生产。”

苏联大佬们听到谢凯这样说,相互用眼神交流着。

他们不觉得他用这样的事开玩笑,也确定了谢凯不是为了在发动机合同上压价,更是疑惑了。

中国人哪来的这么多订单?

之前谢凯不是说了签约的订单只有320架超-7A?

500架!

难道中国空军装备的也给他们生产?

这样一来,他们就无法整明白了。中国空军装备超-7A,不可能不用中国自己制造的战机,使用苏联生产的零配件来装配?

中国那么多军工厂没有订单,无法开工呢?

尤其是看到中方代表们一个个铁青的脸色,苏联人更搞不懂谢凯的目的。

难道中国人在之前没商量过这事情?

白彦军被谢凯给气得快要吐血,什么话都没说,站起身就大步流星地向着楼梯口走去,用行动来表明他的态度。

谢凯见这样的情况,只能无奈跟苏联人告罪俄,说了一句“出去透透气。”

就去追白彦军。

到现在为止,A225依然没有起飞。

谢凯很快追上了白彦军。

但是白彦军根本不理会他,要求苏联人打开舱门,他要下去。

谢凯见他这阵仗,完全是气急了。

下面机舱内,有不少中方人员跟苏联人员,双方交流得很愉快,气氛也很融洽。

根本就不知道头顶上小型乘员舱谈什么。

见到白彦军怒气冲冲下来要求下去,所有人都望了过来。

谢凯伸手去拉白彦军,却被白彦军直接甩开了,整个人甚至气得直哆嗦。

“白叔,先听我解释啊。”

谢凯一脸无奈,他哪里想到白彦军会生这么大的气?

“订单并不是国内的那些。”

白彦军依然不搭理他。

谢凯只能继续小声地解释,“以色列人的订单给苏联人生产。”

“你这是卖国!你知道这批订单意味着什么吗?国内航空制造业的情况,你难道不知道?”白彦军很激动,一脸怒气,整个人脸色气得煞白,“还有,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不说国内怎么看这事情,以色列人知道后会怎样看?”

对于谢凯这种异想天开的想法,白彦军很佩服。

这样做,明显会影响到国内航空工业的发展。

404的航空工业技术发展受到制约,就因为配套跟不上。

只有充足的订单,才会刺激配套工厂去升级技术,可谢凯给了苏联人!

“白叔,您也知道,以色列人的订单要求有多苛刻。时间紧,我本来就愁着如何解决以色列的订单给国内生产方面的压力……一开始咱们没有直接答应以色列的要求,只签意向合同,不也是因为这样?超-7A在以色列会被改造,使用普惠公司的发动机,尺寸等方面都会有改进,甚至会影响到框梁结构,我们大压机模具得改,生产线得调整吧?一台大压机,如何生产得过来?我们出口的订单呢?”

谢凯的脸上,满是无奈。

不是他想给,而是不得不给。

要是不跟苏联人合作,他们根本吃不下以色列的订单。

要么放弃以色列的,要么就放弃国内外贸的订单。

看着谢凯,白彦军神色缓和了不少。

他能理解谢凯的想法,感情上却有些过不去。

“你想过没有,以色列那一部分战机很多都是提供给印度的,一旦双方知道了,完全可以踢开我们跟以色列,苏联直接与印度合作。超-7项目本来就抢了苏联提供给印度的米格-29订单……”

白彦军很严肃地问谢凯。

他考虑得同样不少,谢凯这种做法对404跟苏联都有很大好处,能从中间赚到一定差价。

但他总觉得这事情难以接受。

谢凯环视了一下四周,见没人注意他们,才继续低声说道:“白叔,本来跟以色列之间的交易就有着很大的问题,巴基斯坦方面一旦知道了以色列人提供超-7给印度,表面上可能不会说什么,这绝对会对我们双方的关系造成很大影响。苏联人提供战机及零配件给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再提供给印度,就能向巴基斯坦解释了。”

谢凯从一开始知道以色列人把战机卖给印度人的时候,就在考虑巴基斯坦人的情绪。

巴基斯坦如果知道了,绝对会认为404的人是出卖了他们,损坏了他们的利益。

这样的后果是谢凯不愿看到的。

虽说到目前巴基斯坦能向404提供的订单很少,毕竟是长期合作的对象。

整个404的起步都是靠着谢凯当初截胡了巴基斯坦跟617之间的坦克合作,从巴基斯坦人手中拿到五千万美元的资金,从而让濒临破产的404再次起飞。

对巴基斯坦人,谢凯还是非常在意的。

“从一开始,你就在谋划这事?”白彦军问谢凯。

谢凯摇了摇头,“白叔,最开始我也没想这样操作。以色列人说500架订单的时候,哪怕我们只提供零部件加工,这个业务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利润。何况,也能让国内工厂有加工业务……但他们提供给印度人,这事情就让人为难了。”

谢凯的解释让白彦军并不是很满意。

他知道这小子年纪小,却老谋深算,比他们还狡猾。

最开始这样做,不可能没考虑过巴基斯坦方面的情绪。

对于这些白彦军懒得去计较,只是提出了自己另外疑惑。

直接问谢凯关于阿根廷牛肉罐头的事情。

“阿根廷那边的牛肉罐头,也是谋划好了的吧?整个合同总金额可能会涉及上百亿美元,不可能全部用牛肉罐头支付,那也不够啊……即使苏联人同意,也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支付。”

轻工业产品换重工业产品,还是比较划算。

两种类别的产品,价值相差太大。

一架苏-27战机,至少得3000万美元,三千万美元能买多少牛肉罐头?

一列火车的牛肉罐头都不一定值3000万美元。

白彦军对于这样的事情同样担忧。

阿根廷的牛肉罐头厂,支付给他们的并不会太多。

当初,谢凯要求阿根廷人合同总金额不低于20亿美元,阿根廷人并不愿意采购更多。

20亿美元的牛肉罐头,跟现在谈的,差距太实在大。

谢凯看着白彦军,他不知道白彦军是不是误会了什么,居然只想用牛肉罐头就能支付完成。

苏联人缺的可不仅仅是牛肉罐头。

“白叔,我可没有想过全部用牛肉罐头支付,那只是支付的一部分。国内的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很大一部分是面向苏联人市场的。还有方便面及其它东西。”

见白彦军一脸的疑惑,谢凯只能补充着说:

“白叔,苏联的精力全放在了重工业领域,尤其是军事工业跟行航天工业,基础的轻工业领域投资很少,发展缓慢,早就无法满足国内供应。我们国内当年也是这样的情况,改革开放这几年一直都在发展轻工业,所以国内现在经济不断地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苏联人过得越来越落魄。现在国内很多轻工业产品逐渐饱和,用这些物品支付苏联,对双方来说都有很大好处,工业互补嘛。”

白彦军不知道该怎么说,叹了一口气,“这些不值钱的,得组织多少车皮?”

谢凯同样叹了一口气。

这是没办法的事,轻工业产品价值本来就低廉,上百个车皮换一架苏-27都是正常的。

“所以说尽量组织品类齐全的产品,尤其是国内能够丰富供应的。”

轻工业产品换重工业产品,可以用哪些支付苏联人,都是需要双方沟通的。

目前跟苏联人尚未谈妥,没有提支付方式。

必须把价格谈好,究竟支付多少首付款,那时再来谈支付方式。

按照谢凯的计划,即使是一百亿美元的合同总金额,最多也只会支付30亿美元的外汇给苏联人。

白彦军听了谢凯解释后,整个人好受多了。

“苏联人提出给技术,为什么不同意?发动机这块,虽然他们的比欧美要差一点,对我们来说……”

“白叔,其实不仅是这样。咱们的计划,要想弄人回去,就必须更多地接触。到时候,很快就能解决……我小舅在的手没有那么长……人有了,技术,也就不缺了。”

谢凯满脸的阴笑。

白彦军甚至有些惊恐地看着谢凯。

难怪这小子会把500架战机的订单给苏联人,甚至还拒绝了苏联人提供全套技术!

按照这样的操作,远比从苏联人手中拿到技术得到的好处更大。

谢凯这小子,果然心黑。

不仅要技术,还要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