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1363 一家单位都不来.还搞个球

重生军工子弟 1363 一家单位都不来.还搞个球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362章 一家单位都不来,还搞个球

404在机械制造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红旗机械厂跟541生产基地。

541生产基地是404大部分装备的生产总装单位。

红旗机械厂则承担着高精度、高技术要求的零部件加工,工装夹具生产及各种装备样品生产装配。

541不来,可以说是狠狠给了郑宇成以及汪贵等404大佬一巴掌。

这耳光,太响亮了!

郑宇成黑着脸,声音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现在说这些有啥用?如果真的出现所有单位联合抵制咱们,以后还搞个屁。干脆把其他难度大的项目都砍掉算了!”

郑宇成说这话时,整个人都感到一股无力感袭上来,浑身无力。

眼看就要退休,他们想搞一把大的,为国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至少完成404的布局,让谢凯以后轻松接班。

现在看来,他们搞砸了。

“这都是我的错,没考虑到事情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不是谢凯没考虑到,任何人都不可能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哪怕龙耀华跟李明山,都不可能会预料到出现这样的结果。

汪贵林现在反而冷静了下来,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

“还有十多分钟才九点,九点才开会……到时候如果一家单位都没来,就召开内部会议,对整个基地项目进行优化,该砍的项目全部砍掉!”

汪贵林说这话时,脸上带着一丝狠厉。

谢凯从来没见过汪贵林这样的表情,心中也是黯然不已。

这年头,要干点事情真的很不容易。

别的单位抵制404正常,可秦飞、132、541这些一直靠着404生存发展的单位,也搞事,谁能接受得了?

会议室里,404下属各个技术项目团队负责人,都知道事情严重了。

看着主席台上的大佬,没人讨论。

整个基地涉足的项目太多,使得研发经费受到严重影响,研究进度这一块也一直无法达到预期。

其他单位不参与更好,至少可以确保经费充足。

而且,大佬们正生气,这时候惹得大佬不高兴,到时候被砍了经费,向谁哭?

谢凯看着空荡荡的会议室大厅,有些受不了。

“按理,海军装备的人应该到了;航空工业部也跟我们谈好了,说全力支持,会不会出了什么意外?”

早上他还觉得汪贵林跟郑宇成两人是太过杞人忧天。

现在谢凯自己都慌。

他说意外,自己都不信。

一家两家不来,是意外,都没来啊!

“不来正好。既然咱们没能力,就不去想做那么多事。目前的项目整合一下,尽最大能力做好就行了。问心无愧就好!”

汪贵林的语气中透露着深深的无奈。

整个人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沪东造船厂李庆民对旁边顾宝农小声说道,“估计咱们想搞大航母的事泡汤了……”

顾宝农看了看台上的大佬,小声说道,“事情不简单,距离开会还有一会儿呢。别的系统咱不知道,海军装备部怎么可能看着这样的情况发生?”

国内整个军工系统中,海军装备属于技术实力跟制造基础都是最差的。

需要投入经费也是最庞大的。

海军系统中各个制造单位间也没有多大的矛盾,大家都知道基础差,只有相互支持,才能快速提升技术实力。

要不然沪东船厂也没可能从701所拿到那么多技术跟支持,连053护卫舰很多关键技术都由701所帮忙解决。

“701跟713的人都没来啊……”总建造师周振柏的眉头也拧成了一个川字。

李庆民跟顾宝农都沉默不语。

其他造船厂不来,没什么大问题。

701跟713都不来,问题就大了。

701是国内军舰方面设计技术最强的单位,713则是承担电子设备研发制造,都是军舰系统的核心设计单位。

现在701跟713都没出现,如何让沪东厂的人不担忧?

海军系统的不来,航母还搞个屁,万吨大驱也是扯淡。

359总师张德明同样一脸担忧。

对旁边的总装甲师程平及总工梁善德抱怨着,“装甲单位都不来,以后咱们设计再好都白搭。”

靠着红旗机械厂那点制造力,359坦克的样品生产都够呛。

程平更是一脸怒气地对梁善德说道,“老梁,你们541的人太忘恩负义了。当初没有359项目,541基地早就破产倒闭了,那时候你们微型货车卖得却是很火,现在呢?”

梁善德一脸无辜。

“我从541借调出来好几年了,从加入359项目就一直在基地呢,从那之后,我这既不是541的人,也没能成为404的一份子。”

梁善德的话中透露着悲哀。

当好404借掉他们帮忙开发359坦克,到现在,541借调过来的人编制都在541厂。

541厂的人不把他们当成自己单位的人,在404工作这么多年,虽然没人当他们是外人,可来自541基地的人心中始终没有归属感。

一遇到这样的情况,更是钻了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

谢凯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已经八点五十五。

离九点开会的时间,只剩五分钟。

依然一家单位都没来。

“要不,我打电话问问,541、132跟秦飞他们的人?”

连跟404有深度合作的单位都不来,今天的会议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笑话。

郑宇成跟汪贵林这些好面子的人,根本无法接受。

这样的结果,对谢凯的打击同样很大。

刚刚他还琢磨,如果今天真的没有一家单位来参加会议,他没有什么必要继续在军工技术领域坚持。

老老实实地当一个富家翁多好。

至少,有时间陪伴妻子跟儿子,父母也不需要长期分居两地。

谢凯在404就挂着一个顾问头衔,一个月拿着一千多块钱的工资、奖金,看起来虽然比一般人多了很多,可对谢凯的收入来说,这一年的钱,还不如他一天的利息。

以谢凯的财力,能否成为世界首富不敢保证。

成为国内首富绝对是板上钉钉的。

国内现在找不出任何一个人比他个人财富更多。

87年在美国股市,借着美国股灾捞了二十多亿美元,经过两年多时间操作、运行,无论是美国股市还是日本房市,甚至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在齐正山跟来自华尔街的天才操盘手细目莱特按照谢凯提供的大致范围疯狂操作下,已经达到了四十多亿美元。

连凯盛游戏机公司每年带来的收益,谢凯都有些不太重视了。

凯盛到目前,每年可以为谢凯创造2亿美元的纯利润。

拥有这么庞大的个人财富,谢凯却没享受一天,除了砸到乌克兰的钱,甚至没有花多少钱出去,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国内军工发展上,何苦来哉?

郑宇成一脸严厉,“问什么问,爱来不来!”

就连汪贵林,也是严肃的对谢凯说到,“催他们有什么用?知道了反而闹心。他们都不来最好。到时候,我们就进一步收缩项目,给基地内的干部职工提供更多福利,大家在山里,放弃了太多,多给点,不过分……其他单位是否发展、国内技术落后国际多少,那是上级领导操心的事情。”

从两人的言语中,谢凯能够感觉到,这两位受到的打击有多严重。

他们对未来发展已经失去了信心。

404的布局跟拥有的资金,收缩项目,在未来几十年可以发展得非常好,依然是国内龙头单位。

民品领域,将会带来更庞大的利润,人均工资开到国内同行十倍以上没压力。

八点五十八分,依然没有一家单位到。

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商量是否宣布散会,各自回家。

外面,112厂的人到了。

车还没停下来,他们就发现有些冷清。

姜阳明疑惑地看着车窗外,“咱们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赵玉军摇头,“没有啊,地址就是这里。404也只有这一个可以承办大型会议的地方,总不可能临时换地方又不通知咱们吧?”

向着周围看去,停车场只停着少数几辆车,都是首都拍照。

好像全是404单位的车!

能辨认出404单位的车,不是赵玉军对于404的车牌熟悉。

404跟其他单位不同,一直都用苏联进口的汽车。

在目前国内各个单位都用日系或则西方汽车来彰显地位的情况下,有些不可思议。

两人踩着点到这边,进入会议室的时间刚好是8:59。

当疑惑的两人进入会议室,看倒没有多少人的会场,疑惑更甚。

主席台上的郑宇成跟汪贵林等人都黑着脸,连谢凯也是一脸呆滞,不知道想着什么。

“这什么情况?”

赵玉军跟姜阳明两人心中咯噔了一下。

原以为他们是最后到的单位,可却没想到除了404内部成员单位,居然成了第一家到的。

“老江,没记错时间,是九点吧?”

姜阳明不确定地想了想,肯定地点头,“是九点。”

112厂的人到了,郑宇成跟汪贵林连招呼都没打。

谢凯也只是对两人咧嘴笑了笑,继续走神。

心中疑惑的两人只能无奈坐到写着单位牌子的位置,开始琢磨出了什么事。

换成之前,他们绝对会嘲笑404。

这时候,摸不清楚状况,提都不敢提,苏-27生产技术跟生产线还没拿到手呢。

赵玉军很好奇,“究竟出了什么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