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1375 苏联着急了.要派代表团访华

重生军工子弟 1375 苏联着急了.要派代表团访华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们到底是怎么办事?为什么到现在,中国依然没做出任何答复?”

奥列格·巴克拉诺夫看着眼前这一帮乌克兰军事工业委员会跟航空工业部的领导,态度非常不好。

到现在,中国跟乌克兰间的技术合作,连个基础框架都没商量出来。

甚至中国是否同意接受乌克兰的技术出口,都不得而知。

看着不说话的乌克兰官僚们,奥列格·巴克拉诺夫脸上神情变得更愤怒。

“如果迟迟不能达成技术合作协议,时间拖久了,西方国家将会破坏我们跟中国的合作!年中国一直在引进西方技术,一旦西方愿意向中国提供技术,对我们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常严重打击。同时,你们也别想获得经费!”

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的话,让所有乌克兰人都紧张了起来。

苏联之所以急切,就因为得到可靠情报,美国跟西方国家准备阻止苏联向中国提供落后技术换取经费,同时,很有可能会向中国提供他们所提供的技术。

如果西方国家的技术被中国引进,苏联再向中国提供技术就难了。

这些年中国国内一直更倾向引进西方国家技术,同时也在努力谈判,从军品到民品。

苏联急着向中国出口技术,不是为帮中国发展。

苏联需要中国的轻工业产品,也需要从中国人身上获得更多经费,以此弥补国内财政亏空。

季米诺夫无奈地看着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一脸尴尬地解释:“主席,不是我们不着急,中国到目前都没给出任何答复。这次的合同总金额对他们来说,压力很大……即使有我们银行提供贷款,中国人本来就资金匮乏,要偿还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奥列格·巴克拉诺夫脸色变得更难看。

“我来乌克兰,不是听你们解释的!到现在都没有任何进展,中国人不主动,你们的人呢?主动跟中国接触过几次?”

他的话让乌克兰的大佬们都低下了头。

从送中国人回去后,一直没有再沟通过这事。

留在乌克兰跟苏联谈判的团队,只是谈苏-27跟RD-33发动机的技术合同细节,眼下合同已经谈得差不多。

关于乌克兰大规模技术出口的项目,中方没给任何答复,乌克兰方面碍于面子,也没有主动问中国人。

毕竟,他们认为中国需要求着他们提供技术。

季米诺夫无奈之下,只能看着安东诺夫总经理尤里亚夫。

尤里亚夫当初陪中国人一起回国,是他送中国人回去的。

“尤里亚夫,中国人当初究竟是什么态度?把当时的情况向主席汇报汇报……”

尤里亚夫看看航空工业部长,再看看苏联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两位大佬都是得罪不起的。

“部长、主席,中国人并没有向我们表露态度。在中国等了好几天,他们没提过这关于合作的事情,不过现在红旗机械集团正在筹集资金,他们也表示,一旦无法筹集足够的资金,合作很可能无法继续……他们承受不起这么庞大的贷款……”

乌克兰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维托尔看着他,不满地问道,“我们都主动提供贷款了,难道想让我们白送给他们?他们还不上贷款,不过是借口!想要压价……”

又给技术,又提供贷款,乌克兰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了。

中国人居然还在那里叽叽歪歪。

“你们应该主动一点,一旦失去这个机会,不仅是中国将会全面引入西方技术体系,我们也将会失去很大一个经费来源!对中国人来说,同样不是好事,他们可是以我们苏联的技术标准为基础的……”

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的意思很明显,乌克兰方面至少应该派出代表团到中国,告诉中国人得到乌克兰技术所能带来的好处。

这一笔庞大的订单对整个乌克兰军事工业系统来说,虽然无法更改局势,至少可以让这些单位得到资金生存并发展下去。

苏联也等着看这一次合作的效果。

效果好,将会全面扩大跟中国的技术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共赢的选择。

一旦美国等西方国家介入,中国引进西方技术,对苏联来说,后果不堪设想。

西方国家为了阻碍苏联的发展绝对会不遗余力的。

苏联不着急才是怪事。

要不然,原本就反对中国得到他们技术基础的军事工业委员会,怎么会亲自来乌克兰过问此事?

奥列格看着众人,语气强硬地对他们说道:“我不管你们想什么办法,必须尽快跟中国达成技术合作,让他们在协议上签字,否则你们无法拿到国家银行的贷款。”

“什么时候跟中国人签订合同,对你们的贷款什么时候到位!”

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这完全是逼着乌克兰方面去找中国人谈判。

众人也从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的话中清楚地知道苏联高层对这次合作的态度。

之前有人都担心苏联政府高层会阻止,现在看来,政府好像比他们更急切。

奥列格很快离开了乌克兰。

留下愁眉不展的乌克兰官员们。

对安东诺夫设计局来说,原本只是他们一家单位跟中国合作的项目。

如果不是苏联政府横插一杠,要求中国整个项目采购必须达到一百亿卢布,安-22技术出口的事情早就谈妥,甚至钱都从中国人手中拿到了。

现在倒好,还逼着他们主动去中国跟中国谈判。

即使这样,安东诺夫方面也没任何办法。

尤里亚夫看着维托尔跟季米诺夫这两位直属领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主席、部长,上面下了命令,现在咱们只能派团队去中国,在中国展开谈判,谈妥合同,我们就可以拿到来自国家银行的贷款了。”

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日子非常不好过,工资都发不起,也没法继续下去了。

安-124的生产同样受到了经费匮乏的严重影响。

当然,因为苏联经济问题严重,受到影响不仅仅是安东诺夫设计局,整个乌克兰所有军事工业项目,哪怕正在建造的航母,进度同样受到严重影响。

俄罗斯本土的单位同样也是如此。

必须尽快解决经费问题。

苏联国家银行对他们的贷款最终将会由中国人支付,没签订合同,乌克兰一分钱都拿不到。

维托尔看着季米诺夫,他跟中国人没太多接触,季米诺夫对中国人比较了解。

直接问航空工业部长,“季米诺夫同志,你觉得如何?”

作为乌克兰航空工业部主管的季米诺夫,他清楚目前只有跟中国人达成合作协议,才能得到想要的经费。

没有任何办法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当即就表示,应该派出团队去中国,尽快促成合作。

此事苏联军事工业委员会已经批准,乌克兰政府自然也没有任何意见。

乌克兰在这一次行动上,效率非常高,仅仅两天时间就确定了出访中国代表团队,开始向苏联政府提交出访中国的行程……

很快,苏联外交部跟中国沟通,将派出代表团到中国进行访问。

中国对此事自然表示欢迎。

中方跟乌克兰的技术合作这事,政府自然知道。

只不过官方没参与进去,一直都是由404跟乌克兰在谈判,中苏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已经中止了好几十年了,能得到苏联全方位技术支持,中国不欢迎才怪。

外交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通知到了主管的国防科工委跟后勤总装备部。

龙耀华跟李明山等人很快坐到一起,讨论乌克兰这次来的目的。

李明山看着龙耀华不解地问道:“乌克兰这么急切?”

龙耀华摇头表示不知,“不管为何如此急切,都必须做好准备。尤其是404,现在刚把技术联合会的事情搞定,眼下可能连各个单位间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处理。如何合作,甚至联合会的章程都还没完全拿出来……经费是否筹集齐了,也不知道。”

国防科工委跟后勤总装备部对一些单位的领导的敲打,使得技术联合会的成立过程变得很简单,加上112厂被404给杀鸡儆猴了,技术联合会的成立并过程没有再出现任何意外。

前些天,404召开军事技术联合会后,国内军工技术联合会正式成立。

404整合国内单位,根据每个单位的情况划分项目,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何况404跟其它单位的合作,都属于自发合作,需要参加的单位自筹经费研发项目。

涉及到各自的利益,讨论过程效率就低了很多,每个单位都想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

两人商量后,直接到了404的办事处。

在办事处里,两人没见到郑宇成跟汪贵林等人,就谢凯一个人在办事处待着。

谢凯现在更多的时间放在家人身上,连学校里的学习都不怎么理会。

“你没事儿也不去学校?眼看离毕业也没多长时间了,上学期因为巴黎航展跟乌克兰的事情,期末考试都没参加……”龙耀华有些担忧地看着谢凯。

“乌克兰人要来!他们为什么这么急切?”谢凯没有回答龙耀华的问题,而是询问乌克兰人为什么这么急切。

这一点都不苏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