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1839 轻工业生产线换重工业生产线

重生军工子弟 1839 轻工业生产线换重工业生产线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凯对面的安德烈跟其他几人听了谢凯这一连串的话,一时间根本无法反驳。

事实就是如此。

俄罗斯国内的工业体系,也随着苏联解体而变得不完整。

苏联在发展的过程,很多时候都是向俄罗斯倾斜,为了维持联盟的完整,还是需要向其他加盟共和国投资的。有些工业基础,就在加盟共和国境内。

比如,水面舰艇。

没有乌克兰的制造能力,俄罗斯境内的大型军舰制造厂,几乎无法完整地制造出一艘军舰。大型军舰需要的动力系统,都是乌克兰生产!

“你说的这些我们确实无法提供,但是我们能提供更多乌克兰工厂无法提供的。我们甚至可以重新讨论合作,签订合作方案。”安德烈身边一个矮胖秃顶的斯拉夫人在整个场面安静了好几分钟,才开口说道。

“重新讨论合作?我们之前投入的资金怎么办?”谢凯觉得这些人脑袋都是有问题。

跟俄罗斯国内的各家单位谈合作,他自然是愿意的。

可真的放弃跟乌克兰相关单位的合作,这是没有可能的。

之前投入太多了。

现在基础投资已经差不多,各种缺乏的配套都建立起来,基础技术资料也在消化中,需要的是后续。

一旦中止合作,这前面的投入,都白费了。

还需要投入大笔资金跟精力来从新投入。

谁会这么傻。

“你们真的能承受双方所有合作中止的后果?无论是RD-33发动机,还是苏-27的后续合作……”秃顶矮胖子黑着脸看着谢凯。

谢凯直接白了他一眼。

这特么的是废话?

“诸位,如果要扩大合作,我们欢迎。如果要想以中止合作威胁我们跟其他合作伙伴的合作,没有任何可能!咱们这不是小孩过家家!”

谢凯可不管对方是否明白过家家的意思。

他觉得很搞笑。

俄罗斯人这种想法未免太过天真了。

“谢,你真觉得如果失去我们的技术跟帮助,你们能自己生产苏-27?很多核心零部件连原材料都无法生产……”

另外一人看着谢凯,一脸轻松。

显然,他依然觉得主动权在他们手中。

苏-27跟米格战机,无论是设计还是生产,都在俄罗斯境内。

中方引进了苏-27的全套生产技术,却不包括发动机生产技术,这东西本来在合作范围内,现在俄罗斯方面都以中国无法提供合格的高温合金等为由拒绝提供技术。

而沈霍伊方面的黎明发动机厂希望从俄罗斯进口高温合金,却被拒绝了。

他们只提供成品发动机。

对于苏-27的合作,红旗集团并没有太过关注。

他们自己有超-7项目,更多精力都是在自己的战机上面。

“这样正好。我们国内超-7战机出口了数百架,而我们空军一架都没采购……”谢凯一脸玩味。

空军没有采购超-7,全世界都知道。

可全世界并不知道那是红旗集团不愿意卖给空军,希望空军拥有更好的战机,而空军同样追求也越来越高了。

俄罗斯人没辙了。

“要扩大合作范围,真心不是问题。比如,贵国的民用火箭发动机技术、导弹相关技术啥的……当然,一些基础重工业,也是可以合作的,你们的工厂现在都空置着,未来也不一定能恢复生产……”

谢凯是真的希望跟俄罗斯方面扩大合作。

国内工业基础比起国际上,差很多。

红旗集团完全可以像之前跟乌克兰的合作那样,成为进口总包,跟对方打包谈判,然后再从国内找相关单位来对接。

“其实,你们现在缺的是钱。虽然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没有友谊。不过,我觉得呢,基本的诚信还是需要讲的。乌克兰跟我们的合作,提供的是真实有价值的技术资料跟设备,我们偿还的都是按照美元的价值来,而你们却给乌克兰缩水了上百倍的卢布……”

不是谢凯想要帮乌克兰说话。

而是俄罗斯人做得太不地道了。

影响到双方的合作了。

“如果持续这样,我们可以偿还这笔贷款,直接用卢布偿还,我想这很容易。”谢凯依然是丢下这句话就把俄罗斯人赶走了。

俄罗斯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钱。

谢凯说要用卢布偿还,确实吓着他们了。

原因无他,他们就怕红旗集团或乌克兰方面用卢布偿还。

卢布那玩意儿,是俄罗斯的货币,想要都少,印多少就是了,基本上不需要多少成本。

他们需要的是美元。

“难道就这样了?”从红旗集团办事处回来后,安德烈几人愁眉苦脸地坐在一起。“这跟我们预想的有很大出入……”

他们跟政府相关沟通过,奈何,没有任何卵用。

这是当初乌克兰的相关公司跟红旗集团签订的合同,企业间的交流,在不危害国家利益的时候,政府不管。

“如果他们不偿还这笔债务,这对我们将会是一场灾难!印度人甚至连债务都不愿意偿还,他们认为那是欠苏联的……”安德烈提醒众人,“国家经济几乎崩溃,现在必须有外汇注入,才能解决目前的困境。”

“跟他们扩大合作?国内很多工厂,确实无法继续开工了。那些工厂,都是财富,放在那里,都是浪费……即使我们不愿意出售,民间那些人呢?不要忘记,现在很多人在疯狂掠夺应该属于国家的财富……”

一行人为了获得更多外汇,开始讨论如何跟红旗集团合作。

当然,这些人讨论不一定有用,需要等俄罗斯政府批准。

而乌克兰人,在讨论后,又跟谢凯面对面地坐在了一起。

“诸位,态度我们已经表明了,如果拿不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大家都没有必要浪费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岳林一副我很忙的样子。

谢凯也不吭声,表情极其不耐烦。

如果不是这阵VCD的预售情况一直很好,市面上依然没有出现仿制品,他也没这瞎功夫跟这些人耗。

“我们可以继续合作,不过,你们偿还的贷款,需要直接交给我们。交易的技术,那是属于乌克兰政府的财产……”维托尔严肃地表示。

“我们无所谓,用资金换技术,诚实做生意,账是不会赖的。”谢凯也明确表示,不赖账。

如果这两方搞的太过分,那么,就用卢布偿还贷款。

合作中止?

那更不是问题。

国内的技术基础本来就不好,有了能快速发展,没有,也不会更差。

最多多花一些时间就是了。

反正很多东西基础都搞好了。

就像当年苏联援助国内工业基础建设一样,后来苏联人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援助中国建设的专家,烧毁技术图纸。

即使那样,也没挡住中国科技建设的脚步。

在被外界逼迫下,中国的技术发展更快。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压力越大动力越大。

谢凯现在很多想法都跟之前不一样,历史的车轮,只要推动了,那就是谁都无法阻挡的。

就如同目前国内航空制造技术的发展一样,除了发动机问题还是严重,至少其他方面问题不是很大。

即使跟国际上技术水平还差不少,只要有了,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

有无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这问题直接交给我们来解决。你们真的不考虑那艘航母?我们可以附带技术提供给你们。”维托尔依然不死心。

后续的合作,需要谈判。

只要能从这些中国人手中把钱掏出来,他们自然什么都乐意干。

除了中国人,乌克兰国内的企业,现在几乎找不到愿意采购这些东西的客户。

“不需要。有弹射技术,可以考虑。”岳林直接摇头,“我们自己都能设计生产出来。”

哪怕乌克兰人不相信,沪东船厂即将下水的那艘帮泰国海军建造的航母,就是中国人可以自己造航母的证据。

“谢,或许我们还可以讨论更多的经济合作。你们的很多民用产品要进军国际市场,需要在国际上建立工厂……”维托尔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从中国人手中获得更多资金。

仅仅是卖技术,根本没法解决他们目前的情况。

整个乌克兰,原本几乎都是重工业,没有什么轻工业。

“没问题啊。但是先得解决目前我们合作遇到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用轻工业工厂来偿还债务?”谢凯灵机一动。

乌克兰的人力虽然不便宜,但是完全可以在乌克兰建厂。

服装厂、制鞋厂、锅碗瓢盆加工厂什么的,建设到乌克兰,然后国内提供原材料……

市场?

非洲啥的不是市场么?

“这个好!完全没有问题。我们可以提供重工业生产线用来交换!我们大家都缺外汇……”维托尔也觉得谢凯的提议很靠谱。

乌克兰国内随着苏联政府的生产计划减少跟资金来源断了,现在失业率很高,根本就没有多少机会创造新的就业率。

“你疯了?我们国内很多产能都过剩了!在乌克兰建立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生产厂……”当谢建国了解到这情况后,第一个反对。

从乌克兰买技术买工厂没问题。

可谢凯要在乌克兰投资建厂,这怎么行?

国内还缺就业岗位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