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1883 安东诺夫主动提合作设计

重生军工子弟 1883 安东诺夫主动提合作设计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没来这边。”

柳东盛直接否定了谢凯在这边的事情。

哪怕眼前的人是值得信任的,他也不会告诉对方谢凯在这边。

谢凯没有让自己告诉杨晓东等人他在乌克兰,肯定也就有想法的。

跟信任无关。

杨晓东不由有些失望,“这样啊……”

谢凯不在这里,事情解决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见柳东盛也不答话,旋即想到刚才柳东盛说谢凯建议提出让安东诺夫帮国内生产运-10一些零部件作为附加条件,让安东诺夫同意交付安-225,不由也是有些疑惑。

“运-10订单本来就不多,到目前,也没有新的订单。国内的生产系统都只能保证勉强有活干呢。一旦给了乌克兰的安东诺夫一些业务,对国内配套发展影响更大。再说了,他们这本来就是讹诈……”

无论如何,杨晓东是不愿意向讹诈他们的乌克兰人妥协的。

以前在跟外国谈判合作的时候,红旗集团从来都没有接受别人的讹诈。

倒是谢凯,经常占他国的大便宜。

从而才有了现在的红旗集团这发展规模。

“现在不仅仅是尽快完成交付,我们有一批重要的资料需要这飞机运回去。”柳东盛如何不知道对方的想法。

安-225如果没有谈成,那么,即使拿到了瓦良格号跟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的设计图纸,都没法直接运回去。

两艘航母所有的图纸,加起来至少上百万张。

得装不少的标准集装箱。

“我这边向他们订购了一架安-124改造的商务机,前期资金他们大部分都挪用了,现在无法继续下去,只要你们这里没谈妥,他们跟我的合约就没法继续……”

柳东盛把自己跟安东诺夫的合作告诉了杨晓东。

要是不能明白,杨晓东也就没有资格率团到乌克兰了。

柳东盛没有交代多少,这次的秘密见面,很快就结束了。

杨晓东自然知道该怎么去做了。

即使他不明白原因。

“你们C910客机的部分零部件交给我们生产?”尤里亚夫没想到,红旗集团的人会提出这样的条件。“我们并不需要这样的业务,何况,你们C910飞机也没有什么订单。”

如果是空中客车或波音公司提出这样的合作,安东诺夫倒还是可以考虑。

中国航空制造能力本来就弱。

C910客机,只是110吨级别的客机,哪怕获得了欧洲跟美国的适航许可证,却并没有得到什么订单。

无论是巴黎航展,还是范保罗航展,C910客机这几年几乎每届都在参加展览,并没有得到任何订单。

对方居然以这个为条件?

特么的,空头支票,有毛用。

要真有用,他们可以随时给任何人开空头支票,只要能达到目的就好。

“没有订单?尤里亚夫先生,中国经济这些年告诉发展,已经开始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而我们国内人口数量众多,交通出行的需求正在快速增加……”杨晓东不是白给的。

这种忽悠人的话,跟谢凯接触多了,自然知道如何说。

何况还有柳东盛专门给他交代过?

“中国经济增长很快,这是事实。可你们国内的人,刚吃饱,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能坐得起飞机,或则说,中国人一直以来的节俭,让他们舍不得花费更高代价去坐飞机……”

尤里亚夫也不是白给的。

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被杨晓东吸引了注意力,投放到中国国内市场上。

至少证明,他是在认真考虑。

“是么?随着我们国内的经济高速增长,有钱人越来越多……当然,勤俭持家,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是你忘记了,我们中国现在还流传一句话,时间就是金钱!无论是民航航线的增长速度,还是航空客户的增长速度,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

既然对方关注这个了,那自然要好好给对方说道说道。

中国这些年,航空市场增长很快。

原本的民航,需要达到一定行政级别,也需要介绍信什么的。

甚至没有几家航空公司。

现在不同了。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有钱人越来越多。

而这些有钱人,时间又紧张,他们自然不会去花费更多的时间来乘坐火车,或则开车。

国内高速公路也没有几条。

甚至,火车的速度还没提升上来。

十多亿人中,能坐得起飞机的,已经比很多国家总人口还多,这个数量还在继续增长。

经过杨晓东如此说服,尤里亚夫心中的坚持,动摇了。

乌克兰总人口都没有多少,而且,现在没有了苏联军方的订单,他们只能向民航科技市场方向发展。

俄罗斯境内,客机可不是他们制造的。

原本苏联的客机,同样也不是他们制造的。

西方国家的市场,欧洲有空中客车公司,美国有波音跟麦道,他们市场前景确实不容乐观。

何况,现在需要资金来把安-124这样可以大规模运载乘客的飞机改造成符合民航市场标准的客机。

“中国的市场确实增长很快,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大力向这里面投放资金。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大飞机都是靠着自己投入,而不是市场资金……中国人比犹太人甚至更精明,他们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对于安东诺夫提出来的问题,自认为了解中国的航空工业部长季米诺夫是如此认为的。

“部长阁下,无论技术能力还是制造能力,中国都落后很多。到现在,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设计生产更大的飞机……”尤里亚夫提醒季米诺夫。“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对他们的技术水平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他们是想借着机会,把我们的技术转移到中国……”

对于中国的技术水平,通过安-22全套技术转让等合作项目,乌克兰航空部门的一些负责人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中国跟世界的差距很大。

随着这些年大力发展跟投入,技术水平增长很快。

安东诺夫不是不知道跟中国合作的好处。

“好处是有的,至少能确保整个公司生存下去,解决了生存,才能谋求更好的发展。现在安东诺夫根本没有订单生产下去……”季米诺夫叹了口气。

哪怕他在这些过程中发财了。

技术储备如此丰富,制造能力如此强悍的安东诺夫,如果没有订单,只能死路一条。

政府是没有补贴的。

“继续下去,我们只能沦为他们的配套厂!中国人一些无法自己生产的,都能通过我们生产出来。这样就会让他们技术水平发展更快!以中国人的那种行为习惯,他们只要无法生产的,都会想办法补齐……”

尤里亚夫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部长的话,他虽然赞同,可也不愿意让安东诺夫这种可以设计制造世界上最庞大飞机的单位,沦为中国那样技术落后的企业的配套厂。

“我们完全可以借着机会,从中国获得更多的市场!要不然,怎么养活整个公司?”季米诺夫说完,就不再开口了。

尤里亚夫心中本来就动摇了。

整个安东诺夫对红旗集团提出的方案,都是比较感兴趣的。

甚至,他们在杨晓东提出合作制造的方案后,准备把这个扩大到设计方面。

安东诺夫,最强的就是设计。

双方合作,安东诺夫可以得到支撑整个公司生存发展的资金,中国也能得到他们缺乏的技术能力跟制造能力。

“所以,要扩大到设计方面?”杨晓东得到答复后,有些惊讶地看着对方。

虽然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听到话从对方口中说出来,还是震惊。

谢凯太强悍了。

居然在这之前,就猜到了乌克兰人的想法。

“对!不过,设计,还是需要以我们为主!我们设计所,可以帮你们改进设计……”尤里亚夫见对方的表情,有些后悔。

难道中国人真正的目的是这个?

看起来,他们得了好处。

谁不知道中国人的锄头用得好?

万一在合作过程中,疯狂挖他们的人,这可怎么办?

之前合作的时候,安东诺夫派到中国的技术人员,已经有很多不愿意回来了。

乌克兰政府也没办法让他们必须回来。

“这事情,我无法做主。”杨晓东心中兴奋,脸上却装出无奈的表情。

说要向上级汇报。

“如何了?”谢凯再次见到柳东盛,就知道自己的计划应该快成了。

接下来,就是黑海船厂那边了。

“如同你预计的那样,乌克兰人对这样的合作,还是感兴趣的。但是他们要求保证每年不低于一亿美元的合同总价……”柳东盛无奈地看着外甥。

这样一个妖孽外甥,让人总觉得有些无法接受。

“一亿美元,不过是三架C-910的总价。咱们再怎么样,一年也不止生产三架啊。何况,运-15已经要首飞了。”谢凯倒无所谓。

“你不担心这会阻碍国内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柳东盛皱眉看着谢凯。

谢凯的想法,他摸不透。

“国内航空制造,目前运输机生产只有秦飞那边,虽然有不少生产厂,可这些单位,技术实力都太差了……只有在竞争中,才会促使他们更快整合,更快发展……”

谢凯一点都不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