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1925 不是挖人,而是万吨大驱需要更先进的红旗-9

1925不是挖人,而是万吨大驱需要更先进的红旗-9“首长,激将法没啥用。图纸应该还有一个星期就回来。现在,应该还在西伯利亚铁路上。”

谢凯一脸笑容。

啥?

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地看着谢凯。

他们想过其他各种运输方式,谢凯则是采用了一种他们唯独认为不可能的运输方式——铁路。

最合适的,海运啊。

只是四十万张图纸,也没有多少,一架安-225就能装了。

“怎么会利用铁路运输?而且还是西伯利亚铁路?”李明山好奇了,“哪怕你用他们的核动力潜艇运输回来,我们都没有这样意外。”

确实非常意外。

谢凯没有丝毫得意,一脸认真地说道,“铁路运输虽然没有那么快,而且整个里程长达上万公里,但这是最安全的,能让这些图纸没有任何危险地运回来。即使最后那些情报部门追查起来,也只能查到图纸到了莫斯科。”

“你这是栽赃给克格勃?”龙耀华皱起了眉头,“要是他们知道了,又是不小的麻烦。”

“首长,请放心,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麻烦。黄金发的金发资源回收公司,不是一直都在整个苏联境内回收各种废品么!这些图纸,对于外人来说,只是废纸……”谢凯说到这事儿,就有些得意了,“毕竟,这东西被很多人盯着,没有那么容易运出来。”

“说说,你们究竟是怎么运到莫斯科的。”

大佬们恨不得直接敲碎谢凯的脑袋,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里面究竟装了些什么。

“其实很简单。虽然苏联没有了,乌克兰境内还驻扎着一些苏联的部队,已经一些要从乌克兰撤离运回俄罗斯的装备跟物资。只要他们部队的人愿意帮忙,仅仅几节车厢,就能运回去。原本那些车皮,运输的是来自摩尔多瓦的红葡萄酒……”

谢凯看着诸位大佬眼中快要冒火了,也就不敢再吊他们的胃口。

当即就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

这事情,也是柳东盛给他的建议。

从最开始柳东盛去乌克兰的时候,谢凯的目标依然是瓦良格号的船体,对瓦良格号的技术资料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当柳东盛上次回国的时候告诉谢凯,核心图纸都弄出来了,唯独就是运输方面不容易。

每隔几天,都有从船在乌克兰的港口卸下各种轻工业品跟生活物资,同时运走乌克兰的一些机械设备、重工业相关原材料甚至是葡萄酒之类的。

可这些船,都被严密监视上了。

稍微重要的东西,乌克兰方面都不可能放着离开。

在苏联尚未解体的时候,还没有多少人盯着。

苏联解体后,不管是克格勃、还是CIA,甚至乌克兰自己的安全情报局,都在严密监控从乌克兰运走的各种东西。

很多东西,都是被国际上对中国禁运的。

加上苏联在乌克兰布置了上千枚的蘑菇蛋,战略蘑菇蛋,战术蘑菇蛋,各种型号都有。

自然需要严密监视。

克格勃认为,那些应该是属于俄罗斯的财产。

而CIA则是担心,万一某些蘑菇蛋失窃,最后在美国某个城市爆炸了……

“克格勃乌克兰局负责人阿芙罗拉不是柳东盛的人么?”汪贵林打断了谢凯的话。

提出了质疑。

基地同样有情报人员在乌克兰。

郑权根本就没汇报过这些,事情没有谢凯说的那么严重。

这小子,估计又在憋着什么坏,必须先给他拍死。

免得到时候又让人为难。

之前谢凯跟白彦军因为谢凯说让空军可以先寻求采购一批二手伊尔-76运输机产生的矛盾还没解决呢。

“不,他们最多算是合作关系。阿芙罗拉,只是一个情报贩子,如果别人给的利益够高,同样可以出卖柳东盛……这批资料太过重要,所以,我们只能采用这样的方式。”谢凯叹了口气。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毕竟,不同的民族,追求是不同的。

阿芙罗拉跟柳东盛之间联系的纽带,只有利益。

虽然之前有些事情阿芙罗拉参与了,可这批资料,谢凯真不敢让她参与,柳东盛同样不敢。

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意外。

“所以,当初我小舅回国疗养的时候,我们就制定了这样的策略,通过苏联军用专列,把这批表面上不重要,只是某个高级军官私人利用职权运回去的葡萄酒运到莫斯科,中途不断转车,最后变成了他们在莫斯科回收的废纸,从而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运回来。我过去,只是为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上面拆解下来的特种钢材以及寻找瓦良格号那个船壳买到手的机会……”

谢凯说起来轻描淡写。

在座的人却能从她轻描淡写的语气中体会到这中间的复杂操作。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这功夫都白费了。

所以,他们不好再继续问什么了。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使用的钢材?美国人不是购买了?”刘司令有些好奇。

他并不知道美国人跟挪威人联手,忽悠着乌克兰拆掉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之后,并没有给高价购买航母废钢。

“他们给不起钱呗。我这出的价格更高不是……”谢凯一脸笑容。

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相视看了一眼,都看到对方皱起了眉头。

谢凯又用自己的钱来补贴,公私不分明,这事情说了很多次了。

“那钢材,买回来干什么?现在军方没钱造航母,也没资金养航母啊。要装备航母,可不是造出来就行……”龙耀华看着谢凯,“红旗集团现在的资金压力已经很大了……”

航母使用的特种钢,买回来,不是为了建造航母,还有什么用?

难道回炉熔炼,然后再生产别的钢材?

肯定不是。

那就只有一个用途——造航母。

海军确实需要航母。

可护航舰队哪里来?

航母的经费哪里来?

404一旦资金链断裂,甚至会影响到全**工系统。

这些年,404跟国内很多大型军工单位都有合作,主要承担资金。

“现在咱们不造,仅仅是这些技术资料,消化起来,都得四五年。而且,要设计建造出符合我们海军使用的航母,不能照搬苏联的……”刘司令的话,直接打消了龙耀华的顾虑,“现在重要的是积累,把设计拿出来,到时候,有钱了,技术也没问题了,直接开工建造就行了……”

海军自己知道自己的钱袋子。

没钱,只能积累技术跟经验。

“其实,那些材料,由于我的建议,都是很大的整块,不造航母,用来建造其他军舰也没问题……”谢凯没有在这事情上浪费太多精力。

“乌克兰那边,很多技术资料,并不能轻易搞到,这次的事情,也只能做这样一次。何况,不出意外,瓦良格号的壳子我们能买到,到时候可以直接从这上面练手。”

谢凯再一次让大佬们意外。

他们以为谢凯会直接促成瓦良格这样的航母直接进入正式研制阶段。

全国范围内,只有沪东造船厂一家拥有航母建造能力。

而沪东船厂,404同样投入了超过二十亿的资金来改造船坞,升级技术。

“先做好准备工作,无论是航母的配套工程,还是护航舰队的相关舰艇所需技术,都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待了。”谢凯见大佬们不吭声,平静地说道。

这事情,倒也没有人反对。

“先说说具体搞了些什么吧。”龙耀华现在稍微放心了。

这么多,要是同时大力投入,404支撑不起,国防科工委同样支撑不起。

经济发展上来了,可基础建设需要投入的更多。

这就导致部队依然需要忍耐很多年。

没钱,为了提升国防实力,还必须把资金向重点装备项目上倾斜。

“运输机,战机,咱们先不说,只是先抽调人员进行测绘,航母则是消化资料。不过,过段时间,会有一批S-300V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回来。我希望诸位领导能支持我们跟二院合作,综合S-300V跟二院已经进入测试阶段的红旗-9两者的性能……”

谢凯的话,再次吸引了所有人目光。

所有人心中此刻的想法,都是认为谢凯是为了从航天二院挖人。

二院在红旗-9防空导弹上的付出的精力,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

这是中国第一种自研的区域防空导弹,哪怕是之前大量尖端军工项目下马,红旗-9也没有收到丝毫影响。

甚至,得益于大量军工科研项目下马节约出来的经费,让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加快了进度。

这是跟空军十号工程一样的国防剪短领域重点工程。

谢凯居然把注意打到了二院。

“谢凯,红旗集团涉足的领域已经很多了……”龙耀华眉头完全皱在了一起。

这小子依然还是原来那样,什么东西都想掌握在红旗集团。

总不能把二院划给404基地吧。

“首长,并不是我们想要挖二院的墙角,而是我们的055万吨大驱以及导弹护卫舰需要!”谢凯一脸无辜,“红旗-9改成海红旗,很容易,但是性能有些不太符合我们对这些给航母护航的战舰的防空需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