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2034 也许,国家会需要6艘航母呢?

重生军工子弟 2034 也许,国家会需要6艘航母呢?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7:3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说目前他们很大可能会买,但是我个人建议,还是不往这里面投入。瓦良格号的改造工程,即使有他们那边负担部分,我们需要垫付的资金估计也不会低于百亿……”

齐志远一脸严肃地看着谢凯。

旁边几名来自沪东船厂跟404管理委员会的高级管理人员们,脸上神态各异,都在考虑着这事情的可操作程度。

“你具体怎么考虑的?为了转移外界的注意力,这些年我们内部军品跟民品项目的矛盾都是半公开的。如果搞这个项目,之前的一切努力也都白费了。”谢建国直接问谢凯的想法。

岳林在旁边也不吭声。

404发展得太大,在不少领域都成了领头羊。

如果按照以前的模式发展,其他的单位就不会有之前那么合作了。

一直都表现出非常矛盾的关系。

民品领域中,别的竞争者因为404下属企业需要给背后的科研基地提供庞大的资金,无法利用雄厚的资金实力对其他竞争对手造成碾压,心里自然会舒服很多。

军品领域同样也是如此。

很多项目,都是合作。

有些单位会因为看到404发展太快而扯后腿。

一旦瓦良格号的改造资金由404负担,别人自然能发现端倪。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虽然说大毛那边提供的技术装备我们没法研究,但是能了解更多,对国内相关的技术也会有不小的作用……另外,沪东船厂确实需要订单……”

谢凯的想法很明白。

搞这个。

“中信银行那边的贷款可能不会轻易发放。”岳林提醒谢凯,“虽然我们的资金链没有出问题,我们也是绝对控股的股东,但是这银行一直都被人认为是我们的提款机……”

中信银行这些年随着404的投资,扩张得很快。

跟国家的四大行相比,要差很多,却比其他银行要强力很多。

“确实是这样,从之前我们大飞机项目开始,只要涉及民品领域的大项目,都是从中信贷款。到现在,我们总共欠中信那边1730亿了……”

谢建国的话,让所有人都震惊。

404基地什么时候欠这么多贷款了?

“爸,你只说贷款,怎么不说我们房贷出去的资金?那些贷款,大多数都是我们自己的钱吧?我们在中信那边流转的资金,每年都超过2000亿呢!”谢凯对于这事情可不是不知道。

要是404还不上,银行即使属于他们下属的产业,也不可能贷款这么多。

整个国内,除了国家发行各种债券,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比404欠得多。

四大行,那可是求着想要贷款给404下属的公司的。

一家公司,固定资产都超过万亿,欠1700多亿的贷款,已经优秀得令人发指了。

如果不是为了独立核算各单位的成本跟利润,不通过银行,404赚的钱,投入到下属企业,还有好几百亿的盈余。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说什么?他们要说,咱们就从中信撤资,然后自己内部成立一个银行运作我们内部资产!”

谢凯根本不在意别人说什么。

在座的其实都知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这航母,即使大毛真的要,也没法对外公布,甚至没法告诉银行方面。只能通过沪东造船厂向银行贷款。而且还得撇清跟海军的关系。”谢建国没想到儿子会这么清楚中间的问题,只能苦笑。

“我个人提供二十亿美元的资金,通过中信银行,成立一个专项资金,利息按照国际上最低的算,贷款给沪东造船厂……”

谢凯手里有多少钱,他自己都不知道。

之前伊拉克战争爆发,国际石油价格疯长,他让齐正山跟西姆莱特提前布局,捞了将近百亿美元。

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现在的投资速度降低了很多,每年几乎很少投资新公司。

他们大多数工作,就是不断巡视之前投资的各种产业。

一旦有产业跟不上发展,就把手里股份全部转让出去,或则让公司回购。

有些公司发展起来后,想要赎回股权,或则利用大量的资金来稀释投资公司的股权,两人就会疯狂地往里面注资。

结果,到现在,他们投资的公司每年带来的分红跟转手卖出去套现的股权的钱都花不完。

投资国外?

美国有些公司,谢凯倒是想投资。

可一想到美国人的尿性,想要从美国把资金抽调回来,人家随便一个借口,都能冻结。

所以,谢凯几乎很少投资国外的公司。

只让齐正山等人为了操作股市的时候留下一些。

不是他不想去赚那些钱,赚得再多,拿不回来有用?

所以,大部分资金都是投入到国内。

国内未来能发展到很高程度的企业,这年头投资都不需要多少,导致谢凯手里也有大量的现金。

“个人投资?这不太合适吧?”岳林担心地看着谢凯。

之前为了不给人口舌,一直都没有这样干过呢。

“没有什么不合适的。钱太多,花不完,之前我跟郑叔还有汪叔商量过,我们投资搞一些国家比较稀缺的领域,比如人工智能相关的领域,这笔钱,利用这样的方式转移回来……”

谢凯在跟刘老谈过后,充分分析了可行性,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我这些钱留着也没用,国外投资有浩华国际等,就差不多了。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民营企业大多数又不愿意去忍受那么长的资金回收周期……”

谢凯做出了解释。

可没人认为他真的是钱多了没地方花。

只认为谢凯这是用个人的资金补贴基地的发展。

“那各种合同一定要做好。免得到时候有人拿这样的事情做文章。”谢建国有些担心。

“没事儿呢,爸,咱们要做的,就是让国家科技发展更快。我这平时也不怎么花钱……”谢凯这是说的实话。

房地产很火爆,但是他却没有投资这个领域。

“要是所有人都像你,咱们国家的技术发展会更快,国家资金不够照顾所有领域,有些技术需求高,投资成本高的空白区域却没人投资……”岳林叹了口气。

事情就这样说定了。

瓦良格号拖回来后,将会跟大毛方面的专家共同讨论,确定改建方案。

“要是最后大毛不要了怎么办?那边的意思,各种设备,到时候他们不要了,人家找的是沪东船厂……”

原本没有开口的李庆明担心地问谢凯。

如果是海军要瓦良格号,他啥话都不会说。

至少是自己国家的海军。

他们建造军舰,本来就是为了海军。

“那也没啥,等完成后,说不定海军就有钱装备第二艘航母了。慢慢改建就是了。”

“要是他们不要,这不就浪费了?”顾宝农也觉得谢凯的想法不对。

说到底,他们更想建造新航母。

原来没有建造经验还没啥。

现在不仅建造了两艘707航母,还建造了一艘不比瓦良格号差的航母,自然就瞧不上改造瓦良格号航母的项目。

“到时候,海军会容忍这航母就这样闲置着?大毛不给钱,就给海军当训练舰呗。”

“海军不是没钱?”李庆明不知道谢凯原来不同意,为什么现在突然就支持这事儿了。

中间肯定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

“海军够买没钱,租给他们啊,每年给一部分租金就是了。反正都是国家单位,内部结算,不存在的。咱们不说,谁能说什么?海军要是有钱,他们巴不得航母能铺满太平洋。”

谢凯自然不会告诉他们,哪怕只有1%的几率卖航母给大毛,他也不会放弃呢?

刘老的话里面,已经透露了太多属于高度保密的内容。

双方肯定是接触过多次,并且有了一定的进展。

具体内容如何,谢凯自然不知道。

但是他也要求了,如果真到了那时候,他去跟大毛谈价格。

即使不合作,狠狠地报复大毛,当初海军想要购买瓦良格,没有能力完成瓦良格后续建造的大毛方面,居然从最开始的500亿涨价到700亿!

按照当时的汇率,瓦良格号航母,不附带舰载机,大毛居然敢开价90亿美元!

美国人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一艘造价才不过45亿美元。

哪怕瓦良格号上面有大量武器系统,可那也贵不了太多。

这样的机会,谢凯怎么会错过?

“咱们是军工单位,为国防服务的!不能像那些民品单位的企业一样,只考虑利益!很多的单位,承接国家科研项目,能有多赚钱?要是大家都不干,还怎么快速获得科技进步?”谢凯提醒两人。

沪东造船厂属于国家单位。

利润是需要的,那是保证造船厂运转跟发展的基础。

可不能为了利润,就放弃机会。

中国那么漫长的海岸线,那么庞大的海疆,一艘航母,那是肯定不够的。

谢凯不知道国家未来究竟会建造几艘航母。

他离开那个时代的时候,瓦良格号已经基本形成战斗力,首艘国产常规动力航母也下水上了舾装码头,第一艘据说是核动力的航母也开始铺设龙骨……

也许,国家真的会建造6艘航母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