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429章 搞隐身战机也只为军方的经费

重生军工子弟 第429章 搞隐身战机也只为军方的经费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你可知道,搞那玩意儿,需要多少钱?咱们国内连搞个三代战机都痛苦的不行,你要好高骛远!”郑宇成被谢凯给气乐了。

隐形战机,以国内目前的基础,根本没法搞。

郑宇成不知道隐身战机需要一些什么技术,但是他知道,跨越一两代,那都是天堑。

要不然,国内的装备水平比世界上差距会落后这么多?

“谢凯,咱们国内的基础,你知道的。”汪贵林也苦笑不已,“先不说需要多少钱,仅仅是那样的战机有些什么技术指标,咱们都整不清楚。国内估计也没有明白人。”

谢凯的想法,从来都是天马行空,在国内条件下要搞跨代战机研究,很难。

“别人不明白,我难道不明白?”谢凯耸耸肩,关于隐身战机,他了解的甚至比普通战机更多,用于预研,提出各种技术指标,完全不是问题。“前期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不需要花费多少钱。毕竟,现在咱们搞,不是正式立项,而是算预研……”

国内电子系统不行,计算机产业不是谢凯弄了个芯片,同样痛苦不已,至于隐身设计的气动布局啥的,更是痛苦。

谢凯如何能不明白?

早点开始张罗隐身战机,不让美帝的F-22独孤求败,更不让他们的隐身轰炸机笑傲江湖。

在三代战机项目上,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有能力研制。

到了隐身战机上,就连传统的欧洲工业强国英德法这些国家都是无能为力,苏联解体后的老毛子,搞个T-50都用了不知道多少时间没见着服役,更是坑得三哥家底都快要空了。

唯独中国同时出现了歼-20跟歼-31两款隐身战斗机,虽然歼-31这玩意儿就是个垃圾货。

隐身轰炸机,除了美帝拥有B-2,F-117A在后来因为性能不行,也就中国的轰-20可以与之抗衡,老毛子的隐身轰炸机连个影子都没有见着,只能把很久不用的图-160白天鹅给拉出来在世界上溜圈儿。

国内的技术研发能力,没有想象的好,也没有想象的差,只要给时间,就能弄出来。

提前十多年立项,即使多花几年时间,也能早点搞出隐身战机不是?

谢凯的想法,非常简单。

“预研?”郑宇成皱眉问着谢凯,“你搞出来的事情,能有这样简单?”

不是他们不知道预研的问题。

国内的科研工作,从建国开始,到现在已经逐渐形成了体系,跟国外科研不同,不是研制出来就装备。

生产装备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的科研思路,在改革开放后就提出来了。

特别是国内最为那得出手的航天系统的火箭导弹研制中。

“对,就是预研,即使想要立项,也得等到各种技术指标出来,衡量咱们国内的生产能力跟工业基础不是?”谢凯说道。

要是有可能,他巴不得现在就开始制造隐形战机。

真弄出来了,说不定在苏联解体之前,还能向苏联出口呢。

然而,只能想一想。

发动机不行,别说隐身战机需要的矢量引擎国内连如何下手都不知道,就连普通的涡扇发动机都还没搞定呢。

航电系统不行,火控雷达不行,甚至气动布局的设计在这方面需要的工作都没有丝毫经验……

“你知道他们的下一代战机是什么样子的?”汪贵林没法直接反驳谢凯,怕谢凯撂挑子。

“当然知道,下一代战机,空优战机显然被淘汰了,超高速度,超高空飞行的战机被证明目前不符合主流发展;能突破的也就是以下几点,我总结的是简称4S,即Stealth(隐形);SuperSonicCruise(超音速巡航能力);SuperManeuverability(超机动能力);SuperiorAvionicsforBattleAarenessandEffectiveness(超级信息优势)。当然,或许还有其他的方面,不过目前我没有想到,反正只是有一些想法……”

谢凯恬不知耻地说是他自己总结的。

不是他不想说国外总结的,而是目前只有美帝一家研究这东西,所有的一切数据,都是高度保密的,连苏联都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

“具体如何,你说说看。”郑宇成等人皱起了眉头,谢凯拽英文,有些让人头痛,齐志远倒是来了兴趣。

“首先咱们说隐形。这不是战机真正隐形,而是在雷达的反射截面尽可能地小。不仅在气动布局跟外形设计上下功夫,使得飞机平面反射面积尽可能小;还得研究可以吸收雷达发射出来的探测电波的隐身涂层,武器必须内置在战机内部,而不是挂载于战机的机翼下或是腹部……就连尾部发动机,也需要做红外辐射简化处理等……”

隐身战机,雷达反射截面都是极小。

这是通过多种手段才能实现的,不仅气动布局的设计,还跟内置弹仓,尾部的发动机等有着莫大关系。

涉及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

谢凯这样非专业的人员,能知道的,也就是一些网络上可以知道的。

理论上说,这些说法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超音速巡航能力,这玩意儿就不用做过多的解释吧?”

“这个你不用多说。”其他人都明白。

超七工程之前被下马的歼-9战机项目,不仅要求超音速巡航,更是要求更高的性能。

谢凯也不准备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这不仅需要考虑战机的外形气动布局设计,更是对整个动力系统也有着要求,跟超机动能力一样,对动力系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至于超机动能力,这关系到优异的气动布局设计,同时也需要更好的发动机。”谢凯在犹豫,要不要说说关于矢量引擎的事情。

新一代的隐身战机,必须使用矢量引擎,才能提供更大的机动性能。

四代战机的超机动能力,有一条硬性要求,那就是具有过失速机动能力,即大迎角下的机动能力。

矢量发动机可以保证在飞机作低速、大攻角机动飞行而操纵舵面几近失效时利用推力矢量提供的额外操纵力矩来控制飞机机动。

还没等谢凯说完,就被汪贵林给打断了,“我们连最基础的涡扇发动机都没有,国内航空工业心脏病的问题你不是不知道。要是有发动机,甚至歼-9都不用下马了……”

“是啊,小谢,这问题确实非常严重。你不会想要让蓉城发动机厂再为这个项目开发新的发动机吧?”齐志远同样皱着眉头问谢凯。

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投入,太大了。

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得到成果。

任何一款发动机,特别是性能要求更高的发动机,一旦开始搞,没有国家财政支撑,将会对整个基地的资金链造成严重影响。

404现在涉及到的航空项目,没有任何一个项目有着发动机,超七如果不是从苏联引进发动机,同样面临没有发动机的问题。

为了超七项目,谢凯可是一次采购了两百台发动机呢。

“早晚,我们都必须在这上面补课的。”谢凯幽幽地说道。

不提发动机问题,大家还能愉快地交流下去。

谁不知道,中国航空工业心脏病问题?

或者,整个中国工业系统中,发动机技术这块,都是有所欠缺的。一方面是国际上对中国的封锁,另外一方面就是中国基础太差。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能制造出来的东西,没有几样。

后来在苏联的援助下,才建立起工业基础……

“可你这个项目要是搞起来,我们就需要配套的发动机项目,无论是运十的发动机,还是目前的超七工程的发动机,都不是一点经费跟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我们没有可能同时上马三个发动机项目。”汪贵林神色严肃,“基地的财政根本就支撑不起更先进发动机研究的经费。”

不是基地管理委员会不想,而是不敢去想。

发动机研发投入,以及国内的基础情况,谁都知道。

哪怕是引进了全套的生产技术,到现在,十多年时间,都没有完成贝斯发动机的国产化。

“不是说了,只是预研吗?”谢凯没有说矢量发动机的事情。

他清楚,一但说了需要这种国内目前甚至没有听说过的发动机,整个项目都会受到抵制。

发动机问题,只能等。

要么等苏联解体后从老毛子手里引进,要么就等国内的发动机技术水平提升上来。

隐形战机,仅仅是图纸设计阶段,在国内一点基础都没有的情况下,不是短时间内能搞出来的。

走一步看一步,不能等到有了发动机再开始研究隐身战机不是?

“别打岔,让他说完。”一直都没开口的郑宇成让谢凯继续介绍。

他已经对谢凯说的这种战机有了兴趣。

“超级信息优势。这一点才是最核心的东西,不管是隐形,还是超机动能力,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这款战机本来就是考虑到未来装备的发展,就如同我们的359坦克预留的升级性能一样,数据处理能力要求更高,甚至可以说是一台移动的超级计算机……”

在这样的要求下,雷达、红外、数据链、电子战系统、告警系统将被融合为一个完善的战场感知体系。

无论是对于电子技术,还是信息处理的技术,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国内连三代战机都还没有解决,航电系统,雷达系统连最基础可以下视的都没有,再要求新的,难度更大,挑战更高。

谢凯甚至不敢把知道的情况全部说出来。

一旦说出来,就会因为难度太大,或者说甚至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指标过高而被抵制。

国内八十年代下马的一大批武器项目,几乎都有着一个共同点——性能指标太高,需要的资金太大,基础太薄弱……

“这样的项目,就连预研工作,都是非常艰难的。”谢凯说完后,管理委员会的众人都是一阵沉默,良久,郑宇成才开口。

谢凯点头,“确实如此。毕竟这个没有任何的参考,美国在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这样的项目研究;苏联好像也有了。”

F-117A那可是即将在战场上露脸。

“别人搞什么项目,跟我们没有关系。基地的家底不够殷实,经不起太多的折腾。”汪贵林不乐意。

郑宇成喜欢搞大项目,谢凯的心,比郑宇成更大。

“并不是现在就要搞。咱们从132厂跟611所要人,就是为了有咱们自己的飞机设计团队不是?132厂跟611所之所以不反对,那是认为人在我们这边,对他们更有好处。”谢凯把话题拉了回来。

眼看时间也不早了,郑宇成让吕阳去食堂给几人把饭打到办公室,他们继续讨论。

“我觉得谢凯同志的提议非常不错。基地目前涉及的项目,都没有几个完全属于自己,就相当于一个供应资金的岗位,对于未来发展,非常不利。”郑宇成支持谢凯的提议。

404基地,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太多核心的技术研究团队。

搞什么项目,都是跟别人合作,技术研发,都是由合作团队来负责,一旦出现问题,最终404什么都没有。

“基地可以搞别的项目,甚至把运十设计团队招回来。”汪贵林自然是不同意的。

谢凯的目的,不仅是想要有人,介绍了这么多,明显是想自己搞这样的项目。

白彦军一直都在闷闷不乐地听着,他就想要问问,啥时候基地往海军装备项目中插一脚,显然,现在是不合适的。

“要不,等超七工程结束后,再考虑别的?”齐志远问道。“前期可以按照小谢的提议,从132厂跟611所,甚至是国内其他飞机设计研究所弄来一批核心骨干,做前期准备工作。”

老家伙的话,完全是不得罪双方任何人。

搞前期准备工作,自然不会花多少钱,这样也遂了谢凯的意,同时也让汪贵林不再反对。

“那没有问题,反正我只是这样的建议而已。”谢凯清楚,要想直接上马项目,根本就没有可能,“基地的未来发展,本身就建立在研发上,这是之前咱们就讨论过的问题不是?隐身战机,我觉得国内肯定会搞,只是早晚,我们越早研究,在军方有了想法,有了资金的时候,我们拿下项目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或许,可以问问空军的想法,说不定,能得到一些经费呢……”

“本身就是为了军方的经费!”谢凯的答案,让众人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