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680章 即将被宰的埃及人却在喜出望外

重生军工子弟 第680章 即将被宰的埃及人却在喜出望外

作者:葫芦村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6 00:11:48 来源:小说旗

“具体得沟通过才知道。你们应该清楚,359坦克的作战性能……当初这是我们跟巴基斯坦联合研制,仅仅我们同意,也不行。”谢凯说道。

之前说卖359坦克生产线,穆巴拉就有些着急。

他们当初被谢凯忽悠,给了5000万美元的技术使用门槛费,好不容易把生产线建设起来了,还没有生产多少,没有获得利润,谢凯又卖生产线。

以后还怎么卖坦克?

穆巴拉听谢凯这样说,倒是送了口气。

飞机到蓉城时,时间还很早。

132厂安排的接待车,已经停在机场了。

郑宇成亲自带队来迎接,谢建国也在一边看着谢凯微笑。

两人眼中密布血丝。

双方介绍后,一阵寒暄,直接上车往132厂而去。

郑宇成跟谢建国拿着谢凯上了他们的车,不是他们不想跟客户搞好关系,可这事儿,他们还不了解。

电话里面,谢凯也没说得太明显,就只说了埃及人要买战机。

“怎么样?”郑宇成急切地问道,谢建国也盯着谢凯。

“他们主要想拿到的是战机生产线……”谢凯把情况介绍了一番,“只要我们同意出售生产线,拿下的问题就不大。”

“出售生产线?上面会同意?”谢建国皱眉问道。

“原则上不支持。”谢凯说道,“毕竟我们这是国际合作,中外合资。”

郑宇成明白了,“他们采购数量大概多少?”

“反正低于八十架,就不谈生产线的事儿。”谢凯哪里知道埃及人采购多少?

反正80架那是硬性指标。

“要是他们得到战机生产线,将会成为我们有力的竞争对手……”谢建国担忧地说道,“如果数量太多,发动机这块,苏联人卡我们,也是麻烦。”

“动力厂不是在仿制RD-33发动机吗?即使埃及得到了生产线,又如何?想想咱们,从英国引进了贝斯发动机生产线,到现在,不是也没有完全生产出来?”郑宇成才不担心,“你这价格,不会按照歼七的价格卖吧?歼七可以说是半卖半送了。”

80年,中国跟埃及签订了军贸合同,出口埃及60架歼-7,很快便交付了二十架,随后在82年把剩下的40架按照歼-7B技术标准交付。

那个价格,完全是白菜价了。

当然,也是可喜可贺,在这之前,中国出口的歼-7,全部都是军援!

对,军援,一分钱都不收,甚至还要贴运费跟培训费啥的。

就为了帮助兄弟国家提高国防实力。

一直到改革开放,国家在军事开支上面不断缩减,出口武器,也按照市场原则来,情况也才有所改变。

“最低一千万美元!”谢凯说道。

“八亿美元,值得卖生产线了。反正卖巴基斯坦也是卖,卖给埃及同样是卖。”郑宇成大喜,“巴基斯坦这边,他们就想给2.5亿美元拿到技术跟生产线?”

“虽然这事情让人闹心,不过我们没法在事情上做得太过分,后续的双发战机项目,也得让他们参与进来。空军如果不要,咱们再找市场,就麻烦……”谢凯解释了为啥同意巴基斯坦人按照原来的约定,还是投入2.5亿美元就能获得技术跟生产权。

反正巴基斯坦在战机设计上面,不可能比中国更强。

关键核心零部件的制造,都掌握在404手中。

“别的不说,仅仅是大压机,他们都没有可能投资建造出来。”谢凯说道。“再说,后续的投资,将会更大,那2.5亿美元进来,我们经费压力将会减轻很多。”

郑宇成不乐意,但是也没有再反对,反正后面还有得谈。

车队从机场出发,一直到132厂,这时候,132厂的干部职工才陆续往办公室跟生产车间走去。

霍海源现在已经是404战机的总设计师,之前132厂跟611虽然很闹心,时间久了,倒也勉强接受。

在这样的情况,132厂跟611的人,以不接待表示抗议。

知道双方的矛盾,郑宇成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一行人,直接由霍海源跟其他几名负责人带着参观正在试验的单发超七样机。

“……超-7A型,采用鸭翼布局,翼身融合的技术,大三角翼……由一台苏联制造RD-33发动机提供强劲动力,最高速度可以达到2.35马赫……拥有非常优秀的机动性……可携带900公斤弹药……”霍海源指着正在进行地面滑跑试验的样机介绍这款融合了歼-9众多技术的轻型战斗机。

尤其是这款轻型战机采用四余度飞控系统,一些数字模拟系统跟更大规模计算机的运用,都让埃及人喜出望外。

他们原本以为,这玩意儿,估计也是见歼-7的一个改进型号。

当看到可以在地面上滑跑的样机,了解了情况后,那高兴劲儿,别提了。

“他们真带老外来看战机了?”在办公室,熊宏元不相信地问着一脸不高兴的李文正。

“人都在试验车间了,还有什么假的。老熊啊,咱们得想想办法啊。他们这样搞,以后我们单位就只能生产他们的战机了……”李文正担忧地说道,“抢我们的人,抢我们的业务,还让我们免费打工……”

“宋所长那边,有什么说法?”熊宏元也难受。

404干的破事儿,太不地道了。

可他们除了无奈地看着,还能怎么样?

“整天忙着研究十号工程,哪有时间理会这些?再说了,404的两款战机,都承担着一部分十号工程的技术验证呢!宋所长巴不得他们快点搞出来……”李文正抱怨着。

611所那边被挖了不少人,宋文骢居然都不说话。

“咱们应该换个角度考虑这问题。他们卖越多的战机,对我们来说,生产任务也就越多啊……”两人闹心不已时,副厂长赵坤西说道。

“他们要是任务多了,能不组建自己的生产工厂?现在都已经弄了发动机厂……”李文正说道。

“发动机厂,之前不是都快活不下去,没有业务,他们才要的嘛。投资一个战机生产厂,可不是简单的事儿……”赵坤西摇头,“他们没有生产工厂,签的订单越多,对咱们好处也越大不是?如果不是他们的订单,咱们就靠着国内空军订单,哪里能这样滋润。”

“说是这样说,谁知道他们呢?”熊宏元叹了口气。

对于404,所有合作单位,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爱,是因为国家没有了太多生产任务,404这家总能找到订单的单位,给他们带来了饱和的生产任务。

恨,是因为这家单位太让人闹心了,动不动就挖人。

“咱们应该跟他们沟通一下,万一这次又有大订单呢。我们的生产线,用来生产超-7A,还是需要升级的。”赵坤西知道两人的担忧。

可现在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

132厂的领导们讨论时,同样得到了消息的611所,并没有任何反应。

反正他们是设计战机的。

超七工程,不是611的项目,哪怕这是611设计出来的。

等到客户看了,自然会跟设计团队沟通。

“发动机是苏联引进?”埃及人没想到,他们满以为这是中国自己开发的发动机。

“对,我们跟苏联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霍海源点头说道。

“那你们如何确保我们需要的时候可以充足供应发动机?”穆哈纳德质问霍海源。

霍海源一时语塞。

在这之前,他们还在担心手中发动机会砸手里,这对设计团队压力很大。

可有了客户,人家却又担心发动机无法充足供应。

“部长先生,你多虑了。”谢凯笑着说道,“在这之前,我们跟苏联相关部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另外,两百台发动机,已经有一部分到货了。”

“两百台?”埃及人震惊了。

中国人在这事情上,好像干得有些不合常理。

“对,只要你们采购数量不超过200台,都不是问题。当然,毕竟我们国家跟巴基斯坦也同样有很大的需求,这种战机,不仅可以承担作战任务,最主要的功能是作为教练机。”谢凯说道。

埃及人动心了。

在听到霍海源关于一些技术方面的介绍,就已经动心了。

“贵方的战机,现在尚未完成首飞工作。从首飞到定型服役,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贵国不是准备引进生产线吗?在这之前,完全可以先进行生产线的建设。我们这边一完成试飞工作,贵国的生产线就开始制造……”谢凯咧嘴笑着说道。

埃及人高兴了。

可穆巴拉的眉头却紧紧拧在了一起。

埃及人要是有了生产能力,肯定会把这款战机当成教练机往中东卖。

埃及人跟中东各国的关系,可比他们跟中东各国好多了。

“谢,这项目,我们不同意!”穆巴拉提醒着谢凯。“出售战机可以,出售生产线,并不在我们之前讨论的合作范围吧?”

他不同意,埃及人不乐意了。

“将军,当初可是你找到我们,主动介绍,中方的超七可以出售生产线!”阿里亚夫不满地对穆巴拉说道。

“将军,这事儿,我们下来沟通吧。部长先生,我们可以先讨论一下各自的条件,比如引进生产线的条件什么的……”谢凯没想到,穆巴拉这货,会跳出来捣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