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军工子弟 > 第729章 通讯市场“七国八制”下,咱先出口

“为什么?你还问我为什么?”谢凯真的被气着了。

如果真的同意让侯为贵辞职,他关于通讯设备的计划就没法运作了。

“郑主任,这……”陈德贵根本就不明白谢凯在单位扮演什么角色,见郑宇成也不吭声,自己手下的骨干被这样吼,谁能舒服?

郑宇成刚才被谢凯吼了一声,只能苦笑着摇头不说话。

“因为这涉及军事机密。特别是程控交换机这东西,涉及军用通讯技术……”谢凯看着侯为贵说道,“另外,关于程控交换机这方面,我们准备投资5000万在深市建厂生产,产品涉及军用跟民用。”

“这是什么时候的决定?”陈德贵不相信地问道。

侯为贵也愣住了。

他要走,就因为他觉得自己被上面闲置起来。

没法搞芯片有关的技术,让他搞的程控交换机,结果搞出来了,啥话都不说,让他跟整个研究团队都闲着。

“真的?”

“管理委员会刚做的决定。而且这次过来,就是看这边的进展,到时候跟军用通讯技术结合,在生产产品提供给国内通讯领域的同时,提供部分军用。进一步研究新一代的产品,提高国内通讯技术……”郑宇成点头表示谢凯并没有撒谎,“而且春节后,就将会开始。这次过来,也准备让相关技术人员跟我们一起去找工信部的领导。”

“厂长,我不辞职了。”侯为贵急忙把陈德贵办工桌上的辞职信给拿了回来。

陈德贵则是看着谢凯跟郑宇成两人。

“咱们先看看研究成果吧。”谢凯见侯为贵不再提离职的事情,便不再说什么。

郑宇成有些好奇,难道这人真的有那么重要?

或者说,这人重要到会影响这个技术领域的程度?

以他对谢凯的了解跟谢凯这几年只要盯上一个人,非得搞到手的情况,就说明这个人绝对相当重要。

可眼前这个穿着一件夹克,跟普通技术人员没有任何区别。

谢凯没法给他解释,因为现在的中兴不仅没有建立,就连华为,同样也没建立,创立华为帝国的任大佬,还在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搞基建工程呢。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侯为贵身上没有工程兵出身的任正非身上那股狼性,进攻性很弱。

这也是导致最终华为市场销售额远远把中兴甩开的根本原因。

但是,那些人却没有想过,中兴属于国有企业,而化为是民营企业!

在很多方面,国营企业绝对不能像民营企业那样去赌博,甚至没法拿出民用企业这样的激励机制。别的不说,仅仅是谢凯为404获得了这么多,郑宇成他们都不敢从明面上奖励谢凯太多。

要是民营企业这样,谢凯光是提成都能拿到一个让人恐怖的数。

华为的销售团队,业务提成远远高于整个行业;华为做业务,只求快,求狠,从来不会求稳。

这对国营企业来说,是绝对承受不起的。

私营企业赌输了,大不了公司破产,裁员什么的。

国企不行。

国企破产了,里面的员工,必须妥善安置,单位没办法,就得政府安置。

谢凯占的立场,刚好就是一名国营企业管理者的立场,进攻性什么的,差一点没事儿,只要提前布局,就不是问题。

如果搞这方面的是任正非那样进攻性很强的人,两人最终会因为理念不合而产生矛盾,最终甚至会让整个公司陷入深渊。

至于当初华为的市场份额远比中兴高,对于谢凯这样的重生者来说,是问题吗?

一切都不是问题。

巴基斯坦、伊拉克、波斯、坦桑尼亚、布隆迪等一系列跟谢凯他们有业务往来的国家,只要404旗下有相关的产品,别说国内的竞争者,哪怕是国外的竞争者,谢凯都能一脚把他们给踹出去!

“这就是我们研究出来的程控交换机,由于采用了我们自己生产的芯片,无论是处理数据的速度还是通过控制部分的接续命令,建立主叫与被叫用户间的连接通路的速度,都比国外提供给我们的高不少……”在一个拥挤的实验室里面,侯为贵亲自给谢凯跟郑宇成两人介绍了他们研发出来的数字式程控交换机。

得益于芯片的大规模使用经验,这次研发出来的程控交换机,甚至比中兴公司在90年研究出的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ZX500数字用户交换机性能要好很多。

当然,这只是谢凯猜的。

“性能比国外提供给我们的高多少?”郑宇成问道。

他关注的是这个。

“约30%。”

“成本呢?”谢凯更关注的是成本。“国家每年在进口程控交换机方面,那可是花费不老少的外汇。这玩意儿,利润高!”

成本多少,关系到他们的利润。

要是成本太高,他们比国外的技术好,价格更高,也拿不到多少的业务。

虽然说国内提供的产品可以让国家每年省却很大一笔外汇,但是这事儿,不是说能省下,有人就愿意省的。

再加上对于一些人来说,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

不仅要性能好,价格还得更低。

“所有的零部件,都是由我们国内可以提供的,避免需要从国外进口而受到影响。只要我们的产品推向市场,国内程控交换机的价格,至少会降低一半。”侯为贵介绍着。

“成本。”谢凯最希望知道的就是真实成本。

“每台生产价格,目前实验室状态下,大约270元左右,芯片是大头……”侯为贵说道。

“这么高?”郑宇成皱着眉头问道,“国内采购的价格,多少?”

谢凯白了他一眼,这价格,应该不高。

国内采购国际上的价格,绝对不会这么便宜。

“国家采购国外的,每台最低1400,而且还需要外汇才能购买。”侯为贵说道,“如果我们每台价格卖五百元,一台的利润就能达到230元,随着生产规模加大,每台的成本还会更低,甚至有可能在200以内。”

“这么低的利润?”郑宇成皱着眉头。

他们还真没有干过利润如此低的产品,算起来,毛利润都不到50%,这还有啥意思。

要知道,他们卖军品,那可是数倍的利润。

“……”侯为贵不知道什么好。

郑宇成根本就不知道这市场有多大。

哪怕是只拿下国内这方面市场的一半份额,每年也是数亿甚至更高的营业额。

国内通讯事业正在不断发展,何况他们的产品在国际上还有非常高的竞争优势,性能高于国外同类型30%,价格再低一点,杀入国际市场,不仅给国家节省外汇,甚至可以出口创汇。

“这利润确实有点低,所以,不能以五百元的价格卖出去。”谢凯也认同。

要是500卖出去,估计工信部都不相信他们的产品质量是可靠的。

“怎么也得卖个五百美元才划算。”郑宇成说道。

侯为贵觉得,郑宇成这是根本就不想卖东西。

一边的陈德贵,完全是看疯子一般看着郑宇成,进口的都没有那么高呢,完全是天方夜谭。

“这个还是看情况,咱们得先打听打听进口的价格究竟多少,到时候再找上级领导去问问,价格肯定不会比国外高,但是也不能低太多。咱们研发成本可不低!”谢凯点头表示赞成,“既然搞出来了,咱们就先问问巴基斯坦跟坦桑尼亚那边有没有需求。”

“不先在国内市场立足?”侯为贵不解。

产品出来了,国内需求量本来就大,一直生产不出来,全部依赖进口。

好不容易搞出来,怎么能先出口?

现在国内通讯器材,从农用电话到国家骨干通讯电话网,全部都是使用进口通讯设备,“七国八制”生动形象地形容了市场情况。

加拿大的北方电讯在1983年向中国出售第一台数字式程控交换机后,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美国的朗讯、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BTM公司和法国的阿尔卡特相继跟进,中国市场蛋糕大,而且利润远比全球发达国家市场更大——因为中国生产不出来!

生产不出来,那么,就属于卖方市场,要多少价格,就得给多少价格。

大家在国际市场厮杀惨烈,在中国市场上却心照不宣,价格差距不大。

“国内市场,不一定能拿下大份额,而且骨干电话网络等的建设,那都是提前投标,咱们不可能先等着不是?”深层次的原因,谢凯并没说。“出口国外,要是能取得好成绩,再转内销,一切都好谈了。”

侯为贵似懂非懂。

不过也明白了,之前谢凯说的投资五千万建厂的事情,不是开玩笑。

“因为成本上涨,原材料跟人工成本等都在上涨,北方电讯要求涨价15%?”工信部某办公室,以为领导气氛地拍着桌子站了起来,“他们欺人太甚!”

“领导,其他几家跟我们有合作的通讯厂商,涨价最低幅度都是20%,加拿大那边算是最低的……富士通跟NEC两家更是涨价50%……”手下小心翼翼地看着领导。

生怕领导被气出什么问题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