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覆手 > 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海捞针

覆手 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海捞针

作者:虾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20:58:02 来源:小说旗

管家:“资料有很多,有录音资料,有视频资料,有文字资料。这些资料已经做了初步的整理。李龙和云隐作为特邀嘉宾,你们两人为一组,24小时内完成工作,你们可以分获十五万刀的奖金,并且一起晋级下一轮。如果没有完成工作,你们将额外接受一道博弈题,一人出局,一人晋级。”

管家看时间:“现在是晚上八点三十分,十点正式开始。明天晚上十点之前必须完成工作。本次工作的答辩官和裁判是我们的老嘉宾:李墨先生,九尾幸子小姐和令狐恬儿小姐。”

管家:“我简单说明情况。公职人员的财务公开,由检方监督。某天检方发现犯陆的侄儿有不明来源的收入。犯陆是某县城的负责人,有权利的人。犯陆的儿子和侄儿都在英国留学。犯陆的侄儿家境普通。侄儿和其儿子到英国留学第三个月开始,每隔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会收到三十到五十万不等的一笔金钱。”

管家:“由于侄儿不受法律约束,检方无法直接传唤侄儿,于是收集了大量国内,国外的资料。包括了犯陆可以信任的人的材料。犯陆是本地的长官,同时也是本地最大家族的核心成员之一,他能信任的人非常多。”

管家:“无法保证资料是否完整,如果某位嘉宾需要追查更多资料,可以和裁判组联系申请搜查令。”

曹云举手:“意思是关键资料没有给我们?我们找线索,然后发现问题,接着向裁判组追要资料?”

管家:“也许是,也许不是。也许需要通过追要资料来完成工作,也许不需要通过追要资料完成工作。你不知道手上的资料够还是不够。”

曹云心中有一点数,某人或者多人贿行犯陆,但是犯陆账户没有问题。钱去哪了呢?犯陆的侄儿钱是哪来的?这钱又是怎么给的?

在东唐公职人员贪腐是很困难的,民众们也没有走后门的习惯。加上监管很严,公职人员具备相当责任感等原因,导致东唐大环境不适合贪腐。检方的特搜部主要职能监督和查办与公职人员有关的案件。

在这种环境下仍旧贪腐,说明犯陆收钱的手段非常高明。并且犯陆必须认为自己能扛过检察官的调查,才敢收钱。因为检察官会日常巡查公职人员,特别是掌握有权利的公职人员的经济情况。诸如犯陆的儿子在国外念大学,花费不菲,必然是检察官重点调查的目标。

这种案子麻烦在检察官无法对非公职人员进行全面调查。比如检察官可以羁押公职人员,可以搜查其家。但是检察官在证据不足情况下,只能要求非公职人员配合调查,类似警方的传唤。

……

宵夜之后,曹云回到房间后一看,忍不住说了卧槽。

桌子上摆满了纸质资料。顺手拿起一份看,是犯陆某叔叔配合检察官做的笔录。电脑桌上放了八个U盘,都贴上标签。审问犯陆视频,传唤犯陆妻子儿子、女儿等视频。还一个U盘是账户信息,里面有犯陆直系亲属名字开设的所有私人账户信息。还有犯陆直系亲属两年的通话信息。

电脑桌边资料包含了犯陆及其直系亲属资产评估,收入情况。比如车是什么车,哪一年的,什么牌子,原价多少。房子多大,地段在哪,购买价格多少,如今价格多少等数据。

曹云重新看纸质资料,节目组进行了分类。一部分是犯陆同事、下属、上司做的笔录。一部分是犯陆可以信任的人做的笔录。同时还有一堆资料,是检察官跟踪、调查犯陆几位亲人的情况,这几位被检察官圈定为主要嫌疑人。检察官怀疑犯陆通过他们收取赂贿。

所有的犯陆能信任的人公开信息都在其中,公开信息指的是普通信息。不动产登记、手机号码、汽车牌照等。私人财务信息属于个人**信息。

曹云首先整理人际关系,拉过白板,开始贴名字。先贴犯陆,而后是直系亲属和亲属,用记号笔打箭头,并且在箭头上写注解,说明他们和犯陆或者直系亲属,或者亲属之间的关系。

开始整理第二份资料,所有犯陆可信任的人的工作与经济情况。

曹云看总资料,也是描述资料。钱是通过一家离岸银行进入犯陆侄儿的账户,是不是可以通过核查所有可信任人账户,找出谁汇出的钱呢?

第一个问题是权限问题,人太多,法官不会批准这么大量的开搜查令,最少要先找到嫌疑人,并且准备一些可以说服法官的证据。

第二个问题,假设A今天汇款100万,A可以通过电话交代,这100万分三次,或者十次,每次相隔多少时间进入某账户。同时不保证是私人账户,他可能还存在公司账户。另外向离岸银行汇款存在多种汇款方式。最要命的是,一些离岸银行开设在某些小国家,人家知道你是为了什么而选择他们。

在家里被查出数亿现金,要么是十年前的事,要么是笨死的。

一些比较有良知的离岸银行,他们会委托国内银行出售理财产品和投资产品,回报率不高。但是你购买了产品,就等同钱到了离岸银行账户中。你可以通过这点直接在离岸银行操作这笔钱。

有这么一个操作,你妻子向你小舅子假借两百万。你妻子将两百万投资到海外一家公司。数月之后,这家公司破产资产清算,你妻子血本无归。实际上这两百万已经冼干净了,进入了你可以操控的一个和自己无关的账户。数天后,又有新的公司开张,新的客户可以向这公司投资,数月后,这家公司又破产了。

以上还只属于私人操作,还有适合企业资产转移的操作手段。

企业在进口原材料或者设备时,高报价格,高报佣金等方式,把钱给国外的公司,国外的公司收了手续费后,将非法所得留存在国外某个账户。在出口时可以极低的价格,发票金额低于实际交易额的办法,产生出巨大的差价,同样差额留在国外账户。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高两丈,魔高三丈……

曹云预计不会有几个人进入第三阶段,甚至包括自己。四个小时的工作没有头绪后,曹云也丧失了一些自信心。

加班,熬夜加班是本世纪东唐人必有的觉悟。曹云洗把脸,冲上咖啡后继续工作,从犯陆最亲近的人开始排查。

犯陆妹妹,一家四口,有一笔两百万的突发收入进入犯陆妹妹私人账户,在第三天转出。查询转出账户,是犯陆妹妹所在公司。翻看笔录,犯陆妹妹称公司的账户被临时冻结,作为经理的她先用私人账户接收货款,并且已经通报税务部门,通过了税务部门的审核。核对查询业务公司,没有问题。

标注:经过犯陆妹夫全家同意之后,对方主动提供银行流水。

犯陆妹妹让曹云浪费半小时,接下去是犯陆妹妹的儿子,本地的一名消防员,没有问题。犯陆妹妹的丈夫是一位拉面店老板,资金流水大部分没问题。但是在六个月前,分三天,五笔一共200万的进账,在收到钱的第三天,200万加自己账户180万进入一个私人户头。

犯陆妹夫称自己从两家银行,还有三位朋友、同学处借贷两百万,加上自己手头的一百八十万,买下了自己经营的拉面店的所有权。笔录后检方调查报告,证实了犯陆妹夫没有撒谎。

你妹啊,你都证实了,你不会把材料抽掉吗?你二百五吗?

不过曹云知道这种情况是会出现的,因为侦查机关通常不会凭借主观判断就将材料抽掉。有可能出现犯陆妹夫和其他人存在有关系。诸如妹夫借了一百万的同学,真借了吗?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每家都有几个人,每个人有自己的交际圈,这些材料就如同蜘蛛网一样遍布整个县城。曹云在清晨六点终于放弃,洗个澡,好好的睡了一觉。

……

裁判三人组清早在喝茶,吃早点。总导演和他们坐在一起,说明目前嘉宾的情况:“曹云熬夜到快六点,宫本凌晨三点休息,乔治还在工作,犯伍凌晨一点休息,欧阳逸还在工作,越传还在工作,桑尼看了五分钟资料,打哈欠十点半就睡了。”

特邀嘉宾?不关心,没人关心他们。当然不能让他们知道没人关心他们。

九尾道:“曹云不太喜欢勤劳的工作。做辩护工作时,他只会寻找到一个切入点,然后围绕切入点去找材料。欧阳逸明显要好的多,他考虑的很全面。缺点是因为考虑太全面,该赢的官司他会赢,该输的官司十有五六也会输。我猜测越传会首先胜出,越传经常和文书资料打教导,并且有丰富的刑侦经验和敏锐的嗅觉。”

总导演问:“你们认为谁会被淘汰?”

李墨看看另外两位女生,见她们没准备回应,于是自己回答:“这要看节目组规则严格度。主要是看搜查令的给予是否严格,如果严格的话,我认为可能只有一到两个人会胜出。如果放宽搜查令的要求,七名嘉宾应该会有三到四人晋级。”

总导演问:“必然或者很大机率有谁?”

李墨看令狐恬儿,给她发言的机会。令狐恬儿:“欧阳逸应该不会被淘汰,律师在民诉中,特别是商业诉讼中需要看的资料是非常多的。一份简单的购房合同,加一起就有大几十页,何况是商务,乃至跨国商务合同。欧阳逸是有这个基础的。之所以说应该,那是因为欧阳逸和他们相比,缺乏推理和逻辑思考方式。”

总导演:“越传加欧阳逸……那必然被淘汰呢?三位请一人说一个名字?”

九尾回答:“桑尼。”

令狐恬儿:“乔治。”

李墨:“欧阳逸。”

“纳尼?”大家看李墨。

李墨道:“欧阳逸大前天才结束博弈,精神状态很差。现在又是一个人工作,神经再大条也扛不住。所以欧阳逸肯定被淘汰。”

总导演道:“如果这么说犯伍必然被淘汰。”

李墨摇头:“犯伍有作弊嫌疑,我不认为他会被淘汰。”

九尾不同意:“犯伍的业务水平非常高,不需要作弊也能晋级。”

总导演悄悄伸出两根指头摇动一下,这是新闻采访或者是真人秀对话采访中常用的拍摄手段。回头剪切的时候,总导演看见自己的动作就知道这一段要剪掉,不会疏漏。如同记者拿话筒采访名人一样,问一个问题,得到回答后,轻摇话筒就代表PASS,这个问题不要。

电话来了,是犯伍打来的电话,开扩音,李墨接电话:“裁判组。”

犯伍:“我需要犯陆三舅舅的私人账户等信息。”

李墨:“理由。”

犯伍:“直觉。”

李墨:“直觉拿不到搜查令。”

犯伍:“他是六名拒绝检察官查询自己私人信息的嫌疑人。”

李墨道:“犯陆三舅有权利拒绝检察官查询,除非你能提供更多的证据,否则裁判组不能开出搜查令。”

犯伍:“让你们九尾检察官听电话。”

九尾接电话:“前辈好。”

犯伍:“呵呵,前辈……你一叫前辈我就不好说什么,好吧,我会找到你们需要的东西。再见。”

九尾:“前辈再见。”

总导演好奇问:“他原本要说什么?”

九尾回答:“检方在调查案件时候,比如调查犯陆案。检察官直觉怀疑某人,法官通常会开出搜查令。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在检察官强烈要求下,即使没有证据和线索,法官通常也会行个方便。但第二张就没那么简单了。当然我们日常办案不会随意申请搜查令,无论是第一张还是第二张。”

影视作品有这样桥段:为了采集嫌疑人指纹和DNA,警方请嫌疑人喝水,或者使用盗窃垃圾等手段。一来说明警察尊重法律。二来也说明了搜查令不能被滥用。尊重法律的警察也许有些方面比较乏力,但是尊重法律的警察才能被别人所尊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