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还看今朝 > 第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屡有新意

还看今朝 第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屡有新意

作者:瑞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8:11 来源:小说旗

沙正阳自然不知道有人在为孙妍和他的复合敲破锣,事实上他从未考虑过和孙妍复合。

在他看来,他和孙妍的感情已经是过去式,就像是他和白菱之间的感情一样,想当初那么刻骨铭心,甚至让他有点儿痛不欲生,哪怕是在重生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他都还受到这种情绪的干扰,但现在呢?

起码这两三年里,他的睡梦中从未出现过白菱的印象了,哪怕是在男人特有生理现象中出现在梦中的女人,有顾湄,有宁月婵,有纪美芙,有孙妍,有卿箬笠,甚至偶尔焦虹和贝婧蕾都曾出现,但唯独没有白菱了。

时间和空间的磨蚀力量有多大,可见一斑。

孙妍不适合自己,这一点沙正阳早已经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外和内刚的女孩子,和顾湄乃至纪美芙这样的女子恰恰相反,外表的柔弱反而能映衬她内心的坚强,哪怕她一时会为感情所困扰,但是一旦冷静下来,她就会做出理性的选择。

这一点上,她和卿箬笠有些相似,也许偶尔会被感情冲昏头,但最终会归于理性。

沙正阳现在也没那么多心思来考虑其他,《半月谈》上的那份采访文章加上编者按,一下子就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无数目光聚焦长川实业的改革,虽然他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这还是让他有些紧张。

这一仗是许胜不许败,甚至还有很多不怀好意者在一旁等着看笑话。

伴随着建筑板块的竞聘结束,房地产板块和建材板块的竞聘又次第开始,尤其是房地产板块更是成为关注焦点。

结果就是辜科凡以前所未有的气势一马当先脱颖而出,根本没有给其他竞争者多少机会,他的方案和构想加上提前张罗起来的几大团队,赢得了从评审委到职工代表的一致认可,高分胜出。

对这个结果,沙正阳和傅蕾是有思想准备的,但是高分胜出并不代表辜科凡他们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也能高分胜出,这一点沙正阳也是好好的给辜科凡在内的整个团队用冷水洗了一回脑。

从整个产业未来走向,到房地产竞争中的制胜关键,从南方房地产企业的新动向,到京沪房地产市场如何涉足站稳脚跟策略,沙正阳带着傅蕾好好给辜科凡的新团队上了一课。

沙正阳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新出炉的长川地产一帮人冷静清醒一下,不要以为在长川实业竞聘中胜出,拿出的方案鲜花着锦,就觉得可以无往不利了,京沪市场不比汉都,那才是藏龙卧虎的去处,长川地产一个新丁,要在京沪市场去试水,夹着尾巴做人才是正理儿。

好在辜科凡的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沙正阳和傅蕾轮番上阵的给他们上课,他还是明白是冲着什么来的,所以也很诚恳的接受了二人的批评。

从12月开始,三大板块的竞聘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新组建的团队们各显身手的时候了。

业绩,业绩,最终还是靠业绩来说话,1998年的业绩都在竞聘中拿出了具体的数据,未来两到三年里,每年都有具体细化的数据作为考核的标准,而完不成数据,那么就要拿话来说。

“数据业绩当然重要,但是正阳,我希望你分清楚轻重缓急。”尤万刚轻轻敲击着身旁的沙发扶手,“裁员的方案要慎重,我的意见,裁员是肯定的,但是最好在裁员之前就要拿出一个妥善的应对方案来,比如像你提到的公益性岗位,省里怎么来设置?省这一级政府如果不好处理,如何来和市区这一级政府来对接,达到目的?”

沙正阳也有些得意,看来自己所提出的的设置部分公益性岗位的意见终于还是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了。

“省I长,公益性岗位这应该是政府而非企业来考虑的问题,我只是提出一个设想,但如何来设置,具体细节,恐怕这该劳动人事部门来考虑,另外也要还需要民政部门来考虑,如果公益性岗位满足不了,而部分下岗职工家庭又的确困难的,民政部门该如何有所作为,这些都需要考虑进去了。”沙正阳正色道。

“省I长,国企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企业一家的事情,也不是简单的预设一些方案就行了,从维护稳定的大局着想,我们应当在很多方面考虑更深远细致一些,拿出更多的具体应对措施,不要等到情况出现之后再来手忙脚乱的应对,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处置在萌芽状态才能收获最大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尤万刚总感觉自己是在面对一个和自己同龄的,身经百战的领导干部,最起码都应该是和自己身份相若的对话者。

沙正阳考虑的问题应远远超出了他作为一个企业负责人的高度,对政府内部存在的问题弊病更是了如指掌,这大概就是在从地方上转入企业的干部的优势吧。

他们能很游刃有余的从政府角度来考虑企业问题,这样两相结合,就能实现完美结合。

像他刚提出的这些问题,公益性岗位问题,劳动人事部门大概从来没想到过吧?

民政部门大概也就是有一个粗框架的方案,但是具体如何来操作,怎么执行,恐怕都没有细则出来。

真正到了火烧眉毛需要实施的时候,只怕还需要几个月来慢慢研究具体实施细则和标准。

这种惰性惯性带来的效率低下在各级政府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已经成了一个通病。

“嗯,你提的这几点我都记下了,下一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我准备提出来,我也需要向王省I长汇报一下。”尤万刚点头,“正阳,你考虑问题很周全很深刻,很难得,希望你继续保持这种状态,现在像你这种能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的干部太少了。”

“省I长,我也不是担心么?”沙正阳笑了起来,“这么大一桩事儿,就轮到我赶上来吃螃蟹了,万一出点儿事,怎么对得起你和钟总的信任和期望?总得要务求做到最好,尽可能避免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嗯,那边职业培训问题,我也已经和相关部门打了招呼,职教体系要有针对性的拿出培训方案和意见,认真落实培训和就业之间的联动性一体性,不能培训了,结果人家需要就业方却用不上,那就成了笑话了。”

尤万刚作为分管工业的副省I长,深知这第一仗不好打,打好了,自己功成名就,搞砸了,自己恐怕就要终生背负一个阴影了,所以他才会把沙正阳牢牢扭住,就是要让这个脑瓜子特别好用的家伙多给自己出一些盘内招。

“省I长,我个人观点,其实一些私营企业也可以纳入就业岗位贡献上来考虑,不要觉得私营企业就只能解决进城农民工或者街道上的待业青年,其实很多岗位一样可以提供给这些下岗再就业的职工,可能最初他们会有一些心态上的不太适应,但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变化,他们会发现在私营企业就业会成为一种常态化普遍化的趋势,所以也会慢慢适应,……,无论如何,只要贡献一个就业岗位,就能减轻一份压力。”

“还有么?”尤万刚点头。

“还有就是低保制度体系问题。”沙正阳思考了一下,“我们汉川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九十年代初就开始建立,但是并不完善,而且在标准上也偏低,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品提高,这个标准也需要与时俱进,但在审核上却应该更加规范和严格,防止有人在其中以权谋私和做手脚,现行的低保体系更多的是由基层政府主导,不太透明,所以随着国企改革推进,会有一大批家庭需要解决低保问题,如何让这个制度更透明公开公平公正,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考虑采取最基层下边筛选、推举和公示等方式来进行,通过群众来参与和监督,能够更好的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尤万刚忍不住想用笔记本记下来,但还是忍住了。

他不分管社会保障这一块工作,但是随着国企改革,很多后续问题却又和社会保障息息相关,所以他又不得不关注这一块工作。

沙正阳的这个提议很有亮点。

群众参与,群众监督,这其实是在为未来可能遭遇的下岗职工参与低保体系做准备,现在城市中真正享受低保政策的人数并不多,但是一旦国企改革带来大量职工下岗后,那么这兜底体系就非常重要了,而且必须要把这个体系充分运用起来。

“嗯,正阳,要不你把你的这个想法写出来,我看看。”

尤万刚最终还是没有忍住,又给沙正阳分派了一个份外工作,没办法,能者多劳嘛,沙正阳也知道这是自己嘴欠,总得要找点儿活儿干心里才舒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