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还看今朝 > 第七卷 静水深流第三章 新出路

还看今朝 第七卷 静水深流第三章 新出路

作者:瑞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8:11 来源:小说旗

其他人都已经离开了,只剩下一名中年人留了下来。

“总理,大型企业工委的工作责任和目标我们已经有了大略的框架,但是我们还是觉得不够完善,总觉得太过宽泛或者笼统,流于形式了,有些抓不住重点。”

中年人字斟句酌。

当筹备组暂时让自己负责的时候,他才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之前也以为就是一个临设性的机构,甚至会是一个短期过渡,但是接手之后,才感受到来自中央的巨大期望。

这么多大型企业未来的发展靠什么?

靠班子,靠人才,靠前瞻的思路和远见。

大型企业工委要抓的首先是人,要选好人用好人,才能让这些负重前行的企业能和国外企业竞争不至于落败。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种种企业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丰富的经验,但是总体来说,和国外企业,尤其是那些大型跨国巨头们从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和发展速度来看,国内企业还是落后了,而且距离还在拉大,

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晰那,如果不迎头赶上,那么这种距离会逐渐演变成全方位的,甚至变成战略性的差距。

“但是这项工作以前我们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和感受,尤其是未来国家要加入WTO,我们的国企,尤其是这些大型央企,要和国外那些跨国巨头们同台竞技,怎么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心里没太多底气,很着急,但又觉得有些迷惘。”

“哦?”老人身体微微后仰,目光明亮锐利,落在对方身上,“寿喜,压力这么大?”

“总理,我说的是实话,我们一班人都心急如焚,感觉到肩头担子很重,国家和欧美国家的谈判日益加快,大家都清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大势所趋,而一旦加入,我们国家就必定要在很多方面履行当初的承诺,而我们的企业,尤其是我们的国企在这方面却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国家才会推动国企改革,以应对未来的局势变化,确保我们的国有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不遭遇失败。”

魏寿喜语气诚恳中透露出几分焦急,“国企改革是一场攻坚硬仗,但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打造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国有企业,让这些大型国企成为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经济体系的中流砥柱,让更多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巨大红利,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和一旦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涌进来的国外巨头们同台竞技中保持我们自己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要能够经受得起他们的挑战和贴身肉搏。”

“嗯,这就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推进国企改革的意义所在,怎么,心里没底?”老人含笑问道,他感受到了对方内心的焦灼,为其打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人千难万阻都跋涉过来了,难道就没有这点儿勇气和信心?”

“总理,不是没信心没勇气,而是我们担心因为我们自己工作上的不足而影响到全局战略啊。”

说来说去还是缺乏信心,但这恰恰是责任心的表现。

魏寿喜不是那种邀功诿过的人,他希望自己承担的每项工作是真正能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组织,这样重大一份担子交在自身上,虽然自己只是一个临时筹备小组的办公室副主任,但是他深知责任重大,务求做到最好。

老人微微点头,他能感受到对方的压力。

魏寿喜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干部,在财政部和国家计委工作过多年,后来又调到中组部工作,可谓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正因为如此,对方才越发感受到肩头上的责任有多么重大。

这一次中央成立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目的就是要作为推进大型国企改革的一个坚实后盾,从组织人事上、从宏观战略决策上来加强党对国企改革的各项指导引领。

可以说中央对大型企业工委寄予了厚望,绝非简单的一个临设性的上传下达机构那么简单。

中央的一些战略决策,组织上对大型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构想,对一些事关国计民生行业的宏观规划,都要通过大型企业工委来得以落实体现。

“寿喜,要有信心,我们国企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一来我们还有一段时间可以缓冲,二来,我们坐拥地利,外国跨国巨头们进来,他们也会有一个水土适应期,我们大型企业工委现在的责任就是要帮助我们的大型国企尽快适应新形势,尽快转变自身机制,尽快形成战斗力和竞争力,你提到的我们的职责和目的,就是要围绕这几点来。”

老人的话让魏寿喜稍微放松了一些,他接上话道:“总理,我们现在基本上确定了两个大点,这也是中央提出来的目标职责,第一就是抓好大型国企组织领导配备,尤其是班子成员配备,从组织队伍上确保中央政策精神能够在大型国企中贯彻落实;第二就是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角度来抓好大型国企班子建设,要让大型企业班子成为一个具备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和经验的班子,不断探索新时期下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发展的新路径、管理的新模式。”

“嗯,这个目标责任确定得很好,第一点和第二点相辅相成,既要确保党的引领指导作用,又要积极推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班子建设,这两者不矛盾,而且还要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老人点头微笑,认为筹备组在前期的一些工作还是有效果的,虽然筹备时日尚短,但是能迅速从理论上明确方向,这也就是一大进步。

“总理,我们觉得这两点虽然算是把大框架确定下来了,但是我们还是觉得不够,缺乏一些丰满的血肉,或者说太虚化了一些,我们希望找到一些更具有明确指向的东西来,嗯,让企业也能有一个较为具体的构想。”

魏寿喜努力想要把自己内心所想表达出来,但是总觉得有些词不达意。

“嗯,我明白寿喜你的意思。”老人点点头,“前两者代表中央对大型企业工委的意见,那么大型企业工委要严格遵照中央意图来执行落实,那么我们大型企业工委在此基础之上也要有大型企业工委自己的一些东西,相对细化具体的东西,比如,在落实党的领导下,我们应当采取那些方式和措施来呢?再比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不是一味照搬西方那一套东西,有没有需要结合我们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特点?……”

“……,再比如,如果这些过于笼统抽象,我们大型企业工委是不是应该在更具体的一些方面来有所作为,国家经济宏观战略和产业规划的角度来拿出一些东西来?……”

魏寿喜听得很认真,手中的笔飞快的记录着,特别是听到首长提到了后面的东西,结合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宏观战略和产业规划这个角度,他也是脑海中一动,大型企业工委要有自己的东西,要在中央大政方针之下更细化具体的一些东西,当然不是指细化到具体个案上,而是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规划来谋划,这一点应该加入进去。

“首长,您提到的宏观战略和产业规划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好,不过这可能需要和国家发计委、经贸委以及信产部等部委协调,……”魏寿喜稍微迟疑了一下,这一步跨得有点儿大,但更具主动性,他当然乐于见到,但这需要更高层面来协调。

“这没什么,都是为了工作,中央成立大型企业工委的目的也很明确,走市场经济道路,但是同样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国有经济怎么来发展壮大?这条路值得探究摸索,大型企业工委就是要先行一步,做一个探索者和引领者。”

老人的态度很坚决,这也让魏寿喜大为放心。

“在这一块工作上,我提到了,既不能默守陈规按部就班,也不能生搬硬套东施效颦,而要走汲取外来先进经验与我们国有企业特点相结合并加以创新的路径,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发展的路径,同时也要主动为我们国有经济在未来总体经济格局中的定位发展寻找新方向新途径。”

魏寿喜默默点头。

“所以在大型企业工委筹备工作上,要多角度多层次的物色挖掘优秀人才,特别是一些既有政府部门工作经验又在企业中有着突出成绩,特别是在企业改革中有新思路新创意的干部,……”

魏寿喜意识到总理对现有的大型企业工委筹备组的工作还是不太满意,至少是期望上有差距,特别是提出了要有新思路新创意,要有突破性的思维这一块上,显然还没有达到他的要求,而且认为这和筹备组的人员组成结构有一定关系,大多都是来自部委,实际经验上欠缺一些了。

这恐怕需要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