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还看今朝 > 第七第二十六章 定位

还看今朝 第七第二十六章 定位

作者:瑞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8:11 来源:小说旗

周远望眉峰微微一扬,嘴角略起一抹弧度,似笑非笑,又像是在掂量着什么,缓缓道:“沙正阳?”

程颂对周远望知道沙正阳也不感到奇怪,毕竟沙正阳这么年轻就是副厅级干部了,在汉川省内绝对也是一个风云人物,而且组织安排其上挂,本身就蕴藏着一层深意,这类上挂干部基本上都是中组部挂了号,作为培养对象的重点后备干部。

特别是三十岁不到,这几乎就是第二梯队的主力军了,而且还忠实践行了干部年轻化专业化这一原则。

“对,沙正阳,周书记对他应该比较了解吧?”程颂也笑了起来,“所以当我得知组织安排我到汉川工作时,我心里很高兴,因为我觉得汉川干部的思维观念和作风理念以及素质都应该很高,前一批里汉川来的有一个苏伦康是挂在我们发计委的,表现也很好,委里边评价很高,但是没想到这个在中央大型企业工委挂职的沙正阳更不得了,年纪更轻,各方面能力更突出,所以我一直觉得汉川有这样一批干部,是绝对可以有所作为的,……”

这下边话就没有说下去了,周远望却明白,程颂肯定是因为这两个干部的表现而对汉川干部总体素质期望很高,结果来了之后却发现并非如此,觉得有些大失所望了。

这也很正常,选拔上挂锻炼的干部,肯定是千挑万选优中选优的角色,自然觉得很优秀,但是等你作为汉川一员来了之后再下到最下边接触最真实的一面,自然各种不尽人意的东西就要冒出来了。

“老程,看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看,我们汉川这些年来着力培养年轻干部,应该是取得了一些成效,你所提到的苏伦康和沙正阳都应该是其中佼佼者,但就我们汉川干部总体素质来说,特别是在开放改革的思想观念和创新发展的理念上来说,和粤苏浙沪这些地方干部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的,这也是我们本届省委力图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怎么来打破他们思维中的保守狭隘一面,让他们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沐风栉雨,成长提升起来,也一直是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也相信我们汉川干部整体素质基本素质是没有问题,关键在于要摆脱原来的就有思维格局,真正领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政策精髓。”

周远望的话很有高度,程颂不得不服,当然这种佩服并不是说他就完全赞同对方的观点,而是认为对方站在省高官的高度上的这个判断和意见是中肯而切实可行的,也必须要按照这个路径去走。

难道你能说汉川干部思想太落后太保守,短期内无法改观,汉川经济就只能跟在沿海地区追赶,永无翻身机会?

“周书记说得对,我们省委省政府的确需要下大决心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下大力气从上至下,从思维理念到细节做法来改变。”程颂附和了一句。

“嗯,老程你能理解就好,我们还是回到原来话题上吧,中央对于打造战略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产业的宏观规划既然如此重视,也应该是从多个层面要予以扶持和支持,你觉得我们汉川在这些方面有优势么?或者说,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获得优势,让我们在经济工作中占据领先地位?”

周远望更关注的是这个问题,作为汉川一把手,他对这方面的大战略十分敏感,战略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产业覆盖面不小,而且从长远来来,可能牵扯影响到的产业就更惊人了,汉川要领先,该怎么做?

“周书记,我刚才就说了,汉川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可以说除了京沪苏辽之外,论工业领域基础和实力的厚重,我们汉川不输于其他省份,在内陆地区更是冠甲一方,但是这仅仅是指我们的工业门类和基础实力,随着经济发展程度不断提高,全球化浪潮来袭,工业化的标准和门槛也在不断提高,其实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传统的工业制造业形势日益严峻,生存危机日益严重,……”

程颂终于切入到自己想要的话题上来,他也知道周远望对经济工作一样精熟,所以也就放开来说。

“以电子、机床和材料产业为例,我们国内的电子产业虽然发展速度也不慢,但是和日韩等国相比,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日本凭借其八十年代的厚实积累和财阀模式的大投入,使得他们电子行业多个细分领域一直居于垄断地位,韩国抢占后发优势,尤其是以三星、现代等财团倾力于电子产业,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可以说也具备了鼎足之力,当然在高尖端领域的创新和基础研究上日韩仍然无法和美国相比,可以说在电子产业领域,欧洲已经被甩在了身后,……”

“机床产业,以自动化和数控为标准的发展潮流正在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高精度、高自动化这些原来在机床领域被视为难以逾越的障碍不断被攻克,美日德已经在高端机床行业占据垄断地位,如果我们不在这些方面加大研发投入迎头赶上,恐怕被淘汰出局将是大概率事件,……”

“同样,在材料产业,我们的差距也在被拉大,美日德的地位不可动摇,而材料产业的落后直接导致我们很多产业都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产业做不起来,很多产业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比如航空产业,航发产业,电子产业,高端设备制造业,在这方面依赖性很大,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已经成了火烧眉毛的局面,……”

“我们汉川在正在酝酿可能确定为新兴战略产业和关键核心产业的各个领域都有关联,或者说,这些产业我们汉川都占据着不低的地位,三线建设为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汉都市作为衔接东西的要地,从民国以来就一直是工业重镇,所以在报告中提到的关键核心产业上我们是有很大优势的,……”

程颂话音未落,周远望已经跟上:“那战略新兴产业呢?我们难道就没有优势了?”

“周书记,正因为是新兴产业,所以很多都还处于一个酝酿发端的阶段,或者说是刚刚有些起步,那沙正阳的话来说,这个时候,谁都没有优势,谁都没有劣势,或许这就是谁能先意识到,先抓住机遇,谁抢先发力,那么谁就能赢得这个优势!”

“谁先能意识到,先抓住机遇,谁抢先发力,那么谁就能赢得这个优势?”周远望反复咀嚼了一番这几句话,重重的点点头。

沿海地区不就是在改革开放抢先了一步,然后就成了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么?像这类新兴产业也应该相似,汉川在工业上的基础不差,尤其是汉都市,那么如果可以在这方面抢先一步,先行搞起来,那么是不是可以成为新兴产业的高地,也来一个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老程,你说的很有道理,新兴产业的确开处于一个起步发端阶段,但问题是,我们汉川也一样处于毫无根基阶段,你觉得我们需要如何来赢得了这个先机?”周远望有力的一挥手,“我是指从宏观规划阶段来赢得先机,从制度扶持方面来抢得这个先机,你考虑过没有?”

程颂一愣之后也心中大喜,看样子这一位也是被自己的话给打动了,这才是他想要的结果。

“周书记,我当然想过,中央正在出台这方面的政策,甚至可能要上升到顶层决策,所以我估计最早也要一两个月才能拿的出来,甚至很大可能会在年底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可能才会有这样一个东西出来,我觉得或许我们汉川省可以在这上边根据我们汉川的实际,抢先突破,抢占先机。”程颂抿了抿嘴,大拇指和食指捻了捻,“所以我们迅速先拿出一个简单易行的初步方案来,先动起来,在来考虑其他。”

“嗯,看来老程你已经是胸有成竹了,怎么,想把沙正阳叫回来给你当帮手?”周远望笑了,但是随即皱起眉头,“前段时间,秦都朱凤厚来找我,希望让沙正阳道秦都去挂职,他可能也找了云祥和向东,也很急切啊。”

“理由呢?”程颂不以为然,这没有可比性。

“老朱认为秦都现在情况不佳,尤其是传统产业转型,要破除资源型城市的这个魔咒,希望早一些着手,他和我谈过,我觉得他很有前瞻意识,而他也提出来需要一些具有开拓思维和创新理念的年轻人去助他一臂之力,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周远望沉吟着道。

程颂有些着急,但也知道朱凤厚肯定是说动了周远望,秦都他虽然还没有去过,但基本情况也知道,也清楚那边的困难,想了想道:“周书记,我去和老朱谈一谈,了解一下情况,秦都转型也是大事,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