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还看今朝 > 第七第三十七章 进入

还看今朝 第七第三十七章 进入

作者:瑞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8:11 来源:小说旗

汉川省发计委是一个单独的院落,距离省政府也不算太远。

事实上因为很多业务都和省政府那边息息相关,距离太远会带来很多不便,所以从省计委时代,就一直在这里,略显老旧的六层大楼,呈现出一个L形,另外还有一幢小楼和部分附属的平房。

院落不算很大,但是在寸土寸金的主城区中心区域已经非常宝贵了,尤其是还有一处保留得很好的林带,微微凸起的坡丘,一处大概有十亩地左右的植被,外围这是草坪,再铺设上几条石板小径,使得大楼、小楼和平房之间的互联互通都可以通过穿越这处坡丘的青石板小径来实现,当然这是指人行,而环绕着一处坡丘的环形车道周围这分布着停车位和车库。

省发计委的领导办公室都没有设在很多人都认为的小楼,也不是平房,而是就在大楼里边,二楼、三楼和四楼都有主任和副主任们的办公室,而小楼则是政研室(政策法规处)、人事处、离退干部处、机关党委、财务后勤处等部门所在,而平房则是经济合作处、重点项目办、稽查办、铁路机场规建办所在,其他处室则都在大楼里边。

沙正阳的办公室安排在四楼,略高,条件没法和长河集团那边比,但是沙正阳还是觉得不错了。

三十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办公桌椅、书柜、沙发、空调、饮水机、绿植盆栽,一应俱全,容纳七八个人开个小会,也绰绰有余。

办公室副主任于幼廉把他带到办公室看了一圈,沙正阳表示了感谢之后,就安安心心在办公室里翻阅了一下书籍和文件。

书柜里书不算多,大部分是各种相关法规,专业性的,估计应该是每位委领导都全套准备了一套,沙正阳估摸着要把这些相关法规看完,没有一两年不行,所以更多的时候这些书籍是充当工具书的作用,方便查阅。

当然如果你要真心要在发计委里边干下去,慢慢抽时间一本一本细看,也不是不能看完,估摸着看完连带着你这几年对工作的熟悉,你也差不多就能成为发计委的一个内行人才了。

先前省委组织部一位处长把他送到了康广量那里,康广量马上要开会,所以只是简短在一起交谈了十分钟,康广量都匆匆忙忙到省政府开会去了,预计一个小时之后能回来,沙正阳不能等到人家来召唤自己,得掐着时间过去。

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来,是于幼廉来的,告知康主任已经回来了。

这也是沙正阳专门叮嘱于幼廉的,康广量一回来就电话通知他,这样也是对康广量的尊重,同时也不至于让自己失礼。

康广量的办公室在二楼最顶端,紧挨着他办公室是一间会客室和小型会议室,这是主任的专享。

副主任们就稍微悲催一些,没有专用的会客室,一般来客就只能在办公室里,另外一每一层楼有两个专门的会客室和一个小型会议室,还有一个中型会议室,大会议室有两个一个在六楼,一个在一楼。

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所有办公室都没有单独卫生间,哪怕是主任办公室,卫生间都设在L状的拐角处和另一端。

这也是老式楼宇的基本风格。

在门上敲了两下,沙正阳这才发声:“主任。”

“正阳来了?进来坐。”康广量坐在大班桌后,正在看手里的文件,估计是从省政府那边带回来的,办公室小邱已经把茶泡了进来,很乖觉一个青年秘书。

除了主任有明确的秘书,副主任们实际上也都有固定办公室工作人员跟随,但是没有谁说这是秘书,但大家又约定俗成知道他们实际上就是秘书,从事的就是秘书工作。

发计委的工作相当的繁杂,接近三十个处室,个个都分量不轻,七个副主任中,每一个分管的工作里边,随便拿出来两样,都能吸引下边市县的目光,当然省这一级发计委完全无法和国家发计委比,这主要是因为94年之后国地税分家,税收财力大幅度上移至中央财政,所以在项目审批和资金调拨上,中央收权力度太大,使得从省到地市在区县和乡镇的权力都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94年不搞这个国地税分家,中央财力严重不足,很多时候都要靠和地方上协商,所以迫不得已才会采用分税制,问题是分税制极大的充实了中央财力,但是相对应的事权却没有上移,仍然沉在下边,这又把地方上财力给彻底拖垮了。

加上Gdp主义的盛行,迫使地方上为了强化自己的招商引资环境,不得不加大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后来中央又把民生作为考核地方领导的政绩的焦点,这也一样使得地方上不得不把财力用在这些方面。

总而言之,窟窿太大,而财力不足,这就成为地方各级政府的梦魇,沿海地区略好,而中西部地区就很大程度需要依靠转移支付来弥补,这也变相的促成了土地收入成为地方财政的主力这一现象的蔓延。

对于地方上来说,转移支付,或者就是去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这些都成为地方上“跑部进京”的原动力,而中央一样有应对举措,那就是你想要项目要资金可以,那么每一个项目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地方在资金上配套,省级配套多少,相对应的,省里也会一样分解,市级配套多少,县级配套多少,这样层层分解,一句话,你想要搞项目,可以,你也一样出钱,否则,没戏。

甚至在配套资金比例上也成为大家博弈的关键,为了几个百分点都能争得头破血流,从上至下,皆是如此。

不过在九十年代,这种配套分解尚不盛行,所以能够争取到中央项目或者上报中央纳入相关项目中,就成为省级各部门的最重要工作之一。

“主任会开完了?”沙正阳坐下,康广量从办公桌后边绕出来,坐在了沙正阳旁边的沙发上,然后靠在沙发背上,略显疲惫的道:“嗯,算是一个短会,研究几个农业方面的工作,王省I长主持,潘省I长主讲。”

“潘省I长工作风格比较细腻认真,我在宛州工作时接触过两回。”沙正阳点点头,“真阳蔬菜基地项目上,潘省I长还是帮了我们大忙。”

康广量微微颔首,不过似乎对这个话题没太大兴趣,转开进入正题:“我也正要和你商量一下,下一步你的工作分工问题。”

“主任您安排,我坚决服从,不讲条件。”沙正阳立即表态,虽然显得有点儿殷切,不过想想沙正阳也才三十岁不到,在康广量这种久经沙场的老手面前,这个态度反而更容易赢得对方的认可。

“呵呵,工作大家还是要商量着来。”康广量笑了起来,一边思索着道:“老钱退下去之前,分管的是重点项目处和铁路机场规建办以及财政金融处,他走了这块工作我暂时代着,我考虑过,现在老张分管着工业处,我打算让他接手重点项目管理处和铁路机场规建办,把工业处交给你,另外高新产业处这一块原来是老谢在管,我考虑将财政金融处交给他,让他把高新产业处交给你,你觉得如何?”

前一任副主任退下去了,交出来三个处室,问题是涉及到的部门太多,如果要进行大规模调整,不太合适,但程颂把沙正阳转门要来,主要目标是负责未来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中的关键核心产业,康广量虽然对程颂的这一想法不是很认同,但是程颂态度很坚决,而且王云祥也倾向认同这一点,所以康广量当然无法反对,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但内心是有些不舒服的。

见沙正阳沉吟不语,康广量心中更是不悦,这个家伙难道还不满足?或者说是觉得压力太大?不是说这家伙牛逼哄哄无所不能么?

“正阳,怎么了?你说说你的想法。”

“主任,我很感谢您对我的看重和信任,不过我初来乍到,对委里边的很多工作还是比较陌生的,那我说一说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如果说得不对,或者唐突冒犯,请您尽管批评。”沙正阳想了一想。

“你说。”见沙正阳姿态如此之低,倒是让康广量有些刮目相看,微微点头。

“我考虑我才来,情况不熟悉,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我觉得是不是可以给我一些时间,我带政研室几个人跑一跑下边,先摸摸情况,尤其是刚才您和我提到的新兴产业这一块,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至于我的工作分工,可以稍微缓一缓,等下一步再来研究考虑?”

康广量微微眯缝起眼睛,打量着对方,这小子很老练啊,婉拒了这个可能会引起波澜的安排,选择了先调研摸情况,而且只提了新兴产业。

这是程颂专门交代的,涉及到中央的一些决策,康广量也很重视,当然要用熟手来,交给沙正阳是铁板钉钉,这小子甚至有点儿只管高新技术产业处的意思,这倒是有点儿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