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还看今朝 > 第七第四十八章 产业选择

还看今朝 第七第四十八章 产业选择

作者:瑞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8:11 来源:小说旗

沙正阳耸耸肩,“主任,恐怕也不宜分散精力啊。”

康广量知晓沙正阳的担心,“唔,我知道,正阳,现在说那些还为时尚早了一些,先梳理出来,确定方向再说其他。”

“也是。”沙正阳也不再争辩,康广量为涪岗打算也属正常,毕竟在那里工作多年,肯定也是有一定感情的,不过朱凤厚也不是省油的灯,若斯知道康广量有此打算,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嗯,先不说秦都的事情了,你这一趟跑下来,感觉如何?”康广量步入正题,“汉都简一衡和苏丽慧都给我打了电话,苏丽慧也就罢了,老简这个老东西可是难得这么重视,看样子你这一趟动作不小,让这个老东西都动心了?”

“主任,我能有啥动作?无外乎还是嘴炮。”沙正阳摊摊手,“中央政策都还没有明确,我也只能按照我自己的一些思路分析提了一些观点看法,当然也结合了省里未来可能会按照中央政策精神出台配套的政策精神,他们觉得汉都作为省会,各方面资源条件更具备吧。”

“没那么简单吧?”康广量摇头,简一衡这个老家伙可是人老成精的角色,等闲的事情是很难让其主动给自己打电话的。

“还真的就这么简单,当然这可能是我的看法,或许汉都方面有更多的想法,毕竟涉及到他们的多项产业,但那最终要中央政策精神出来之后才知晓。”沙正阳解释道:“但我也承认,汉都的一些产业是颇具竞争力的,国家和省里也的确应当予以支持和扶持,这能对我们全省的产业竞争力提升带来巨大好处。”

“我注意到你调研的企业和单位更多的还是着眼于传统产业中,或者就是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力的关键核心产业吧,那么汉都在新兴产业上没有值得一看的么?”康广量看问题还是很犀利的。

“就现在来说,汉都很多方面都还只能说是处于萌芽阶段,而新兴产业的界定也有些模糊,像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可以归为新兴产业,但是新材料和传统材料产业能完全分开么?很多还是有一些延续和交错的。如果一定要说和以往基本上没有太多交织的新兴产业,我的理解大概就之后互联网产业了,它勉强可以归纳入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一部分,也算是新兴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呈现爆炸状态,而且其衍生和辐射的领域也相当宽泛,我判断这个产业可能会在未来二十年里膨胀成为一个其他产业都难以匹敌的巨无霸,当然这可能会和这方面技术发展息息相关。”

康广量敏锐的觉察到沙正阳在对互联网产业措辞用句上的详实和慎重,点点头:“正阳,你很看好这个产业?那我们汉川在发展这个产业上有无优势呢?”

“嗯,我很看好这个产业,因为这个产业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纽带,能够把很多产业串联起来,进而改变原来那些传统产业的业态,也会对很多商业方式进行颠覆,其黏性极强,辐射范围极宽。”沙正阳毫不讳言,“但您说的汉川有无优势这一点,我觉得现在没有,虽然我们汉川,汉都在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上算是走到了内陆地区前列,但是无论是从信息、政策、产业基础以及知识普及等方面,我们都远落后于这方面,当然这也和我们汉川经济总量的发达程度有很大关系,……”

身处这个时代的人们还很难看清楚互联网信息产业给整个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还只是把互联网看作一种类似于电话和手机的通讯方式,完全想不到这玩意儿会在未来二十年里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最有力的动能。

“你的意思是互联网信息产业我们汉川并无优势?”康广量有些失望,但也有些不甘,他虽然也还看不出这个产业未来会发展成为什么样,但是毫无以为这是一个最新兴前沿的产业,而要和已经占据先机或者说在地理区位和融资环境更优的沿海地区竞争,这一类大家都还处于萌芽阶段的产业,或许汉川的劣势就并没有那么大。

“并无优势,但是其他省市也和我们差不多,大家都是从头开始,可能除了燕京略有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外,其他省市都差不多。”沙正阳沉吟着,“如果我们能有针对性的创造适合这一类产业发展的环境,也许我们汉川可以在这一块上结出不一样的果实来。”

“唔,我明白了。”康广量想了一阵之后才又问道:“除了企业这一块,你还选了一所大学,一个科研院所作为调研单位,怎么你觉得这一块也应该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主任,决定一个地区发展潜力的因素有很多,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我个人认为最根本的要素在于制度和人,制度适当,可以充分激发其各方面的要素的活力,而活力从何而来,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人体现出来,而这个人的范围也比较庞大,但是毫无疑问技术人才绝对是其中能够发挥出最重要力量的一部分,所以在全方位的竞争中,如果制度大家都能效仿,难以分出高下的话,那么能决定竞争胜负就是人的数量和质量了。”

在这一点上,沙正阳态度是最坚决的,也是最不遗余力的。

“而如果拥有丰足的人才,那么你在竞争上就会有一直居于优势上风,而人才从何而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最重要的培养地,哪怕我们汉都拥有中西部地区较为丰足的教育科研资源,但是仍然远远不够,任何时候,只要有一丝机会,我们都应当不遗余力的去争取能够落户到我们汉川的教育和科研资源,而且要不惜一切代价!”

沙正阳斩钉截铁的语气给康广量很大的震动,他没想到沙正阳居然在这一点上的态度如此鲜明而坚决,甚至超出了对任何产业的兴趣,谁都知道教育和科研资源的重要性,但是提到这个高度,可以付出任何代价的高度,这就有点儿过犹不及的感觉了。

“正阳,你好像对教育科研的看重程度超乎寻常啊。”康广量不置可否的点评了一句。

“主任,要让一个地方具有长久的潜力,那么最持久最有效的策略就是持续的在教育和科研,尤其是高等教育方面资源的投入。”沙正阳顿了一顿,“一个地方多一所类似于华西科大或者汉大这样的大学,其影响力和辐射能力乃至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远远胜于一个可能在GDP和税收收入上带来更大收益的大型企业。”

沙正阳在这一点上态度十分坚决,因为前世中来自各方面的报告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

对涪岗和昭阳的考察花费了沙正阳三天时间,风格一样,仍然是摸底调研,直入主题。

企业状况,未来发展规划,重点也是对企业在研发实力和技术突破方向以及技术潜力上作了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分析和评估。

沙正阳当然也不吝把自己前世中的一些记忆提炼出来予以指点,如何保持产业发展的活力,怎么来做到技术优先和营销至上达到完美和谐,这也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

去不去宛州沙正阳一度犹豫了一下。

他不想被人视为这是衣锦还乡,这样显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了,但考虑到宛州的电子产业发展前景,加上常务副市长明永昌专门打过两次电话来,还专门来汉都和自己见了一面吃了一顿饭,沙正阳还真不好拒绝。

从内心来说,沙正阳还是想回一趟宛州的,虽然有冯士章、杜国建这类对自己不太感冒的人,也还有如阴朝凤这种对自己极为不满的角色,但是叶和泰、姚立波、明永昌这些人和自己的香火渊源情还是一直保持着,还有那么多同事熟人和朋友,这么矫情的其他地市去了不少,单单轮到曾经工作过的宛州却不愿意去了,说不过去。

所以思前想后,沙正阳还是决定去一趟。

但宛州的重点行业和关键核心产业要拿出点儿有分量的东西来,还真有点儿欠缺。

家电产业和食品产业现在是宛州的支柱产业,东峡的医药产业也勉强算得上,但是这些产业都称不上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那宛州有什么值得一看的东西?

宛州现在就是一个消费性产业为主的城市,包括的它的制造业也是以消费产品为主,而且在技术上领先突破的并不多,像MPEG芯片,研发也并不在宛州,而在沪上的华海高科。

其他东西沙正阳早就看过了,甚至比很多人都更熟悉,新兴战略产业对宛州来说,又有哪些机会?

从汉都出发,在车上,沙正阳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